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敏 《工业建筑》2022,(4):260-261
<正>构成设计的视觉元素在建筑中的应用,能够从设计美学的角度充分展现建筑设计师的审美高度和审美状态,同时优美的构成设计视觉元素合理存在于建筑的方方面面直接深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构成设计的视觉元素在建筑中是以“点”“线”“面”“体”的形式存在的,每一个建筑物造型的构成元素,都是一个个“点、线、面、体”的多样化组合,是一个综合艺术,它们在建筑的空间中灵动的展现着艺术效果。1.构成设计中的“点”在建筑中的应用“点”作为构成设计中基本的视觉元素,它的存在是相对于线和面而言的,点的移动可以形成线,  相似文献   

2.
李豫生 《中州建筑》1997,(1):15-17,25
建筑环境设计与空间构成──“郑州市老年宫”建筑环境形象的创造郑州市建筑设计院李豫生空间构成己成为现代建筑学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它是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在时间上的延续与发展,对理解空间概念,培养环境设计意识,都有根大的作用。1空间构成的要素要体会空间构成的...  相似文献   

3.
分析归纳扬州园桥的文献资料和具体实例,对园桥设计的文化背景、环境构成和理念理法进行较为系统的专题研究。从“用地分析-环境构成-设计理法-空间审美”有机结合的园桥设计序列出发,重点分析其环境构成对园桥设计的基础作用,并运用建筑环境心理学、建筑美学等理论,总结归纳为“因地制宜因境成景”的园桥设计理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建筑必然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构成建筑的物质因素和构成方法,即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对建筑的影响而使建筑取得进展。在现代建筑的设计原则中,创时代之新必然要有新技术,必须“把想像丰富的设想同技术上的精通结合起来”。不管是主张“当技术实现了它的真正使命,它就升华为建筑艺术”的“重理派”,或是主张“结构与材料的真实表现作为准则”的“粗野主义”,都强调新技术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背景建筑”在构成城市空间体型环境方面的作用及重要性,并针对“背景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可供参改。  相似文献   

6.
罗隽 《华中建筑》1992,10(2):29-31,19
文中用应城小宾馆的设计实例,阐述了建筑作为艺术及其创作思路。作者认为形式结构才是在设计中的主要表现。在这一小宾馆设计中,抽取了中国传统建筑构成的三要素——廊,庭园(天井),房间作为“体的建筑”的构成元素,但用现代时空概念和设计手法来表达,力图在建筑中表现我们的时代和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7.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形态构成系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瑛  潘莹  王璐 《华中建筑》2009,27(10):169-171
“三大构成”系列是我国大多数建筑院校低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一个重要的训练环节,但是源于“包豪斯”的这个设计基础系列课程在我国建筑院校中一直以来却是以美术院校的构成训练为参考,从教材到课题设置均是基于工艺美术的标准,实践证明这正是建筑类院校的学生无法在建筑创作中正确体会和运用构成知识,创造优美协调的建筑形体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目标明确地提出了基于建筑学的构成系列训练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于建筑院校学生掌握构成系列知识来进行建筑的分析和创作,有着非常直接的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人性化的设计思想出发 ,在医院建筑环境中引入世俗化 (即家庭生活的各层面 )、家居化的设计概念 ,从购物中心、旅馆、住宅等日常活动场所中汲取素材 ,结合医院自身的特点 ,提出了“医院街”、“旅馆式”和“居住式”的医院建筑环境模式 ,必然引起医院建筑空间的构成与组织方式的变化和空间设计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建筑视觉造型元素包括点、线、面、体、色彩和材质,其中点是一个重要的视觉造型元素。从“点”的构成特性出发,阐述了建筑中“点”的组合形式与特征以及建筑中“点”的设计手法和创意表达。  相似文献   

10.
崔力 《新建筑》2000,(6):57-58
“母题法”是一种构成方法,它经常被应用在建筑立面设计中。这种构成方法通过同一母题的重复与变异,使建筑在统一中富于变化,母题的选择往往传达某些文化上的信息,对建筑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介绍了这一方法在洛阳大学图书馆立面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杨志疆 《华中建筑》2005,23(1):67-69,73
该文通过对抽象派艺术和现代建筑形态构成的比较研究,试图揭示出抽象艺术在成为一种“理念”之后对建筑设计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认定“抽象的构成”在当代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李贺楠 《建筑创作》2013,1(7):55-59
理查德迈耶是现代建筑晚期,美国“纽约五人组”的代表人物。在诸多经典的迈耶作品中,方形网格都成为设计的重要母题,方形网格也因此被称作“迈耶词汇”。本文从形态构成角度,将迈耶对方形网格体系运用归纳为重复、穿插、旋转和层叠四种设计手法。结合典型建筑案例,分析了设计手法对于建筑空间秩序生成和变异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优秀学生作业选登(一年级)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平台之一,除教授传统的基础知识、表现技法外,还包括空间尺度、形态构成、分析体验、立意构思、设计起步等素质、技能。课程之课内训练部分由“基本空间单元设计”、“外部空间体验分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建筑小品设计”、“概念性设计”和“小型建筑设计”七个综合训练单元组成。每一单元皆以设计为主干,辅助以知识、技法等相关内容,避免了单一的技法训练形式。每一单元之设计皆采用多题目、多地段的自由选择方式,以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题目类型和场地类型,提高课程学习之效率。  相似文献   

14.
崔力 《新建筑》2000,(6):57-58
“母题法”是一种构成方法,它经常被应用在建筑立面设计中。这种构成方法通过同一母题的重复与变异,使建筑在统一中富于变化,母题的选择往往传达某些文化上的信息,对建筑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介绍了这一方法在洛阳大学图书馆立面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功能主义”的设计方法造成了使用不灵活、对形式研究的忽视及平、立、剖面设计的相对割裂,造成了建筑形式的单调,因此需要研究新的设计方法。作者介绍了建筑基本元素的构成方式即形式的结构的概念,并以网状系统为例,阐明了形态学在创造建筑空间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规划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入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主要建筑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生动,富有诗意。“中式意境”和“现代感受”二者都很难直白表述。现代与传统在碰撞中交融,形成具有“中式意境”的“现代感受”建筑.带来别样的传统视觉。  相似文献   

17.
主要职务:湖南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室内设计学会湖南专业委员会顾问湖南省建筑厅专家库专家长沙市规划委员会专家、长沙市规划协会理事长沙市勘察设计协会会员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群形态”与“群构成”———城市空间及群形态研究当代高校教育建筑建筑类型学高层建筑生态化空间研究建筑与城市设计中的“复合界面”研究主要著作及学术论文:《HOUSE建筑》湖南大学出版社《高层建筑中的生态空间塑造》《建筑学报》2001.6《城市区域空间形态研究》《中外建筑》2004.1《建筑类型学》《华中建筑》…  相似文献   

18.
卢彦 《四川建材》2012,38(3):40-42
本文通过对线与建筑表达的线结构思维的分析,对基于线结构思维的建筑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运用结构的设计手法、运用结构与建筑外立面多元共生的设计手法及运用建筑形态构成的设计手法”等基于线结构思维的建筑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9.
“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电视建筑的特殊性、内部功能的多重性、交通流线的复杂性,造型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立面构成的综合性,是个功能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建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集群建筑”这一概念在中国建筑界逐渐为人所知,而且这一概念直接由中国当代建筑的实践所催生。崔恺先生在2004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集群设计”这一概念,并简单描述了从“长城脚下的公社”,“南京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到“金华建筑艺术公园”等建筑项目的共同特征。我们认为,“集群建筑”通常是指在同一个场地上,由某一机构或策划人邀请一群建筑师或艺术家来完成由多个项目构成的一组或多组建筑群。“集群设计”并不仅仅是建筑师们在一定时间内共同完成一些快速建造的大型项目的手段,他们往往试图通过具体实践对中国建筑的现状进行批评并展示新的思想,而且还通过专业和大众媒体影响业界和整个社会。所以,中国的“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