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催化燃烧炉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贫天然气/空气混合物在催化燃烧炉中的渡贵金属(铂)蜂窝状支撑物横端面上燃烧污染排放物的研究。主要从低污染和高效辐射的角度对催化燃烧的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三个相互关联的实验测得实验数据,并进行了结果分析。和火焰燃烧相比较,贫天然气燃料混合物的催化燃烧,燃烧温度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较低。催化燃烧过程可达到近零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2.
催化燃烧是一个异相氧化过程,它的优点在于燃烧的排放接近零污染.贫甲烷/空气混和物在镀贵金属催化剂蜂窝状支撑物上的燃烧使多相燃烧的温度足够支持单相燃烧,这使近零污染排放和高稳定共存.燃气与空气之间的比例关系对系统的辐射效率有相当大的影响,通常燃料选择天然气,随着天然气与空气比的增大燃烧系统的辐射效率降低.常规燃烧只存在于理想的燃料空气比中,叫作可燃性界限.催化燃烧无如此严格,且在设计燃烧时几乎无限制.并对其利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催化燃烧锅炉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化燃烧作为一种新的燃烧方式,打破了传统火焰燃烧的可燃界限,实现了贫甲烷/空气混合物在可燃界限以下的燃烧,燃烧效率高,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通过对催化燃烧技术的研究和我国能源利用的特点,提出将催化燃烧技术应用于供热技术中,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通过对天然气催化燃烧锅炉热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得出了天然气催化燃烧锅炉具有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蜂窝状独石通道内气体温度分布的研究,发现了影响通道内气体分布规律的因素,并分析其原因.且在实验中明白了催化燃烧对气相点燃的抑制作用,并进行了催化燃烧和气相燃烧的对比实验研究及催化燃烧锅炉的热效率实验,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催化燃烧技术在锅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催化燃烧实现了贫燃料的燃烧过程,打破了传统火焰燃烧的可燃界限,镀贵金属(铂)蜂窝状支撑物可实现近100%燃料转换率.在催化燃烧炉Ⅰ型的基础上,以催化燃烧技术为理论依据,研制出催化燃烧炉Ⅱ型.对于催化燃烧炉Ⅱ型,在相同的燃气百分比下,通过实验研究了燃气流量的大小对系统的辐射效率和热效率的影响.随着天然气流量的增大,催化燃烧炉Ⅱ型的辐射效率和热效率均随之减小.催化燃烧炉Ⅱ型具有高辐射效率和低污染物排放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讨论民用灶具普通燃烧时,火焰周围烟气浓度和温度的分布状态以及天然气强制排烟式燃气热水器烟道中的各种烟气成份的浓度.在有烟囱的封闭空间和大空间中催化燃烧过程均可达到近零污染排放,而且其天然气的转化率接近100%.在有烟囱的封闭空间中普通的天然气燃烧排放的NOx、CO浓度和不完全燃烧CH4浓度与催化燃烧相比较,排放量比较高;在大空间中火焰周围存在着排放的废气.通过实验测量表明普通燃烧天然气的转化率低于催化燃烧方式.  相似文献   

7.
对催化燃烧Ⅴ型冷凝锅炉催化燃烧及空白独石气相燃烧情况下的烟气排放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强制排烟式燃气热水器的烟气及燃气灶的烟气分布情况做了研究.试验证明燃气热水器排放的烟气及燃气灶的烟气都被明显稀释过,但污染物排放浓度仍然比催化燃烧高,空白独石气相燃烧污染物排放也较高.说明了催化燃烧比普通燃烧的优越性:近零污染及高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8.
所有涡扇发动机都有相同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前部的大风扇吸入的空气.一部分进入压缩机,而大部分从发动机外面穿过,称为旁通空气。进入压缩机的空气通过几个叶片进一步压缩.进入燃烧室。在燃烧室内.燃料被注入到空气流中.然后这种燃料一空气混合物被点燃.产生的热气迅速膨胀到发动机后部.从而产生动力。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催化燃烧是一种新型的燃烧方式,具有天然气燃烧完全、燃烧效率高、近零污染物排放等优点,是一种环保节能的燃烧方式.利用催化燃烧Ⅴ型烤箱进行肉食加工的应用实验,验证关于催化燃烧技术在肉类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可行性,并对催化燃烧烧制出的成品进行分析.以烤鸭为例,综合说明利用催化燃烧烤箱烧制的肉类食品比传统烧制方法更节能环保,并且在口感和质量上比传统方法烧制的烤鸭更有特色.  相似文献   

10.
催化燃烧炉Ⅰ型和Ⅱ型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固体催化剂的燃烧过程可以分成三类, 它们为催化燃烧,催化助燃的燃烧和多相-单相连合的燃烧. 在催化燃烧炉Ⅰ型和Ⅱ型中,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随着天然气与空气比的增大燃烧系统的辐射效率降低. 对于所测天然气的成分,此燃烧器可实现无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11.
在常温常压下对催化燃烧V型冷凝锅炉及其催化燃烧器各项数据进行测定.并测定空白独石燃烧器进行单相普通燃烧时的各项数据.对两种燃烧方式进行对比.得出催化燃烧与普通燃烧相比具有节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缸内燃油喷射发动机碳烟生成机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精确计算压燃式缸内燃油喷射发动机中的碳烟生成,提出了新的计算模型. 不同的燃烧室区域应用不同的计算模型,当区域温度T<1 500 K,只计算气体状态下生成的碳烟前驱物PAHs;当区域温度T≥1 500 K,碳烟前驱物PAHs和源项均进行计算。计算前驱物PAHs利用修改的F-M模型,碳烟源项的生成包括碳烟的起始、生长、氧化以及聚合。同时认为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是影响碳烟生成的最主要因素,即在温度T>1 500 K,过量空气系数Ф<0.6才能产生碳烟. 新的计算模型移植在KIVA-3V源代码中,计算了直喷式发动机在不同喷射时间、不同轨压下的碳烟瞬态值,并用试验验证了该模型. 给计算直喷式柴油机生成的碳烟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使用中心给粉旋流燃烧技术,对600MW机组锅炉的燃烧系统进行改造,实现燃料的浓淡燃烧及空气在径向和轴向的分级。对旋流燃烧器二次风挡板和叶片进行了优化选取试验,探究炉内的结焦问题。对不同燃尽风量和氧量条件下的燃烧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后NOx排放量明显降低了30%~40%,而且通过对回流区起点位置的推迟,解决了炉内的结焦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采空区瓦斯涌出与自燃耦合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漏风渗流方程、多组分气体混溶-扩散方程和综合传热方程,建立采空区瓦斯和自燃耦合数学模型.通过现场实测获得基础数据,用G3程序(有限元数值方法)求解了在煤耗氧和瓦斯涌出共同环境下采空区瓦斯-氧浓度及温度的分布.结果表明,在单纯瓦斯涌出(无消耗氧)条件下,采空区氧被瓦斯稀释现象比较显著;采空区内高强度的瓦斯涌出能够使自燃氧化区域进一步缩小,削弱了煤的自燃氧化进程;自燃产生的热风压也能加剧工作面向采空区的漏风及对采空区内瓦斯的排放.耦合影响随工作面向采空区的漏风量的提高而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