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创新、创业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内涵,分析了新时代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不足,如缺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单一、生源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针对这些问题,以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为例,探索了艺术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一是应基于社会调研结果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三是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四是依托教师工作室,培养学生的创业基础能力;五是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六是坚持以赛促学、办赛促能,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七是应提升教师的实践及研究能力,以适应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需求。艺术学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后,学生参展参赛的成果丰硕,涌现了众多创业成功的案例,激发了在校生创新创业的意愿,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林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存在的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实践教学缺乏思政元素、教师队伍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提出将体验教育融入林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感受林学精神,培养“敬林、爱林”的专业品质,形成中国式农林教育方案。具体做法如下:①带领学生考察蒙冀边界林草交错带的生态脆弱区;②重走太行山道路,学习李保国精神;③观摩塞罕坝机械林场场史馆;④建立校内、校外双班主任制度,提高实践教学评价在本科生毕业考核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林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存在的对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实践教学缺乏思政元素、教师队伍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提出将体验教育融入林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感受林学精神,培养"敬林、爱林"的专业品质,形成中国式农林教育方案.具体做法如下:①带领学生考察蒙冀边界林草交错带的生态脆弱区;②重走太行山道...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目前国内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存在不科学,管理人才属"流水线"培养状态,专业特点不鲜明,课程设计公式化、模式化。围绕以个性化教育为导向,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造就模式弊端及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法和的培养过程,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园林花卉是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的核心内容。而工科院校在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中仍存在理论课程内容与实践专题内容结合不紧密、理论教学形式单一以及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了强化工科院校学生对园林花卉植物的认知及应用,本文以园林花卉实践教学模块为例,从花卉素材单体写真、个性化栽培、生理生态验证、花境设计应用4个实践模块探讨工科院校园林花卉实践教学模块的构建及应用。在传统植物教学的认知基础上,将植物美学、生理生态、栽培养护以及设计拓展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融入到相关的实践教学中,丰富了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对园林植物的感知能力和对植物设计应用的实践能力,有效弥补了工科院校学生植物相关知识储备较为薄弱的问题,提高了园林植物类课程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青海大学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坚持做强工科学科的学科专业发展思路。针对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的状况,探索和实践提升工科教师实践意识和能力,结合青海大学实际情况,分析了其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问题,针对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培养的本科人才以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适应生产实际的技能培养。针对实际工作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的要求,探索了现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体现了“激趣、求异、探究、迁移”的方法理念,并将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参观和认知性、技能操作训练、综合运用、技术创新4个层次,相应地提出了建立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造林难度不断加剧、林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人才强林和科技兴林战略的落实等,都对我国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为此,对高等农林院校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探讨。首先,在确定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目标、基本思路、培养机制的框架等基础上,对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新机制的内涵以及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及其与协同培养机制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其次,提出了协同培养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建议措施,包括协同制定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协同推进林学专业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开展师生间和生生间的科研协同研究,积极探索校校协同、校研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等多种形式的协同培养,打造专兼结合、能力互补的高素质教学团队,打造条件优良、资源充足、体系健全、运行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林学专业教育的国际化,等等。  相似文献   

9.
国际化实践教学是促进本科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南京林业大学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为例,探讨了高等院校林学专业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的意义和目的:首先,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可以弥补国内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而且国外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可以促进我国实践教学的变革,对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其次,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可以拓展实践教学基地、丰富实践教学内涵、为学生提供接触多元文化的平台。因此围绕国际化实践教学的建设内容,提出了高等院校林学专业国际化实践教学的实现途径:首先,应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以保障国际化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其次,应组建专业的教辅团队,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最后,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以保障国际化实践教学目标的达成。南京林业大学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促进了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扩大了国际化实践教学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人才培养体系与农业产业融合不够紧密,创新创业教育与农科专业教育特色结合不紧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 目标,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创建科学的创新创业管理机制、建设高效的创新创业平台、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和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5...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变革与社会对视觉传达设计人才新需求的推动下,非艺术类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教育急需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模式。北京林业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不断探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技能为核心、人文素质为基础、绿色生态设计为特色的教学路径。首先,改变传统的以技艺为本的教育观念;其次,制定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第三,设置多学科相交融的课程体系;第四,强化项目教学;第五,培养具有艺术设计专业背景的教学管理人员,逐步走出一条具有非艺术类院校特色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2.
高等农林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我国创业教育发展概况入手,剖析了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阐述了浙江农林大学创业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同类型的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十九大报告将创新和教育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和关键的组成部分。新农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改革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高等农林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针对新时代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专业建设难以融合优势学科和行业资源、课程设置难以体现专业特色、实践教学效果有待提升和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新农科视域下高等农林院校国际商务专业改革的措施:一是要明确培养目标,探索具有新农科内涵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农科专业的特色;三是要构建新农科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是要建设师资队伍,增强教师团队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有序开展,并在专业特色、实训条件和硬件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林产化工专业(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北京市环境保护政策的影响,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工程方向本科生的实习教学面临一些问题:(1)北京市内的生物质能源企业少、实习企业难找;(2)企业担心学生安全问题、干扰正常生产,不愿接纳学生实习;(3)疫情防控措施严,难以按照实习的预定时间执行,影响实习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生物质能源科学与工程方向本科生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利用科研合作建立稳定的就近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实习的保障能力;利用学校周边资源,扩充学生的实践能力;举办系列行业专家讲座,开阔学生视野;开设专业特色实验,强化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创新训练计划,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重视毕业设计环节,夯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专业吸引力增加,在林业工程类学生大二年级分专业时,该专业的第一志愿率从2019年的72%增加到2021年的96.15%,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对培养方案中的实践课程设置及实施情况的满意度达到100%,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深圳大学高度重视教学改革,通过开设“创新研究短课”,促进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创新研究短课”分为科研项目短课、专题研讨短课、专技实践短课和学院特色短课等4类。深圳大学“观鸟”短课作为专题研讨类短课,设置18学时、1个学分,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实施小班教学,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及环保意识为教学目标;教学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指导教师在课前通过QQ群或微信群发布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学习网站和学习资料等信息,聘请的专家在观鸟现场为学生讲解观鸟知识,学生在现场就各自的观察所得进行交流、就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学生就现场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后查阅资料并完成课后作业;课程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方式,由完成观鸟报告和现场辨识不同鸟类2部分构成。“观鸟”短课突破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师演独角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独学”(自学)与“群学”(协作学习)的关系,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精神,又促进了教师知识面的拓宽和及时有效解决教学问题能力的提高;不仅传播了鸟类知识,而且使学生通过亲近大自...  相似文献   

16.
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提高林学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为研究目标,以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研究内容,深入探讨了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特点与建设成效,提出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使学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以科学性、前瞻性、层次性、整体性、有效性作为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原则;认为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突出以下特点:根据不同年级的实践教学目标安排课堂实验、实习和课外实践活动;以课堂实验为基本途径,以多门课程联合教学实习为综合实践途径;从低年级开始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引导、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狠抓毕业论文实践,把好实践教学的最后环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对林业院校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构建适用于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林业院校机电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林业机械行业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培养具有优秀工程素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迫在眉睫。借鉴国内外机电和林业行业的人才培养经验,提出了林业机电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思路,构建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林业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了优秀人才,为中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努力的决心;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促进其教育内容的内化,并使专业课的学习得到加强;有利于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农林院校学生甘于吃苦、情系"三农"的高尚情操。同时,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高校实施立德树人和全程育人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农林气象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入提供了媒介,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等农林院校的"农林气象学"专业课程教学具有可行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农林气象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中,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材;其次要将课堂教学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要求教师不仅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而且要在专业课程讲授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最后要在专业课程实习实践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化。此外,针对探索实践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要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并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避免形成"灌输式"说教的思维定式。  相似文献   

19.
无线网络依靠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可移动性和极强的可扩容性,使用户真正享受到简单、方便、快捷的连接.介绍了无线网络在高校中的应用,并结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园网现状提出了以集中控制方式、对等方式、中继连接方式、混合连接方式等多种方式组成的校园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教学督导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和保障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从督导的主体、对象、内容和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教育督导与教学督导是既有相似性又存在较大区别的两个概念。教学督导是学校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规自行成立专门机构对内部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视察、监督、指导和建议的活动,是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民主化、规范化以及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措施。基于对教学督导内涵的认识,北京林业大学积极开展了研究生教学督导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除了建立教学督导组之外,还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督导工作应覆盖课程教学督导、培养环节和论文答辩督导等内容以及信息反馈与沟通协调、管理工作监督等职能,从而拓宽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督导范畴,在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规范培养过程和论文答辩环节的管理、促进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研究生教学督导工作也遇到了诸如教学督导队伍的人员构成单一、年龄偏大,且数量不足,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不同教学督导内容的督导频次分布不均;教学督导观念有待更新和转变;教学督导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生教学督导工作需要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提升督导员的综合素质;开展全面督导,推动教学督导工作的深入;转变教学督导观念,健全教学督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