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津冀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4年2月26日举行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各城市应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协同发展。本文首先明确河北省及唐山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其次阐明唐山的优势以及唐山海关的便利通关措施及对企业提供的优质服务,最后进一步分析唐山海关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可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尹庆伟 《网友世界》2014,(17):126-127
京津冀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中国北方最具活力的地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文从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义入手,研究京津冀一体化存在的各种障碍,通过系统论的观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京津冀区域现代化交通已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点环节,京津冀区域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示范工程,有效地缓解收费站的拥堵和提高服务水平.助力京津冀经济运行、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下文是其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前言     
<正>为响应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号召,京津冀三地计算数学界在原北京计算数学学会每年举办的"北京计算数学学术交流会"的基础上,于2016年开始联合举办京津冀计算数学学术交流会,以促进和推动京津冀三地计算数学学科的交流、融合和协同发展。京津冀计算数学学术交流会每年召开一次,每次由北京市和津冀各一所高校联合承办,在京津冀地区召开。第一届学术交流会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承办,会议于2016年9月初在河北工业大学召开。第二届学术交流会由北  相似文献   

5.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针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时机、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经过深入的调研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协调好四大机制,在全面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6.
文章围绕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战略定位,以多种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探索深化京津冀文化旅游创新的模式与路径。在京津冀一体化政策背景下,对天津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探求在区域文化旅游中实现文化品牌塑造的路径和方法。从品牌效应以及"互联网+"模式入手,通过衍生品再造、大数据分析传媒方式、品牌传播和优化营销手段的发展模式,探求其发展路径。通过分析京津冀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京津冀非物质文化旅游品牌发展模式和京津冀文化旅游协调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地区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又一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体,近几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多年来京津冀三省市对其产业结构进行了不断的优化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然而,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有的地方由于科技水平高和技术人才资源多,在新兴的服务行业显露出优势,而有的地区第三产业则缺乏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发展较为滞后。本文主要根据京津冀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三省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梯度特征。  相似文献   

8.
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环渤海经济被视为拉动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引擎。环渤海地区包括京津冀及辽宁和山东五省市,而京津冀板块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出现以来,作为环渤海经济带核心层的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并没有如人们期望带动整个环渤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而是明显的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展速度。区域经济发展莆要地方高校的技术资源和人才的支撵,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人才资源聚集的重要基地,其人才培养能力、人才资源的规模和素质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但人才资源的结构、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不相适应,高层次人才不足以及吸引人才的环境欠佳势必危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因此在此背景下要实现区域经济建设与地方高校良性互动,找到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科技和社会结合点,从而为区域经济与高校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提供动力,注入活力。因此,高等教育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环保舆情     
正一、本周热点排行1、热点话题排行榜2、负面话题排行榜本周最被关注的负面事件为"京冀重度污染发橙色预警全国多地遇霾触响警报"。10月8日以来,京津冀又遭遇一轮雾霾天气。10月8日,北京市、保定市等启动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天津市启动了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10月9日,北京市将预警级别提升至"橙色"。气象专家认为,进入秋冬季节,京津冀雾霾天气面临多发,京津冀三地应抓紧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区域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水平和应急响应措施的落实。在此期间,环保部派出6个督察组赴京津冀地区,对地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一体化步入快车道,三地协调发展成为产业布局的主基调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北京用边地区的各项生产要素将迎来重估,并带动区域间产业、人口、公共资源的平衡发展.而保定的崛起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继移动互联网技术之后,具有多元沉浸感的元宇宙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多媒体艺术设计领域的科技前沿,为我国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传播与创新传承带来全新的技术支持,文章主要研究利用元宇宙技术传承京津冀非遗文化。结合经典案例,对元宇宙的核心技术特点及应用方法进行了理论梳理,从京津冀非遗传承中的问题导向出发,探索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非遗资料档案存储平台,结合云计算技术优化京津冀非遗项目分类,并通过京津冀非遗项目元宇宙展示空间设计的技术优势和形式思考,以实现传统非遗文化多角度的视觉呈现及活态传承策略。基于元宇宙三大核心技术的多感官设计,是构建京津冀非遗文化新时代传承的有效路径。元宇宙虚拟设计的综合运用更能激发互动和情感共鸣,技术与艺术跨界融合将进一步加速非遗文化“破圈”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的暗像元算法难以满足植被稀疏陆表气溶胶遥感监测需求的问题,提出了冬季植被稀疏的京津冀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遥感反演方法。以2016—2018年连续3年1—2月的AQUA/MODIS L1B数据为数据源,采用暗像元算法与深蓝算法结合的方法对冬季京津冀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了遥感监测。使用AERONET数据对结果进行了验证,并与MODIS MYD04_L2暗像元-深蓝气溶胶产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冬季京津冀地区的气溶胶监测效果远好于暗像元算法,并与MODIS气溶胶产品表现出了显著的相关性,且有效监测范围更大、空间分辨率更高。根据连续监测结果,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冬季气溶胶光学厚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增强,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当前,尾随着现代产业大发展的脚步,北京作为第三产业发展较佳的城市区域其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带动地位基本形成。针对此研究背景,本文主要探讨了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供业内人士交流之用。  相似文献   

14.
快速城市化改变了下垫面物理性质和地气相互作用,影响了气候及环境变化,如何通过合理的时空尺度对我国城市过程进行监测与认知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区,利用改进的夜晚灯光指数(VANUI)对京津冀城市群2001~2012年的城市化发展过程进行了监测,对比了VANUI指数与传统夜间灯光指数对城市区域的监测能力差异及其优势所在,为京津冀地区未来城市化发展战略规划服务。结果表明,VANUI城市指数能很好地弥补夜晚灯光指数在城市区域饱和的缺陷,并能够较好地反映城市区域的空间格局及相应的细节信息。根据VANUI结果,2001~2012年间京津冀城市群扩张了约一倍,其中城市扩张速度最快的为河北省唐山市。从整个研究区域来看,在此10年间,VANUI以接近线性的发展趋势增加,从统计结果来看,2004~2007年及2009~2012年为研究区域VANUI普遍增长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1980年开始,包括京津冀合作在内的环渤海、华北、京津冀等区域合作曾经走过一段漫长的道路,但是都没有实际的成效。2004年提出的包括科技合作在内的区域经济合作区别于过去的区域合作的特点在于,宏观经济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2017年6月29日,首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来自全球多个领域的杰出代表共聚一堂,探讨"迈向大智能时代"这一主题.6月30日下午,以"大智能技术驱动下的智慧城市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京津冀论坛 智慧城市与社会论坛"成功召开.本刊记者受邀参加京津冀论坛,聆听了产业专家、先进企业的主旨报告.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利用高分六号卫星开展地区高空间分辨率大气细颗粒物监测研究较少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高分六号卫星宽幅相机数据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及大气细颗粒物遥感反演的技术方法,并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了应用实验和对比分析。首先,基于改进暗像元法反演了高分六号卫星数据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然后,结合地面大气细颗粒物监测数据与多种气象辅助数据,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多参量综合的大气细颗粒物估算模型,对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细颗粒物浓度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高分六号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结果与地基站点监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4,反演精度较高;大气细颗粒物估算结果与地基站点监测结果的决定系数达到0.79以上,较好地反映了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细颗粒物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8.
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有效聚合三地智库资源具有较强协同服务价值。本文设计与实现的智库系统是在传统知识服务模式基础上,通过面向精准服务的线上体系构建,形成涵盖规划咨询、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认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行业智库服务系统平台。本平台通过汇聚科技服务机构、科技人才、标准信息及科技成果信息,实现了为京津冀装备制造中小企业及核心企业提供智库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谋局     
在我国的版图中,京津冀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2%,但是总人口占全国的7.98%,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0.9%。  相似文献   

20.
环保舆情     
本周最被关注的负面事件为“京冀重度污染发橙色预警全国多地遇霾触响警报”。10月8日以来,京津冀又遭遇一轮雾霾天气。10月8日,北京市、保定市等启动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天津市启动了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10月9日,北京市将预警级别提升至“橙色”。气象专家认为,进入秋冬季节,京津冀雾霾天气面临多发,京津冀三地应抓紧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区域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水平和应急响应措施的落实。在此期间,环保部派出6个督察组赴京津冀地区,对地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进行专项督查。与之相对应,北京市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也同时启动。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和建筑拆除施工,停止渣土车、砂石车等易扬尘车辆运输,全市禁止烟花爆竹燃放、露天烧烤。全市109家位列应急停限产名单的企业中,35家企业停产,74家企业减排30%以上。雾霾的频发,成因之一是不利的气象条件影响,但治理雾霾则需要排污企业、地方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才能让雾霾天气不断减少,空气质量才能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