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2(CXCL1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同所医院体检中心8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病例组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CXCL12水平,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与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CXCL12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病例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比例及血清CXCL1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CXCL12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86,P0.05);预后良好组高血压病、糖尿病比例、血清CXCL12浓度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XCL12浓度降低是急性脑梗死病人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而高血压病、糖尿病、NIHSS评分高是其预后良好的危险因素。结论 CXCL1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低水平血清CXCL12病人预后较好,血清CXCL12水平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对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脑梗死后无抑郁组(60例)和脑梗死后抑郁组(60例),各组中轻、中、重度抑郁各20例。6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脑梗死组发病第2天及第14天的血清及对照组血清待测。测定所有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比较脑梗死后抑郁与脑梗死后无抑郁及脑梗死后不同程度抑郁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脑梗死后无抑郁组及脑梗死后抑郁组发病第2天时血清FT3水平低于对照组,FT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梗死后抑郁组较脑梗死后无抑郁组变化更显著,(P0.05);脑梗死后无抑郁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较对照组增高(P0.05),而脑梗死后抑郁组TS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第14天脑梗死后无抑郁组FT3、FT4基本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脑梗死后抑郁组FT3、FT4水平恢复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TSH水平差异不明显;脑梗死后抑郁患者TSH的改变量与HAMD评分密切相关(P0.05),而血FT3、FT4与HAMD评分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可能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有关,血清FT3、FT4和TSH可作为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及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考范围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2月榆林市中医医院北方医院收治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在参考范围内的冠心病患者342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184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血管受累支数将病例组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151例、双支病变组107例、三支病变组84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病例组患者分为轻度组136例、中度组135例、重度组71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分析参考范围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FT_3、FT_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患者年龄、BMI大于单支病变组,病程长于单支病变组,血清FT_3、FT_4水平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三支病变组患者病程长于双支病变组,血清FT_3、FT_4水平低于双支病变组(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BMI大于轻度组,病程长于轻度组,血清FT_3、FT_4水平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者年龄大于中度组,病程长于中度组,高血压发生率高于中度组,血清FT_3、FT_4水平低于中度组(P0.05)。不同血清FT_3水平患者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清FT_4水平患者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考范围内波动的血清FT_3、FT_4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血清FT_3、FT_4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CI-VD)病人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CI-VD病人,另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单纯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病人,比较2组病人血清AGEs、RAGE水平。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老年CI-VD病人分为轻度组(n=25)、中度组(n=39)和重度组(n=32),比较3组病人血清AGEs、RAGE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AGEs、RAGE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I-VD病人重度痴呆的影响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AGEs、RAGE水平预测重度病情的价值。结果 老年CI-VD病人血清AGEs、RAGE水平均高于老年单纯CI病人(P<0.01);血清AGEs、RAGE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增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AGEs(r=0.446,P<0.001)、RAGE(r=0...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8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脓毒症组(52例)和重度脓毒症组(34例),测定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NT-proBNP水平,随访28 d,比较2组各指标差异。结果:重度脓毒症组血清FT3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0.05),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组(P0.05);TSH、FT4水平无明显差异。死亡组患者血清FT3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NT-proBNP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且血清FT3水平与NT-proBNP呈显著负相关(r=-0.752,P0.01),血清FT4、TSH水平与NT-proBNP无明显相关性(r=8.324,P0.05)。结论:血清FT3、NT-proBNP水平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参考指标,FT3水平可从侧面反映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8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脓毒症组(52例)和重度脓毒症组(34例),测定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NT-proBNP水平,随访28 d,比较2组各指标差异。结果:重度脓毒症组血清FT3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0.05),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组(P0.05);TSH、FT4水平无明显差异。死亡组患者血清FT3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NT-proBNP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且血清FT3水平与NT-proBNP呈显著负相关(r=-0.752,P0.01),血清FT4、TSH水平与NT-proBNP无明显相关性(r=8.324,P0.05)。结论:血清FT3、NT-proBNP水平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参考指标,FT3水平可从侧面反映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氧化性(ABTS)的活性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间西安市第九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经影像学检查无异常的健康者96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患者的不同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其分为轻度脑梗死组33例、中度脑梗死组31例、重度脑梗死组32例;同时根据不同的脑梗死面积,将其分为小梗死组34例、中梗死组32例、大梗死组共30例。检测所有入组对象的血清MDA、H_2O_2、SOD和ABTS的活性情况。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MDA、H_2O_2、SOD、ABTS水平,同时对比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的血清MDA、H_2O_2、SOD、ABTS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MDA、H_2O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和ABTS活性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59~18.723,P <0.05);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的血清MDA、H_2O_2、SOD、ABTS指标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4~3.851,P <0.05);中度组与重度组MDA、H_2O_2水平高于轻度组,SOD、ABTS水平低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重度组MDA、H_2O_2水平高于中度组,SOD、ABTS水平低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及大梗死组的血清MDA、H_2O_2、SOD、ABTS指标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75~3.597,P <0.05)。中梗死组与大梗死组MDA、H_2O_2水平高于小梗死组,SOD、ABTS水平低于小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大梗死组MDA、H_2O_2水平高于中梗死组,SOD、ABTS水平低于中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梗死面积与急性梗死轻度(r=0.704,P <0.05)、中度(r=0.712,P <0.05)、重度(r=0.723,P <0.05)呈正相关。结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高的ACI患者血清MDA、H_2O_2水平越高,SOD、ABTS活性水平越低。在临床管理中,对ACI患者血清MDA、H_2O_2、SOD、ABTS水平进行检测,可有效识别患者的病情程度,对临床诊断、预后防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HO-1)水平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07例为脑梗死组(首次发病且发病时间≤72 h)。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08例为对照组。记录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脂、空腹血糖、HO-1水平等。根据脑梗死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将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5分)、中度(5~15分)、重度(≥16分),并比较病情严重程度间HO-1水平的差异。分析病情严重程度与HO-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1)脑梗死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比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性别、冠心病史、饮酒史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脑梗死组血清HO-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4±4.0)μg/L比(3.5±1.5)μg/L,P0.01]。(3)轻、中、重度急性脑梗死患者HO-1水平分别为(8.3±2.3)、(1 0.0±3.5)、(13.7±4.2)μ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P0.01)。(4)NIHSS评分与H0-1水平呈中度正相关(r=0.4936,P0.01)。结论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越重,HO-1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9.
背景部分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易被忽视,而颈内动脉狭窄严重时可导致认知障碍,但目前临床尚无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的特异性指标,相关生物学标志物可能对该病的诊疗具有重要价值。目的分析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水平变化及其与脑血流灌注、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轻度狭窄(狭窄率30%)24例,中度狭窄(30%≤狭窄率70%)59例,重度狭窄(狭窄率≥70%)19例;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比较不同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FT_3、FT_4水平及脑血流灌注指标〔包括相对平均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平均达峰时间(rTTP)〕、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血清FT_3、FT_4水平与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rMTT、rTTP及MoCA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对照组与研究组受试者性别、年龄、吸烟率、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体质指数(BMI)及血清TSH、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FT3、FT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不同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清FT_3、FT_4水平低于轻、中度颈内动脉狭窄者(P0.05)。(3)不同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患者rCBF、r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rMTT、rTTP长于轻度颈内动脉狭窄者,MoCA评分低于轻度颈内动脉狭窄者(P0.05);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rMTT、rTTP长于中度颈内动脉狭窄者,MoCA评分低于中度颈内动脉狭窄者(P0.05)。(4)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T3水平与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rMTT(r=-0.402)、rTTP(r=-0.443)呈负相关(P0.05),血清FT4水平与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rMTT(r=-0.410)、rTTP(r=-0.453)亦呈负相关(P0.05);血清FT_3(r=0.406)、FT_4水平(r=0.403)与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MoCA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清FT_3、FT_4水平较低,且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越重则血清FT_3、FT_4水平越低;血清FT_3、FT_4水平与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rMTT、rTTP呈负相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154例脑卒中患者(其中急性脑梗死组87例,脑出血组67例)和90例健康体检者的Hcy水平;对15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按照评分结果分为重度、中度、轻度3组。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的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患者的Hcy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脑出血组的Hcy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神经功能缺损重度32例、中度50例、轻度72例。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者之间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的发生与Hcy水平有非常密切关系,Hcy是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评估脑卒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CHB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至我院健康体检者26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_3、T_4、TSH、FT_3和FT_4的差异。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CHB患者分为轻度组126例,中度组102例,重度组72例,比较各组T_3、T_4、TSH、FT_3和FT_4的差异,分别分析T_3、T_4、TSH、FT_3、FT_4与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T_3、T_4、FT_3和FT_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TSH无明显差异。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T_3、T_4、FT_3和FT_4均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HB患者中,T_3、T_4、FT_3和FT_4分别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与总胆红素、PT呈负相关(P0.05),而TSH与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PT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HB患者T_3、T_4、FT_3和FT_4水平降低,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574例,检测血清中SAA和HP的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将脑梗死患者入院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分)、中度组(5~15分)、重度组(≥16分)。比较SAA、HP水平在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中的差异。出院后随访3个月,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预后,根据mRS评分将患者分为良好预后组(≤2分)和不良预后组( 2分);探讨SAA、HP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结果不同严重程度的脑梗死患者SAA水平有差异,重度组SAA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P 0. 05),中度组SAA水平高于轻度组(P 0. 05);但三组的H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良好预后组与不良预后组的年龄、吸烟史及SS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饮酒史及H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SAA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 05)。结论 SAA水平、年龄与吸烟史是急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SAA水平可以考虑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在不同程度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98例NAFLD患者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30例,同时选择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TNF-α、IL-6检测。结果 NAFLD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NAFLD患者NF-α、IL-6水平依次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6水平与NAFLD病情严重等级呈正相关(r=0.516、0.437,P0.05)。结论 NAFLD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增高,且血清TNF-α、IL-6水平与NAFLD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血清中Homer1及肝激酶B1(LKB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苏州市立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94例病人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就诊的不明原因胸痛非冠心病病人42例为对照组。收集病人入院后的一般资料,并对血清Homer1及LKB1水平进行检测。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3组,<20分为轻度组,20~55分为中度组,>55分为重度组。结果:病例组94例冠心病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组32例,中度组26例,重度组36例。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血清Homer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LK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重度组血清Homer1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血清LKB1水平低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血清Homer1水平高于轻度组,血清LKB1水平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病人血清Homer1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03,P<0.05);冠心病病人血清LKB1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659,P&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应激诱导蛋白2(Sestrin2)、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4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为病例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病人分为轻度组(59例)、中度组(50例)、重度组(36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出院后90 d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102例)、预后不良组(43例)。并于同期随机选取60名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Sestrin2、PTX3水平,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其与NIHSS评分、mRS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estrin2、PTX3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Sestrin2、PTX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Sestrin2、PTX3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Sestrin2、PTX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pt2)/血管生成素1(Angpt1)比值与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评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为脑梗死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脑梗死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同时选取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78名为对照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血清Angpt1、Angpt2 mRNA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脑梗死病人Angpt2/Angpt1比值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脑梗死病人预后情况,将脑梗死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病人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人血清Angpt2表达水平、Angpt2/Angpt1比值及NIHSS评分均升高(P0.05),且重度组与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病人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人血清Angpt1水平降低(P0.05),且重度组与中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ngpt2/Angpt1比值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63,P=0.000)。预后良好组mR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预后不良组年龄、收缩压、NIHSS评分、Angpt2/Angpt1比值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NIHSS评分、Angpt2/Angpt1比值均是影响脑梗死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病人Angpt2/Angpt1比值明显升高,且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明显升高,可作为脑梗死病人疾病进展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急性脑梗死(ACI)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67例ACI病人,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病人分为轻度组(15例)、中度组(32例)和重度组(20例)。按照改良Rankin量表(mRS)将病人分为预后不良组(30例)和预后良好组(37例),检测病人血清Cys C、hs-CRP、Lp-PLA2水平,分析血清Cys C、hs-CRP、Lp-PLA2水平与ACI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血清Cys C、hs-CRP、Lp-PLA2对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不同病情严重程度ACI病人血清Cys C、hs-CRP、Lp-PLA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ys C、hs-CRP、Lp-PLA2与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Cys C、hs-CRP、Lp-PLA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ys C、hs-CRP、Lp-PLA2预测ACI病人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8,0.834,0.862,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15。结论血清胱抑素C、hs-CRP、Lp-PLA2水平与ACI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评估病人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内科》2017,(4)
目的探讨PlGF、STOX1在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痫前期住院患者80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两组,即重度子痫前期组(4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40例);选取同期住院行产前检查的正常孕妇40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三组孕妇的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水平以及胎盘生长因子(PlGF)、STOX1水平,对子痫前期孕妇血清PlGF、STOX1水平与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量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轻度子痫组和重度子痫组孕妇的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孕妇;重度子痫组孕妇的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水平高于轻度子痫组孕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子痫组和重度子痫组孕妇血清PlGF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孕妇,重度子痫组孕妇血清PlGF水平显著低于轻度子痫组孕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子痫组和重度子痫组孕妇血清STOX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孕妇,重度子痫组孕妇血清STOX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子痫组孕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痫前期孕妇血清PlGF水平与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量呈显著负相关(r=-0.53,P0.01;r=-0.56,P0.05);血清STOX1水平与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量呈显著正相关(r=0.60,P0.05;r=0.54,P0.01)。结论孕妇血清PlGF、STOX1水平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检测孕妇血清PlGF、STOX1表达水平,在临床上可辅助诊断孕妇子痫前期、判断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收治的LA患者77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7例、中度组36例、重度组14例;另选取同期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LA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4组受试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受试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受试者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外周血CD_8~+T淋巴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患者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分数高于对照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分数与L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_s=0.796,P0.05)。结论 LA患者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分数明显升高,且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分数与L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病人甲状腺功能与24 h尿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入选2011年1月至2017年7月海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脑梗死病人200例。按甲状腺功能将其分为4组:对照组40例[脑梗死合并甲状腺功能正常,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均正常]、轻度亚临床甲减组60例(FT3、FT4正常,4 m IU/L≤TSH10 m IU/L)、重度亚甲减组60例(FT3、FT4正常,TSH≥10 m IU/L)、临床甲减组40例(FT3、FT4降低,TSH≥4 m IU/L)。其中轻度亚甲减组及重度亚甲减组的病人均分别再随机分为服药亚组和未服药亚组,各亚组均为30例。2个未服药亚组采用常规治疗,2个服药亚组加用左甲状腺素片治疗6个月。记录病人的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等,比较4组24 h尿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结果 4组病人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脑梗死合并重度亚甲减组、临床甲减组24 h尿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 05)。重度亚甲减服药亚组6个月时24 h尿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重度亚甲减未服药亚组降低(P0. 05)。结论对脑梗死病人应积极筛查甲状腺功能,及早发现和干预重度亚甲减,以减少肾损害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