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急性脑卒中60例薛俊兰,郝加增(内蒙古红十字医院内科,呼市010020)急性脑卒中为临床常见危重病之一,一般经头颅CT即可明确诊断,并能定位和定性,本文对60例急性脑卒中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出血性脑卒中33例,缺血性脑卒中27例。急性出血性...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脑卒中40例发病诱因及防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1996年5月至1998年6月内科住院60岁以上脑卒中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60~81岁,以60~75岁发病最多,占72.40%,出血性脑卒中17例,缺血性脑卒中23例。其病例组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及CT检查而确诊。  相似文献   

3.
醋柳黄酮治疗缺血性心脏病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醋柳黄酮治疗缺血性心脏病50例临床分析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内科(102300)李成文,李秀,朝克图我们采用醋柳黄酮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患者5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全组50例均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男29例,女21例。年龄40岁~10例,51岁~...  相似文献   

4.
卵巢肿瘤蒂扭转51例分析李丽莉,鲁小平卵巢肿瘤蒂扭转在急腹症中常见,有时临床上诊断却颇感困难,近6年来我们应用B超检查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51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均系首诊未能诊断或确诊者,其中妇产科27例,外科16例,内科8例。年龄1...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MSCT灌注成像结合血管成像应用于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4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讨论MSCT灌注成像和血管成像诊断结果,将灌注异常区域与对照区域参数进行比较,分析MSCT灌注成像结合血管成像诊断不同梗死区域的符合率。结果梗死区域、半暗带区和对照区CB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F、MTT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灌注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的诊断符合率为81.82%,CT血管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的诊断符合率为86.36%,两者联合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单一的CT灌注成像和CT血管成像(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结合血管成像能准确显示缺血的部位及范围,判定缺血半暗带,判断血管有无狭窄,为临床上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229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世金 《广西医学》2008,30(3):424-424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病,致残率高。我院2003年11月至2006年11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22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3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治疗组230例,男138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在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480例,对其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0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病灶在常规序列扫描T_1WI、T_2WI、FLAIR序列中信号不完全一致,而在DWI序列中均呈高信号,且ADC值减低,具有特异性。结论核磁共振DWI序列扫描在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中不仅准确性高,而且有助于判断脑组织梗死范围,其他常规序列有助于明确颅内有无其他病变存在,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能够作为诊断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首选检查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急诊救治流程。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主体,36例患者均予以快速诊断救治治疗,观察其诊断救治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36例患者予以快速诊断时间均90min,救治后均未出现不良并发症。结论在临床医学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急诊救治流程程序相对复杂,但在实施快速诊断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得到有效的改善,避免了各种不良救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探讨SPECT/CT脑血流灌注断层融合显像联合MRI检查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患者62例,62例患者在发病后7d内均进行了99Tcm-ECD 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MRI检查,收集62例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计算不同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出个数、阳性率。结果 6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灶发生部位集中于侧脑室旁白质、基底节、顶叶及额叶,CT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出个数为131个,MRI、SPECT、SPECT/CT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出个数分别为287个、398个、404个,SPECT/CT+MRI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出个数为448个,高于CT、MRI、SPECT及SPECT/CT检查;CT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诊断阳性率为66.12%(41/62),MRI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诊断阳性率为75.80%(47/62),SPECT、SPECT/CT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5.48%(53/62)、93.54%(58/62),SPECT/CT+MRI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6.77%(60/62),明显高于CT、MRI、SPE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CT脑血流灌注断层融合显像联合MRI检查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梗死灶数及诊断阳性率高,可为临床提高更全面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0.
马永春 《中原医刊》2006,33(2):69-70
缺血性脑卒中好发于老年人,但其在青年中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收集了我院2002年5月-2005年4月住院的12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126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做对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笔者2000年3月~2004年3月诊治4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56例合并有心房颤动。现结合文献对其所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特点和防治进展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诊断标准:本组480例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者MRI证实;心房纤颤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糖尿病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0例为无糖尿病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高脂血症、凝血情况及血液高凝状态等指标的差异,分析两种疾病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无糖尿病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之间的高脂血症、凝血情况、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液高凝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着紧密相关性。结论:糖尿病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高凝状态程度更重,几项指标的程度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几项指标的程度,能够有效降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卒中后并发肺部感染较为常见。现将我院1993~1997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126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5年中急性脑卒中病例337例,并发肺部感染者126例(37.39%),其中出血性脑卒中94例、缺血性脑卒中32例,非感染者211例(62.61%),感染组年龄:41~50岁2例,51~60岁27例,61~70岁48例,71~80岁38例,81~90岁11例;非感染组年龄:41~50岁18例,51~60岁123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假卒中的临床特征及其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静脉溶栓、明确诊断假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静脉溶栓患者212例,明确假卒中患者7例(3.3%),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数据无明显差异,精神心理障碍和痴呆病史对鉴别假卒中具有重要价值,头颅MRI、血管评估、脑电图、血液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明确假卒中的最后诊断.结论 少数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最后诊断为假卒中,患者病史结合头颅MRI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上消化道出血为内科常见急重症,引起出血原因繁多,药物为常见原因之一。现就本科1996年至1998年收治的药物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51例经病史、内镜明确诊断病例中,男性43例,女性8例;年龄14岁~69岁,平均43.6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6例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另择同期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20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记录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和Cox回归方法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回归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年龄>65岁、吸烟史、高血压史和脑卒中家族史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吸烟史、高血压史、脑卒中家族史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吸烟史>20年、高血压史>10年、2个及以上家庭成员患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显著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吸烟史>20年、高血压史>10年、2个及以上家庭成员患脑卒中是缺血性脑卒...  相似文献   

17.
完全性脑卒中84例临床分析龚学文近年来,脑卒中已成为老年患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为了了解脑卒中的临床特点,作者对本院1986—1990年2月收治内科患者4002例中病历资料较完整的完全性脑卒中患者84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包括脑出血...  相似文献   

18.
覃保华 《右江医学》2009,37(3):312-313
缺血性脑卒中好发于中老年人,但发生在青年人并非罕见,有关其发病因素分析国内报道较少,我院于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确诊18-45岁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8例,现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农村526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血压控制与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507例(90.2%),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后患缺血性脑卒中时间5个月-1年者68例(13.4%),1~5年243例(47%),5年以上196例(38.6%)。结论: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级、二级预防中,控制血压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应用CT、MRI及脑血流灌注显像(SPECT)诊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患者110例参与研究,应用CT、MRI及脑血流灌注显像方法对患者实施诊断,应用临床神经功能评分评价三种诊断方法的价值。结果对于腔隙性脑梗死或者TIA,SPECT显像检出率高于CT、MRI;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SPECT和MRI检查率差异不大,都比CT检出率高。结论图像融合MRI和SPECT有助于缺血病灶检出的准确率和灵敏度明显提高,对于诊断缺血性脑卒中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