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杭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社区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项目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查阅、现场问答、专人访谈等方式,对杭州市9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中医保健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杭州市9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开展了老年人社区中医保健项目,其中68.9%的中心可提供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医疗服务,有96.7%的中心能开展老年人特殊疾病的健康教育,有83.3%的中心能开展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西医结合全程诊疗-护理-家庭康复工作,但仅有44.4%的中心开展了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结论: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基本建立起针对老年人的中医健康指导服务项目,但中医体质辨识医疗服务工作尚有待提高,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的完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及分析社区康复治疗专业工作人员缺乏的原因,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法。方法:①对广州市天河区及黄埔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工作者进行纸质问卷调查以及口头访谈:②对广州市康复治疗工作者(非社区机构)以及在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现有社区康复主要工作内容基本为中医康复,主要病种为颈肩腰腿痛:广州市非社区机构的在职康复工作者以及在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从事社区康复工作的意愿较低。结论:社区康复工作专业人员缺乏一直是影响社区康复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大部分康复治疗人才不愿意到社区进行康复工作,主要是现有的社区康复工作内容形式单一,专业人员水平不足,无法达到社区康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复护理资源配置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10月医院所在社区70名社区护士及60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制调查工具,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复护理资源配置现状及居民康复需求。结果:社区居民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以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和颈椎病为主,600例居民中,276例不了解社区康复护理,534例认为有必要发展社区康复护理服务,社区居民对康复护理人员度偏低。社区共50处社区康复服务机构,发现其中41处有增加康复护理资源配置需求。社区居民普遍对基础康复护理需求较高,对专科护理管理需求较低。结论: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复护理资源配置存在资源匮乏、设备配置不均等问题,加强康复护理设施资源和器具配置投入,能提高社区居民康复护理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运用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适宜技术运用的优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有特色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3个社区卫生中心,采用自拟调查表对前来就诊的居民随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就诊居民信任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医服务,但不同的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项目的需求有所不同。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根据本社区居民的具体情况,开展符合自己社区居民的特色的中医药服务,要加大宣传中医药防治疾病优势的力度,积极消除社区发展中医药服务的障碍,让中医在预防、保健、医疗、养生、康复等方面综合优势很好的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让社区居民乐于接受“简、便、验、廉”的中医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自2010年始,在城乡社区进行疾病控制需求调查,并采取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儿童疫苗接种、传染病预防、老年康复保健等为主要内容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调查实施前后的工作绩效以评价实施效果。结果: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使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各类疾病发生率降低,工作后与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在传染病预防、老年康复保健和儿童计划免疫等疾控工作,对促进社区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服务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和调查上海社区中医护理现状.方法:自行设计社区中医护理现状调查问卷,对上海市1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护理服务进行调查.结果:社区中医护理服务总体水平、中医技术操作普遍低下,中心城区与郊区(县)之间部分项目存在差异.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普遍低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应从组织、教育、培训、绩效考核等层面,加强社区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以促进社区中医护理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需求与供给情况,为中医药在社区服务的应用与开展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8月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制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以及供给情况》调查表,对社区500例居民实施调查,了解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中医药需求、居民对中医药技术服务的需求、居民对中医药技术的态度以及社区卫生服务实际供给情况。结果: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总体需求达到88.80%,且老年人群中医药需求率高于中青年人群(P0.05)。中医药需求主要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推拿、耳穴、拔火罐、中药熏蒸、中药足浴等,其中中药汤剂需求率最高,占53.60%。79.60%居民认为愿意学习中医药知识,80.06%认为中医药治疗效果较好、有较多优势,28.40%认为中医存在药效慢、疗程长等不足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中医药项目较少,部分项目无法满足居民的中医药需求。结论: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有较高需求,且以老年人群为主,当前社区卫生服务部门提供的中医药诊疗技术同实际需求尚存在差距,需要不断采取措施,完善社区中医药服务,推动中医药发展,并为社区居民预防保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社区居民对中医康复措施的需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1],在社区康复中采取哪些措施做好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康复护理是必须要考虑的。中医药在诊治疾病、保护人群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中华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吴仪副总理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指出"社区卫生服务具有综合、便捷、低廉、持续的特点,治疗的病种以慢性病、老年病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预防保健项目的现状,为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申报材料为基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现场答辩和访谈等方式,对上海市7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的76家中心100%开展了针对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的中医健康管理、中医计划生育指导和中医健康教育,73.68%的中心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88.16%的中心以中医药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82.89%的中心制定了慢性病中西医结合一体化菜单式方案,48.68%的中心有社区卫生诊断报告和中医专题社区诊断项目.结论:上海市社区已初步形成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网络;而中医体质辨识服务与中医专题社区诊断项目有待进一步完善;郊区与中心城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和比例的相对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合理化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在社区中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功能的减退,以及社会及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老年人相关疾病增多。而社区卫生服务就是将“卫生进入社区”,从而建立快捷、方便、优质的卫生保障管理体系。在社区中如何保障和维护老年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合理利用、重点维护、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讨论,以此来推动老年人的保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适合上海市长宁区情况的脑卒中社区康复协作服务模式。方法:以医院康复科为中心,联合上海市长宁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康复协作网络,通过科室医生、技师和护士与社区相关医生、技师、护士、社区或街道助残员结对,到社区指导以及邀请中西医领域康复专家集中授课,使基层医护人员的康复技术、住院转诊质量、居家康复和康复护理4方面得到提升。结果:(1)通过培训学习以及与社区结对,形成了适合社区的规范化诊疗方案以及网络内同质化康复技术,便于患者康复。(2)结对、微信群以及自行研发的手机APP的应用,方便了患者在网络内的互相转诊。(3)通过居家康复协作,使在家患者获得康复指导,利于患者康复。(4)通过康复护理,患者及家属能够在饮食起居上注意,能够预防或减免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跌倒等意外情况发生。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协作的服务模式,能够保障脑卒中患者的连续性规范化康复治疗,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以及社会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中医药报》2020年8月27日讯:日前,海南省印发《海南省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着力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方案》鼓励有条件的中医院、中医门诊及中医医疗机构开设以老年人为中心的中医养生保健、康复医疗、护理服务。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利用富余编制床位开设康复、护理床位。鼓励和引导中医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钟村街、石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问卷调查钟村街、石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COPD患者的相关治疗情况。结果:大部分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未按医嘱治疗,吸烟者多,无规范化治疗及康复训练,依从性不足。结论:社区需改善服务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应开展社区全科医师学习COPD诊疗规范并正确干预患者用药、康复锻炼。形成制度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和探讨云浮市社区、家庭、本院门诊、住院患者和陪同人员对居家护理服务的需求.方法: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访谈100例云浮市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结果:老年人对居家护理服务的认识不足,但对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较多,希望得到社会支持:提供家居护理服务如健康指导、心理咨询、预防保健及治疗、康复锻炼等护理活动.结论:老年人对居家护理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健康指导、心理咨询、预防保健及治疗和康复锻炼等四大方面.但经济问题是制约老年人需求的重要因素,呼吁政府和社会关注老年居家护理,加大对老年居家护理服务的政策倾斜和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15.
李春荣  徐霞 《西部中医药》2007,20(12):60-61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群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向导,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必须具备广泛性、综合性、连续性、及时性的特点。但目前仍在认识、政策、机构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突出政府行为,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模式、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服药康复的现状,为进一步提升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社区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12月1日至12月30日间的30天,对牙克石市区登记在册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家庭走访调查。结果:应查200例,实查160例。实查率80%,发现30例持续或间断服药,130例停服药。服药者中有3例病情波动,停服药者中有65例病情波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以下简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有流行病登记卡58例,获得康复指导8例。结论:应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慢性精神疾病的社区防治工作,以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群就医流向,为管理层采取合理措施、引导老年人群合理就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的80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方式,调查老年人群的就医流向,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就医流向方面,三级医院是老年人群就医的首选,占46.25%;其次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38.75%;二级医院占15%。首选不同等级医院时,疾病构成存在一定差异(P0.05)。年龄、医保、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群就医流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确保老年人群合理就医。同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引进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方便老年人群就医;积极推进二级医院改革,优化老年人群的就医渠道,做到医疗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与三甲医院对老年慢性病的管理和防治工作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9月社区服务中心患有慢性病的100名老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医院和社区的联合管理,对照组未实施联合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在保健、营养指导、运动锻炼、健康咨询、建档率、管理率及体检率、护理指导、用药安全、就诊分类、家庭服务、康复指导、疾病管理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从以医院为中心到以社区、家庭护理为中心,使社区卫生服务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可有效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受中医药政策、继续教育、评价体系、社会认可度等因素影响。对上海二十余家社区服务中心的调查显示,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基本实现广覆盖,然而在质量上参差不齐,现有的培训体系还需完善,评价体系应进一步优化,扶持政策还要抓紧落实。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成都市社区养老康复工作的现状,总结城市社区养老康复服务的工作经验,我们首次对青羊区汪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的4个辖区的养老康复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在汪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开展不同程度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档案管理以及以糖尿病为特色的慢性病管理与全科服务等.城市社区养老康复服务体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已经起步,"六位一体"的社区康复服务形式已经确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群众欢迎.当前汪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康复服务形式有其优势,但仍有不足,还未真正建立多元化的社区养老康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