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本地区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200例COPD患者的现状进行调查,所有入选人群均进行问卷调查和肺通气功能检测。结果 200例调查者中有41例(20.5%)为职业接触粉尘或烟雾,其接触粉尘或烟雾种类构成中以铸造、油漆和水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道症状的危害最大。职业接触粉尘和烟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道症状有严重影响,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许炎娟 《全科护理》2014,12(6):521-522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方法]对3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进行抗感染、化痰、平喘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营养对症护理、氧疗护理、呼吸道护理、呼吸锻炼、健康宣教等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经治疗和护理后,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较前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有效全面的护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真菌感染组)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及61例(对照组)无真菌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高龄,住院时间长,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应用,低蛋白血症,医源性侵袭性操作易导致真菌感染,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真菌感染高危人群的认识,采取加强呼吸道症状的观察和处理,切断医源性真菌感染途径,配合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加强营养,尽量缩短住院天数是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陈平  成玮 《医学临床研究》2022,39(3):321-3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肺部疾病,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是由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引起的[1 ].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可逆性气道受限[1-2]。慢性阻塞性肺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以及胸闷等[3-5]。临床上常采用内科药物联合持续低流量吸氧法对慢性阻塞性肺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是远期疗效并不理想。本研究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真菌感染组)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及61例(对照组)无真菌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高龄,住院时间长,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应用,低蛋白血症,医源性侵袭性操作易导致真菌感染,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结论: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真菌感染高危人群的认识,采取加强呼吸道症状的观察和处理,切断医源性真菌感染途径,配合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加强营养,尽量缩短住院天数是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我国10岁以上的人群中COPD患病率高达8.2%[1]。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是COPD患者发生以呼吸道症状加重为特征住院治疗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DM)是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本文就糖尿病或高血糖与COPD之间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以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防治的慢性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进展。慢阻肺是全球慢性疾病中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疾病,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其造成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还将继续增加[1]。有害颗粒或气体暴露致小气道和肺慢性炎症,氧化应激及蛋白酶增多等机制综合作用导致肺实质破坏和小气道纤维化等是慢阻肺特征性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有效吸痰配合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道护理应用中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于在2009年3月~2010年5月期间,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在本院住院接受有效吸痰配合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没有接受有效吸痰配合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 有效吸痰配合雾化吸入在护理COPD患者呼吸道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96.6%和90%;另外1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为70%和50%.结论 有效吸痰配合雾化吸入在护理COPD患者呼吸道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胸部物理疗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方法:对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挤压、震颤胸部排痰,训练患者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胸部物理疗法,教会患者正确的呼吸运动,矫正无效的呼吸模式,锻炼呼吸肌,改善患者通气和换气功能。结果:经胸部物理疗法训练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明显好转.住院天数下降。结论:胸部物理疗法能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问卷在我国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的应用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完成筛查问卷,肺通气功能检查,应用ROC曲线判断问卷积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效果。结果根据诊断性试验,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以16.5分为截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97和0.432;以19.5分为截点,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61和0.653。结论基于症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问卷同样适用于社区高危人群筛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重新设定合适的筛查截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六安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非典型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为六安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3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九种病原微生物IgM抗体,分析非典型病原微生物感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影响。结果3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标本中,IgM抗体阳性69例,阳性率为17.42%。其中69例阳性标本中,检出2种和2种以上病原微生物同时感染10例,混合感染率为2.53%,占所有阳性标本比率为14.49%,混合感染中主要为肺炎支原体(MP)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模式。9种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MP(9.34%)、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5.56%)、乙型流感病毒(Flu B,1.77%)、副流感病毒(PIV,1.77%)、Q热立克次体(COX,0.51%)、肺炎衣原体(CP,0.51%)、腺病毒(ADV,0.2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0.00%)、甲型流感病毒(Flu A,0.00%)。9种病原微生物中MP和Flu B阳性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呼吸衰竭组MP和LP1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呼吸衰竭组(P0.05)。结论六安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要感染MP和LP1两种非典型病原微生物,且感染与病情加重相关。  相似文献   

13.
低氧诱导因子-1α是由低氧等诱导细胞产生的一种转录因子,为调节氧稳态的核心转录因子,是缺氧诱导基因转录和缺氧信息传递的共同途径,参与呼吸道的炎症与重塑等.认识低氧诱导因子1α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可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本文就低氧诱导因子-1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肺部疾病的患病率为不吸烟者的5~10倍,在吸烟者中发展为有明显症状的COPD患者占15%~20%。虽然50%的吸烟者仅有慢性呼吸道症状而无气流受限者,30%的吸烟者为“正常吸烟者”,但随着吸烟指数的增加,极有可能发展为COPD患者[1]。因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肺血栓栓塞症是一种潜在、致死性疾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表型进行研究。方法:分析与总结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结果:临床上20.0%左右的COPD患者可能由肺血栓栓塞症引起,住院患者发病率更高。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症状、体征重叠,缺乏特异性,导致诊断比较困难。结论:本文具体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在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中进行详细展望分析。  相似文献   

16.
139 口服化痰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前的研究结果显示 ,吸烟者至少有5 0 %会发生慢性支气管炎 ,15 %以上会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反复发作 ,导致患者的症状加重或大量咯脓痰。为评价口服化痰药(粘液溶解剂 )对成人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作用 ,新西兰Auckland大学的医学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文献分析 ,其中包括欧洲及美国 2 3项随机双盲对照性临床研究。根据分析结果 ,研究人员进行了临床研究。受试对象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2 1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2例。连续口服化痰药的时间至少为 2个月…  相似文献   

17.
文章归纳了我国寒冷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气候因素、吸烟、室内外空气污染、儿童期呼吸道感染、荤食及高盐饮食、合并高血压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正确的体位及引流、有效咳嗽、雾化吸入等呼吸道护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加强呼吸道护理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李海燕 《临床医学》2009,29(1):121-12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真菌感染组)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及61例(对照组)无真菌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结果高龄,住院时间长,人工气道的建立,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应用,低蛋白血症,医源性侵袭性操作易导致真菌感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易合并真菌感染高危人群的认识,采取加强呼吸道症状的观察和处理,尽可能的切断医源性真菌感染途径,配合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加强营养,贯彻序贯机械通气的原则,尽量缩短住院天数是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总结6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感染病人的排痰护理,采取“湿、拍、翻、流、咳、吸”方法,即湿化呼吸道,正确拍背,体位引流,有效咳嗽,适时吸痰。并结合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措施,促使病人痰液顺利排出,及时有效地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使呼吸困难症状减轻,肺功能得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肺感染的排痰护理$浙江省泰顺县人民医院!325500@翁秀银$浙江省泰顺县人民医院!325500@杨斐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