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用HPLC纯化了荧光标记的底物用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的荧光标记底物的HPLC测定方法,测定了在发育过程中大鼠肝,肾,脑中的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正常成年大鼠中,各组织酶活性具有组织特异性,(2)不同的发育期,其酶活性不同,胎地最高,以后就渐渐下降,各组织酶活力变化幅度是不一致的,这些变化的生理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用荧光标记的受体底物(Gnβ1-2Mα1-6(Gnβ1-2Mα1-3)Mβ1-4Gnβ1-4(Fucα1-6)Gn-PA),结合高效液相层析(HPLC)建立了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的活性检测方法.研究了HL60细胞在体外低血清培养后不同的时间其酶活性的变化,发现12至24h酶活性达到一个高峰,为50.14pmol/min(106cel),此时细胞处在分裂间期,其它各测定时间变化不大.用PMA,RA等细胞诱导分化剂处理HL60细胞株时,发现其活性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PMA诱导的细胞其酶活性在24h变化最大,升高到对照的1.32倍;而RA处理的细胞其酶活性在72h变化最大,升高到对照的2.15倍.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荧光标记的受体底物〔Gnβ1-2Mα1-6(Gnβ1-2Mα1-3)Mβ1-4Gnβ1-4(Fucα1-6)Gn-PA〕,结合高效液相层析(HPLC)建立了细胞表面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的活性检测方法。用这种方法研究HL60细胞,发现不同的培养时间,其细胞表面的酶变化明显,在24小时酶活性最高,此时细胞处在分裂间期。用佛波酯(PMA),视黄酸(RA)等细胞诱导分化剂处理HL60细胞株时,发现其表面活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PMA诱导的细胞其表面酶活性在24小时变化最大,升高到对照的1.3倍;而RA处理的细胞其表面酶活性在72小时变化最大,升高到对照的1.72倍。  相似文献   

4.
mTOR及其底物在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时相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细胞生长的机制 ,用RT PCR、Western印迹及蛋白激酶活性测定等方法对同步化的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时相中mTOR(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 ,p70S6激酶 (p70S6K)的α1 、α2 、β1 、β2 不同亚型及起始因子 4E结合蛋白 1 (4EBP1 )的表达进行了检测 .RT PCR的结果表明 :在G1 、S1 、G2 、M1 、M2 几个细胞周期时相中 ,mTOR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 .mTOR的底物P70S6K的亚型α1 、α2 、β1 、β2 在M期表达均有明显增加 .4EBP1的表达在M期明显减少 .免疫印迹的结果与RT PCR的一致 ,即M期p70S6K的α1 、α2 、均有增加 ,4EBP1在M期减少 .活性测定表明 ,G2 期、M期mTOR较其它期有明显增加 ,4EBP1在M期活性有所下降 .研究结果表明 :mTOR、p70S6K、4EBP1很可能在HeLa细胞的生长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鱼类的影响,研究克隆了兴国红鲤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4种亚型ERα、ERβ、ERβ1、ERβ2的全长cDNA序列,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兴国红鲤ERs分别与3种鲤科鱼类相应亚型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果表明,4种ER亚型mRNA在雌雄成体组织中呈现差异表达,雌性个体中,肝、卵巢和肠中4种ERs的表达量均较高;在雄性个体中,ERα和ERβ主要在肝中表达,ERβ1、ERβ2分别在肠和精巢中的表达量最高。将150日龄的兴国红鲤幼鱼分别暴露在0.01、0.1和1 nmol/L的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中4周,检测了雌性幼鱼肝中4种ER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在EE2中暴露1-2周后,兴国红鲤雌性幼鱼肝中ERα基因的表达水平有极显著的提升;各浓度EE2能持续显著促进其肝中ERβ的表达;在1-2周内各浓度EE2对ERβ1表达有所抑制;第1周EE2能够抑制ERβ2基因mRNA的表达,并在0.01 nmol/L时抑制作用达到了显著的水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EE2暴露能诱导或抑制兴国红鲤雌性幼鱼肝中ER亚型的表达,相对于ERβ、ERβ1和ERβ2、ERα可作为EE2短期(1-2周)敏感性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6.
经鞘氢醇-1-磷酸酯(S1P)裂解酶(SPL)是催化S1P转化为乙醇胺磷酸酯和十六烷醛的酶,它具有多种生理学和病理功能,因此可以用作疾病标记或药靶。目前用作SPL活性定性的同位素分析法却不尽完美。作者设计出一种用NBD[ω(7-硝基-2,1,3-苯并氧杂二唑-4-)-D-赤红]标记的荧光底物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7.
由于缺乏转化标记限制了植物遗传工程的进展。这种转化标记是指编码可选择特征如卡那霉素抗性、可检测产物如β-葡糖苷酸酶或可见标记如荧光素酶的基因。因为生化标记或当前采用的可见标记需要加入底物或辅助因子,所以限制了它们在活体植物组织中的应用。 美国农业部的R.P.Nieds已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导入柑桔细胞。在无外加底物或辅助因子条件下用蓝光或近紫外光照射,转基因细胞呈现鲜绿色。该基因以前是由哥伦比亚大学、Rutgers大学及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的M.Chalfie及同事从荧光水母分离出来的,后经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的Niedz  相似文献   

8.
提纯人血浆运铁蛋白(Tf),经链霉蛋白酶水解,再经肼解法制备Tf中的二天线N糖链,后者经还原末端的氨基吡啶(PA)化进行荧光标记,再切除外链的唾液酸和半乳糖残基,获得Gn_2Man_3Gn_2-PA荧光标记糖链,以此制备的糖链为受体底物,UDP-GlcNAc为供体底物,用反相HPLC分离底物和产物,建立了N乙耽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GnT-V)的测定法。用GnT-V作为肿瘤生化标志物,观察到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过程中,此酶在诱癌第4周轻度上升,第6周恢复,第10周后持续升高,至18周达正常鼠肝的20倍以上,与病理学上的癌变期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行为异常大鼠杏仁核细胞内Ca^2+信号及Ca M(钙调蛋白)表达变化,有望揭示PTSD的部分发病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连续单一刺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模型的12h、1d、4d、7d、14d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荧光探针标记法、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等方法,检测PTSD样行为异常大鼠杏仁核神经元游离Ca^2+含量和钙调蛋白(Ca M)的表达变化。结果SPS刺激后大鼠杏仁核神经元游离Ca^2+浓度(nmol/L)于12h内升高,24h增至顶峰,4d开始下降,14d恢复正常。CaM的表达于SPS刺激后4d表达最多,之后渐趋下降。结论杏仁核Ca^2+信号调控与Ca M表达变化,可能与PTSD样大鼠恐惧增强的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0.
碱性磷酸酶标记链霉亲和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碱性磷酸酶标记链霉亲和素(AP-SA)是酶放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EATRFIA)通用的、最关键的试剂.报告了AP-SA的戊二醛二步标记方法.用自行研制的荧光发展溶液和AP的底物5-氟水杨酸磷酸酯测定了标记物AP-SA的特性,AP的标记回收率为38.7%;AP-SA稀释200~12 800倍时,稀释倍数和Tb的信/噪比呈线性关系;至少在两个月内,AP-SA的酶活性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离纯化了人IgG的糖肽,去掉末端大酸和半乳糖,,经解和荧光标记,用HPLC纯化了荧光标记的底物[Gnβ1-2ma1-6(Gnβ1-2Mdα-3)Mβ1-4nβ1-4Gn-Pa]。  相似文献   

12.
陈天娇  朱平 《菌物研究》2013,(2):151-151
糖基水解酶Lxyl-pl-1和Lxyl-p1-2是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克隆自真菌香菇的重组蛋白,具有β-木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双重活性,能专一性水解脱除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等的木糖基,生成的C-7位羟基化产物可以作为前体半合成重要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或其类似物。前期工作显示:Lxyl-p1-1和Lxyl-p1-2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7%,但后者的催化活性是前者的2倍以上;Lxyl—pl-2水解生色底物PNP-Xyl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4.0。为系统地观察两酶的催化特性,在对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构建的工程酵母进行培养、诱导7d后冷冻干燥菌体。将冷干的菌体破碎得到蛋白粗提物,再经过Ni亲和色谱和HPLC凝胶色谱法制备和纯化得到Lxyl-p1-1和Lxyl-p1-2重组蛋白。以生色底物PNP-Xyl和PNP-Glc及7-木糖紫杉烷底物7.木糖-10-去乙酰紫杉醇(XDT)与重组酶进行反应,重点测定Lxyl-p1-2水解XDT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并在最适条件下测定重组酶对不同底物的动力学参数。试验结果表明:Lxyl-pl-2水解底物XDT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4.5;动力学测定结果显示:Lxyl—pl-1和Lxyl-p1-2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β-木糖苷酶活性,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Lxyl-p1-1对于底物PNP-Xyl,PNP-Glc和XDT的kcat/Km值分别低于Lxyl-p1-2对于上述3种底物的kcat/Kan值(0.77s-1×mM-1,1.65s-l×mM-1和-1×mM-lVS.1.67S-1xmM-1,2.85S-1×mM-1和1.07S-1×mM-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XBJI)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TLR4-NF-KB-IL-1β通路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80±30)g,随机分为6组(n=6):正常组(N组)、平衡灌注组(BP组)、模型组(M组)、小剂量xBⅡ组(xBJII组)、中剂量XBJI组(XBJIM组)、大剂量XBJI组(XBJIH组)。通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建立缺氧/复氧大鼠心肌炎性反应模型。用ELISA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白介素113(IL-1β)的浓度;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核因子一xt3p65(NF-xB065)蛋白、T0Ⅱ样受体4(1184)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NF-td3p65mR—NA及TLR4mRNA的表达;光镜观察其心肌光学显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M组比较,XBJII.组、XBJIM组、XBJIn组心肌IL-113的浓度、NF-KB-065及TLR4蛋白、NF_出p65及TLR4mRNA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均以XBJIM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P〈0.01);M组心肌结构损伤严重,XBJI处理后上述变化均得到改善,以XBJIM最为明显。结论:不同剂量XBJI可通过抑制TLR4-NF-KB-IL-1β信号转导通路减轻缺氧/复氧大鼠心肌的炎性反应,以4ml/100rnl的XBJI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4.
肝泰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神经递质受体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泰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神经递质受体的作用,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10只、肝复乐胶囊对照组(G)10只、肝泰组(Z)10只及模型组(M)10只。采用光镜及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肝组织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AR)、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的表达。结果肝泰组、肝复乐胶囊对照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RT-PCR、Western blot三种不同层次水平的研究结果均表明:肝泰组和肝复乐胶囊对照组α1A-AR及β2-AR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肝泰能通过抑制肝组织中α1A-AR及β2-AR的表达,从而调节神经递质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海马体造成的炎性损伤。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和葡萄糖制备SD大鼠糖尿病模型(M组)和持续高血糖模型(MS组),并错时腹腔注射给予葡萄糖、胰岛素制备糖尿病血糖波动大鼠模型(MF组)。血糖波动造模第6周时,测定大鼠一般生理学指标,血糖(glucose,Glu)、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等血液生化指标;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海马体中IL-1β、IL-2、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mRNA的表达,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学习和空间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 (1)血糖波动造模第6周时,M组、MS组及MF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低于N组(P〈0.01),M组、MS组及MF组之间在1%极显著水平下无差异(P〉0.01)。(2)尾静脉注射STZ 1周后,M组、MS组、MF组的Glu、TG、LDL-C都有显著性的提高(P〈0.01),HDL-C显著性下降(P〈0.01)。(3)与正常组比较,各模型组海马组织的IL-1β、IL-6、IL-8以及TNF-α均呈现显著性变化(所有P〈0.05),组间IL-2水平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血糖波动模型MF组IL-1β和TNF-α水平的变化最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显著高于M组和MS组水平(P〈0.01)。尽管IL-2水平在各组间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显著,仍可见血糖波动模型MF组中表达水平最低。(4)M组、MS组、MF组的逃避潜伏期、经过平台的次数以及在平台象限内的游泳距离与N组相比均呈极显著提高(所有P〈0.01),其中血糖波动模型MF组的逃避潜伏期和过平台次数显著高于M组和MS组(P〈0.01),提示MF组空间定位和记忆功能受损最严重,平台象限内的游泳距离在三种糖尿病模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相较急性高血糖和慢性持续性高血糖而言,波动性高血糖对大脑海马体造成的炎性损伤以及功能影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玉竹提取物(POD)对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模型大鼠卵巢功能及炎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3周龄雌性SD大鼠,采用来曲唑进行灌胃21 d复制PCOS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不同浓度POD对PCOS模型大鼠进行灌胃处理。记录大鼠每日饮水及摄食量、体重变化情况及动情周期,检测血液相关指标、测定血清睾酮水平,检测大鼠糖耐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卵巢组织内抗苗勒激素(AMH)、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COS模型大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呈多囊样改变,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上升、卵巢AMH表达上调、糖耐量异常(P<0.01),IL-1β和TNF-α表达增加(P<0.01);不同浓度POD处理PCOS模型大鼠后,大鼠动情周期逐渐恢复正常、卵巢中黄体数量增加、囊性卵泡数量减少、血清睾酮水平下调、糖耐量异常缓解(P<0.01),卵巢组织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姜黄素治疗骨折的潜在应用价值及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可能影响。方法:本研究建立了胫骨骨折SD大鼠模型(模型组),然后应用不同剂量的姜黄素(50、100和200 mg/kg/d)治疗胫骨骨折大鼠4周。治疗4周后,通过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评价骨折区域的形态,通过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TGF-β、BMP-2、OC和CTX-I水平。应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0、5、10、20、和50 μM)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ICG-001(10 μM)处理成骨细胞3 d,然后检测细胞的ALP活性、PCNA和COL-1的含量及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剂量的姜黄素处理组大鼠的小梁状骨和胶原明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姜黄素处理组大鼠血清中的TGF-β、BMP-2和OC水平均升高,而CTX-I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姜黄素处理组大鼠骨折区域中的COL-1阳性率升高(P<0.05),而COL-2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在药物干预3 d后,10和20 μM的姜黄素促进了细胞增殖,而100和200 μM的姜黄素抑制了细胞增殖(P<0.05)。与0 μM组比较,10 μM和20 μM的姜黄素组成骨细胞上清液中PCNA和COL-1水平及ALP活性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姜黄素处理组大鼠骨折区域中的Wnt-3a和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GSK-3β降低(P<0.05)。与姜黄素组相比,ICG-001处理后成骨细胞活力、ALP活性和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姜黄素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骨折愈合并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18.
王欢  王淑敏  陈长宝  李玉 《菌物学报》2020,39(5):917-922
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异名为黄绿蜜环菌Armillaria luteovirens,是我国珍稀的食药用菌。为探究其镇痛、抗炎和抗偏头痛的药理作用,本研究初步探究了黄绿卷毛菇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F. luteovirens,FLW)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大鼠机体抗炎和镇痛的作用。SD大鼠灌胃给药不同剂量FLW,硝酸甘油诱导造模后,观察行为学变化,并测定偏头痛大鼠血液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下丘脑组织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水平变化。结果表明,FLW给药组可以显著降低偏头痛大鼠血清中NO、IL-6和IL-1β的水平;同时,可显著提高下丘脑组织中5-HT、DA和NE的水平,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1):55-60
采用DNSA法研究家蝇3龄幼虫各消化器官中纤维素酶的组成及特性。结果表明,家蝇各消化器官均含有内切β-1,4-葡聚糖酶(endo-β-1,4 glucanase,EC 3214,EG)、外切β-1,4-葡聚糖酶(exo-β-1,4-glucanase, EC3.2.1.91,CBH)和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 EC 3.2.1.21,BG)。家蝇消化器官中EG、CBH和BG的最适反应时间均为60 min,最适反应温度为50℃,这些酶在体外的热稳定性较好,在50℃以下处理1 h能保持较高的活性。这三种纤维素酶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配比关系和活性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中肠的酶活性最高,在最适反应条件下,EG、CBH和BG的酶活性分别达到1.02±0.033 IU/mg、1.57±0.070 IU/mg和1.2±0.048 IU/mg。  相似文献   

20.
秋水仙素诱导细胞周期停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含量检测是流式细胞仪最早且目前仍然是其最为广泛的应用之一.原理是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DNA,流式检测的荧光强度即代表细胞内DNA的多少,由于细胞在不同时期的DNA含量的不同,故可以将细胞周期分为二倍体期(G0/G1期),四倍体期(G2/M期)和S期(处于二倍体和四倍体间的过渡期),通常用荧光染料PI(碘化丙啶,水溶性,488nm激发)标记细胞,然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根据荧光的强弱判断检测的细胞在周期中不同时期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