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丝攻试验联合纽扣钢板在诊断和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不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24~74岁,平均46.8岁。其中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Ⅳ度6例;旋前-外旋型Ⅳ度8例;旋前-外展型Ⅱ度4例,Ⅲ度6例。在行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时,24例均行丝攻试验证实下胫腓联合不稳定,采用纽扣钢板线缆系统行下胫腓联合弹性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5.5个月。无伤口感染不愈、钢板松动断裂下沉及下胫腓联合复位丢失情况。术后6个月按照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优21例,良2例,可1例。结论:丝攻试验是一个简单、安全、客观、评判标准一致、诊断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的下胫腓联合不稳定术中诊断方法。纽扣钢板线缆系统具有能自发性复位,允许下胫腓微动,不良复位率低和良好的生物力学优势,负重功能锻炼更早等优点。两者结合在诊断和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不稳中,有操作方法简单,流程顺畅无反复,安全且诊断标准一致不易漏诊,固定牢固稳妥并且不需特意取出,疗效确切,并发症、后遗症较少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下胫腓联合损伤为临床上常见的踝部损伤,多合并踝部其他损伤,较少单独发生,常发生在旋前—外旋和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脱位。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可明确诊断。对于无骨折的单纯性下胫腓联合损伤,即下胫腓联合稳定,可采用保守治疗。对不稳定的下胫腓联合损伤需积极手术治疗,但选取何种内固定方法仍存在争议。本文回顾总结国内外近年来的文献,从下胫腓联合的解剖及生物力学、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采用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41~76岁,中位数53岁。左侧11例,右侧8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Lange-Hanson踝关节骨折分型为旋后外旋型Ⅲ度12例、旋前外旋型Ⅳ度7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20个月,中位数1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0周,中位数16周。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本组(80.4±15.6)分,优13例、良4例、可2例。结论: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骨折愈合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线对踝关节骨折术后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的评估作用。方法将该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入院就诊的6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回顾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术后拍摄X线片,分析观察经踝关节手术后是否存有胫腓联合间隙、下胫腓联合重叠、踝关节内侧间隙,判断复位情况,以CT扫描为参考标准,探究X线对踝关节骨折术后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的评估作用。结果通过对66例患者进行术后CT扫描,发现存在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有26例,以CT扫描为参考标准,经统计学检验后,X线片诊断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多角度投射加应力位片可降低漏诊率。结论为了确保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得到确切治疗,需要对其行踝关节正位、侧位、踝穴位及踝关节外旋应力位X线片检查,判断术后下胫腓联合复位效果,并加用CT来详细诊断。  相似文献   

5.
经皮钳夹固定治疗踝部损伤下胫腓联合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牵引下内翻或内旋位逆损伤方向手法复位,付氏钳夹固定的方法治疗踝部损伤下胫腓联合分离30例。经6~36个月随访,结果优良率为96.7%。观察认为,下胫腓联合分离多为踝部骨折并发,由外翻暴力或外旋暴力所致。X线片下胫腓间隙增宽大于3mm,结合临床症状即可确立诊断。手法复位后采用钳夹经皮固定,钳尖顶压在内外踝上,直接通过内外踝施压于下胫腓联合,作用力直接,固定牢靠,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简便有效的固定方法,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6.
三踝骨折(cotton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常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踝穴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应以骨折解剖复位、受损韧带愈合良好为原则,因此目前多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科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三踝骨折35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永锋  杨团民 《天津中医药》2017,34(12):820-822
[目的]探讨无痛正骨手法复位配合U型胶布外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71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其中38例给予无痛正骨手法复位配合U型胶布外固定治疗,33例给予手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治疗后6个月分别通过影像学疗效、Mazur评分系统评价。[结果]7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Mazur评分,无痛正骨手法组均优于手术组(P0.05)。[结论]无痛正骨手法复位配合U型胶布外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10月纳入三踝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在口服桃红四物汤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加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总费用、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后1年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较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住院时间短、下地时间早、住院总费用少[(15.1±1.0)d,(21.3±1.4)d,t=-23.007,P=0.000;(28.2±1.6)d,(30.4±1.7)d,t=4.634,P=0.000;(5 183.4±551.9)元,(16 151.7±716.5)元,t=-65.631,P=0.000]。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骨折均愈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短[(3.10±0.2)个月,(3.53±0.5)个月,t=-3.317,P=0.004]。治疗后1年2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2±1.8)分,(91.4±2.6)分,t=1.541,P=0.134]。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二者疗效相当,但前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下地时间早、住院费用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4例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腓骨后外侧切口的手术方式,复位固定的顺序按照外踝、后踝、内踝、胫腓联合进行,观察疗效。结果对24例患者进行620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周;优21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6%。结论可以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将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踝关节恢复到正常解剖关系,使踝关节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显著提高患者康复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治疗。方法本组46例踝关节骨折,对内踝骨折复位采用螺钉及张力带固定;外踝骨折行金属板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自后方复位加压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行内外踝复位固定后仍有踝穴增宽者,以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另加石膏外固定。结果随访6~15个月,平均9.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10~18周,平均14.5周。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分,疗效:优41例,良2例,可2例,差1例。结论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须行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术中应充分重视外踝复位及下胫腓联合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8例旋后外旋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手法复位后采用克氏针经皮穿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者分入联合固定组,手法复位后单纯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者分入石膏外固定组,两组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周采用Leeds影像学评价标准评价的骨折复位情况、术后1年采用Baird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的踝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4个月,中位数12.5个月。术后6周,联合固定组骨折复位优良50例、可4例,石膏外固定组骨折复位优良38例、可13例、差3例;联合固定组骨折复位情况优于石膏外固定组(Z=-3.006,P=0.003)。骨折均愈合,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7±1.59)周,(8.52±1.62)周,t=1.496,P=0.175]。术后1年,联合固定组Baird踝关节评分高于石膏外固定组[(93.51±5.18)分,(84.18±4.32)分;t=8.483,P=0.011)。联合固定组术后3周时出现针孔感染1例,经换药治疗1周后感染控制;联合固定组6例患者和石膏外固定组9例患者术后1年踝关节僵硬、疼痛;均无二次骨折、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0,P=0.588)。结论:对于旋后外旋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手法复位后采用克氏针经皮穿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较单纯采用石膏外固定,骨折复位好、更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但二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联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96例,分别采用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外固定组)与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联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内固定组)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Anderson前臂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个月,中位数3.5个月。外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30.40±2.10)d,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31.92±2.25)d;2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4,P=0.172)。末次随访时,外固定组临床疗效优83例、良10例、可3例,内固定组临床疗效优90例、良5例、可1例,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98,P=0.089)。结论: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手法闭合复位克氏针联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均有助于骨折早期愈合,且两者的临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3.
踝部骨折的治疗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A组)、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B组)、手术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C组)等不同方法治疗踝部骨折84例,优良率分别为80.0%、76.1%、83.3%。对踝部骨折治疗方法及内固定方式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外踝骨折与下胫腓分离的处理措施。认为外踝在踝关节组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下胫腓分离的处理固定外踝比固定下胫腓联合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腓骨穿针内固定联合孟氏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1例,分别采用单纯孟氏架外固定和腓骨穿针内固定联合孟氏架外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综合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一般指标。联合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孟氏架外固定组[(129.38±19.23)min,(108.35±15.57)min,t=6.070,P=0.000]、术中出血量多于孟氏架外固定组[(198.68±25.13)mL,(169.12±24.09)mL,t=6.064,P=0.000],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孟氏架外固定组[(15.91±5.98)d,(19.81±5.57)d,t=3.408,P=0.001;(20.67±6.17)d,(24.71±6.98)d,t=3.097,P=0.003;(61.81±5.57)d,(69.12±5.76)d,t=6.515,P=0.001]。②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术前2组患者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8±3.75)分,(9.19±3.54)分,t=13.392,P=0.410];术后6个月,联合固定组患者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孟氏架外固定组[(27.36±4.96)分,(24.12±4.76)分,t=9.013,P=0.011],2组患者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t=19.961,P=0.000;t=17.973,P=0.000)。③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术前2组患者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28±5.59)分,(50.64±5.26)分,t=10.437,P=0.641];术后6个月,联合固定组患者的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高于孟氏架外固定组[(84.82±7.92)分,(80.05±7.76)分,t=7.481,P=0.027],2组患者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t=24.708,P=0.000;t=22.404,P=0.000)。④综合疗效。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0,P=0.069)。⑤并发症。孟氏架外固定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固定针松动2例、神经损伤1例,联合固定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固定针松动1例、神经损伤1例;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3,P=0.373)。结论:腓骨穿针内固定联合孟氏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较单纯孟氏架外固定能更好地促进下肢运动功能和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且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快、术后下床时间早,但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且二者的综合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课题是在继承何氏正骨手法的基础上,观察和总结何氏正骨手法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搜集10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为中医跟骨牵引、正骨手法并小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为西医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并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所有病例根据Baird踝关节评分标准分别在治疗后第2天、2周、4周、8周、24周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愈率及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2天、第2周、第4周、第8周,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症状缓解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第24周,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症状缓解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何氏正骨手法可以有效的治疗三踝骨折这种复杂性骨折,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患者症状可以得到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阶段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Pilon骨折49例。采用分阶段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26例,早期切开钢板螺钉内固定23例,49例患者术后随访,随访采用门诊电话定期预约随访。主要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皮肤切口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功能,并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踝关节功能、切口感染、骨外露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阶段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明显优于早期切开钢板螺钉内固定。结论:分阶段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骨不连患者58例,男42例、女16例;年龄20~45岁,中位数34.5岁。胫腓骨骨折24例,股骨干骨折15例,股骨颈骨折8例,尺桡骨骨折7例,其他部位骨折4例。均符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骨不连诊断标准,且骨折端间隙<5 mm,骨痂间无骨小梁形成,无骨折端短缩、成角及移位。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体外冲击波组,每组29例。联合治疗组制备患者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并检测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含量;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定位骨折端,注入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完毕后进行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组单纯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每隔4 d治疗1次,共治疗3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2个月、3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采用骨痂和骨折线影像学评分标准在X线片上评价骨折愈合情况。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细胞生长因子检测结果。制备的患者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中,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TGF-β的含量分别为(583.87±23.51)pg·mL-1、(195.73±26.08)pg·mL-1。②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个月,中位数4个月。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患者骨痂影像学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35.696,P=0.000);2组患者骨痂影像学评分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9.872,P=0.518);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56.877,P=0.000)。治疗前,2组患者骨痂影像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0.63)分,(1.79±0.65)分;t=0.187,P=0.245];治疗结束后2个月、3个月、4个月、6个月及8个月,联合治疗组骨痂影像学评分均高于体外冲击波组[(2.45±0.67)分,(1.95±0.45)分,t=0.847,P=0.000;(3.27±0.55)分,(2.14±0.15)分,t=2.578,P=0.000;(7.83±0.88)分,(3.87±0.54)分,t=6.087,P=0.000;(5.87±0.38)分,(3.75±0.65)分,t=3.856,P=0.000;(4.67±0.85)分,(3.25±0.88)分,t=1.879,P=0.00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患者骨折线影像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42.876,P=0.000);2组患者骨折线影像学评分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12.631,P=0.678);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67.541,P=0.000)。治疗前,2组患者骨折线影像学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6±0.67)分,(1.28±0.68)分;t=1.587,P=0.342];治疗结束后2个月、3个月、4个月、6个月及8个月,联合治疗组骨折线影像学评分均高于体外冲击波组[(2.45±0.87)分,(1.98±0.78)分,t=2.876,P=0.000;(3.42±0.35)分,(2.12±0.57)分,t=5.687,P=0.000;(6.12±0.87)分,(3.45±0.64)分,t=9.864,P=0.000;(5.62±0.42)分,(3.12±0.85)分,t=6.874,P=0.000;(4.21±0.75)分,(2.85±0.64)分,t=3.587,P=0.000]。2组患者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可促进骨折愈合,并发症少,疗效优于单纯体外冲击波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复杂踝关节骨折复位不良的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61例,男29例,女32例;年龄28~68岁,平均46.7岁,所有骨折均属于三柱损伤。结果:12例复杂踝关节骨折复位不良,失败率为19.67%,其中:外踝短缩畸形2例,外踝旋转畸形4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漏诊6例。结论:复杂踝关节骨折损伤重,手术复杂,腓骨长度的恢复和旋转畸形的纠正对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修复十分关键,而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及精确治疗对维持踝关节的长期稳定和降低踝关节远期创伤性关节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朱佳福  徐卫星  吴震  刘宏 《中医正骨》2020,(2):19-22,29
目的:观察牵抖收展复位结合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A2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62例A2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牵抖收展复位41例、传统牵引床复位21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65~93岁,中位数82岁。A2.1型骨折51例、A2.2型骨折9例、A2.3型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中位数4 d。比较2组患者的复位透视次数、手术出血量(术前1 d与术后1 d血红蛋白的差值)、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评分(包括疼痛、关节功能、关节畸形、活动度4项),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6个月,中位数13个月。与传统复位组相比,牵抖收展复位组的复位透视次数少[(3.9±0.6)次,(6.2±1.9)次,t=0.262,P=0.029]、手术出血量小[(26.3±1.2)g·L^-1,(32.5±2.6)g·L^-1,t=0.839,P=0.016],但2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0.2)月,(4.6±0.1)月,t=4.159,P=0.081]。牵抖收展复位组1例术后出现夜间谵妄、1例因低蛋白血症出现大量胸腔积液,均经治疗后好转。传统复位组2例因低蛋白血症出现大量胸腔积液,经治疗后好转。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中的疼痛、关节功能、关节畸形、活动度及总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2.1±1.1)分,(41.3±1.7)分,t=4.013,P=0.706;(43.3±1.7)分,(42.8±1.2)分,t=0.225,P=0.063;(3.8±0.1)分,(3.5±0.3)分,t=1.452,P=0.071;(4.4±0.3)分,(4.2±0.2)分,t=1.426,P=0.068;(93.7±2.5)分,(91.3±1.7)分,t=2.923,P=0.087]。结论:牵抖收展复位结合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A2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性高,与传统牵引床复位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的综合疗效相当,但复位透视次数少、手术出血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