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高温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防治高温致脑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建立体外高温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的凋亡模型,应用PKC特异性抑制剂氯化百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loride),观察海马神经元胞内Ca2+浓度的动态变化以及对B淋巴细胞瘤基因2蛋白(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42℃处理1h,加入蛋白激酶抑制剂氯化百屈菜红碱(CTC)后,海马神经细胞内Ca2+浓度迅速明显上升,25~30s即达峰值,尔后平缓下降,并维持于高于原来基线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处理后海马神经细胞内Bcl-2表达较单纯42℃处理1h后表达明显下降。结论CTC对高温作用后海马神经元胞内Ca2+浓度和Bcl-2表达具有重要的影响,说明PKC激活在高温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铅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的致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乳大鼠海马神经元,不同浓度的醋酸铅(50、100和200μg/ml)染毒后,Giemsa染色观察铅诱导海马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铅诱导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各浓度组细胞Bcl-2、Bax和p53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定量分析各浓度组神经元胞浆中游离Ca2+的平均荧光强度。结果Giesma染色观察发现一定浓度醋酸铅作用于海马神经元后出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且与剂量相关;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铅浓度分别为50、100、200μg/ml作用细胞24h后,可致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Bcl-2蛋白表达随染铅剂量增大而减少,染色强度逐渐降低,Bax、p53表达随染铅剂量增大而上调,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积分光密度(IOD)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随着醋酸铅剂量的增大,细胞内液Ca2+浓度也随着增大,醋酸铅3个浓度组的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并有剂量反应关系。结论铅可诱导海马神经元不同程度的凋亡,提示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可能与铅致海马神经元损伤和诱导其凋亡有重要关系。推测铅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能影响海马神经元在学习记忆等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3.
电磁脉冲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机制及药物防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电磁脉冲(EMP)致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机制及药物防护的可能性。方法EMP的照射条件为6×104V·m-1,脉冲上升时间为20ns,脉宽为30μs,频率为2.5脉冲·min-1,作用时间为2min。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经过MK801和尼非地平预处理后进行EMP照射,采用MTT法对细胞活力进行测定;FACS法检测细胞凋亡率;Fluo-3-AM荧光探针负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测定海马神经元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结果MK801组和MK801+尼非地平组反应细胞增殖活力的吸光度分别为0.25±0.06和0.27±0.07,明显高于单纯EMP照射组(0.17±0.08,P<0.05);MK801+尼非地平组的细胞凋亡率(53.69±13.60)%较单纯EMP组(68.63±9.04)%明显下降(P<0.05);EMP照射引起〔Ca2+〕i荧光强度显著升高(107.34±26.14,P<0.05),MK801预处理使之有所下降(81.29±19.96,P<0.05),而MK801与尼非地平联合用药可使〔Ca2+〕i荧光强度进一步下降(69.82±25.54,P<0.05)。结论MK801和尼非地平预处理可以部分地阻断EMP所致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细胞内钙超载在EMP损伤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高温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防治高温致脑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建立体外高温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的凋亡模型,应用PKC特异性抑制剂chelerythrine chloride(CTC),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率及对HSP70表达的影响。结果 高温处理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37℃培养加CTC组与正常培养组相比,凋亡率差异具有显著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高温作用后海马神经细胞内HSP70表达明显升高,而应用CTC后,其表达则明显下降。结论 高温和CTC均能够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PKC激活在高温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哺期母鼠镧暴露对子代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Wistar母鼠从妊娠起至仔鼠断乳止通过饮水连续染镧21 d,跳台实验检测仔鼠学习记忆能力,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细胞内Ca2+浓度,流式细胞仪法测定海马细胞凋亡率。结果随着三氯化镧(LaCl3)剂量的增加,镧暴露子代大鼠潜伏期显著下降,而错误次数显著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显著升高;镧暴露组海马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而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哺期母鼠镧暴露可以损害子代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可能与镧暴露使海马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升高和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亚急性高原低氧对移居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CA1区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48只清洁级健康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低海拔对照组(海拔400m),亚急性高原组(海拔4300m);在不同海拔喂养30d后,取海马组织,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A1区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变化,并测定海马组织MDA含量、SOD活力、Ca2+-ATP酶活力和钙含量。结果与低海拔对照组相比,亚急性高原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CA1区神经元Caspase-3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MDA含量、钙含量均较高,而Ca2+-ATP酶活力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OD活力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亚急性高原低氧可诱导移居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Ca2+-ATP酶活力、增加组织钙含量,使自由基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甲基汞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及致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甲基汞神经毒性的机制.方法 以5 d内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为实验对象,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MT)法检测甲基汞对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和流式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甲基汞诱导海马细胞凋亡细胞数和凋亡百分率,并用激光共聚焦技术,从单个细胞水平检测甲基汞对胞内游离Ca2 瞬间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 MMT法显示,0.1 μmol/L甲基汞作用24 h对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杀伤率为(22.90±2.77)%(n=7).TUNEL法显示,0.1 μmol/L甲基汞作用24 h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34.45±1.30)%,n=10]高于溶剂对照组[(6.01±0.64)%,n=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Annexin V-FITC-PI法显示,0.1 μmol/L甲基汞作用24 h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为(51.20±4.98)%(n=5).即时染毒0.01、0.1、1 μmol/L甲基汞,使海马神经元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分别增加(5.58±2.37)%(n=5),(82.71±20.42)%(n=4)和(246.38±64.77)%(n=4).预孵育硝苯的平可延缓甲基汞升钙作用的起效时间并降低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的幅值.结论 甲基汞对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的急剧升钙作用可能参与了甲基汞的致细胞损伤和诱导凋亡作用,并且可能与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钙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砷诱导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方法离体培养新生24 h内SD乳鼠海马神经元,以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0、10、50、100μmol/L)染毒24 h,分析神经元凋亡率,以蛋白印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染砷组处理24 h后同对照组比较,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凋亡率随染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随着染砷剂量的增加,Bcl-2/Bax的比值逐渐减小。结论三氧化二砷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有直接毒性作用,并随染砷剂量增加凋亡加重,其机制是可能通过Bcl-2与Bax途径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9.
烟酰胺对长波紫外线致人皮肤黑素细胞增殖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烟酰胺对长波紫外线(UVA)致人皮肤黑素细胞增殖的干预作用。方法观察UVA(365nm)0.2cm2照射人皮肤黑素细胞后立即和照射后48h给予不同剂量烟酰胺后的细胞增殖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Na+-K+、Ca2+-ATP酶活力。结果UVA照射黑素细胞后给予1.000mg/ml烟酰胺,24h即出现抑制黑素细胞增殖的作用,至48h时作用更为明显,自0.125mg/ml组就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烟酰胺1.25mg/ml可使黑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0.250mg/ml可使黑素细胞内Na+-K+、Ca2+-ATP酶活力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UVA照射后立即给予不同浓度烟酰胺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Na+-K+、Ca2+-ATP酶活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VA照射黑素细胞后即给予烟酰胺对经UVA照射后的保护作用较照射后经过一段时间再给予的作用效果明显。通过影响Ca2+及细胞内钙泵的活性很可能是烟酰胺干预黑素细胞增殖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胞外不同Ca^2+浓度对辐射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方法对体外培养的HL-60细胞经一定剂量的32P辐射后发现加入不同浓度的Ca^2+继续培养24、48h,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胞外Ca^2+作用于HL-60细胞24、48h后发现对辐射诱导细胞凋亡随Ca^2+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大,Ca^2+有明显的促凋亡作用,相关性很好r24=0.9001(P=0.0145),r48=0.9343(P=0.0063).结论胞外不同浓度的Ca^2+对辐射诱导HL-60细胞有明显的促进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功率微波辐射后下丘脑神经元凋亡、线粒体膜电位与Ca^2+的变化。方法以10与30mW/cm^2高功率微波辐射原代培养的下丘脑神经元,于辐射后6h采用倒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线粒体膜电位与胞浆钙离子的变化。结果辐射后6h,10与30mW/cm^2组凋亡率与假辐射组相比均明显增加;30mW/cm^2组辐射后坏死率与假辐射组比较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辐射后6h,30mW/cm^2组Ca^2+明显升高,膜电位性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凋亡是下丘脑神经元死亡的主要方式之一,胞浆内Ca^2+超载及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参与其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甲基汞对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甲基汞对急性分离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内游离Ca2 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钙离子指示剂Fura 2双波长荧光检测技术。结果  (0 10~ 5 0 0 )× 10 -6mol/L甲基汞可使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内游离Ca2 水平显著升高 ,且有剂量 效应关系。甲基汞升高神经细胞内游离Ca2 的作用与胞外Ca2 大量内流和胞内储Ca2 释放有关 ,且以胞外Ca2 内流为主。胞外Ca2 内流与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门控Ca2 通道以及电压门控Ca2 通道有关 ,而与电压依赖性Na 通道无关。结论 甲基汞可使神经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异常升高 ,且与Ca2 通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铅对小鼠学习记忆和海马细胞内钙库Ca2+释放的影响。方法用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低浓度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小鼠海马细胞,用IP3敏感钙库和IP3非敏感钙库的特异性拮抗剂肝素和普鲁卡因刺激海马细胞,以弗拉吐(Fura2)作Ca2+荧光探针测定铅对海马细胞[Ca2+]i的影响。结果在水迷宫实验中,结果表明慢性铅暴露可明显损伤仔鼠的空间定位航行能力,损伤程度与饮用铅的浓度成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25μmol·L-1铅可致分离的小鼠海马细胞在胞外无钙静息状态下[Ca2+]i显著性增高(P<0.05);而30μg·ml-1的三磷酸肌醇(IP3)敏感钙库特异性拮抗剂Heparin和0.1mg·ml-1的非IP3敏感钙库的特异性拮抗剂procaine可拮抗铅引起的海马细胞[Ca2+]i增高。结论慢性铅暴露可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高水平的铅可促进小鼠海马细胞内IP3敏感和非IP3敏感的两种内质网钙库释放,致海马细胞在胞外无钙静息状态下[Ca2+]i升高。  相似文献   

14.
氰戊菊酯对卵巢细胞、组织钙稳态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He J  Chen JF  Liu R  Wang YB  Wang XR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1):18-21,F004
目的 观察氰戊菊酯对卵巢颗粒细胞钙稳态、卵巢组织钙稳态相关酶及血清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放射免疫法和定磷比色法、酶免疫法等技术测定氰戊菊酯对人卵巢颗粒黄体细胞钙稳态和 30d染毒大鼠卵巢组织Ca2 ATP酶、磷酸化酶a(P a)活性、钙调素含量和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结果 氰戊菊酯浓度为 2 0 0和 2 0 μmol/L时 ,可见人卵巢颗粒黄体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缓慢上升 ,外钙内流为胞内钙升高的主要来源。染毒大鼠Ca2 ATP酶活性总体趋势下降 ,对照组为 (10 3 9± 10 5 7) μmol磷·g蛋白 -1·h-1,1/ 2 5 0LD50 为 (80 6± 5 11) μmol磷·g蛋白 -1·h-1;P a活性增高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钙调素含量升高 ,动情期显著升高 ,对照组为 (35 7± 2 32 ) μg/L ,1/ 2 5 0LD50 为 (90 5± 30 8) μg/L ,1/ 15LD50 为 (110 6± 36 7) μg/L ;血清雌二醇水平上升 ,对照组为 (0 2 6± 0 13)nmol/L ,1/ 2 5 0LD50 为 (0 4 1± 0 19)nmol/L ;孕酮水平下降 ,对照组为 (7 0 5± 5 6 7)nmol/L ,1/ 15LD50 为 (3 35± 1 14 )nmol/L。结论 氰戊菊酯干扰卵巢颗粒细胞内钙稳态 ,影响体内激素水平 ,钙信号通路可能为其影响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锰对皮层神经元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皮层神经元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在锰(Mn)神经毒性作用中的变化。方法分离新生Wistar乳大鼠的皮层神经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细胞生长至最佳状态时,予以分组处理。实验分染锰组和未处理组,染锰组分别与含低、中、高浓度氯化锰(MnCl_2·4H_2O)的培养液共培养,氯化锰的浓度分别为0.2、0.6、1.0mmol/L。未处理组则为正常培养的皮层神经细胞。各组处理24h后终止培养,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标记后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荧光强度,以表示游离钙离子浓度,并用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处理。结果氯化锰处理后引起皮层神经元胞浆游离钙离子不同程度的超载,中、高浓度锰组神经元的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明显高于低浓度锰组及未处理组,细胞钙离子荧光像素荧光强度增高且呈剂量依赖性,中、高浓度锰组分别为(131.1±16.7)、(183.2±22.9);低浓度锰组为(84.6±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离子超载与锰的神经毒性有关,且钙离子超载与锰浓度呈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intracellular zinc depletion can actually change expression of 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1 (VDAC1) and VPAC2 in cultured hippocampal neurons as well as their significance. Hippocampal neurons were obtained by primary culture from hippocampus of newborn Wistar rats. Cultured hippocampal neurons were exposed to a cell membrane-permeable zinc chelator N,N,N',N'-tetrakis (2-pyridyl methyl) ethylenediamine (TPEN) (2 μM), and to TPEN plus zinc sulfate (5 μM) for 1 or 24 hours. Cultures were then processed to detect neuronal injury by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assay, intracellular Ca(2+) with the fluorescent probe fluo-3/AM,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generation using 2',7'-dichlorofluorescein diacetate (DCFH-DA) assay, nuclear morphology by Hoechst 33342, VDAC1, and VDAC2 protein levels by western blot, and VDAC1 and VDAC2 mRNA levels by RT-PCR.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exposure of hippocampal neurons to TPEN (2 μM) for 24 hours induced notably neuronal injur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apoptotic nuclei,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VDAC1 protein level and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VDAC2 protein level. Significant down-regulation of mRNA levels for VDAC1 and VDAC2 were observed in TPEN-treated neurons. Co-addition of zinc almost completely reversed TPEN-induced neuronal injury and above alterations in VDAC1 and VDAC2 protein levels and mRNA levels. Present results implicate a possibility that up-regulation of VDAC1 and down-regulation of VDAC2 may participate in hippocampal neuron injury induced by zinc deficiency.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溴氰菊酯 (DM)对原代培养大鼠神经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及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i)的影响。方法 以锥虫蓝染料排斥试验检测细胞染DM后存活率的变化 ;以Fura 2 /AM为荧光指示剂 ,RF 5 30 1PC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 [Ca2 + ]i的变化。结果  1× 10 -5mol/L组染毒DM 72h后细胞存活率下降为 91.9% ,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1× 10 -4mol/L组DM染毒4、12、4 8、72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 89.0 %、84 .8%、81.2 %和 79.2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1× 10 -7、1× 10 -6、1× 10 -5mol/L组DM染毒 5min后胞内 [Ca2 + ]i分别上升至 (45 1.4± 4 2 .3)、(5 36 .9± 4 7.5 )、(870 .9± 10 0 .5 )nmol/L ,与染毒前及对照组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以后各染毒组胞内 [Ca2 + ]i逐渐下降 ,15min时 1× 10 -8、1× 10 -7、1× 10 -6、1× 10 -5mol/L染毒组胞内 [Ca2 + ]i分别降至 (12 4 .3± 6 .0 )、(131.3± 19.1)、(118.9± 1.4 )、(136 .6± 3.8)nmol/L ,与染毒前及对照组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DM在体外可降低神经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并短时升高胞内 [Ca2 + ]i。  相似文献   

18.
溴氰菊酯对大鼠神经细胞胞内游离钙浓度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溴氰菊酯 (DM )对神经细胞游离钙浓度 ([Ca2 + ]i)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 3个染毒组 ,染毒组腹腔注射 1 2 .5mg/kg的DM ;以Fura 2 /AM为荧光指示剂 ,RF 530 1PC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染毒后 5、2 4、48h后大鼠神经细胞 [Ca2 + ]i浓度的变化 ;FACS42 0型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PM染毒 5、2 4、48h组大鼠海马及皮层细胞 [Ca2 + ]i分别为 :5h组海马 :(389.94± 43 .64)nmol/L、皮层 :(449.33± 2 3 .2 3)nmol/L ;2 4h组海马 :(340 .47±32 .36)nmol/L、皮层 :(31 1 .62± 2 5 .48)nmol/L ;48h组海马 (2 87.1 3± 2 4 .2 9)nmol/L、皮层 :(346 .55±36 .87)nmol/L ,均高于对照组 [海马 :(2 0 3 .2 4± 1 8.53)nmol/L、皮层 :(2 2 6 .85± 1 4 .81 )nmol/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染毒 48h组大鼠此二项指标值较 5h组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染毒 2 4、48h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 [海马 :(8.45± 1 .0 2 ) %、(9.44± 1 .1 4 ) % ,皮层 :(7.90± 0 .49) %、(8.0 1± 0 .87) %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海马 :(2 .97± 0 .36) %、皮层 :(3 .50± 0 .48) %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且有时间 反应关系 (r=0 .940、0 .893)。结论 DM可影响大鼠神  相似文献   

19.
砷中毒对小鼠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砷中毒导致脑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亚砷酸钠建立中毒动物模型,以Fluo-3/AM为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荧光指示剂,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脑细胞内[Ca2+]i的含量变化,同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中砷(As)、用生化试剂盒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活性水平。结果:实验组小鼠脑细胞内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为116.10±33.75,对照组为42.78±22.66(P<0.001);实验组小鼠脑组织中As含量、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OD水平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砷可增加小鼠脑细胞内的游离钙离子浓度,提示脑细胞内钙超载可能是其致脑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Xie HF  Yan CH  Xu J  Gao Y  Yu XG  Pan J  Yu XD  Shen XM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41(4):266-270
目的 研究铅暴露对海马神经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亚型(mGluR5)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原代培养3d的胎鼠海马神经元分为4组,分别为加入氯化铅溶液终浓度为10^-8 mol/L、10^-6 mol/L、10^-4mol/L的各铅暴露组和空白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每组神经元mGluR5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铅暴露组海马神经元mGluR5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下调,且随铅暴露浓度升高下调越明显。10^-8mol/LPb^2+ 组、10^-6 mol/LPb^2+组、10^-4 mol/LPb^2+组mGluR5 mRNA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比值分别为0.724、0.421、0.321。Westernblot结果显示铅暴露组mGluR5蛋白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同样呈剂量效应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966,P〈0.001)。结论 铅暴露导致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mGluR5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且铅暴露剂量与下降幅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