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严海  江伟 《上海医学》2007,30(6):404-407
目的观察等效剂量的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应用于骨科全髋置换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F组(31例)和S组(30例)。手术结束时。给予负荷量芬太尼0.04mg和氟哌利多1.5mg静脉注射,接美国百特APⅡ型微型计算机镇痛泵行PCIA,F组的药物配方为芬太尼28μg/kg 0.9%氯化钠溶液100mL,S组为舒芬太尼2.8μg/kg 0.9%氯化钠溶液100mL。背景剂量为1mL/h,患者自控镇痛(PCA)泵单次给药剂量为1mL,锁定时间为15min。分别记录术后2、4、8、20、24及48h的动、静态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以及镇静、恶心、呕吐评分,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镇痛药消耗量及有效与实际按压次数比。结果两组术后48h内静态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组动态VAS评分均低于F组,但仅术后4和8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镇痛药消耗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组患者术后2~4h和4~8h两个时间段内的PCA泵有效与实际按压次数比明显高于F组(P值均<0.05)。术后4h内,两组的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值均<0.05),且2h时F组明显低于S组(P值均<0.05)。术后20h内,S组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F组(P值均<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应用于全髋置换术后PCIA的镇痛作用更为完善、确切,其镇静作用强于芬太尼,而呼吸抑制比芬太尼弱。  相似文献   

2.
涂立刚  梅雷  龚欣 《中外医疗》2009,28(27):98-9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等价的芬太尼相比在镇痛效果、副反应有无优越性。方法随机选择31例剖宫产病人分为2组:A组(芬太尼)16例:B组(舒芬太尼)15例。L2~3硬膜外麻醉,术毕接2mL/h镇痛泵。结果2组VAS评分值有显著差异(P<0.05),B组各时间段低于A组。2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组间无显著差异。镇痛静评分B组大于A组。  相似文献   

3.
赵军孝  孔雅君 《吉林医学》2013,(35):7410-741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1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芬太尼组(F组)使用芬太尼30μg/kg,负荷量0.51μg/kg,S组使用舒芬太尼2.5μg/kg,负荷量0.051μg/kg,S组使用舒芬太尼2.5μg/kg,负荷量0.050.1μg/kg。两组均加入托烷司琼5 mg,均用NaCl溶液稀释至100 ml注入一次性止疼泵(100 ml),泵速2 ml/h。结果:舒芬太尼组患者镇痛效果佳,并发症少。结论:舒芬太尼是一种较满意的镇痛剂,给术后镇痛带来了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副作用。方法选择术后自愿行自控镇痛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A组(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1mg+氟哌利多2.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B组(舒芬太尼组)采用舒芬太尼100μg+氟哌利多2.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于手术结束送患者回病房时开启电子泵,首次负荷量3ml,持续量2ml/h,追加量1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自控按压次数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 B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患者满意率B组高于A组。结论舒芬太尼用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组,虽然价格相对芬太尼组高,综合效果优于芬太尼组,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小儿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全身麻醉术后患儿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F1组为芬太尼20μg/kg、氟哌利多40μg/kg;F2组为芬太尼20μg/kg、昂丹司琼100μg/kg;S1组为舒芬太尼2μg/kg、氟哌利多40μg/kg;S2组为舒芬太尼2μg/kg、昂丹司琼100μg/kg,各组均加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各组术后HR、MAP、RR及SpO2、VAS评分,Ramsay改良评分、PCA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各时点MAP、HR、RR以及SpO。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4个时点的VAS评分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Ramsay改良评分及各组PCA按压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1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F2、S1和s2组(P〈0.05)。各组均未见呼吸抑制。F1和F2引起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低于S1和S2组(P〈0.05),F1和S1组出现锥体外系症状高于F2和s2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昂丹司琼均能有效地应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安全、可靠,舒芬太尼偶有皮肤瘙痒。昂丹司琼止吐效果好,氟哌利多镇吐时易使患儿发生锥体外系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实验组患者联合纳布啡进行静脉自控镇痛。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静效果(Ramsay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ore,RSS)以及苏醒期治质量。结果 手术完成后,VAS、R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2、24 h,实验组VAS、R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应用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可获得理想的镇痛、镇静效果,并且可以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以及降低躁动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帕他莫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接受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丙帕他莫复合舒芬太尼组(A组)与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30例。 A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PCIA)配方:丙帕他莫8 g+舒芬太尼1μg/kg+10 mg托烷司琼+生理盐水,总量100 mL;B组PCIA配方:舒芬太尼2μg/kg+10 mg托烷司琼+生理盐水,总量100 mL。两组镇痛液负荷量5 mL, PCIA镇痛泵维持量1.8 mL/h,追加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术后4、8、12、24、48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记录镇痛泵药物消耗容量及自控按压次数,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老年患者术后各时点静息及活动时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术后4、8、12 h Ramsay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组分别为3.17±0.95、3.23±0.90、3.13±0.82,A组分别为2.43±0.77、2.40±0.77、2.33±0.71,P<0.01;两组镇痛泵药物消耗容量及自控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恶心、头晕发生率B组分别为26.67%、23.33%,高于A组的6.67%、3.33%, P<0.05。结论丙帕他莫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观察组予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静评分、不良反应情况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能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镇静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有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褚立梅  李红军 《当代医学》2013,(30):134-135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自控式镇痛的疗效。方法4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22例和芬太尼组20例,常规手术后分别给予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自控式镇痛,比较两组术后2h、4h、8h、12h、24h、48h的镇痛情况,并评价两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舒芬太尼组术后48h内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与芬太尼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老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自控式镇痛,疗效确切、安全且无需调整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应用舒芬太尼为观察组患者进行镇痛治疗,应用芬太尼为对照组患者进行镇痛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3.6±0.7)分、(3.4±0.7)分、(2.3±0.4)分、(1.9±0.2)分,观察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2±0.3)分、(2.1±0.4)分、(0.9±0.1)分、(0.7±0.1)分,观察组患者术后各个阶段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镇痛阶段嗜睡、恶心呕吐、眩晕的发生率分别为12.5%、10.0%、5.0%,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镇痛阶段嗜睡、恶心呕吐、眩晕的发生率分别为5.0%、2.5%、0%,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镇痛阶段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24h、48h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镇痛的效果更佳,还能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远程居家康复和传统住院康复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疗效。 方法 本试验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进行,受试者均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6月),康复干预于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完成。共64例患者被纳入该项单盲、平行、非劣效性随机对照试验,受试者被随机分为远程居家康复组(远程组)和住院康复组(住院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人,于术后1周入组。试验组(远程组)的康复干预包括为期4周(每周5次×45 min)的远程视频电话指导与移动APP康复训练跟练,在干预后接受每2周1次的电话随访直至12周随访结束,并使用APP继续居家训练直至12周随访结束;对照组(住院组)接受4周(每周5次×45 min)的常规线下物理治疗干预,此外不接受其他康复相关治疗(如针灸、理疗和作业治疗等),出院前物理治疗师布置训练作业并以纸质方式交付患者及家属,出院后接受电话随访,训练频率与远程组一致。本试验的评估数据采集分别在入组时、干预结束(入组4周)及随访结束(入组12周)进行,主要观察指标为随访结束时的髋关节功能障碍和骨性关节炎结局评分(HOOS)的生活质量亚量表(QOL)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入组4周和12周时HOOS的其他亚量表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Berg平衡测试(BBS)和12项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12)评分以及入组4周的HOOS评分。 结果 远程组与住院组在人口统计学与临床特征上无显著差异。在随访12周结束时的评估中,两组的HOOS各亚量表评分(经初始基线值调整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TUG和BBS结果均有显著提升,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各个随访时间点,两组在躯体和精神方面均没有差异(P>0.05)。 结论 远程居家康复有利于促进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且疗效与住院康复无显著差异,这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1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23例)和未感染组(388例),记录感染部位,鉴定病原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存在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11例患者中23例(5.60%)发生医院感染,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血行感染的患者分别为11例(47.83%)、8例(34.78%)、2例(8.70%)、2例(8.70%)。23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共检测出35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9株(25.71%)、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20.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株(20.00%)、肺炎克雷伯菌6株(17.14%)、表皮葡萄球菌4株(11.43%)、粪肠球菌2株(5.71%)。相较于未感染组,感染组患者年龄较高,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较低,手术时间及尿管滞留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及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例较高(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R=3.328(95% CI:1.727,8.414)]、合并糖尿病[R=17.201(95% CI:1.201,36.352)]、手术时间>2 h[R=6.424(95% CI:3.262,21.197)]、术中出血量>600 ml[R=1.015(95% CI:1.005,10.025)]、异体输血[R=12.026(95% CI:1.246,26.045)]、尿管滞留时间>48 h[R=1.545(95% CI:1.178,12.028)]是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 <0.05);血红蛋白>100 g/L[R=0.237(95% CI:0.086,6.652)]、白蛋白>28 g/L[R=0.762(95% CI:0.615,9.944)]是其保护因素(P <0.05)。结论 年龄、营养状况、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及尿管滞留时间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2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高龄股骨颈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半髋关节置换组与全髋关节置换组两组,每组54例,观察比较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110.3±5.2)min,明显长于半髋关节置换组的(82.3±4.6)min(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的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27.8±58.3)mL,明显多于半髋关节置换组的(233.1±35.1)mL(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下地时间、并发症、疗效评定等方面与半髋关节置换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采取骨水泥双极式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身体状况较差的宜采取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直接前方入路(DAA)在全髋置换术(THA)中的应用疗效及经验总结。方法共纳入156例首次THA 患者,其中82 例采用后外侧入路(PLA),74 例采用DAA,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AA组的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时间和引流量减小,与PLA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AA 组术后1、3 和7 d 疼痛评分低于PL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AA 组的部分下地负重、完全负重时间和总住院时间较PLA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AA 组术后1、3 和6 个月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PLA 组,术后6 个月DAA 组髋关节功能优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HA 采用DAA 手术创伤更小,疼痛减轻,早期功能锻炼时间缩短,髋关节功能改善更佳,有较好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梁振华 《吉林医学》2012,33(22):4730-473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可靠性。方法:将65例有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5例),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疼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好,且疼痛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析舒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08年1~12月拟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芬太尼组).观察组运用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运用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麻醉清醒时间及术后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麻醉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麻醉清醒时间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舒芬太尼较芬太尼应用于全麻患者,术后苏醒及时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机会,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用人造假关节置换全部髋关节,做好术前访视、术前准备、麻醉配合、手术配合。结果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2006年10月~2007年1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6例,无一例感染,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能自行行走。结论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所以要求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技术操作必须熟练,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紧迫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为患者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连续腰丛阻滞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 2017 年11 月雅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8 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 究组,每组24 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方法,研究组采用连续腰丛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髋关节活动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 后髋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 6 和12 个月的AKS 和VAS 评分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 <0.05);研究组术后3、6 和 12 个月的AKS 评分较对照组高,而VAS 评分较对照组低。研究组髋关节屈曲、外展、内收、外旋及内旋等 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连续腰从阻滞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临床价值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研究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观察术后早期疼痛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5岁),随机分为两组:TEAS组30例:患者于切皮前30 min、术后2、4、20和48 h接受30 min经皮穴位电刺激(双侧内关、合谷穴;手术侧风市穴及足三里穴)治疗;对照组30例:假刺激组(选择相同穴位相同刺激时间,但刺激电流强度为零).所有患者术后接受病人自控静脉镇痛48 h.通过观察患者术后各时段芬太尼的用量及镇痛效果评分(VAS),记录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补救药物使用频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8、24和48 h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 h和48 h,对照组患者芬太尼的消耗量显著高于TEAS组(P< 0.001).TEAS组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应用补救药物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恶心16.7% vs.46.7%;呕吐10.0%vs.32.3%;眩晕6.7% vs.26.7%;补救药物频率13.3% vs.36.7%,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镇痛,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明显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杯假体的理想位置、正确放置方法及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3例(39髋)1989年9月~2003年1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进行随访,A组:1998年前按Harris常规手术方法16例(20髋);B组:1998年后采用髋臼中心化手术技术17例(19髋).两组术前、术后随访时均行Harris临床评分,测量泪滴与髋旋转中心的水平距离、髋臼杯外展角及股骨偏心距,了解髋臼发育情况.结果术后A、B两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2.3±8.4)和(88.9±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B组泪滴与髋旋转中心的水平距离(37.3±3.4)mm明显低于A组(46.4±4.3)mm(P<0.05);两组髋臼杯外展角及股骨偏心距差异无显著性;术后随访除2例偏外位置者出现移植骨吸收及髋臼杯位置不良外,其余患者无假体松动和下沉.结论术中应正确鉴别真性髋臼位置,加深髋臼使髋臼杯假体得到牢固固定,将髋旋转中心内移和下移,以便术后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