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对孤立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4年~ 2014年近十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84例孤立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84例患者按照数学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92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取石效果、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相比两组患者的取石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B组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明显较优,比较差异均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取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切断腰腹部肌肉对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168例中L2~L5横突平面输尿管结石71例,采用经腰三角径路输尿切开取石;L5横突平面以下结石97例,其中94例经下腹部斜切口分开各层肌肉后行输尿管切开取石;3例膀胱壁间段结石,经膀胱径路取出输尿管结石;均采用不切断腰腹部肌肉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果 病人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平均1h,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随访131例,失访37例,随访1~6年,无皮肤感觉异常及切口疝等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采用MPCNL治疗的复杂肾结石的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均一期顺利完成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平均手术时间为9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0mL;单通道取石76例,双通道取石34例,三通道取石10例;1次取石83例,2次及2次以上取石37例,结石完全清除率为83.3%;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d,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M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具有术中损伤小、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用腹腔镜行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石症的微创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成功率及残石率,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时间为1-2.5h,住院时间为7-14d,无手术并发症,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采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51例肾结石患者,统计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36例行一期穿刺取石,11例行二期取石,47例患者均为单通道取石;4例术中改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2min,肾适瘘管留置时间平均为6d,平均住院时间12d.结论 MPCNL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具有损伤小、穿刺通道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2组取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2组患者均取石成功。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早,而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恢复速度快,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接受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肾结石患者均Ⅰ期手术取石,单通道取石26例,双通道取石4例;其中1次取石28例,2次取石2例。28例结石全部取尽,余2例有少许残留,术后行ESWL,结石基本排出。平均手术时间9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天,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6天,术中均未输血,所有病例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治疗肾结石安全、高效,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有手术取石,中药排石,体外振波碎石等.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具有微创、高效、恢复快、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这种术式正逐步代替传统的治疗方法.现对我科24例经皮肾穿刺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方法:2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选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观察手术时间、并发症、结石残留及恢复情况.结果: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5~ 125 min,术中出血10 ~50 mL,术后均恢复好,复查腹部平片无结石残留,术后5~6d出院,随访半年无结石复发及重大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对孤立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4年~2014年近十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84例孤立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84例患者按照数学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92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取石效果、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相比两组患者的取石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B组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明显较优,比较差异均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取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上尿路结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处理上尿路结石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采用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资料. 结果 86例患者中83例患者一期取石,3例二期取石,全部单通道取石.结石清除率83.7%(72/86),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7 d,平均住院时间13 d.术中均未输血. 结论 MPCNL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尤其对肾结石再次手术治疗有较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米俊辉 《中外医疗》2014,33(4):68-69
目的探究60例膀胱结石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膀胱结石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取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取石成功率,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取石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结石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微创、安全、便捷、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汪意青  顾强  徐红星  王益 《河北医学》2012,18(3):363-365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注意事项,探讨胆管结石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胆管结石患者,上述患者均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总结上述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该术式的注意事项.结果 上述患者手术时间93.2±11.3min,术中出血量68±9.6mL,住院时间7.6±2.3d,住院费用9022.5±316.4元,无胆漏、感染及皮下气肿发生,术后残石患者1例(2.9%),2个月后经T管窦道取石成功.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治疗费用低.同时应做好各项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和传统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符合保胆取石条件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在腹腔镜辅助下经胆道镜保胆取石术40例(A组),传统胆道镜取石术40例(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饮食恢复、出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饮食恢复、出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辅助下经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良,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效果,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6例复杂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性手术,观察组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皮肾穿刺取石可以取得与开放性手术效果相当的结石清除率,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LBEPS)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选取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LBEPS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LBEPS与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相比,患者的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运用三代EMS清石系统治疗孤立肾鹿角形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8例孤立肾鹿角形结石患者在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三代EMS清石系统碎石、B超定位点穿刺肾中盏治疗.观察结石的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采用单通道碎石15例,双通道碎石2例,3通道碎石1例;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77.0%,总结石清除率88.9%;手术时间55 ~150 min,平均75 min.2例术中、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4 g·L-1,平均(2.0±0.6)g·L-1,予与输血纠正;术后高热者1例,肾功能均有一过性受损,经内科治疗后均恢复到术前状态.无血、气胸及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14 d,均痊愈出院.结论 运用三代EMS清石系统治疗孤立肾鹿角形结石,在B超实时定位穿刺肾中盏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手术时间短、二期取残石手术少、术中出血少、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中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与开放取石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进行治疗的中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腹腔镜组34例,通过腹腔镜将中上段输尿管切开后取石,开放组34例,通过开放式手术将中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观察两组患者结石单次清除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患者失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单次性结石清除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持续时间,术中患者失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腹腔镜组均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中上段输尿管结石临床效果良好,明显优于传统开放取石.  相似文献   

19.
杨贤杰 《当代医学》2013,(17):112-1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外科于2008年7月-2012年6月间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50例,其中25例一期缝合胆总管、25例放置T管引流。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48,1.391,P>0.05),但一期缝合组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管引流组(t值分别为9.717,8.624,6.382,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具有康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望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的手术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护理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自2008 年以来开展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40例. 结果 全部病例成功实现了保胆取石术,其中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术25例,平均手术时间60min;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15例,平均手术时间75min.平均住院时间5d.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有利于术中选择最佳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