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提升文创灯具的创新性。本文结合意象仿生方法,指导文创灯具的造型设计,实现造型创新。首先以文创灯具为研究对象,从意象仿生概述和现有产品调研入手。按照意象仿生设计流程选取山水文化为仿生对象,建立被仿特征与灯具造型元素的映射关系。最终通过简化与抽象仿生对象特征,构建文创灯具产品模型。运用意象仿生方法对文创灯具进行创新设计,为文创灯具同类产品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可拓思维模式优化产品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方法,使企业可以更好的运用产品形象识别系统进行产品设计创新与品牌形象推广,从而实现企业产品和品牌形象的提高,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方法将四种可拓思维模式用于产品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过程中,分析与优化传统的产品形象识别系统组成框架、构建方式及应用方法。结论构建基于可拓思维模式的产品形象识别系统框架、构建方法、应用与创新模型。  相似文献   

3.
方笑  张频  雷兴 《丝网印刷》2023,(9):10-13
提取“样式雷”传统古建筑中石雕、木雕等镂空装饰图纹元素,创新设计赣鄱文化中玲珑瓷特色产品。文章基于“样式雷”图纹元素的历史背景,采用田野调查法、跨学科研究法以及实验法三种研究方法,构建以视觉化服务设计为主导的文创产品研究,起到提升赣鄱文化影响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琳琳 《中国皮革》2023,(4):129-132
研究传统戏剧元素在皮革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为皮革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海量素材。本文从中国传统戏剧元素的内涵特征出发,阐述了传统戏剧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传统戏剧元素与皮革文创产品相结合的优秀案例,提出皮革文创产品设计对策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皮革文创产品的发展创造良好契机,实现行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寺庙打卡热”现象入手,选取杭州寺庙文创周边设计为分析对象,从美学传播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寺庙文创周边产品的设计元素,为传统文化景区文旅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以苗族刺绣为研究中心,剖析可选用的设计思路和实践路径。通过传承苗族刺绣文化,从文创产品设计角度提取苗族刺绣设计元素,提出书签、丝巾、抱枕、笔记本等产品的设计路径。从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表现价值等角度探讨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的价值和方法,并从文创产品外在设计和内在设计表现分析创新设计的手段和方法,凸显地域特色并提升文创产品附加值,为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现代文创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立足当下国内各区域文旅发展需求,构建文创产品转喻设计创新方法,促进多样化设计方案生成,并满足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深度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需求。通过内涵外延传承说的类层级结构的建立,挖掘、构建文化目的域内涵项与外延项两者间的传承关系;通过转喻映射三层级的建立,得出产品源域的多个映射结果,最终产生多样化的设计方案,并应用于莫高窟文创产品设计实践中。在转喻认知相邻逻辑视角下建立的“用户”“文化”“文创产品”多路径认知关联,为用户深度认知莫高窟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趣”的文化内涵和体现入手,对趣味设计的精神需求、审美感受、娱乐特征进行分析,又从幽默诙谐、调皮萌化、新颖精妙等方面探讨传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外观造型中的趣味化表现,提出了叙事、混合符号等趣味化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是以徽派建筑元素作为研究的对象,从徽派建筑中提取建筑元素中的图案、造型、意境展开研究,探究如何把这些建筑元素运用到文创产品中,打造具有创新意义的文创产品,为徽派建筑元素的文创开发提供有效的应用思路,进一步提高徽派建筑的传承性和文创产品的创新性。本文以“吻器”陶瓷餐具设计开发案例,从图案符号、造型语言、意象延伸3个方面,解析徽派建筑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的程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创新,文创产品的种类愈加繁多,结合品牌地域性特色,通过分析比较、内容为王、情感互动的方式对文创产品印刷设计中材料与工艺进行实践创新,文创产品文化艺术性结合工艺材料引导着印刷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品说明:作品选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为设计符号,同时运用意象仿生方法对“茶文化”文创产品进行创新设计,体现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为现代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的造型设计思路。同时,在材料的运用上,为更好的体现设计理念该系列产品使用树脂材料与原木结合的工艺进行设计表达,在满足文房用具的功能前提下,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意境。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红色文创产品为载体,提出了革命类纪念馆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通过对革命类纪念馆红色文创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其创新设计思路;具体从传统的红色符号现代化转化、经典的红色图式再现、红色元素的插画化表达等方面总结了红色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方法。通过对红色基因进行文化特征提取,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进行产品设计,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使红色文化通过文创产品不断迸发出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能够为其它纪念馆文创产品创新设计提供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研究赣剧《牡丹亭》中的抚州地域文化、风俗、风貌背景,分析并提炼抚州“戏曲”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城市文化设计符号元素,为增强抚州文化软实力,打造以“戏曲”为主题的城市文创品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文创产品在各地区博物馆中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梳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分析国内博物馆代表性的文创产品,针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文创产品创新发展的新途径,以期对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杜宛谦 《中国皮革》2023,(8):132-135+139
目前,市场上皮革产品呈现出同质化、批量化趋势。基于可拓学原则对产品功能、形态、材质等设计要素进行拓展分析是推动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可拓学、感性设计等知识,为产品感性设计的可拓推理建立理论基础,分析了影响皮革产品感性设计的因素,为产品的感性设计创造条件。同时,重点研究了基于可拓学的产品感性设计流程,建立了皮革产品感性设计可拓学基础模型,对模型中的设计基元进行了拓展与变换,以丰富设计方案,开拓创新思路,使皮革产品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情感和体感需求,提升皮革产品感性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工业遗产的新时代需求,探究场景理论应用于工业遗产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从理论层、实践层和需求层入手分析工业遗产文创产品现状,根据场景理论的特征和要素,从工业遗产文化中的场景视象层、场景叙事层和场景共鸣层出发,提取工业遗产中的“人”“事”“物”“场”“境”五个场景要素,通过视觉塑造、记忆串联和以物载情的方法满足消费者对工业遗产文创产品的多维度需求,总结出设计方法并以开滦矿务局电厂为例进行设计实践论证。将场景理论融入工业遗产文创产品设计中,有助于将工业遗产文化价值进行多维度阐释,深化工业遗产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厚植工业奋斗情怀,同时为红色工业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文创产品为载体,将非遗佛山剪纸传承与纺织品现代设计创新结合起来,提供一种可借鉴可复制的文化创新模式,通过辐射效应促进带动文化创新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西桂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笔极其厚重的革命遗产,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和精神财富。旨在以桂北地区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为研究目标,发掘桂北地区红色文化基因在桂北地区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合理化设计路径。通过利用文化基因理论和庞朴“三分论”理论将桂北地区红色文化基因区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提炼出代表色彩表达、特征形态、历史故事和红色精神四类典型视觉表象因素文化因子,以构建桂北地区红色文化因子库,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文化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桂北地区文创产品包装设计创新实践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实践性,规避文创产品包装的同质化现象,为现代文创产品包装设计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李静 《西部皮革》2021,(9):145-146
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纺织类文创产品随着“博物馆热”也大火起来,文章从博物馆的纺织类文创产品的开发角度出发,研究纺织类的文创产品,试图对其设计思路和设计方向进行研究探索,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参考,促进文创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金秀瑶族丰富的文化资源由于泛娱乐文化的冲击,难以得到广泛传播.基于此,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和阐述了金秀瑶族服饰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运用二元一位说的知识,提取金秀瑶族服饰文化符号的符征元素与符旨元素,构建了金秀瑶族服饰代表性符号图谱;并从中抽取出金秀坳瑶的服饰文化元素,完成金秀瑶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模型的表达,为金秀瑶族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