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理论以来,各国学者对其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褒贬各半.本综述立足于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从国内外学者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概念、理论的生成语境以及对文化工业理论的评判三个方面进行探析,以期通过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梳理,为今后继续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阿尔尔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理论家,其美学思想的理论主题之一--“化工业”理论与中国当代审美化的关系,正日益引起淡界的注意。本试图通过它们之间的比较,一窥阿氏美学思想的价值与局限及其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构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众化是当今哲学、社会学、学和传播学普遍关注的问题,社会主义的精神明建设也必然面临这二现代化进程带来的新型化形态,而法兰克福学派为我们、乃至为西方认识和研究大众化树立了坐标。本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概括出大众化的商业性、消费性、流行性、强迫性和边缘性等特征,力图清晰地廓现大众化的原貌。  相似文献   

4.
约翰·费斯克因其"文化消费主义"的研究主张成为当代英美学界炙手可热的大众文化理论家。在面对繁复多样的大众文化现象时,兼具学院教授和大众文化迷的这一看似矛盾的身份,却为他提供了一种阐释大众文化的崭新视角。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简单论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首先是廓清大众文化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其次是阐述费斯克本人关于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最后是费斯克文化研究理论上的局限与缺陷。  相似文献   

5.
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最富特征的理论之一。法兰克福学派对肯定文化、大众文化、文化工业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批判,并揭示了文化工业的商品化、标准化、虚假性基本特征。其论述不乏积极意义,但是其局限性也同样明显,如自身自始至终所持有的偏激态度,忽视了大众的主体性和审美观念、忽视了科技本身所具有的积极价值等。  相似文献   

6.
法兰克福学派国际关系批判理论最直接的思想来源是法兰克福批判社会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关系"批判转向"的主要理论家都深受其影响.如今该学派虽不再代表国际关系理论中对正统观点的最主要挑战,但仍然是后实证主义理论中极具影响的流派之一.迄今为止,该流派研究议题十分宽泛.本文从规范的、社会学和人类行为学三大维度对该流派的发展进行梳理.保持普世主义特征,围绕排斥、对话、差异、苦难和伤害等主题尝试重建现代性方案和探究政治共同体新形式是该流派的总体研究理路.  相似文献   

7.
雷芳 《重庆师专学报》2005,4(4):107-109
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向法兰克福学派发起了挑战。他认为,大众是一个流动的、能动的社会从属群体;大众文化是由文化工业生产但由大众选择并消费的商品文化,具有冲突性和开放性;由于大众能够从中创造出与权威力量相对抗的意义与快感,大众文化便具有了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8.
霸权理论认为大众传媒是为现有政权服务的,极力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霸权理论论述最为精到的是法兰克福学派学说,该学派认为大众传媒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导致了人们的批判能力的丧失,大众传媒操纵了民众,而政党通过操纵大众传媒影响公众。霸权理论提出后遭到了许多学者的批评,他们认为大众传媒是中立的,甚至有时是批判现有政权的。  相似文献   

9.
法兰克福学派就大众化提出了系统的批判理论,后续的大众化研究产生了一些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相左的观点,本通过对二之间分歧之处的阐述与比较,肯定了后续与接受过程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掘,但也指出其局限性,并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以经济基础,生产机制为依据的深刻分析予以肯定和赞扬。  相似文献   

10.
审美文化在当代文化领域已经从中心退居到边缘,其社会根源在于工业文明的异化造成的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张力。法兰克福学派是最早作出系统理论反应的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根源于马克思早期的人道主义,以其作为学派“批判理论”的策源地,以“否定的辩证法”作为学派的方法论,在现代工业文明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审美理论中艺术的本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的功用等范畴,对电影、流行音乐等文化工业作出批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阿多诺和本雅明,两人对于大众文化的分歧形成现代大众文化批评争论的焦点,与此同时,也孕育着当代文艺批评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11.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开始了对大众文化的批判,阿多诺在第二章“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中对文化工业作了详细的分析,直指文化工业的负面特征,其表现出的同一性、欺骗性以及反启蒙性,都致使人丧失了主体性,在意识形态和商业化进程中,主体性渐趋消失。然而,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弥漫着浓烈的精英主义论调以及悲观色彩,这也是其理论的局限所在。因此,还是要辩证看待,理性应对。  相似文献   

12.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投入产出理论,主要研究存在于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从该理论历史演变的过程看,它在汲取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成果基础上,大致经过了萌芽、产生和发展三个阶段;从发展趋势看,正向动态化、最优化和应用多元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生产的表现形态和风格状况发生了纵深转型.作为一种创造人自身及其历史存在的对象化实践,文化创意产业的运作机理既关切到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相互介入,更牵涉精神性与商业性、自由性与异化性、文化性与政治性之间的复杂缠绕.马克思人学论述所蕴含的问题意识与辩证方法,则为科学思考文化创意产业“是什么”“做什么”和应当“如何做”,以及合理引导这一新兴经济形态提供了富于启迪意义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是马克思的思想研究工作中具有极大潜力的研究领域,马克思认为文化产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社会产业之一。文化产业以非劳动生产为文化产业的研究立足点,其理论产生、生产过程、产品都使得文化产业与人、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以马克思的新闻自由思想为例的文化产业,充分表明了文化产业对于实现人的理性与自由有重要意义。马克思的文化产业观研究,是我国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民族复兴的必经之途。  相似文献   

15.
刘辰远 《海外英语》2014,(9):210-211
Montesquieu’s equity theory is not only the reflection of sharp confrontation between French bourgeoisie and despotism in the middle period of 18thcentury,but also is the continual caused by British Bacon’s experimentalism and French Descartes’s rationalism,etc.Montesquieu acutely criticized the decayed social order of feudalism,but also showed his compromising,mild,and rigorous character because the revolution had not succeeded yet.Montesquieu considers that"law"exists in anything as well as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human society.The spirit of"natural law"is"peace";the spirit of"man-made law"is"equality".However,in society and country,equality and freedom are lost easily,so they need to be guaranteed by the spirit and power of law.Therefore,not only"virtue","simplicity","restraint",and"toleration",etc.are required,but also power balance is needed.  相似文献   

16.
关联主义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联主义理论提出已有多年,其核心思想是认为学习就是缔结个人知识网络的过程。本文对该理论提出的背景、主要思想以及学界的评价一一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其是否是一种理论、理论后续完善的方向以及对教育领域提出的要求也做了详细的评介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卡莱茨基以收入分配理论为纽带,把他的微观价格理论与宏观的国民收入分配以及国民总产出有机地结合起来,他把工会和资本家之间的斗争这一决定垄断程度大小的社会制度因素,通过垄断程度这一概念引入到了包括宏微观在内的整体经济学分析模型中,从而为今后经济学的发展--把制度分析和传统的经济学分析相结合--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交往行动理论是哈贝马斯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交往理性,和与之相对的认知-工具理性的概念。以及生活世界与系统的世界,这是在两个不同的层两种社会的概念。本文将围绕此两个方面,简单阐释哈贝马斯早期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德是符号互动理论的创始人,他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符号互动理论的思想。指出符号(特别是言语)是心灵、自我和社会形成、变化及相互作用工具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梳理“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三个概念的演变过程,对比其他国家和国内各地区的使用情况,分析三个概念的异同.三个概念间边界模糊,常被混用,易导致政府管理、行业自我定位、公众认知的混乱.研究认为,三个概念的指代对象因有所侧重而各有不同.“文化产业”侧重于文化的产业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和产品的开发;“创意产业”强调创意对产业附加值的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则强调产业的“文化性”和“创意性”.通过政府、产业和学术三个层面概念使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论证后,建议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产业统一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