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股骨头缺血和坏死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趋于年轻化,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从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遗传易感性与脂质代谢紊乱等方面阐述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并总结了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效果,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理及其研究进展,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近40年来相关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主要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存在如下发病机理:脂肪代谢紊乱;骨内压增加;骨质疏松及酒精的毒性作用;血管炎、前凝血状况及血管内凝血.结论: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存在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在前凝血状况下应用酒精及其血管内凝血发病机制理论被认为很可能是酒精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重要病理学基础,而酒精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可能是股骨头修复重建障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理及其研究进展,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近40 年来相关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主要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存在如下发病机理:脂肪代谢紊乱;骨内压增加;骨质疏松及酒精的毒性作用;血管炎、前凝血状况及血管内凝血。 结论: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存在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在前凝血状况下应用酒精及其血管内凝血发病机制理 论被认为很可能是酒精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重要病理学基础,而酒精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可能是股 骨头修复建障碍的分子生物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目前动物模型的局限性,使得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的研究仍无法达到临床的要求,在临床治疗方面也尚元突破性进展。该文就国内外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均玉  李刚  颜冰 《医学综述》2009,15(21):3244-3247
股骨头坏死是常见的髋部疾病之一,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血液供应所造成的最终结果。由于其病程长,股骨头塌陷造成的病残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另一方面,对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仍有很多局限性,这主要由于股骨头坏死的绝大部分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对该病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动物模型制作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他可以引起股骨头塌陷、变形,最终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分创伤性和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其中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占很高的比重,并有增高的趋势,而脂肪代谢紊乱是本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上常病、多发病,主要是由于血供不足而导致股骨头内骨组织缺血缺氧而死亡引发的病理生理改变。股骨头坏死发病原因及诱发因素较多,并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随着近年来对股骨头坏死研究报道的增多,股骨头坏死病因分析及发病机制杂乱无章,因而本文通过对有关学者研究的整理,总结,较为详细的罗列出股骨头坏死病因及其发病机制,为进一步临床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开始对本病的病因、机制以及诊治由宏观感性的认识和研究进入到分子生化等微观理性及病理改变的探索,并且治疗也由最初的单一药物或手术简单治疗,发展到包括人工关节置换在内的多方面系统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繁多(约60多种),难以全面系统地分类,许多学者认为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与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凋亡关系密切。截止目前,人们仍没完全弄清楚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而且没有能较好反映股骨头坏死病理变化过程的动物模型,所以建立一个与人类病变过程类似的动物模型进而对该病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非激素诱导的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作一综述,阐述各种非激素诱导的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临床诊断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以及相关文献。结果: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好发于年龄较大者,男性(95%),股骨头塌陷多见(81%);其ALT、AST、TG可见升高和HDL降低;其X线表现无特异性。结论:大量长期饮酒可导致股骨头坏死,血液生化及影像学改变无特异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临床症状重、致残率高的疾病,为研究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学者们在该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上做出不懈努力,本文就近年来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昆明小白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灌胃给予烈性(52度)白酒20mL/(kg·d),对照组灌胃给予10%葡萄糖溶液20mL/(kg·d)。于实验第4周、6周分批处死动物,取小白鼠双侧股骨头,进行Verhoeff氏染色及HE染色,观察股骨头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组动物股骨头脂肪细胞体积增大,空骨陷窝数明显增加。结论过量酒精引起的股骨头脂肪细胞体积增大、空骨陷窝数增加,可能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股骨头缺血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股骨头缺血坏死动物模型是研究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因、发病机理及其治疗的基础,就股骨头缺血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与激素、酒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病因构成及特点,为临床上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143例(235髋),按病因分组,并对坏死程度、性别比例、激素使用情况以及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原发病进行分析。结果酒精性48例占33.6%,激素性71例占49.7%,酒精 激素性5例占3.5%,病因不明19例占13.3%。就诊病人以中期较多,女性患者没有因酒精引起的股骨头坏死,而因激素引起的却多于男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原发病涉及多个系统的疾病。结论提高激素可能导致股骨头坏死的意识,定期对这一高危人群进行排查,是早期诊断股骨头坏死、早期治疗的关键;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预防要做到少量、间断饮酒,尽量不饮酒。  相似文献   

14.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SANFH)坏死其详细发病机理至今仍未完全明了,通过动物模型复制原发病,有利于阐明该病的发病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该病治疗方法的选择与改进作进一步研究,但SANFH发病机制复杂,动物模型建立时间长、成本大、成功率低、动物死亡率高,因而与临床股骨头坏死病理机制相似的理想SANFH动物模型的诱导和SANFH的病理机制研究将是长期面临的一项课题。自1948年起皮质类固醇药物开始在临床广泛使用,1957年Pietuograndi和Mastromarino首先报道由于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后,世界各国相继出现大量报…  相似文献   

15.
股骨头坏死即缺血性骨坏死,发病机制包括创伤性(如股骨颈骨折等)和非创伤性(如药物因素、酒精刺激和骨质疏松等),这些因素导致髋关节破坏。还有相关的高风险因素,如进行化疗、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妊娠等。导致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因此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治疗也是研究的关键。目前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只是停留在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髓芯减压,这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最终仍然需要髋关节置换。干细胞的出现给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不仅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而且还具有无限的增殖能力,这使得我们更容易获得丰富的干细胞来用于临床治疗,而且它没有显著的伦理问题。干细胞疗法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也是未来进行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在本文中作者就近些年来应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动物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讨酒精中毒引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基本病理过程。初步阐释酒精性AFNH的发病机制。采用酒精灌胃法造模,20周后复制出早期酒精性ANFH模型,并进行股骨头组织病理学及电镜超微形态观察。结果表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程度与酒精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工具亦越来越发达,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呈明显增高趋势.由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的制备尚无统一方法,运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的应用研究也无统一模式.  相似文献   

18.
股骨头坏死(ONFH)是临床骨科常见且难治的疾病之一,ONFH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临床上对其病因也存在较大争议。目前造成ONFH的病因大体可分为两种:创伤性和非创伤性。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创伤性因素被认为是已经明确的致病原因。在我国,非创伤性ONFH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应用激素和酒精,其占总患病人数的70%,由于国内激素的滥用,导致激素性远远大于酒精性。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的方法可分为: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有着较好的疗效,且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国内对股骨头坏死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在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临床上应明确ONFH分期,结合症状体征及检查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最优治疗方案。笔者对ONFH的诊断与保守治疗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祥睿  武汉 《吉林医学》2007,28(11):1337-134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最终可导致股骨头塌陷和髋关节破坏.目前,已知该病与许多疾病和危险因素有关,但真正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而治疗方法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保留股骨头的手术治疗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由于该病患者大多数为中青年,病程长而致残率高,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头坏死是目前临床骨科的常见疾病,其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仍然是骨科领域未解之谜。股骨头坏死是一种渐进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将逐渐引起髋关节破坏,关节腔狭窄,骨性关节炎,最终因关节功能丧失而被迫行髋关节置换。因此寻求阻止股骨头坏死进展及如何防止坏死股骨头发生塌陷而导致行人工关节置换始终是骨科临床研究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