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辉 《汉中科技》2010,(2):59-60
阐述了汉中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主要是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凶地制宜,分类指导,开展治理工作;依托村组、务求实效,加快改善农村环境状况;争取多方支持,保障资金投入;政府领导,公众参与,切实治理农村环境。  相似文献   

2.
荆涛 《科技资讯》2012,(30):122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村垃圾现状的分析,探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处理方法和对策,进而为有关部门对农村环境进行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农村民间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扩展了农村治理空间,激发了社会活力,在推动我国基层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政治功能。以合法性的多元参与治理、新公共管理的放权和顾客至上理论、社会生态学的整体协调性三个视角分析我国农村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的理论,并就农村民间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实践中存在的自身发育动力不足、社会责任不明确和运作不规范、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和地方环境的融合度不高问题给出其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中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顾忠宝 《科技资讯》2014,(27):96-96
农村环境质量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已成为农村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以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目的,对多个村庄实施同步、集中整治使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治理方式。该文阐述了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特点出发,以和龙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成功开展整治工作为例,进行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探索,提出了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陈雷  张丽微 《科技信息》2010,(27):I0269-I0269,I0384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一客观现实,分析了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村环境问题的保护对策及具体做法,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及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环境伦理学给当前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深刻启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净化洁化美化农村环境和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环境治理与建设工程,是为了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双赢价值目标,是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包括社区环境、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环境的综合治理,环境治理关乎经济水平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城镇环境杜绝"先发展后治理"的同时农村环境治理受到忽视。针对农村环境治理,对比国内、外乡村环境治理方式,结合中国国情和当前方针政策提出美丽乡村建设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晓红 《科技资讯》2007,(34):125-12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农村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村环境也正日趋恶化.本文分析探讨了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关于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引黄灌区沉沙池区农业环境及农村环境现状,提出了治理该区域环境的具体措施.结合灌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泥沙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进一步论述了渠首治理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淤灌、发展经济林、沙化治理等.  相似文献   

10.
探讨农村环境问题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业  朱好  张素敏  张勤 《科技信息》2011,(25):I0391-I0391
本文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元亮  周宾 《甘肃科技》2011,27(22):98-99,168
目前,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已经制约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环境建设新思路出发,结合华池县农村环境基础现状,提出“以村庄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污染治理和院落环境整治两道主线”的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摘要:加强农村社区管理,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农村和谐发展。但政府能力的有限以及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服务与 服务需求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在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实现农村社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需要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通过对三 亚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社会组织协同参与农村社区的治理的实践及问题。 认为社会组织在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扮演着农村社区治理参与者、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资源的整合者、农民利益的整 合与传递者等诸多角色,但也面临自身能力不足、参与环境与机制的缺失等限制,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从制度、思想观 念、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帮助社会组织更好地协同参与农村社区的治理  相似文献   

13.
王国君 《科技信息》2008,(22):144-144
农村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源泉、国民经济存在的根本。在城市环境问题得到日益重视的情况下,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正在日趋恶化。本文通过对农村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分析,提出了保护农村环境的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解决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运动式”治理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方式,但其在运行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这主要表现在:环境治理政策制定过程中农民主体性缺失、政策转换中权责不匹配与转换僵化、政策执行刚性化与非系统性、政策效果评估片面化与主体单一化。“运动式”环境治理低效的根源是政府试图通过技治主义、科层动员及压力型体制来达到政策预期目标,却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压缩基层政府自主性治理空间,导致刚性治理手段过多而柔性治理手段不足。农村环境治理本质上是对农民生活的治理,治理效能取决于农民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变革。因此,要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效能,就必须由“运动式”治理转向常态化治理,即通过转变政府治理思维、调整治理评估体系以及激发农民内生性动力,使环境治理政策具有本土性、灵活性以及长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湘西自治州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紧迫性与解决思路,分析了湘西州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环境问题、制约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郭炳南 《海峡科学》2007,(6):154-155
目前,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化肥、农药、农膜的无节制使用和废弃物污染造成水环境恶化.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应树立农业发展的科学生态观,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改革农业运作方式,积极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建设农村小环境等项措施.根据我国农村现状以及污染物控制收集困难、先进的处理技术难以应用等农村污染治理现状,提出发展污水无害化、资源化技术处理,加强人工及自然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等水污染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农村社区管理,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农村和谐发展。但政府能力的有限以及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服务与服务需求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在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实现农村社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需要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通过对三亚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社会组织协同参与农村社区的治理的实践及问题。认为社会组织在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扮演着农村社区治理参与者、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资源的整合者、农民利益的整合与传递者等诸多角色,但也面临自身能力不足、参与环境与机制的缺失等限制,需要政府、社会组织等主体从制度、思想观念、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帮助社会组织更好地协同参与农村社区的治理。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不仅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也是整个国家经济存亡的大后方,针对我国农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综合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提出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繁荣,我国广大农村由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农村的固体废物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村发展模式的一大障碍。而我国现行的有关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相关法律大都着眼于研究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固体废弃物上,对有关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法律相当匮乏。由此,笔者就循环经济在我国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应用做初步的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铁岭市农村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在介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的同时,提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和措施,以改善农村环境,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