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一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对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脑积水及脑组织颅骨缺损疝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8例大骨瓣减压术后出现颅骨缺损、脑积水及脑组织颅骨缺损疝的患者,于术后2个月内一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治疗.观察术后及6~24个月后随访结果. 结果 术后10d复查头颅CT示脑积水消失31例,明显缓解7例;38例患者中线结构均居中,缺损区钛网修补满意,外观良好.随访6~24月,平均13月,复查头颅CT脑积水消失30例,明显好转6例,脑积水复发2例,经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积水消失.结论 早期一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治疗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颅骨缺损及脑组织缺损疝可取得良好效果,不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同期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对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颅骨缺损修补术同期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3个月后行颅骨缺损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脑积水症状改善情况、随访3个月后预后情况、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脑积水症状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且术后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的良好率(59.38%)明显高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6.25%(2/32)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颅骨修补术同期行分流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预后好,疗效确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后2个月内)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病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病例资料,随机分为同期组28例(早期进行一次性手术,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缺损修补术),分期组20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分流术术后1~3个月再以相同方法进行颅骨缺损修补)。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前后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分期组比较,同期组病例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缩短,出血减少,皮下积液发生率下降。结论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后2个月内)采用同期手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病例,手术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7月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104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脑积水的危险因素。结果出院后随访9个月,104例中,发生脑积水24例(23.08%),未发生脑积水80例(76.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脑室出血、昏迷、硬膜下血肿、入院时GCS评分3~5分、骨窗面积≥120 cm2、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是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却可以减少脑积水的发生率(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众多,包括高龄、脑室出血、昏迷、硬膜下血肿、骨窗面积、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未行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等,临床应给予相应措施以减少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58例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使用颅骨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分期手术治疗,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4~8个月给予颅骨修补术。观察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颅骨缺失的骨窗实施超声扫描,实时引导分流管脑室端的放置对合并有颅骨缺损的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开颅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超声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中穿刺次数、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及相关并发症,以及随访恢复情况。结果 超声组的穿刺次数及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0. 005)。术后2周内两组感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 163,P=0. 141)。随访1年以上超声组患者堵管、感染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颅骨缺损的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中采用超声监测引导,脑室端放置更准确,并减少穿刺损伤、手术时间和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成形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成形术治疗的21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术后复查头颅CT显示脑室不同程度缩小,颅骨塑形满意,无头皮及颅内感染,无分流管堵塞,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头皮下积液2例,皮下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后好转。术后随访2~12个月,21例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成形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是一种安全而高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交通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是颅脑外伤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7%~29%[1].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32例,同期行自体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V-P)分流术.术后脑积水改善,颅形外观复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交通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是颅脑外伤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7%~29%[1].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32例,同期行自体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V-P)分流术.术后脑积水改善,颅形外观复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交通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是颅脑外伤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7%~29%[1].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患者32例,同期行自体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V-P)分流术.术后脑积水改善,颅形外观复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的外科联合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联合手术治疗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联合手术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中前角穿刺25例,后角穿刺14例,三角区穿刺6例。结果颅骨缺损伴脑积水症状显著改善34例(75%),良好8例(18%),改善不明显3例(7%),45例均无出血、颅内感染及死亡。结论联合手术治疗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减少手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去骨板减压术后脑积水及颅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去骨板减压术后脑积水及颅骨缺损36例,早期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时间为45~76 d)。结果 本组29例神经功能障碍改善,4例疗效不佳,1例并发皮下积液,2例并发分流管堵塞。术后无颅内感染。术后2~4周复查头颅CT或MRI,33例脑室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21例脑室基本恢复正常大小。术后6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19例,中残8例,重残或植物生存9例。结论 早期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加颅骨修补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缓解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在去骨板减压术后脑积水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30例早期同时行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去骨板减压术后(60.4±15.6)d内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术后神志及神经功能改善27例(90.0%),出现分流管梗阻并腹腔感染1例(3.3%),无颅内感染病例;术后随访3~6个月,其中20例恢复良好(66.7%),6例中等残疾(20.0%),3例重度残疾(10.0%),1例死亡(3.3%)。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患者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1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15例交通性脑积水病人均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术前术后行NPH评分,测Evans指数,腰穿测颅内压,脑池显像观察脑脊液动力学的改变.结果 患者术后NPH评分平均提高(3.26±1.83),Evans指数平均减小(0.11±0.09),颅内压平均下降(66.3±65.8)mmH2O,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池显像表明放射性示踪剂在术后1~3h进入侧脑室,术后6h离开侧脑室,术后24h于大脑凸面呈大致对称的放射性分布.结论 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可应用于交通性脑积水,造瘘同时穿透Liliequist膜间脑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2-05—2013-09于我院治疗的57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处理,对照组分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处理。观察并记录2组一般情况、治疗前后神经系统评分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皮瓣游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GOS评分、GCS评分、Fugl-Meyer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上述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良好率(58.62%)明显高于对照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9,P=0.0042);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9%(2/29),对照组为35.72%(1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P0.05)。结论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患者 患者男,41岁.2011年05月21日因车祸致重型颅脑创伤,在我院行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3周病情逐步稳定并好转,意识清楚,左侧肢体轻偏瘫,35 d出现脑积水.于7月12 日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患者左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病情稳定(图1),家属要求行颅骨修补术.于8月25 日在全麻下行右颞顶部颅骨修补成形术,从颅骨缺损区脑外假膜间分离,过程顺利,无假膜破损及脑脊液漏,无脑损伤,行钛网颅骨修补,术后常规抗生素和止血剂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一次性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对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同期进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的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本组手术时机均在伤后96d以内。结果术后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改善30例(88.2%);无明显变化4例。术后并发分流管梗阻1例,颅内感染2例。恢复良好18例(52.9%,18,34),中残8例(23.5%,8/34),重残或植物生存8例(23.5%,8,34),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膨出、脑积水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早期或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少,且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交通性脑积水治疗中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的颅脑外伤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预后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手术在外伤后2~6个月内进行。全组病例颅骨塑性满意,术后无感染、分流管堵塞、过度分流等并发症。术后意识、精神症状、神经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膨出、脑积水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时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缺损修补术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积水行颅骨缺损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接受治疗的70例外伤后去骨瓣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脑室径(V)与双顶径(Bp)的比值(V/Bp值)。按Salmon外伤性脑积水分流术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Salmon疗效评估有效率为58.1%(36/62例)。8例经药物及间断性腰穿或腰大池持续引流后脑积水好转,仅行颅骨成形术;34例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成形术;2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拔除分流管后患者自动出院;16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颅内压下降、骨窗下陷后,再次行颅骨成形术;4例行颅骨成形术后脑积水症状明显好转,V/Bp值较术前下降;6例先行颅骨成形术,术后1周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外伤后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可先行药物及间断性腰大池穿刺或腰大池持续引流,根据颅内压及脑脊液变化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同期或分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成形术,亦或仅需直接行颅骨修补术即可重新建立新的脑脊液循环平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行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颅脑外科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观察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恢复良好和轻度残疾的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10),而重度残疾、植物状态和死亡例数两组相近(P0.05);两组手术前、手术15d后和手术30d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7.38±2.56)分、(15.26±2.14)分和(10.30±1.58)分,对照组为(27.24±2.37)分、(21.27±2.28)分和(15.08±1.87)分,手术前两组评分相近(P0.05),且手术后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0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脑积液及血肿发生率(20.00%,3.33%)和对照组(56.25%,31.25%)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8,0.011)。结论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对重症颅脑损伤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