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调整高铁基胎体的成分,并测试分析烧结节块的力学性能和断口组织,研究并优化其成分设计和烧结工艺。结果表明:设计成分为Fe质量分数75%、扩散CuSn10质量分数15%、Cu+Ni质量分数10%的高铁基胎体综合性能较好,其烧结温度范围为910~940 ℃,硬度HRB 90以上,抗弯强度1 200 MPa以上,断口组织呈较明显的韧窝状。胎体在此条件下合金化程度较好,且较宽的工艺范围也适合工业化生产。用该高铁基胎体制备一种低成本激光焊接通用金刚石锯片LW350,并同市售相同规格的代表性同类锯片进行水泥混凝土切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胎体制备的激光焊接通用锯片可显著降低成本;锯片的锋利度降低约15%,寿命提高约20%。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激光焊接金刚石工具的发展以及预合金粉末在激光焊接金刚石工具过渡层中的应用.分别对预合金粉末和混合粉末烧结得到的胎体进行了三点抗弯强度实验和焊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自行研制的超细预合金粉末S-1的烧结温度在750~850 ℃,抗弯强度在800~1300 MPa,激光焊接强度高于40 N·m,焊接强度变化小于4 N·m;在800 ℃烧结时,与混合粉末比较,使用超细预合金粉末,胎体的三点抗弯强度由1050 MPa提高到1300 MPa,焊接强度由36 N·m提高到44 N·m.  相似文献   

3.
激光焊接锋利型小锯片配方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光焊接小锯片刀头是通过热压烧结而成,其刀头比以往整体的烧结的刀头致密,但锋利度不够,针对如何提高激光焊接小锯片的锋利性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铁含量,添加元素成分以及金刚石品质,浓度,粒度等对锯片锋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超细碳化钨粉末特性对金刚石锯片刀头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细WC粉末和工业级的Sn、Ni、Co、Cu粉末以及金刚石为原料,经真空烧结后制备成金刚石锯片刀头。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WC粉末和合金的形貌,用能量散射谱(EDS)测试了合金的微区成分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超细WC粉末的添加能改善Sn-Ni-Co-Cu结合金刚石锯片刀头的显微结构,超细WC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材料晶粒的细化和强度提高,Cu是烧结中产生液相和使成分偏析的重要影响因素,Co对晶粒异常生长影响很大,Sn的添加有利于晶粒的细化。  相似文献   

5.
为了抑制或减少镀锌钢/6016铝合金在激光焊过程中生成Fe/Al脆性金属间化合物,采用光纤激光器,不添加任何钎料,对汽车车身用镀锌钢与6016铝合金平板试件进行激光搭接焊试验。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钢/铝激光焊热源模型。基于模拟计算与温度同步测量,获取不同工艺条件下焊接熔深,将其作为训练样本,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激光焊条件下焊接功率、焊接速度、离焦量与焊接熔深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优化焊接工艺参数。采用卧式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等手段对优化工艺条件下焊接接头各区域的金相组织、断口形貌、界面元素分布、主要物相和接头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拟计算获得工件表面距焊缝中心不同位置温度与实验同步测量温度基本吻合,所建热源模型能反映激光焊实际过程特点;通过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模型预测不同工艺参数下焊接熔池深度的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优化工艺条件下,焊缝横截面铝熔化,钢少量熔化,液态铝在钢表面润湿铺展良好,钢/铝界面层形成厚度约为9μm、由FeAl和Fe3Al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层,焊接接头平均抗剪强度为27.70 MPa,断裂形貌表现为准解理和韧性的混合型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6.
1引言近年来欧美各国高速公路,机场跑道,建筑工程以及旧建筑工程的维修与改造工程量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安全有效可靠的干切金刚石锯片以满足用户与工程的需要。同时对锯片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防止刀头脱落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烧结锯片、高频焊接锯片已不能适应这种要求。而激光焊接锯片具有焊接馆深大、焊缝深宽比大、不用焊接填料等特点,故刀头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高,焊接牢固。激光光斑直径小,比能小,热影响区小,焊接区不易变形。当干切或冷却不够时其高温强度高,锯片不易产生应力与变形。由于焊接速度快,热、作用区小,…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成型、烧结工艺参数对铸铁短纤维烧结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研制新型金刚石锯片——铸铁短纤维结合剂金刚石圆锯片。在250 MPa,940℃条件下热压烧结10 min后,获得的金刚石锯片其刀头具有较高的密度(6.92 g/cm3)、强度和硬度,胎体对金刚石有较高的把持力,切削锋利,使用寿命偏短。制造铸铁短纤维结合剂金刚石工具,热压成形低温烧结工艺要优于冷压成形高温烧结工艺。  相似文献   

8.
IC10合金是Ni3Al基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对该材料的过渡液相(TLP,transient liquid phase)扩散焊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中间层和焊接工艺,IC10合金TLP扩散焊接头组织与基体相同,由γ γ'网状组织和少量碳化物组成,接头980℃持久强度超过128MPa,达到基体强度的80%以上.TLP扩散焊接头经过高温长时间使用后,接头室温、高温抗拉强度与基体更接近;室温抗拉断口以准解理形貌为主,高温抗拉断口以韧窝形貌为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欧美各国高速公路,机场跑道,建筑工程以及旧建筑工程的维修与改造工程量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安全有效可靠的干切金刚石锯片以满足用户与工程的需要。同时对锯片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防止刀头脱落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烧结锯片、高频焊接锯片已不能适应这种要求。而激光焊接锯片具有焊接熔深大、焊缝深宽比大、不用焊接填料等特点,故刀头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高,焊接牢固。激光光斑直径小,比能小,热影响区小,焊接区不易变形。当干切或冷却不够时其高温强度高,锯片不易产生应力与变形。由于焊接速度快,热作用区小,冷却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与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0.
《焊接》2015,(4)
采用500 W固体脉冲激光焊接系统对厚度均为1.5 mm的ST14钢和DP600冷轧双相钢进行了激光拼焊试验,研究不同激光焊接工艺下的焊接接头形貌,并对工艺优化后的焊接接头显微组织、静态拉伸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当激光焊平均功率为370 W、焊接速度为300 mm/min、焊接电压为260 V时,激光拼焊板焊接接头表面形貌和横截面形貌满足激光焊焊缝质量评价标准要求,该焊接接头拉伸断口位于ST14一侧母材区,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与ST14钢母材相当。随着脉冲频率的增加,焊缝的宽度、熔深和热影响区宽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纤激光器对1.4 mm厚的DC56D+ ZF镀锌钢和1.2 mm厚的6016铝合金平板试件进行了加入胶层的激光搭接焊试验,分析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断口形貌和力学性能,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钢/铝胶接正面与横截面焊缝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为1650 W,焊接速度35 mm/s,离焦量+3.0 mm,氩气为保护气体且流量为20 L/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加入胶层,焊接试样正面焊缝均匀连续,无气孔、裂纹缺陷,钢/铝连接良好;焊接接头抗剪强度与平均剪切力分别为41.45 MPa和1.04kN,力学性能并没有因为胶层的加入而减弱,焊缝区断裂形貌为韧性断裂与准解理断裂的混合形貌.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钎焊循环对过渡液相扩散焊(TLP)接头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钎焊循环对IC10合金TLP扩散焊接头高温持久性能没有不利影响。IC10合金TLP纵向焊接接头在980℃/100 h的持久强度达到母材相应强度的87%,IC10合金TLP横向接头在980℃/100 h持久强度为120 MPa,达到母材同样条件下持久强度的92%。钎焊循环对TLP扩散焊接头断口形貌影响不大,宏观断口形貌均呈现细小凸凹,高倍微观断口呈现韧窝形貌,表明IC10合金接头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3.
马振  牟立婷  庄明辉  吕迎  连军  李慕勤 《电焊机》2017,(12):117-121
针对轴材25CrMo和辐板Q345D,采用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复合焊方法,J507R打底层,ER50-6填充盖面、预热温度250℃、层间温度300℃、550℃/3h焊后热处理缓冷等工艺制备完整的焊接接头。通过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维氏硬度试验以及观察分析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冲击断口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焊接工艺获得的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焊接质量,为25CrMo和Q345D焊接的材料选择、工艺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钢与铌的激光焊接性很差,当采用钢/铌直接激光焊工艺时,接头中极易生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Fe_2Nb,使接头显著脆化,焊后即发生开裂。针对该问题,采用预置银过渡层的方法进行了钢与铌的焊接,焊后接头表面成形良好,无成形缺陷产生。随着银过渡层厚度增加,银过渡层对于Fe_2Nb形成的阻碍作用增强,接头强度也随之提高;当银过渡层厚度为1 mm时,接头强度达到198 MPa,其组织主要是银基固溶体.因为焊缝组织是由软韧的银基固溶体组成,所以接头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复合材料焊接工艺的制定,采用自熔等离子弧焊、埋弧焊和钨极气体保护焊3种焊接方法进行组合焊接。焊后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等分析方法,分析了轧制复合板及其接头的微观组织、界面元素分布、显微硬度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基材和覆材(复合材料的耐腐蚀层)界面元素扩散层厚度约10μm,由于增碳层和脱碳层的存在,显微硬度值随之升高和降低,抗拉强度达665 MPa,断口形貌呈韧脆混合断裂特征。焊接后,基材与过渡层焊缝界面扩散层厚度约5μm,基材与覆层焊缝界面扩散层厚度约3μm;第一道覆层焊缝由于受到多道焊缝焊接热的作用,铁素体体积分数含量达65%,平均显微硬度约380 HV0.2;接头抗拉强度与复合板相比降低约11%,断口韧窝大小、深度明显减小,断裂在焊缝处。  相似文献   

16.
将原位合成WC-6Co复合粉末采用干袋式冷等静压压制成型(压制压力1×10~8 Pa、保压时间15 s),将压制好的坯料采用低压烧结炉烧结(烧结温度1360℃、烧结时间40 min、加压5 MPa、保温保压时间20 min),烧结制备超细YG6硬质合金,对合金的形貌、金相组织及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位合成WC-6Co复合粉末制备的超细YG6硬质合金,晶粒异常长大,WC平均晶粒尺寸为0.8μm,硬度HV_(30)为(21500±100) MPa,较传统超细YG6X硬度高。再将WC-6Co复合粉末采用滚动湿磨、压力式喷雾干燥、掺成型剂、挤压成型、低压烧结等工序制备超细YG6硬质合金,研究不同晶粒长大抑制剂配比、球磨时间、挤压压力、烧结温度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3%VC、0.8%Cr_3C_2(质量分数),湿磨48 h,挤压压力24 MPa,烧结温度1340℃,制备的超细YG6硬质合金WC晶粒均匀,无异常长大的WC晶粒,WC平均晶粒度尺寸0.4μm,呈多边形,外形较圆。强度、硬度最高,抗弯强度TRS为(2250±20) MPa、硬度HV30为(22600±100) MPa。断口形貌为沿晶断裂,沿WC与WC晶界断裂或WC与Co晶界断裂。  相似文献   

17.
《焊接》2017,(12)
钢与铌的激光焊接性很差,当采用钢/铌直接激光焊工艺时,接头中极易生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Fe_2Nb,使接头显著脆化,焊后即发生开裂。针对该问题,采用预置银过渡层的方法进行了钢与铌的焊接,焊后接头表面成形良好,无成形缺陷产生。随着银过渡层厚度增加,银过渡层对于Fe_2Nb形成的阻碍作用增强,接头强度也随之提高;当银过渡层厚度为1 mm时,接头强度达到198 MPa,其组织主要是银基固溶体.因为焊缝组织是由软韧的银基固溶体组成,所以接头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文中主要以3 mm厚6005A-T6铝合金对接接头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填丝焊、激光-MIG复合焊、激光-CMT复合焊3种焊接工艺对其进行焊接,对焊后试样进行高应变速率下单向拉伸试验,得到高应变速率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对拉伸断口进行了SEM分析,对比3种焊接工艺下的高速拉伸性能,拟合3种焊接工艺塑性变形段Johnson-Cook本构方程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200s-1高应变速率下,激光填丝焊接头的抗拉强度最高,而激光-MIG复合焊、激光-CMT复合焊较激光填丝焊的抗拉强度略低;断裂方式均为韧性断裂; 3种焊接工艺的Johnson-Cook本构方程曲线与试验曲线拟合较好,可以很好的描述3种焊接工艺在高应变速率下流变应力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介绍优质激光焊接锯片的生产过程,以及在试制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着重阐述锯片焊接强度问题以及影响焊接强度的一些因素,并确定较合理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尝试研究在金刚石锯片的制作工序过程中,增加对刀头生坯进行脱蜡工序,通过对比不采用脱蜡工艺制作的试样性能,来探讨脱蜡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脱蜡工艺,提高了胎体的相对烧结密度,减少了刀头中制粒剂残留,提高了锯片切割性能,并可以改善热压刀头的生产环境.对于添加超细钨铜粉末的胎体经脱蜡工艺处理后,可提高胎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