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肝素溶液灌洗对兔背部烫伤合并海水浸泡创面愈合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20只,
在脊柱两侧建立4个1% TBSA深Ⅱ度烫伤创面模型,分别给予常规换药(A组)、海水浸泡后常规换药(B组)、海水浸泡后封闭
负压吸引治疗(C组)、海水浸泡后封闭负压吸引联合肝素灌洗(D组)。在烫伤后第1,3,5,7天观察创面渗出及坏死情况,并取材
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创面病理改变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1表达,计算组织血管密度。电子显微镜
下观察创面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利用干湿重法计算组织含水量。第3、5、7、14天利用毫米方格纸计算创面愈合
率。结果相对于非浸泡组(A组),海水浸泡后(B组)的创面干枯、加深,水肿程度高。C组及D组组创面与B组相比,坏死组织
脱落快,基底血运好,且创面早期坏死程度较B组低。烫伤后各组创面组织含水量均升高,至第3天达到峰值,在各时间点B组
创面含水量均最高。C,D组含水量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光镜及电镜观察示:烫伤后各组创面均有炎症细胞浸润及不
同程度的血管基底膜损伤,B组创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重,皱缩明显,血管内可见皱缩红细胞聚集、血管栓塞最为明显,D组毛细
血管基底膜损伤较轻,内皮细胞膜较完整。各组创面伤后于第3天开始出现散在新生血管,D组出现最早,且高峰值最高,B组
微血管生成较晚且密度低。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联合肝素溶液湿敷治疗,可有效地减轻海水浸泡后烫伤创面的组织水肿程
度,改善组织微循环,加快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新生血管的生长,是治疗海水浸泡后烧烫伤创面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地牯牛外用对烫伤大鼠模型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大鼠背部皮肤用100℃水蒸气持续10s造成烫伤模型;观察地牯牛外敷对烫伤大鼠创伤部位修复情况及相应时间内血清TNF、VEGF、IL的表达。结果:模型建立成功,结果显示地牯牛组组织形态学变化显著,创面愈合明显优于其他组。大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地牯牛组高于其他组(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IL)的表达地牯牛组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地牯牛外用对大鼠烫伤模型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象皮生肌膏对大鼠慢性难愈性创面模型PTEN、p-AKT、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象皮生肌膏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从72只SD雄性大鼠中随机选取18只为空白组,其余54只大鼠使用全层皮肤缺损法制备慢性难愈性创面模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每组18只。造模完成后实验组予象皮生肌膏外敷,对照组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外敷,模型组和空白组予生理盐水外涂,于造模后的第3、7、14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形态,ELISA检测各组皮肤组织PTEN、p-AKT、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第3、7、14天实验组、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且第7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第3、7、14天皮肤组织完整,前后无明显形态学变化;模型组第3、7天创面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表皮大量坏死脱落,第14天见少量毛细血管形成;实验组及对照组第3天炎性细胞浸润、表皮灶性坏死脱落,第7、14天炎性细胞浸润逐渐减少、较多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肉芽组织基本形成。第3、7、14天空白组PTEN、p-AKT、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第3、7、14天模型组PTEN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第7天达到最低水平(P<0.05)。第3、7、14天模型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且第7天达到最高水平(P<0.05)。第3、7、14天模型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且第7天达到最高水平(P<0.05)。结论象皮生肌膏能降低大鼠创面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提高p-AKT、VEGF蛋白表达水平,加快慢性创面愈合速度,调控PTEN/AKT/VEGF信号通路可能是象皮生肌膏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和纳米银,对深Ⅱ°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用Wistar大鼠建立深Ⅱ°烫伤模型,分为A、B、C 3组,A组(30例):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30例):纳米银覆盖;C组(30例):rh GM-CSF涂抹创面;伤后第1、4、7、10、14、21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愈合率,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结果:A、B、C 3组均在伤后第10天出现血管化和上皮化;创面愈合率C组>B组>A组,第10天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1天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水平,A组、B组、C组分别在第21、14天达峰值,伤后第1天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7、10、14天各组间及第21天A组和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水平,各组均在第21天达峰值,第1、4天各组间及第7天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C组与A组、B组之间及第10、14、21天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 GM-CSF、纳米银外用,均加速深Ⅱ°烫伤创面愈合,并且rh GM-CSF效果优于纳米银。  相似文献   

5.
代明盛  沈华强  吴建利 《吉林医学》2011,(19):3914-3916
目的:探讨生物敷料A在幼儿手部烫伤创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1例幼儿手部烫伤患者按创面处理方式分组,48例为实验组,外用生物敷料A,43例为对照组,外用磺胺嘧啶银乳剂。观察两组患者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换药时的疼痛分级评分,第1、3、5、7、9天最高体温,第7天创面分泌物培养结果,创面完全愈合时间,3个月后创面愈合后的疤痕、色素沉着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及3个月后的随访,两组比较发现,实验组换药时疼痛轻,发热持续时间短,创面感染少,创面愈合时间短,3个月后已愈合创面的疤痕、色素沉着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敷料A取材于猪皮,来源广泛,价格适中。幼儿生长代谢旺盛,创面愈合能力强,有了生物敷料A对创面的良好覆盖,为创面的愈合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减轻了创面疼痛,加快了创面的愈合,改善了创面的愈合质量。因此,生物敷料A适合在幼儿手部烫伤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苏玉娟  潘孙峰  余秋燕  方高丰 《浙江医学》2021,43(4):426-428,432
目的观察微动力负压技术联合液体伤口敷料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嘉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48例。其中16例患者采用聚维酮碘消毒后覆盖油纱的换药方式进行治疗,为A组;16例患者采用液体伤口敷料联合油纱的换药方式进行治疗,为B组;另16例患者采用微动力负压技术联合液体伤口敷料治疗,为C组。3组患者在治疗第1、3、5、7天,每次换药前分别留取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比较3组患者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在治疗开始后每周1次(第7天),每次换药前分别对创面进行创面面积测定、肉芽组织病理活检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测定,直至疗程结束。比较3组患者的创面面积缩小率、创面肉芽组织病理学评分及VEGF含量。结果治疗第1天,3组患者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3天开始,A组高于B组和C组(均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C组患者创面缩小率均高于A组和B组(均P<0.05),创面肉芽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和B组(均P<0.05),创面肉芽组织内VEGF含量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均P<0.05)。结论微动力负压技术联合液体伤口敷料可有效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壳聚糖纳米颗粒缓释凝胶对1型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 Bcl-2)及B淋巴细胞瘤相关X蛋白(Bcl-associated X protein, Bax)表达的影响及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制作具有稳定性状的神经生长因子-壳聚糖纳米颗粒缓释凝胶并将其应用于1型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模型;将糖尿病大鼠模型分组,A组: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B组:壳聚糖治疗组;C组:神经生长因子-壳聚糖纳米颗粒缓释凝胶治疗组;D组:对照组。观察各组创面愈合率及VEGF、HIF-1α、Bcl-2及Bax等因子的表达。结果:制作出具有稳定性状的神经生长因子-壳聚糖纳米颗粒缓释凝胶,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其封包率为28.29%,24 h后降解率为25.5%,无突释效应。通过创面用药干预,C组在第21天创面愈合率最高,而D组最低,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VEGF及Bcl-2的灰度值在第3~15天增长达到最高峰后开始回落,C组从第11天开始,D组从第7天开始,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1天C组的VEGF和Bcl-2表达最高,两者在D组表达最低。HIF-1α和Bax灰度值均从第3天的最高峰开始回落,C组降速最快,D组降速最慢,第21天C组的HIF-1α和Bax灰度值最低,两者在D组最高,与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该研究能制作出性状稳定的神经生长因子-壳聚糖纳米颗粒缓释凝胶制剂,其缓释给药途径能对糖尿病大鼠慢性创面的修复起到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星  马朝群 《中医学报》2016,(4):558-562
目的:观察烫伤药水喷雾剂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减少瘢痕生成的影响。方法:将60只深Ⅱ度烫伤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即实验组(烫伤药水喷雾剂),阳性对照组(磺胺嘧啶银软膏组),阴性对照组(基质软膏组),每组各20只。随机从每组中选取10只大鼠,于第2天、第7天、第14天用佳能70D数字相机拍摄,图片实用Image J软件计算烫伤创面面积,并予以保存,然后以公式计算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随机选取每组大鼠的10只,于实验的第3天、第7天、第14天麻醉下分别取皮,送至病理科。分别测试:1组织内Ⅰ型、Ⅲ型胶原检测,2凋亡细胞计数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结果:烫伤药水在创面愈合率的检测中,第3天、第7天、第14天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天、第2天、第3天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烫伤药水喷雾剂可显著促进创面愈合。在预防瘢痕的实验检测中,治疗组的Ⅰ型胶原纤维排列较为稀疏,低密度,Ⅲ型胶原表达较弱。而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的Ⅰ型胶原纤维粗,排列的密度较为高,显示为深黄色,过度增生的Ⅰ型胶原纤维呈漩涡状。Ⅲ型胶原纤维较细小,为网格状。显示烫伤药水处理后组织基质中Ⅰ型、Ⅲ型胶原比例部分恢复,其中Ⅰ型胶原实验组相对于阴性对照组,在第3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第7天、第14天,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Ⅲ型胶原实验组相对于阴性对照组,在第7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第3天、第14天,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TGF-β1的检测中,烫伤药水对TGF-β1表达,实验组表达随时间逐渐减少,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随时间渐渐增加,第14天无明显下降。其中实验组相对于阴性对照组,在第7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第14天,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烫伤药水喷雾剂能促进创面的愈合,预防瘢痕生成。结论:烫伤药水喷雾剂具有抗炎、抗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紫外线、红外线、毫米波联合应用对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sprague_Dawley大白鼠60只,体重200~250g雌雄不均,随机分为毫米波治疗组、紫外线治疗组、红外线治疗组和毫米波加紫外线加红外线治疗组。分别采用毫米波、红外线、紫外线及联合应用于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进行创面细菌计数,组织活检,创面上皮化及血管化观察及大鼠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毫米波、红外线、紫外线联合应用于烫伤大鼠创面愈合较快,创面痂下的菌落数差异不显著(P>0.05)。4组疗效比较,联合治疗组D组疗效明显高于A.B.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B.C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3种仪器联合应用能使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的愈合加快疗效显著。联合使用明显优于单独应用毫米波、红外线、紫外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外用中药对大鼠失神经支配创面角蛋白19(k19)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 168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A组(龙血膏组)、B组(生肌膏组)、C组(失神经组)和D组(正常组)。对A组、B组、C组大鼠制造背部失神经支配的深创面模型,之后各组创面分别以龙血生肌膏、生肌愈皮膏、凡士林外用治疗,D组大鼠背部制造深创面模型,以凡士林治疗。于不同时间点测算各组的创面愈合率,并对创面组织进行k19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 各时间点A组和B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C组和D组(P﹤0.05),D组高于C组(P﹤0.05)。A、B组k19阳性表达第11天达峰值,C、D组第15天达峰值。第4、7、11、15天时A、B组k19阳性表达明显高于C、D组(P﹤0.05),C组低于D组(P﹤0.05)。[结论] 外用中药对失神经支配创面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可能与外用中药增强了失神经支配创面的表皮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磺胺嘧啶银(SSD)单独及联合水蛭素治疗深Ⅱ度烧伤大鼠的效果。方法 取30只SD大鼠,通过局部皮肤热水浴建立深Ⅱ度烧伤模型。将25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A组(8只)、B组(9只)、C组(8只),给予A组大鼠凡士林涂抹创面,给予B组大鼠SSD乳膏涂抹创面,给予C组大鼠SSD乳膏涂抹创面及局部注射水蛭素。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并比较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A组和B组的部分大鼠一般情况较差,有肺部感染征象,且出现死亡的情况;C组大鼠的整体状况较佳,仅个别大鼠存在轻微的感染症状,且无大鼠死亡。A组和B组大鼠创面基底部可见较多淤血,微血栓较多,而C组大鼠创面的微血栓较少。3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致伤后第19~20天A组和C组所有大鼠创面均愈合,而在致伤后第21天B组仍有大鼠的创面仍未愈合。与B组相比,A组大鼠在致伤后第10天、第18天和第19天的愈合率更高,C组大鼠在致伤后第10天、第13天、第18天和第19天的愈合率更高(均P<0.05)。结论 单纯使用SSD会导致深Ⅱ度烧伤大鼠模型的创面延迟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膏联合生肌红粉膏在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伤口愈合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肛肠科收治的120例行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1∶5000呋喃西林棉球局部消毒创面,对照组患者术后一直使用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观察组患者首先在创面外敷生肌红粉膏纱条,并用消毒纱布包扎固定,待腐肉完全脱落后,改用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分别于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28天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法对换药时创面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肛缘水肿量化积分法对创面水肿情况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45.00%,有效率为88.33%,均高于对照组,痊愈率为31.67%,有效率为68.33%;两组患者术后第28天换药时疼痛评分及水肿评分均较术后第1天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率为(91.35%±3.87%),明显高于对照组(82.16%±3.2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2.32±3.52)d,明显短于对照组(25.49±3.86)d。结论:生肌玉红膏联合生肌红粉膏可以减轻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创面水肿程度及疼痛疼痛,提高疗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胰岛素冲洗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换药处理创面,观察组给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胰岛素冲洗疗法。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疗效、换药次数和溃疡愈合时间及创面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92.00%(46/50)高于对照组34.00%(17/50),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脓性分泌物及溃疡面积少于对照组,新鲜创面肉芽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胰岛素冲洗疗法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优于常规换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慢性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09年至2011年收治的18例慢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分组,9例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创面,9例采用常规换药治疗创面作为对照组。结果:封闭式负压吸引组和常规换药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1±2.3)d和(43±2.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能促进慢性溃疡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紫草油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学机制.方法 115例皮肤创面感染患者分成两组:A组56例,创面应用紫草油换药.B组59例,创面消毒清创后凡士林纱布覆盖包扎,第3、7、14、21天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两组创面愈合过程中内芽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7、14、21天时两组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阳性细胞数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草油可以通过促进组织高表达VEGF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及削痂术对兔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及CK、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兔15只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共60个创面,于建模1天后分3,7,10,14,21天共5个时相点实施VSD治疗(VSD组,n=6)和削痂术(削痂组,n=6),采集创面皮肤组织样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对比观察两组创面组织bFGF和CK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连续观察测量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 VSD组第7、10、14天的bFGF表达高于削痂组(P<0.05);第7,10,14,21天的CK阳性表达强于削痂组;VSD组创面坏死组织清除和炎症消退早于削痂组,从第7天开始,创面愈合率高于削痂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缩短[(19.35±1.49)天vs(23.07±1.31)天,P<0.01];结论 VSD技术较削痂术能明显提高创面组织bFGF和CK的表达,加速兔深Ⅱ度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7.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5):2071-2074
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生物敷料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植皮后血管新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负压引流组和常规对照组,分别使用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生物敷料以及常规清创换药来处理创面。治疗前及治疗后1、3、5d时,采集创面组织并检测血管新生分子、血管新生通路信号分子、炎症反应分子的表达量。结果:治疗后1、3、5d时,负压吸引组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R、CD105、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PI3K、AKT、cyclinD1、p38MAPK、NF-κB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COX-2、iNO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生物敷料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植皮后的血管新生具有促进作用,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研究胸腺素β4(Tβ4)联合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深II度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 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40只深II度烫伤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外涂生理盐水)、Tβ4组(外涂6 μg Tβ4)、bFGF 组(外涂4μg bFGF)及Tβ4 + bFGF组(外涂6 μg Tβ4 + 4μg bFGF),每组各10只。给药第3、7、10、14 d对创面进行拍 照并取创面皮肤标本,计算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利用RT-PCR检测TGF-βl mRNA及VEGF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VEGF、Caspase-3及NF-kB蛋白表达。给药后第1、3、6、12、24及48 h,取各组大鼠创面皮肤标本,采用免疫组 织化学法检测IL-10及TNF-a阳性表达。结果 给药后各时间点,Tβ4 + bFGF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其他各组(P< 0. 05) ,TGF-β1 mRNA表达量低于其他各组(PV0. 05),而VEGF mRNA表达量及VEGF、Caspase-3及NF-kB蛋白表 达量高于其他各组(P<0. 05)。Tβ4 + bFGF组IL-10及TNF-a阳性细胞数先增加后降低,12 h到达峰值,12 h前高于 Tβ4组及bFGF组,12 h后低于Tβ4组及bFGF组(P<0.05)。结论 Tβ4联合外源bFGF治疗深II度烫伤能通过改善 炎症反应,加速坏死组织细胞凋亡,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加速创面愈合,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康肤霜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24只,采用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法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自动控时调压烫伤仪在大鼠背部制备4个深Ⅱ度烫伤创面,将创面随机分为康肤霜组、rhEGF组、聚维酮碘组及生理盐水组,分别采用康肤霜、rhEGF、聚维酮碘及生理盐水外敷,直至创面取材或创面愈合。观察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各组大鼠于创面治疗后第7、14、21天取创面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面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以标记指数法测定PCNA阳性细胞,评估组织创面的修复情况。结果康肤霜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均优于其他3组(P<0.05)。病理检查显示康肤霜能明显减轻创面早期的炎症反应,促进创面的再上皮化和表皮各层的分化。康肤霜组大鼠创面组织中PC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康肤霜能促进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细胞增殖,加速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经创缘皮下和小腿肌肉移植对大鼠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s)的治疗效果。方法: 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培养雄性Wistar大鼠BM-MSCs至第3代,经4, 6-联脒-2-苯基吲哚(4,6-diamino-2-phenylindole,DAPI)标记。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组(BM-MSCs创缘皮下移植组,n=12)、B组(BM-MSCs小腿肌肉移植组,n=12)、C组(正常大鼠对照组,n=12)和D组(DFUs对照组,n=12)。大鼠糖尿病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在其双后足背切取一3 mm×7 mm矩形全层皮肤制成大鼠DFUs模型。于移植后第2,5,8,11天评估各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冰冻切片观察DAPI标记的BM-MSCs在创伤组织中的示踪,肉芽组织的厚度采用HE染色法检测,CD31和Ki-67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创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结果: C组的创面愈合最快(P<0.05),第11天B组的创面愈合率大于A组(P<0.05)。第2天和第5天的冰冻切片观察发现B组的荧光强度及区域均大于A组。HE染色显示第5天B组的肉芽厚于A组。CD31的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第5天和第8天B组的小血管数目多于A组(P<0.05),而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两组无差异(P>0.05)。ELISA和RT-PCR的结果均显示第8天和第11天B组的VEGF表达水平高于A组(分别P<0.05,P<0.01)。结论: 两种移植方式均促进了大鼠DFUs的愈合,但在愈合的后期,小腿肌肉内的移植方式体现出更好的持续性及高表达的VEGF,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