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合同法的实施结束了对是否区分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这对范畴的争议。订约主体就当事人约定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即为合同成立,而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的拘束力。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和基础,但合同成立与生效各有其所应具备的要件,合同法对此作出了较以往不同的规定。区分合同成立与生效进而区分合同不成立与无效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司法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先合同义务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其理论基础。它始于要约生效,终于合同生效,是对缔约信赖利益的保护。当事人违反先合同义务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其适用于合同无效、被撤消、变更、解除,合同成立后生效前以及合同生效。《合同法》第42条、第43条仅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而未明确先合同义务,尚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合同法律制度中两种不同的制度。《合同法》对此做了一些规定。但在实践中常常会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不成立与不生效及无效相混淆。因此认识和掌握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概念、构成要件及其联系与区别,对于我们正确认定合同法律关系及合同效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合同法律制度中两种不同的制度。我国新《合同法》对此虽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在实践中,仍有许多人常常会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相混淆。因此,认识和掌握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概念、构成要件及其区别与联系,对于正确认定合同法律关系及合同效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贾春晖 《科技咨询导报》2013,(2):220-220,222
保险合同的有效订立是保险合同关系产生的前提,没有有效的保险合同则很难谈得上保险业务的开展.针对我国保险法理论与实践中对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问题的颇多争议,该文将对人身保险合同的成立及生效进行讨论,分析讨论人身保险合同的成立生效的涵义、要件并对与其密切相关的单据及保险费的缴付等进行说明,以解决在人身保险合同中法律上的疑问,公平合理地保证合同双方当事人之利益,并为立法和司法实践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直接的现实交易而言,网购所涉及的主体还有网络交易平台、支付服务的提供者和货物派送的快递公司等,买家与卖家之间在本质上形成的仍是买卖合同关系,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所带来的网购的非直接性和买卖过程的延长以及参与主体的多元,使得网购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时间所呈现出的复杂性有必要进一步探究。在网购平台中卖家发布的商品信息类似于商业广告,一般认为是要约邀请,当信息的内容符合要约的规定时视为要约。相较于传统的买卖交易,消费者在网购中的权益常因商家对网购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时间做出附条件的格式性规定而更加容易受到侵犯,因此有必要进行确定可行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7.
保险人在人身保险合同成立与生效的空档期间,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能否以人身保险合同未生效而对抗“对方当事人”。本文认为根据人身保险合同的性质、原则、特征、功能和各国的实践来看。保险人应对被保险人承担赔付责任。  相似文献   

8.
合同依法成立并生效后,就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我国《合同法》也规定,合同履行期间如果出现不可抗力,当事人一方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违约责任。为此,本文初步探讨了合同履行中的不可抗力及受其直接或间接时违约责任的承担等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确区分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是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前提.理论上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签订合同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关系、承担劳动风险责任的主体、工资和报酬、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方式、合同的自由度、对合同履行的监督等几方面.实践中区分两者的标准是主体是否合法,主体之间是否具有从属性.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的目的是交易,而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交易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研究电子商务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电子商务合同的成立时间与地点及电子商务合同的生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建筑施工合同中的纠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施工合同对合同双方是极为重要的,但再好的合同也难逃产生纠纷的后果.探讨了在建筑施工合同中有可能产生的几种纠纷,分析了对司法解释的误解及低价竞争的陷阱.  相似文献   

12.
刘胜纯  肖凯成 《科技信息》2010,(19):I0308-I0308,I0345
合同一经签订,只要合同合法,则成为一个法律文件。工程过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履行合同,都必须按合同办事,双方的行为主要靠合同来约束。本文就发包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擅自变更合同条件,承包人要求利润索赔,最终导致工程造价增加,教训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3.
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行为可能发生在两个时间段:一是要约生效双方当事人开始谈判至合同成立止,即合同缔结期;二是合同成立至合同生效前,即合同效力成就期。有学者据此将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责任形态划分为两种即缔约过失责任和效力过失责任,笔者认为效力过失责任只是缔约过失责任的一种特殊形态,即缔约过失责任可根据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行为发生的时间段不同将其责任形态划分为合同不成立过失责任和合同效力过失责任。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基于违反先合同义务的合同效力补正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当前市场环境视角入手,阐述建筑行业施工企业开展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分析了当前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健全,合同执行流于形式等.通过分析,详细探讨了建筑行业施工企业实施有效合同管理的关键环节,如合同管理体系的建立,推行项目管理模式,优化施工组织设计,规避合同风...  相似文献   

15.
经验估费是保险人通过调整保费来修匀保单组合的风险异质性的精算技术.由于缺少对投保人和保险人的价值判断的考虑,容易诱发投保人的"奖金饥渴症"等副作用.由保费和赔付构成的保险契约,抽象了投保人和保险人的博弈关系,反映了二者的行为偏好.为此,提出以契约调整为核心的经验估费系统,依托委托-代理理论,针对有无道德风险的情况构建分析模型,对照分析最优保险契约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定解除权的行使,不仅需要满足法律上严格的限定条件,也要遵循相应的法定程序与方法。合同解除后必然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对这些方面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承、发包双方当事人正确理解、慎重行使合同的法定解除权。  相似文献   

17.
考虑了在由生产商和零售商两个独立角色组成的分散供应链中,在一个数量弹性合同下,零售商用贝叶斯定理来更新需求预测,以减少需求的不确定性.同时建立了激励双方的数量弹性协同契约模型,并为零售商的订货上限和订货弹性提供了最优决策,提出了供应双方利润分配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采用基于贝叶斯修正的数量弹性协同契约可以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和供应双方的绩效.供应双方将通过谈判和协调获得双方均能接受的利润分配系数,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合同法中的可预见规则最早产生于法国,随后被各国所继承并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含义是合同当事人违约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违约一方当事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范围应是因为违约造成的财产损失和在订立合同时双方当事人可以合理预见到的财产损失。本文对可预见规则的历史渊源、主要理论学说、具体实践适用以及适用的例外等方面对可预见规则进行充分探究,为可预见规则在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提供适当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团队激励内在的搭便车问题,以动态博弈论为分析工具,通过引入团队生产中存在横向监督这一合理假设条件,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隐性边合约的团队合作动态激励机制.理论分析表明,这种在第一阶段采用严格群体激励相容合约,在第二阶段采用个体激励相容合约的动态激励机制.通过两阶段重复博弈就能够在风险回避和随机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下唯一地实施团队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