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综合干预前后内皮素及血脂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症儿童综合干预前后内皮素及血脂改变的特点。方法收集7~14岁单纯性肥胖症儿童30例(肥胖组),正常儿童30例(对照组)。肥胖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综合干预,包括行为干预、膳食调整、运动锻炼,测定其综合干预前、后的内皮素、血脂、体重等指标,测定对照组儿童的内皮素及血脂。结果肥胖组儿童的内皮素、血脂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综合干预后肥胖组儿童自身比较体重下降(P<0.01),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内皮素及血脂增高,而综合干预能使其降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体力活动的减少,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参照现代儿童学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儿童平均体重的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509/6为重度肥胖。另一统计资料显示: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有80%过渡为成人肥胖症,而肥胖与多种疾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引起小儿单纯性肥胖的相关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方法 随机抽取2008年庄河市区内幼儿园单纯性肥胖儿童200名,同时抽取200名相同幼儿园正常体重儿童配对作为对照组.以<世界卫生组织0~6岁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为标准,凡超过身高标准体重>20%即为肥胖症;由这400名儿童的家长填写统一印发的<儿童家庭营养调杳问卷>.结果 肥胖组儿童亲属中患肥胖症、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肥胖组食欲好,运动量少,喜食油炸食品和甜食、肉类、冰激凌及膨化食品等零食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儿童单纯性肥胖除与遗传关系密切外,还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心理特征,为防治单纯性肥胖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共确定肥胖儿童62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例。干预组儿童进行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对照组儿童进行单纯饮食疗法。结果:针对肥胖症的心理特征加入心理干预综合治疗后患儿体重和体重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加入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于秀娟 《中外医疗》2011,30(13):75-75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防治。方法对50例肥胖儿童进行空腹血糖、血脂检测,并进行血压测量、肝脏检查及骨龄测定。结果肥胖儿童血脂明显增高,重度肥胖儿童血压、血糖高于正常,中重度肥胖儿童有脂肪肝存在。对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的采取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给以预防与干预。结论减少高热能性食物的摄入和增加机体的热量消耗,使体内脂肪不断减少,体重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6.
儿童由于体重的改变会引起相应代谢及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改变。本文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内分泌激素的改变及其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进行概括,为临床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及其并发症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0-3岁儿童单纯性肥胖因素。方法对上海石化地区130名0-3岁单纯肥胖症儿童和正常儿童以1:1随机抽样配对调查比较分析。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回答分析显示:出生体重、母亲体型肥胖、儿童既往和目前饮食、喜好高脂及油腻甜食均有影响。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与遗传家族肥胖倾向及家庭和个人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福州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现状,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影响因素。方法:于1999年5月对福州市10个托幼机构,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以检出的肥胖儿童与健康儿童按1:2进行配对调查。结果:福州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检出率为4.97%;父母对食物营养价值的认识不正确,儿童有偏食、挑食的习惯,儿童锻炼时间短,出生体重过重是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福州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患病率高于国内其他城市,应引起足够重视;而正确认识食物的营养价值,尽早发现问题,合理安排膳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降低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汪咏梅  向伟 《海南医学》2004,15(4):100-101
儿童肥胖症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 ,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 ,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95 % - 97%的儿童肥胖属于单纯性肥胖 ,肥胖不仅影响小儿的健康 ,还将成为成年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和猝死的诱因[1] 。目前对儿童单纯性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引起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家庭因素。方法调查112例肥胖症患儿父母亲对肥胖、营养饮食、运动及减肥疗法等四方面的日常认识。结果85%以上的家长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缺乏基本认识,父母亲的认识和行为对肥胖患儿择食趋向、进食方法、运动习惯起到错误引导作用。结论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是防治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必要步骤之一,也是控制人群肥胖症发病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均面临着单纯肥胖症患者日益增多的趋势[1]。随之而来的是与肥胖密切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为了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血脂水平,我们于1998年1~12月对我公司所属子弟小学9~12岁的39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及同龄30例正常体重儿童的脂质代谢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选择我公司子弟小学中超过身高标准体重20%的单纯性肥胖症儿童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 9.0~12.0(10.8± 1.07)岁,身高(153. 1± …  相似文献   

12.
咸宁市7~12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7-12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患病率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以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20%,并排除继发性肥胖作为诊断标准,随机抽取咸宁市区6所小学中7-12岁儿童6150名进行。结果 7-12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患病率为7.73%,其中男童肥胖患病率为9.26%,女童为5.43%。男、女肥胖患病率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x^2=33.10,P<0.01)。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60对11-12岁肥胖儿童和对照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看书写作业时间、是否体育活动、是否吃油腻食物、进食速度及遗传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相关(0R为1.285-4.160)。结论 咸宁市7-12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患病率较高,应重视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干预治疗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1998年2月~2000年1月对35例6~10岁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进行饮食调节、行为矫治、运动训练等综合干预治疗1年,观察治疗前后体重、身高、血压、体脂占体重比例、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结果:治疗1年后肥胖儿童的体重、身高、体脂占体重比例等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身高、体重、体脂与正常同龄儿童无差异(P>0.05)。结论:综合干预治疗能较好地控制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对血脂、血糖及肝脏的影响,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85例肥胖儿童进行空腹血糖、血脂检测,并进行血压、肝脏及骨龄测定。结论:肥胖儿童血脂明显增高,重度肥胖儿童血压血糖高于正常,中重度肥胖儿童有脂肪肝存在。肥胖儿童身高及骨龄皆在同龄儿童的高限,少数可超过正常儿童。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在快速增长,本文就近年来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及治疗做一综述.指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治疗应该是多方面综合治疗、要制定计划,坚持长期的治疗,并且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是二十世纪一个全球性的、重要的儿童健康问题。也是二十一世纪严重的健康 社会问题。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不仅造成机体多器官、系统功能性损伤 ,活动能力和体质水平下降 ,而且也损害儿童的心理健康 ,同时还是成年期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自 80年代以来 ,我国儿童保健工作者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从流行病学、生理损伤及运动处方、行为矫正及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1 999年公布了“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的防治常规”。本文就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的防治策略加以讨论。1 儿童…  相似文献   

17.
单纯肥胖对儿童健康危害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体力活动少、行为偏差为特征的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的慢性病,而且是成年期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儿童肥胖是成年期肥胖症的基础,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世界性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儿科及儿童保健工作者对儿童的单纯性肥胖流行情况、发病原因、对健康的危害及防治等诸方面进行了多学科、大样本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下面重点介绍单纯性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述哈尔滨市儿童单纯性肥胖与家庭状况、饮食习惯等的关系,为控制儿童单纯性肥胖制定有效措施。方法(1)随机抽取幼儿园5岁单纯性肥胖儿童238名,同时抽取238名同一幼儿园同龄同性别儿童配对作为对照组。用统一的方法进行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的测量,以《世界卫生组织0—6岁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评价身高/体重〉20%即为肥胖症;(2)由家长填写统一印发的《儿童家庭营养调查问卷》;(3)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1)父母的学历、职业和家庭收入与儿童肥胖无关;两组儿童奶类、蛋类的摄入,对水果蔬菜的喜好无明显差异;(2)肥胖组儿童亲属中患肥胖症、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食欲好,主食量多,睡前吃东西,运动量少,喜食油炸食品和甜食、肉类、冰激凌肥胖组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1)家族遗传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关系密切,除使孩子具有肥胖倾向外,家庭的饮食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原因。(2)家长对儿童营养认识的误区是单纯性肥胖的关键,家长认为精细食品、奶油甜点是儿童首选的营养价值高的食品,忽视了粗粮、普通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造成体内蛋白质、脂肪过剩。(3)饮食的不良习惯是儿童肥胖的诱因,由于儿童偏食、挑食,偏爱肉类和油炸食品,家长为满足孩子的喜好顺其自然使营养摄入失衡。(4)社会因素是儿童单纯性肥胖不可忽视的原因,现代城市儿童多以室内活动为主,许多托幼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愿望开办各种特长班,不但是室内以静为主的训练,而且占据了儿童有限的户外运动时间,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史素杰 《甘肃医药》2013,(6):401-403
目的:评价耳穴贴压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纳入耳穴贴压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并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RCTs,Meta分析显示:耳穴贴压能够降低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体重及体质指数(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儿童身高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可有效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是一种安全、无创、易为儿童接受的减肥方法。但由于可纳入的文献有限,研究试验的质量偏低,现有的证据还不足以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对血脂、血糖、血压及肝脏的影响,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GE公司生产LOGIQ9彩超诊断仪及儿童血压计对58例儿童单纯性肥胖和对照组正常儿童30例进行多项指标测定。结果肥胖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肥胖组与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肥胖血糖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肥胖组28例血压升高,占48.3%;肥胖组检出脂肪肝25例,占43%。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与血脂、血糖、血压及肝脏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