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簇集性疱疹排列成带状,伴剧烈烧灼样刺痛,好发于头面部、胸背部、腰部,中医学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常留下神经后遗痛.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属于中医缠腰火丹范畴。其病机为肝胆火盛,湿热阻络;外用梅花点舌丹,配合龙胆泻肝丸口服,6g,3次/d;相得益彰,故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陈烨 《医学信息》2010,23(4):1058-1059
1 引言 婴幼儿湿疹(异位性皮炎)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瘙痒,反复发作伴有渗出的斑丘疹结痂等损害.祖国医学将本病称之为"四弯风"、"奶癣"、"胎敛疮",是因胎中蕴毒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所致,胎毒与风湿热邪相合,博于肌肤而起红斑、丘疹、水疱,热盛肉腐则见糜烂、流液,风盛则瘙痒不休.  相似文献   

4.
萎缩性胃炎系消化系统的一种慢性而顽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且有癌变倾向;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腹胀,痞满,嘈杂等范畴,临床上寒热虚实错杂,根据其表现和舌脉将其从脾胃虚弱型,中焦瘀阻型,胃阴亏耗型,湿热中阻型,瘀毒壅盛型以证型论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何军 《医学信息》2010,23(3):773-774
溃疡性结肠炎属现代医学病名。其病因尚不明确,它是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肠黏膜出现水肿、糜烂、出血,少数可波及整个结肠,其病程缓慢,反复发作,祖国医学文献记载中每以”泄泻”、”湿热痢”、”休息痢”等范畴。其成因多由湿盛困脾,脾失健运所致,故有”湿盛则濡泄”之说。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非传染性病毒性皮肤病,以累及皮肤和神经,沿神经分布区域出现集成疱疹呈带状,并伴有剧烈烧灼样刺痛为特征的疾病,中医学称“缠腰火丹”或“蛇窜疮”。本病愈后易遗留严重的神经痛。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1]。本文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可发生排便习惯的改变,肛门疼痛,下坠,大便困难,肛内有果酱状分泌物流出而来应诊。祖国医学称为“锁肛痔”。如《外科大成》所述:锁肛痔,肛门内外如竹节紧缩,形如海蜇、里急后重、便粪细而带痛,时流臭水……,此病多因忧思抑郁而致气滞血淤,湿热内蕴结、乘虚下注、  相似文献   

8.
粱天山 《医学信息》2009,22(5):715-716
目的 探讨老年人带状疱疹针灸结合药物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14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纯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药物内治及外治.经21天治疗后比较2组疱疹消退程度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 治疗组皮疹消退程度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疗组疼痛缓解程度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通过辩证论治施行针灸、结合中医药内服外治,能明显提高老年人带状疱疹疼痛的治疗有效率,改善老年人带状疱疹后的生活质量,体现了祖国医学"简、便、验、廉"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天人相应是祖国医学的突出特点之一 ,在人类生活的大自然里 ,有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 ,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必然影响着人体的机能活动 ,而人体也形成了与之基本相适应的运动变化规律。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 :“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灵枢·岁露篇》曰 :“人与天地相参也 ,与日月相应也。”近年来 ,新兴的时间生物学、时间药理学、昼夜节律、生物钟等 ,都是研讨生物适应自然环境规律性变化的边缘科学 ,这些新兴的理论与祖国医学天人相应的统一观是相融合的 ,同时 ,也佐证了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的科学性。本文仅就天地昼夜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针刺放血为主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观察组则同时运用针刺放血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止疱、止痛和结痂时间、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以及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和结痂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CD3和CD4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第5天,观察组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第10天,两组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以针刺放血为主,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带状疱疹,见效快、止痛作用明显、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文题释义: 椎旁神经阻滞:是通过将局麻药物注射到椎旁间隙内而实现,阻滞包括椎旁脊神经和其分支以及交感干,具有简单、易行、有效及低廉等特点。 带状疱疹相关疼痛:是由于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重新激活引起的近期或远期疼痛。主要包括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即带状疱疹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常表现为典型的病理性神经痛特点,主要特征是自发痛、痛觉过敏、感觉异常等,呈电击样、烧灼样、针刺样等疼痛。 背景:目前临床研究显示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相关疼痛有显著效果,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使用。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相关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VIP以及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01-01。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有关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及药物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组作为实验组,药物治疗组或传统椎旁神经阻滞组作为对照组。依据Cochrane Handbook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通过Revman 5.3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最终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共916例受试者;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组的镇痛效果更好,在1-4周内临床镇痛效果最佳,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下分析,1周:MD=-0.91,95%CI(-1.22,-0.61),P < 0.000 01;2周:MD=-1.11,95%CI(-1.52,-0.70),P < 0.000 01;3周:MD= -1.26,95%CI(-1.79,-0.74),P < 0.000 01;4周:MD= -0.90,95%CI(-1.57,-0.24),P=0.007;同时睡眠质量及治疗有效率均有提高[固定效应模型下分析,OR=3.63,95%CI(2.38,5.53),P < 0.000 01],统计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并且具有未增加整个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等优点;③结果说明,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胸腰段带状疱疹相关疼痛是安全和有效的。 ORCID: 0000-0001-7945-6411(宋旭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2.
黄××,男27岁,农民,因腰及双臀部骨反复钻痛1年,于1996年10月18日拟诊腰痛待查留观.1996年10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剧烈钻痛,无行走困难或发热.曾在当地县医院按“风湿病”治疗(用药不详),症状无好转,以后逐渐发展为全身骨痛,不能自行起卧,卧位时疼痛加重,尤以腰及双臀部骨痛明显,站立位时疼痛稍减轻,先后在深圳、广州等多家医院门诊就诊,作腰椎片及CT扫描“均未见异常”,拟诊为“强直性脊椎炎”,“口服止痛、强的松”等药病情稍好转.同年8月来本院门诊就诊仍按“强直性脊椎炎”治疗,服用“消炎痛,地塞米松”等药腰腿痛及全身骨癌明显好转.因自行停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中医称"缠腰火丹"、"蛇丹"、"火带疮",具有传染性。临床表现为患处皮肤灼热刺痛或红斑,继而出现簇集成群的粟粒状至绿豆大小的疱疹,疱疹沿受累神经支配区呈束带状分布[1]。该病伴有瘙痒感,病人难以忍受进行搔抓,水疱皮疹破溃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14.
<正> “筋出槽”一语是祖国医学学者对软组织损伤的一种理论解释,我国新医正骨学者,将这一理论作为解释某些皮神经与肌肉损伤的病因学根据。为了弄清“槽”的实质与“出槽”的机理,我们在尸体解剖中,观察了部分皮神经在走行中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作了摹拟实验。  相似文献   

15.
杨丽 《医学信息》2008,21(1):77-78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探索颅脑外伤后压疮的有效预防、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临床问题,确定检索词进行检索。将实证与患者具体情况、病房现有资源和护士的临床护理知识相结合,制订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结果经系列循证医学的应用,避免了压疮的大量发生,大大减少了严重压疮的发生。结论将循证医学应用于颅脑外伤后需长期卧床的患者,可大大减少压疮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当归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此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列为中品。当归喜阴凉湿润气候,多生于高山寒湿的落叶林。在我国主产于甘肃、云南、四川等地。当归味甘平,性温;至今广泛应用于临床,素有“十方九归”之称,“药王”之美誉。当归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名。《景岳全书·本草正》记载: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生肌健骨的功效。现代医学对当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临床较常见,是疱疹病毒感染同时累及神经皮肤的疾病,中医称“缠腰蛇”。该病具有剧痛与感染的特点,病人较痛苦。以往皮肤科主要用于抗疱疾病毒药物治疗,疗程长,疗效差。我院从1993年开始对138例采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神经根阻滞疗法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家系 1 先证者 ,男 ,36岁。因左髋及腰骶部疼痛 17年入院。发病初为左髋疼痛 ,继之腰骶部、左膝、左踝及腰背部疼痛 ,伴晨僵。查体 :骶髂关节压迫试验 (+) ,双“4”字试验 (+) ,双悬腿推膝试验 (+) ,骨盆分离试验 (+) ,骨盆挤压试验 (+) ,改良Schober试验 3.0 cm,指 -地距离 0 cm,枕 -墙距离 0 cm,胸廓活动度 1.5 cm。骶髂关节 CT示骶髂关节间隙狭窄、硬化及侵蚀 ;HL A- B2 7抗原 (+)。家系调查 :兄弟两人均发病 ,其弟 2 0岁发病 ,症状特点与先证者相似。家系 2 先证者 ,男 ,34岁。因多关节疼痛 5年入院。首发多关节疼痛 ,继之腰骶部、…  相似文献   

19.
头风饮是由川芎等药味组方,经现代制剂工艺路线研制而成,具有活血行气、息风止痛的功能,临床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的治疗,祖国医学认为气血不能正常流通运行而引起偏头痛,故其主要治法为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此,我们着重探讨考察头风饮对血瘀状态下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血液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 中风、冠心病、动脉硬化、类风湿、风湿病、高血粘综合症等,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异常这一共性。由于研究方法不同,祖国医学常常把这些疾病的病理共性归纳为气血不足、气血淤阻、痰湿阻络而进行治疗。比如:“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灵枢·厥论篇》载:“真心痛……,旦发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