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核细胞通过内吞endocytosis和外排exoeytosis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根据被内吞的物质是否有专一性,可将内吞分为受体介导的内吞(receptor medimed endocytosis,RME)和非特异性内吞。  相似文献   

2.
药物在机体内需通过跨膜转运才能进入细胞中,进而发挥治疗作用。药物载体作为能将药物装载作用于靶细胞/组织的工具,能够解决药物在生物体内运输过程中诸如半衰期短、稳定性差和难溶于水或脂质等问题,但也存在着药物包裹率低、易渗漏的缺点。自组装是指无序的基本结构单元自发排列成有序结构。自组装药物载体可以保护药物不受生物体内免疫系统的影响,使药物在合适的条件下以可控、高效和低副作用的方式作用于靶细胞。概述自组装结构药物跨膜转运的基本概念,总结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相关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为研究人员提供自组装结构药物跨膜转运新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吗啡等阿片类物质 ,主要通过作用于大脑中的μ-阿片受体 ,影响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而发挥镇痛等生物学效应。阿片受体属于G -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 (GPCRs)的成员之一 ,具有7个跨膜螺旋片段 ,它主要依靠抑制性G -蛋白的介导调控细胞内第二信使系统而发挥其作用。当持续给予吗啡处理时 ,常常会产生吗啡镇痛作用的耐受。在细胞水平 ,吗啡耐受被认为是持续药物处理后 ,神经元膜上的阿片受体处于持续脱敏状态 ,从而影响跨膜信号转导的多个环节。近年来 ,持续暴露于吗啡的神经元的许多功能改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持续吗啡暴露后发生 …  相似文献   

4.
烟碱对脑M胆碱能受体信息跨膜转导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体外实验研究烟碱对大鼠脑M受体信息跨膜转导的调节作用.脑突触体以烟碱1.0μmol·L-1预处理后,[3H]l-二苯羟乙酸奎宁酯与M受体结合及解离动力学过程减慢.在溶脱的大脑皮层M受体与G蛋白复合体上,烟碱1.0μmol·L-1可减慢[35S]-腺苷5'-[γ-硫]三磷酸与G蛋白的结合,并增强M受体与G蛋白之间的偶联关系.烟碱0.1~1000μmol·L-1既不影响纹状体腺苷酸环化酶的基础活性,也不影响氟化钠激活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烟碱0.1~30μmol·L-1浓度依赖性地提高脑细胞内Ca2+浓度.据此提出烟碱对脑M受体信息跨膜转导系统有多点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富炜涛  柯迪  李丹  侯廷军 《药学进展》2023,47(8):564-577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是男性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靶标之一。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CADD)技术在药物结合机制和新药开发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利用计算机构建AR及其配体的复合物体系,研究动态机制,有助于为靶向AR的药物提供重要设计思路。综述了CADD技术在AR动态机制探讨和药物发现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机体的最基本单位为细胞,药物的体内动态就是其在体内一系列跨膜转运的综合效果,因此掌握药物跨膜转运的特点和机制非常重要。以往在研究药物的跨膜过程时,多通过其理化性质来分析其跨膜能力。药物的理化性质并不是决定其跨膜能力的唯一因素,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在其跨膜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主要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跨膜转运机制及膜上的主要蛋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为了增加新药发现、研究的效率,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新的药物设计和药物筛选方法.基于片断的药物发现(FBDD)为药物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本文综述FBDD的过程、所采用的技术方法以及目前国外研究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8.
9.
Scil Proteins是一家私有生物技术公司,从事重组蛋白的发现、开发和生产,其Affilin药物发现平台已在动物模型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0.
现代创新药物研发中,化合物库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研发的成功与否。因此,如何快速构建数目庞大、结构多样的高质量化合物库是药物发现中的关键环节。随着微量合成技术与生物活性筛选技术的快速发展,短时间内构建多个高质量化合物库的目标逐渐被实现,新的苗头化合物与先导化合物也随之不断被发现。综述近几年基于微量合成的药物研究最新进展,以期为基于微量合成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药物设计包括药物分子设计和药物合成设计,它是新药研究的中心环节。药物分子设计是人工预建可与机体重要功能分子(蛋白质、核酸、酶、离子通道等)发生作用的化学物质的过程。近年来,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进展,使药物设计趋于定向化和合理化。1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药物分子设计是依据生物化学、酶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等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针对这些基础研究中所揭示的药物作用靶位,再参考其内源性配体或天然底物的化学结构特征设计合理的药物分子〔1〕。基于配体与受体间相互作用原理的不断完善,出现了开发新药的新方法——计算机辅…  相似文献   

12.
细胞穿膜肽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大分子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细胞膜的天然屏障作用, 只有分子质量小于600 Da的分子才能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这使得一些有治疗价值但无细胞膜穿透性的分子在细胞生物学、药学等领域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近年来发现的一些具有细胞穿透功能的短肽 (少于30个氨基酸) 即细胞穿膜肽 (CPPs), 能够有效地将蛋白质、多肽、核酸片段等以多种方式导入多种哺乳动物细胞, 其转导效率高且不会造成细胞损伤。CPPs的发现为生物大分子在细胞生物学、基因治疗、药物体内转运、临床药效评价以及细胞免疫学等研究领域等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CPPs的种类特点、内化机制、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评述。  相似文献   

13.
多次跨膜蛋白作为连接细胞膜内外环境的重要渠道,参与多种信号的传导,调控细胞对外界刺激的响应。许多人类疾病都与多次跨膜蛋白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使它们成为理想的药物作用靶点。相较于以小分子和多肽为主导的现有治疗方式,基于抗体的药物具有特异性强等优势,为调控多次跨膜蛋白的功能提供了新的路径。然而,针对多次跨膜蛋白进行抗体药物研发也面临诸多挑战,其结构的复杂性产生了例如表位可及性、蛋白表达困难和蛋白动态构象等独特障碍,需要创新性策略来推动相应的抗体药物研发。对多次跨膜蛋白因复杂结构为抗体药物开发所带来的挑战进行探讨,以及对近年来为克服这些障碍所发展的新方法进行介绍,并且系统性总结目前在研的针对多次跨膜蛋白的抗体类药物。相信随着该领域的发展,从靶向多次跨膜蛋白的抗体药物研究中获得的见解不仅对改进治疗干预措施,而且对推进更广泛的药物研究创新具  相似文献   

14.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和药物发现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一直困扰人类的医学难题,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尽管近年来关于NP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依旧有很多患者对现有的治疗无效.目前药物治疗依旧是缓解疼痛的主要方法,然而药物不良反应阻碍了疗效的发挥,寻找新型药物靶点及减少现有药物的不良反应迫在眉睫.本综述将主要阐述神...  相似文献   

15.
网络药理学:药物发现的新思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药研发是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但近年来,随着对药物研发要求的不断提高,新药研发正面临着巨大困难,单靶点高选择性的新药研发思想遇到了挑战,已经显示出发展的局限性。网络药理学是近年来在单靶点药物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新药发现新策略。本文围绕网络药理学的形成基础和目前研究现状,探讨网络药理学发展的方向和应用前景,同时分析网络药理学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与传统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学的思想相比较,探讨网络药理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一种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药敏试验的快速荧光检测法。方法 用自制的荧光检测管检测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B)、丁胺卡那霉素(AMK)、左旋氧氟沙星(LVFX)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并用82例临床菌株与改良罗氏法进行了配对比较,确定各药物在药敏试验中的应用浓度。结果 5种药物的应用浓度分别确定为IHN:0.1μg/ml、RFP:1μg/ml、EB:2μg/ml、AMK:2μg/ml、LVFX:2μg/ml;本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茼的药敏试验仅需7~10天(d),较改良罗氏法的28d缩短了18~21d。两种方法的药敏试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法经济实用,并缩短了结核分枝杆菌药敏的报告时间。  相似文献   

17.
用多孔生物陶瓷膜做抗癌等药物载体,是一种新的投施药物方法。在治疗骨结核、骨肉瘤等方面有特殊的疗效。本文提出了药物通过多孔陶瓷膜渗透量、速度的测定方法。根据药物动力学理论,分析了药物通过多孔陶瓷膜渗透机理,同时指出影响药物渗透量、速度的主要因素,对临床更好地掌握投施药物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类经典镇痛药物,阿片类药物在临床广泛使用。已有大量研究阐述了阿片受体的功能,除调节疼痛、依赖和情绪外,阿片受体还介导多种生理效应,影响机体正常生理及病理活动。已发现4种主要的阿片受体亚型(μ,δ,κ和ORL1),它们在作用特点和脑区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决定了其所介导生物效应的不同。基于阿片受体不同亚型功能的差异,开发相应特异性靶向药物已成为药物研发的新方向。本文综述了基于阿片受体亚型的药物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郭峰  刘彦信  郑德先  蒋澄宇 《药学学报》2005,40(10):908-911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以维甲酸受体为靶点的高通量药物筛选细胞模型,用于筛选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银屑病、痤疮以及肿瘤的新型药物。方法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构建含有8个串连维甲酸受体应答元件(RARE)并连接报告基因E-GFP的重组载体。将体外培养的细胞株用该重组载体进行稳定转染,然后进行单克隆培养,最终挑选出敏感、高效、稳定表达的单克隆细胞,用于筛选针对维甲酸受体的小分子有机药物。结果建立了高效的药物筛选细胞模型。此模型筛选方法简便,适用范围广,灵敏度高,结果稳定。结论挑选出的细胞株作为药物筛选模型可用于大规模高通量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   

20.
药物中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当前药物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焦点,而有关物质研究及控制是药品安全保证的关键要素之一,各国药品质量标准对有关物质检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药物中有关物质进行检测和控制也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针对近年来药物中有关物质检查的分析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综述,为药物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