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旋转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荷兰PHILIPS-INTEGRIS V-3000型DSA系统,对20例疑有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旋转DSA检查,并与常规DSA检查比较,得到一系列关于动脉瘤的定位,动脉瘤颈的清晰度及血管分支解剖的图象.结果旋转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20例患者,常规DSA检查发现18例动脉瘤,其中6例(6/18)动脉瘤的载瘤动脉及周围血管解剖关系显示不清,7例(7/18)动脉瘤的颈部显示不清.加摄旋转DSA检查后,动脉瘤的全貌,瘤颈的位置与结构及周围血管分支的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3D DSA)在动脉瘤瘤颈大小测量中的价值,并与常规DSA(2D DSA)进行比较,为动脉瘤的栓塞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准确的信息.方法对在2D DSA检查中发现的14例动脉瘤的瘤颈进行常规测量,又分别将进行旋转血管造影和3D DSA成像后对动脉瘤的瘤颈进行测量.结果 3D DSA与2D DSA在动脉瘤瘤颈的测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3D DSA比较2D DSA在动脉瘤瘤颈的显示上有更多的角度显示的更加清晰,测量数据更加丰富.结论 3D DSA比2D DSA能够显示动脉瘤更多的瘤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评价颅内动脉瘤的脑血管造影与临床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脑血管造影表现和临床资料,就其动脉瘤大小、部位、形态、检查方法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颅内动脉瘤临床表现与动脉瘤大小、部位有一定关系,相同或不同部位动脉瘤可产生不同或相同临床症状,旋转DSA技术是常规脑血管造影的有效补充检查手段。结论 1.颅内动脉瘤临床症状与其生长部位及大小有一定相关性,但无明显特异性;2.旋转DSA技术在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双C臂三维DSA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常规正、侧位和各种斜位及三维旋转造影,并进行三维重建.在工作站上寻找显露动脉瘤最佳视角,利用系统的自动定位功能使双C臂机架自动转到最佳工作角度,在此工作角度栓塞动脉瘤.结果在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检出动脉瘤,其中微小动脉瘤1例,动脉瘤小泡(动脉瘤壁上的小阜)4例(6个动脉瘤小泡).选择栓塞治疗的6例患者中5例致密填塞,再次造影动脉瘤小泡不显影,1例次全填塞,微小动脉瘤未予治疗,另1例选择手术治疗.结论双C臂二维DSA有助于发现颅内动脉瘤、微小动脉瘤、动脉瘤小泡,能为动脉瘤栓塞治疗提供最佳的工作角度,使动脉瘤的栓塞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3D-CTA,MRA和3D-DSA在动脉瘤致密填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检出72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60枚。研究并比较CTA,MRA和DSA影像特点。结果60枚栓塞的动脉瘤中50枚致密填塞,10枚为大于95%填塞,5枚为大于90%填塞。3D-CTA对动脉瘤测量值比2D-DSA大,3D-DSA比2D-DSA大。结论动脉瘤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时,在3D影像指导下可提高动脉瘤的致密填塞率。但是3D影像的测量值要大于2D影像的测量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3D-DSA确定影响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的解剖因素,并应用一种简单的评分系统预测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的难度。方法11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3D-DSA检查共发现129枚颅内动脉瘤,择期行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2D-DSA评价栓塞程度。根据3D-DSA图像测量并分析与动脉瘤相关的解剖参数:瘤腔的最大直径,瘤颈大小,圆顶瘤颈比和动脉瘤形状。分析每个参数对动脉瘤栓塞结果的影响,确定影响动脉瘤完全栓塞的解剖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应用一种评分系统预测动脉瘤完全栓塞的难度。最后,分析评价这种评分标准与动脉瘤栓塞程度的相关性。结果3个解剖学因素影响动脉瘤的栓塞程度:瘤颈部尺寸(P=0.02)、动脉瘤形状(P<0.01)和圆顶与瘤颈比(P=0.04)。根据3个解剖参数制定的栓塞难度评分标准与动脉瘤的栓塞程度显著相关(P﹤0.01)。结论颅内动脉瘤的解剖因素如瘤颈尺寸、动脉瘤形状、圆顶与瘤颈比与其初次栓塞程度相关;3D-DSA设计的难度评分系统能为颅内动脉瘤的最初栓塞结果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赵张平  陈世沛  滕红 《工业加热》2011,(11):844-847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 DA)与三维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3D 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 2010年12月41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常规DSA、3D DA及3D MSCTA影像资料,分别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分析并咨询神经外科医师。评估两种方法检测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以常规DSA影像和手术所见作为参考。结果 41例患者经过外科手术或DSA证实颅内动脉瘤患者35例,共发现44个动脉瘤,其中单发动脉瘤28例, 2个动脉瘤5例, 3个动脉瘤2例。3D MSCTA检查发现41个动脉瘤,3D DA发现44个动脉瘤,两种方法对检测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3.2%、85.7%、97.6%、66.7%和100%、85.7%、97.8%、100%。3D MSCTA与3D DA都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体指向、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与邻近血管和骨性组织间的解剖关系。3D DA在多发的复杂、微小动脉瘤细节显示上更具优势。结论 3D MSCTA具有安全、快捷、无创、准确等特点,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形态特征和邻近解剖关系,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3D DA能够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图像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3.0T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0T TOF 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临床提示颅内动脉瘤患者前瞻性行3.0T TOF MRA及脑血管DSA检查。所有图像由3名医师分成2组在工作站上进行读片。第1组由2名高年资神经影像组医师分别独立阅读重建的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第2组由1名高年资神经影像组医师同时阅读MIP和原始数据图像(source image)。以DSA诊断结果作为标准,评价3.0T TOF 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率。结果DSA共检测20枚动脉瘤(19例),其中颈内动脉7例,前交通动脉5例,后交通动脉5例,大脑前、中动脉各1例。TOF MRA总体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分别为94.8%、89.4%和91.4%。第2组的诊断有效性最高,两组间诊断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242,P>0.05和χ 2 =0.172,P>0.05)。结论3.0T TOF MRA作为一种快速、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能够很好显示颅内动脉瘤。MIP结合Source图像可提高3.0T TOF MRA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 目的 评估三维时间飞跃法(3D- TOF)MRA在筛选温岭社区人群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温岭社区2 124例颅内动脉瘤可疑患者纳入研究,均接受3D- TOF MRA和3D- DSA检查。分析温岭社区人群颅内动脉瘤流行病学数据,3D- TOF MRA检测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其与3D- DSA检查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3D- DSA检查显示温岭社区人群颅内动脉瘤发生率为6.87%(146/2 124),其中男71例(48.63%),女75例(51.37%),平均年龄(41.23±11.56)岁;伴随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3D- TOF MRA检查显示149例颅内动脉瘤,其中5例为误诊,2例为漏诊,检查灵敏度为98.63%(144/146),特异度为99.72%(1 773/1 778),准确度为99.67%(2 117/2 124)。两种方法检测颅内动脉瘤纵径及颈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 TOF MRA检查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其无创性优势更适用于颅内动脉瘤初筛。
  相似文献   

11.
周兵  李明华  王武 《工业加热》2010,(10):762-766
目的   探讨三维容积重建技术(3D VRT)在弹簧圈栓塞后颅内动脉瘤的DSA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介入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109例患者、共121枚颅内动脉瘤,术后所有患者均经历至少1次DSA随访。2名神经放射学专家分别对术后即刻和随访中的二维DSA造影(2D DSA)、旋转血管造影(rotational angiography, RA)和3D VRT成像进行分析,比较3种成像技术显示动脉瘤残留的能力。术后随访结果分为完全栓塞、瘤颈残留和瘤腔残留。若患者经历1次以上造影随访,评估最后一次随访结果。采用Kruskal Wallis等级秩和检验对3种成像技术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Kappa检验评价2名观察者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21枚动脉瘤术后3D VRT显示90枚完全栓塞,26枚瘤颈残留,5枚瘤腔残留。在随访造影中,2D DSA发现完全栓塞、瘤颈残留和瘤腔残留分别为92枚、20枚和9枚,RA发现例数为86枚、23枚和12枚,3D VRT为68枚、30枚和23枚,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052, P = 0.000 9)。2名观察者对于2D DSA、RA和3D VRT观察结果的Kappa值分别为0.545、0.582和0.748。结论 3D VRT技术能够明显提高DSA造影随访中动脉瘤残留的检出率,值得在栓塞动脉瘤的造影随访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3D打印辅助微导管精准塑形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1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均以3D打印技术辅助微导管精准塑形,并结合微导管到位情况及动脉瘤栓塞过程中微导管稳定性判断塑形效果。结果 1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治疗中微导管均精确到位,导管头端稳定,动脉瘤栓塞致密。10例术中未发生动脉瘤破裂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1例Hunt- Hess分级Ⅴ级患者术后死亡;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考虑可能为麻醉诱导过程中破裂;1例术前再破裂出血。结论 3D打印辅助精准塑形微导管,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顺利到位且保持稳定,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微导管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烟雾病并发颅内出血的DSA表现特征.方法 19例患者均经CT诊断为颅内出血,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结果 19例脑血管造影均为烟雾病表现,具有下列特征:1 受累动脉狭窄或闭塞;2 颅底部烟雾状毛细血管网;3 大量的侧支循环形成.结论 CT检查一般只能提示颅内出血的部位,而DSA检查是诊断烟雾病的主要手段,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 DSA)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3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的3D DSA与二维(2D)DSA图像进行比较,分析颈动脉的形状、狭窄的显示、血管内治疗的必要性、血管内治疗的工作角度及支架的选择.结果与2D DSA相比, 3D DSA能更清晰显示颈动脉狭窄的形状及程度,能提供最佳血管内治疗的工作角度,使用3D DSA能正确决策支架的选择.结论 3D DSA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提供许多2D DSA不能提供的有价值信息,对常规DSA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采用自膨胀颅内专用支架(Neuroform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初步探讨该支架的特点、短期疗效及应用前景.方法采用Neuroform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32例34枚颅内宽颈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段3例,眼动脉3例,后交通动脉8例,前交通动脉3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5例,椎动脉6例,基底动脉顶端1例,基底动脉干2例,大脑前动脉A3段1例,多发动脉瘤2例.通过Renegade微导管释放Neuroform支架覆盖动脉瘤瘤颈,预先将另一微导管置入动脉瘤腔或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以弹簧圈栓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使用血管内支架及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 GDC)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的可能性.方法 3例椎动脉颅内段梭形动脉瘤及6例宽颈动脉瘤,首先将冠脉支架跨动脉瘤颈放置,通过支架的网孔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填入GDC.结果 7例动脉瘤致密填塞,2例大部填塞,载瘤动脉通畅,临床效果优良.结论联合使用支架及微弹簧圈是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可选择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颅内动脉瘤破裂与非破裂的形态学,了解破裂动脉瘤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将DSA确诊颅内动脉瘤患者171例分为破裂动脉瘤(指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组138例和未破裂动脉瘤组3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动脉瘤部位分布、大小及形态。结果破裂动脉瘤组138例患者共有149枚囊状动脉瘤。115枚(77%)动脉瘤位于前循环,34枚(23%)动脉瘤位于后循环;124枚(83%)为单囊;25枚(17%)远端可见假性动脉瘤形成。未破裂动脉瘤组33例患者,共34枚动脉瘤。29枚(85.3%)动脉瘤位于前循环,5枚(14.7%)动脉瘤位于后循环;32枚(94.1%)动脉瘤为单囊,2枚(5.9%)动脉瘤为不规则形,所有动脉瘤瘤壁均光整,瘤腔内对比剂均匀。结论破裂动脉瘤常可见典型的表现,包括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破口处瘤壁不光整,破口周围易形成假性动脉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