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芪珠方对铁超载引起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右旋糖酐铁)低、中、高剂量组及芪珠方低、中、高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分别采用小鼠腹腔注射总剂量为150、300、500mg/kg的右旋糖苷铁复制铁超载致肝损伤模型,喂食正常饲料;芪珠方各剂量组小鼠腹腔注射总剂量为500mg/kg右旋糖苷铁,喂食分别含有0.3%、0.5%和1%芪珠方饲料;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喂食正常饲料。喂食45d后,用生化试剂盒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血清铁(Serum iron)、总铁结合力(TIB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及肝组织中铁(Liver iron)含量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肝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3-硝基酪氨酸(3-NT)水平;TUNEL染色法检测肝组织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小鼠血清中MDA、ALT、AST、T-BIL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GSH、TIBC水平降低,肝脏中铁含量升高,以模型对照高剂量组改变最为明显;与模型对照高剂量组比较,芪珠方各剂量组MDA、ALT、AST、T-BIL水平不同程度降低,GSH、TIBC水平升高,肝脏铁含量降低,以芪珠方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血清铁含量各模型对照组与芪珠方各剂量组均偏高。肝脏病理显示,芪珠方可显著改善由右旋糖酐铁引起的肝脏病理损伤,抑制铁超载引起的蛋白质硝化、肝细胞凋亡状况。结论:铁超载可引起肝细胞蛋白质硝化、凋亡等异常反应,造成肝损伤,芪珠方可有效地减轻铁超载引起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s)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养8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mg/kg诱导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选取100只模型大鼠根据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30、60、120mg/kg)组及盐酸二甲双胍(200mg/kg)组,并另取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造模完成后开始每日灌胃给药1次,疗程4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测量各组大鼠体重并计算肝脏指数,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通过苏木精-尹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变,通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肝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指数,测定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大鼠血糖水平、肝脏指数、血清中ALP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肝脏组织中GSH-Px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黄芪甲苷中、高剂量组大鼠体重、肝脏组织中SOD、CAT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血清中ALT、AST活性、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肝脏组织病变和肝细胞凋亡状况均明显改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黄芪甲苷能够显著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改善肝脏组织病变,抑制肝细胞凋亡,改善肝功能,提示黄芪甲苷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有效改善肝脏组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桑叶黄酮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100 mg·kg-1组、桑叶黄酮200,400,800 mg·kg-1组,连续ig给药14 d,1次/d.电镜观察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桑叶黄酮能显著降低CCl4所致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升高(P<0.01),并能显著升高SOD和GSH-Px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1),保护肝细胞.结论:桑叶黄酮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亚麻子水提物和醇提物对D-半乳糖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胺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将90只小鼠分为9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滴丸组、亚麻子水提物和醇提物的低、中、高各3个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ig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其他各组按相应药物剂量每天ig1次,共10 d。第9天ig 12 h后,按600 mg·kg-1ip 10%D-半乳糖胺溶液进行造模。末次给药24 h后取小鼠眼球血,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取肝脏称重计肝指数,并切片,做HE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ALT,AST,MDA水平(P0.05,P0.01),降低SOD,GSH活性(P0.01),肝组织结构不清,肝细胞溶解坏死明显;与模型组比较,亚麻子水提物(高剂量组)和亚麻子醇提物(低剂量组)可增高血清中SOD活性(P0.05),降低MDA水平(P0.01),亚麻子治疗组均降低血清ALT,AST,降低肝指数,均有改善肝组织结构,减少肝细胞坏死数量,有肝细胞再生,高剂量组改善较明显。结论:亚麻子提取物对D-半乳糖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慈姑水提部位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INH/RFP)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利用异烟肼和利福平(各0.1 g/kg)复制小鼠肝损伤病理模型,同时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慈姑水提部位(0.2、0.4、0.8 g/kg)以及阳性对照药水飞蓟素(0.1 g/kg),连续灌胃30 d后,测定小鼠肝指数,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切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慈姑水提部位组的肝指数、血清ALT、AST、LDH活性均显著降低,肝匀浆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GSH含量显著升高(P0.01),组织病理学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随着慈姑水提部位剂量的升高,肝细胞病变明显减轻。结论慈姑水提部位对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的抗肝损伤作用机制。方法:雄性C57鼠采用腹腔注射CCl_4构建肝损伤模型,同时采用黄芪甲苷(20 mg/kg、40 mg/kg)和阳性药扶正化瘀胶囊(750 mg/kg)进行灌胃,HE染色检测肝损伤的变化;生化检测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中TGF-β及Smad-3的蛋白表达。结果:黄芪甲苷(20 mg/kg、40 mg/kg)组和扶正化瘀胶囊(750mg/kg)组显著抑制CCl_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程度,与纤维化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20 mg/kg、40 mg/kg)组和扶正化瘀胶囊(750 mg/kg)组血清ALT、AST水平及MDA水平明显降低及IL-6、TNF-α,SOD显著提高;黄芪甲苷(20 mg/kg、40 mg/kg)组和扶正化瘀胶囊(750 mg/kg)组显著抑制肝组织中TGF-β和smad-3的蛋白表达。结论:黄芪甲苷具有显著的改善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泽泻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取昆明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联苯双酯组(200 mg/kg),泽泻多糖低、中、高剂量组(300,600,1200 mg/kg),小鼠均ig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2 h后,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均ip CCl_4造成急性肝损伤。给药后测定小鼠肝脏系数和脾脏系数,测定CCl_4肝损伤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损伤组织病理切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ST,ALT,TBIL活性明显升高,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肝脏组织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病理学观察肝损伤均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泽泻多糖中、高剂量能够明显降低AST,ALT,T-BIL活性,同时明显升高SOD活性(P0.05,P0.01);并能明显够升高肝组织中SOD活性和明显降低MDA含量(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泽泻多糖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结论泽泻多糖多小鼠CCl4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垂盆草总黄酮及异鼠李素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人正常肝细胞(L02)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APAP刺激L02细胞,制备损伤模型,筛选APAP的有效刺激浓度;复制APAP诱导的L02细胞损伤模型,用细胞增殖与活性试剂(CCK-8)检测细胞存活能力,分析盆草总黄酮及异鼠李素对APAP诱导的L02细胞活性的影响;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不同浓度的APAP处理的L02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筛选出的造模条件为10 mmol·L-1APAP孵育24 h,模型组肝细胞上清液中MDA含量升高(P0.05,P0.01),GSH含量降低,SOD,GSH-Px活性降低,AST和ALT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垂盆草总黄酮、异鼠李素均能显著提高APAP损伤细胞的存活率,降低MDA含量,提高GSH含量,提高SOD,GSH-Px活性,降低ALT和AST的释放量(P0.05,P0.01)。结论:垂盆草总黄酮及异鼠李素对APAP损伤的L02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了哥王不同提取物对正常大鼠肝毒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空白组、乙醇提取物组、石油醚提取物组、乙酸乙酯提取物组、正丁醇提取物组和水部位提取物组,每组12只。不同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2周,每隔2日称量大鼠体重,于第15天,每组随机取6只,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离心血液,取血清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GLU),总胆固醇(CHOL),肌酐(Cr)。取肝组织,称其质量,计算脏器系数,并留取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每组余下的6只大鼠于第15天停止给药,正常供给饲料与水,恢复2周,观察大鼠恢复情况,于第28天进行上述相同指标的检测。结果:给药2周后,与空白组比较,乙醇提取物组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大鼠的肝脏系数明显增大(P0.05)。乙醇提取物组血清中ALT,AST,GLB明显升高,白蛋白/球蛋白(A/G),TP和ALB明显降低(P0.05);乙酸乙酯提取物组血清中ALP,T-BIL,GLU明显升高,A/G,TP和ALB明显降低(P0.05);石油醚提取物组血清中AST,AST/ALT,ALP,GLU明显升高,T-BIL,A/G,TP和ALB明显降低(P0.05,P0.01);正丁醇提取物组血清中AST/ALT,T-BIL明显升高,A/G明显降低(P0.05,P0.01);水部位提取物组血清中A/G明显降低(P0.05);乙醇提取物组、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和石油醚提取物组大鼠肝组织能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出现一定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局灶性肝细胞坏死,其他组少见。停药恢复2周后,各组肝脏系数均接近于空白组;各组血清中肝功能生化指标基本恢复到空白组水平;各组大鼠肝组织细胞结构清晰,少见炎细胞浸润,未见脂肪变性和肝细胞坏死。结论:苗族药了哥王乙醇提取物组、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对肝损伤较大,具有明显的肝毒性;石油醚提取物组对肝也有一定的损伤,但比乙醇提取物组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组损伤程度小;正丁醇提取物组毒性较小,水部位提取物组无毒性;停药2周恢复后,各组大鼠反映肝功能的生化指标基本恢复到空白组水平,大鼠的肝损伤明显的减轻,表明了哥王的肝毒性具有一定的可逆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螃蟹甲中大孔吸附树脂50%乙醇洗脱物对四氢化碳(CCl_4)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联苯双酯滴丸100 mg·kg~(-1)),螃蟹甲大孔吸附树脂50%乙醇洗脱物(EPY-50)高、中、低剂量组(400,200,50 mg·kg~(-1)),连续ig给药4 d,正常组和模型组均ig给予纯化水,第3天给药1 h后,ip 15%CCl_4橄榄油,正常组ip橄榄油,染毒2,22 h后再次给药,末次给药1 h后,眼眶静脉丛采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处死大鼠剖取肝脏,测肝指数及肝组织中MDA,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含量,并做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ST,ALT水平显著增加(P0.01),肝组织匀浆液中的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SOD,GSH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肝脏指数显著增加(P0.01),表明CCl_4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EPY-50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CCl_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ST,ALT水平(P0.05,P0.01),并显著减少肝组织中MDA含量,提高SOD,GSH的含量,降低肝指数(P0.05,P0.01),改善肝组织病理状态。结论:EPY-50对大鼠CCl_4致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醋甘遂对正常和癌性腹水模型大鼠毒性的差异。方法:以正常和癌性腹水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分组连续7 d灌胃不同剂量醋甘遂,通过病理切片观察大鼠肝、胃、肠组织损伤情况,并考察其对大鼠血清、肝、胃、肠组织生化指标及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正常给药组及模型组大鼠肝、胃、肠组织均出现显著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各模型给药组损伤显著减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肝脏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显著升高(P<0.01),血清及肝、胃、肠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正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ST,ALT与肝脏中ALT及正常高剂量组大鼠肝脏中AST活力均显著增高(P<0.05,P<0.01);正常低、中、高剂量组血清、胃组织中GSH及正常中、高剂量组肝、肠组织中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正常低、中、高剂量组肝组织中MDA及正常中、高剂量组血清、胃、肠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ST,ALT与模型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中AST及模型高剂量组大鼠肝脏中ALT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P<0.01);模型低、中、高剂量组血清及胃组织与模型中、高剂量组肝组织及模型高剂量组肠组织中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模型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与模型中、高剂量组肝组织及模型高剂量组胃、肠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醋甘遂对癌性腹水模型大鼠肝、胃、肠毒性较正常大鼠显著降低,为醋甘遂"有故无殒"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土茯苓颗粒对高尿酸血症(HUA)痰湿体质大鼠模型的相关理化指标及蛋白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非布司他,4 mg·kg-1),复方土茯苓颗粒低、中、高剂量组(1,2,4 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高脂饲料联合次黄嘌呤ig,氧嗪酸钾ip制备HUA痰湿体质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30 d后测定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及血清中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肾脏尿酸盐重吸收转运体1(m URAT1)蛋白的水平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UA,ALT,AST,TG,LDL和m URAT1蛋白的水平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同时,复方土茯苓颗粒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的UA,ALT,AST,TG,LDL和m URAT1蛋白的水平均比模型组要显著降低(P0.05),并且痰湿证评分明显改善(P0.05),复方土茯苓颗粒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仅AST,TG,LDL水平与模型组比差异不大,余结果同复方土茯苓颗粒高剂量组,而复方土茯苓颗粒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别;而非布司他组仅血清U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其中血清UA水平与复方土茯苓颗粒高剂量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模型组肝脏病理显示一定的肝损害。结论:复方土茯苓颗粒能降低高尿酸血症痰湿证血清UA水平,与非布司他比较更能改善痰湿型体质、肝功能和血脂,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 URAT1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甘草总皂苷及水提物对肝损伤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ip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模型大鼠分为4组,分别ig给予甘草总皂苷和甘草水提物,并以联苯双酯作为阳性对照组,模型组ig生理盐水。同时设对照组,ig给予生理盐水。于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收集大鼠粪便,通过16 S rRNA测序对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联苯双酯组大鼠菌群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而甘草总皂苷组及甘草水提物组均表现出不同的群落组成。并且相对于水提物组,总皂苷组显著提高了乳酸杆菌属和杆菌门S24-7科菌群的相对丰度。但甘草总皂苷组和甘草水提物组的大鼠肠道菌群与对照组大鼠肠道菌群之间仍存在差异,并没有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结论甘草总皂苷与甘草水提物均可以改善慢性肝损伤,并对肝损伤大鼠肠道菌群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0.2 mg·kg-1)组、扶正化瘀(0.415 g·kg-1)组、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高、中、低剂量(80,40,20 g·kg-1)组,采用四氯化碳复合乙醇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8周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ig,每日1次,连续4周,正常组、模型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第12周末,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H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扶正化瘀组、扶脾柔肝方低、中剂量组血清中的ALT,AST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组ALT,AST含量显著降低(P0.01),秋水仙碱组、扶正化瘀组、扶脾柔肝方中剂量组血清中的HA含量明显降低(P0.05),扶脾柔肝方高剂量组HA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大鼠肝组织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其中以扶脾柔肝方高剂量组最明显。结论:扶脾柔肝方配方颗粒下调纤维化肝组织i 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蒙成药给旺-9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的影响.方法:采用灌胃法给30%四氯化碳(COl4)(4 mL·kg-1)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造模24 h时分别检测正常组、模型组、蒙成药给旺-9低、中、高剂量组(1.3,2.6,3.9g· kg-1)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以及肝指数和胃匀浆中的胃蛋白酶等指标.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对血清AST,ALT均有极明显增高(均P<0.01);NO,胃蛋白酶和肝指数均有明显的增高(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蒙成药给旺-9低剂量组对血清NO,胃蛋白酶均明显降低(均P<0.05).蒙成药给旺-9中剂量对血清AST,ALT均明显降低(分别为P<0.01,P<0.05);NO,胃蛋白酶和肝指数也有明显降低(均P <0.05).蒙成药给旺-9高剂量对血清AST,ALT均明显降低(分别为P<0.01或P<0.05);NO,胃蛋白酶和肝指数也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蒙药祛“热”凉性方剂给旺-9对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衰竭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中剂量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雷公藤甲素对铁代谢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探讨雷公藤甲素引起肝细胞铁死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雷公藤甲素处理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和C57BL/6J小鼠,或利用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和雷公藤甲素共同处理HL7702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普鲁士蓝染色观察铁沉积;试剂盒检测铁离子、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qRT-PCR或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yl-CoA synthetase long-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的表达。结果 雷公藤甲素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引起铁沉积,升高血清中ALT、AST活性(P<0.05),增加HL7702细胞和小鼠肝组织中铁离子、MDA含量(P<0.05),降低GSH含量、SOD活性和GPX4表达(P<0.05),上调TFR1、PTGS2及ACSL4表达(P<0.05)。Fer-1显著上调细胞存活率和GPX4表达量(P<0.05),显著下调铁离子含量、TFR1、PTGS2及ACSL4表达(P<0.05)。结论 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GSH/GPX4轴引起铁代谢异常和脂质过氧化,诱导肝细胞铁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蒸制轮叶党参(steamed Codonopsis lanceolata,SCL)对乙醇暴露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及SCL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各组给予相应干预措施。采用比色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的水平及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及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中TG含量升高,肝脏中的MDA水平上升,GSH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SCL给药组能够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及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中TG含量,抑制肝脏中上升的MDA水平,增强GSH的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结果显示,模型组有明显的肝损伤,表现为细胞坏死、相邻肝细胞间的脂肪变性和淋巴细胞的渗透,而SCL高剂量组没有观察到严重的脂肪变性,肝脏损伤和肝结构的分裂程度最低。结论 SCL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改善脂质过氧化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桑椹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及乙醇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取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和模型组(ig给予蒸馏水),阳性药(联苯双酯滴丸)组(0.40 g·kg-1),桑椹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525,3.050,6.100 g·kg-1),除正常组外分别采用CCl4和乙醇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连续ig给药7 d。给药后测定小鼠肝脏系数,测定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匀浆中甘油三酯(TG),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明显升高(P0.01),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MDA和TG含量明显升高,GSH含量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病理学观察肝损伤均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桑椹提取物能降低ALT,AST活性,能明显降低MDA和TG含量,明显升高GSH含量,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玉热买提取物有明显的保肝作用。结论:桑椹提取物对小鼠四氯化碳、酒精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