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P电话多协议栈支持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IP电话网关、SIP协议和H.248协议,并在H.323协议栈基础上提出支持H.248和SIP协议的IP电话网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软交换中的分组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是电路交换网与IP网的协调中心,它通过对媒体网关的控制,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业务层融合。在通信系统中,控制通过协商实现,因此必须有相应的协议。在NGN体系结构中,软交换是控制中心,它支持H.248/MeGaCo、SIP、MGCP、H.323等多种协议。1MGCP协议1.1MGCP基本概念MGCP协议与H.323和SIP不同,H.323和SIP提出两套IP电话体系结构,二者完全独立,不能互相兼容,只能互通。MGCP不涉及IP电话的体系结构,只涉及网关分解问题,因而不仅可用于H.323IP电话系统,也可用于SIP IP电话系统。网关可分解成媒…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语音消息业务的基础上,通过扩展智能网体系结构中的Intelligent Peripheral(IP)网元,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网的解决方案.采用VoiceXML执行引擎构建IP的开放的业务执行环境,使作为信息和资源集中地的IP具备业务智能.同时利用Internet协议实现增强后的IP间在业务层面互联,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4.
乔玮 《电子世界》2014,(5):105-105
H.248协议是在MGCP协议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DCP的特点发展而成的一种协议。H.248不涉及IP电话的体系结构,只涉及网关分解问题,它不仅可以用于H.323的IP电话系统,也可以用于SIP的IP电话系统。该协议定义的是MGC和MG之间的工作标准。  相似文献   

5.
中国将制定SIP/H.323穿越NAT/防火墙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莹 《通信世界》2003,(38):34-34
随着基于SIP/H.323的宽带业务的蓬勃发展,为了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和IP地址资源匮乏等问题,大量企业和驻地网采用了私有编址(RFC1918)通过NAT/防火墙出口来接入公共网络。 NAT/防火墙能够完成私有编址与公网编址的相互转化,并设置相应的包过滤规则,不满足条件的IP包不能够穿透NAT/防火墙。 NAT/防火墙对HTTP等端口固定的一般应用协议只需要转换IP/TCP/UDP头即可很好的实现穿透,但对于H.323/SIP/H.248/  相似文献   

6.
H.248、MGCP、SIP和H.323协议是当前被广泛应用的四种典型IP电话协议。本文的目的在于简单分析和比较这四种协议,指出各种协议的优缺点和应用范畴。  相似文献   

7.
VoIP系统凭借其低廉的话费和较好的语音质量,已经成为重要的电信业务,并有取代传统长途业务的趋势.许多组织研究并制定了IP网络上呼叫的协议标准,但有两种IP电话信令和控制标准最具有影响力.一种是ITU推荐的H.323协议,另一种是IETF的SIP.这两种协议代表了解决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方法:H.323是信令基于ISDN Q.931和早期推荐的H系列协议的传统的电路交换的方法,而SIP是一种支持基于HTTP的IP网络的超轻量协议标准.本文,我们主要针对SIP和H.323的体系结构,可靠性,复杂性,可扩展性,可伸缩性以及支持业务类型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是一种典型的软交换协议,SIP相关的技术研发是当前软交换技术的研发热点。SipX是一种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交换系统。本文在介绍了SIP协议相关问题和SipX系统的体系结构后,重点论述了"智能业务服务器"相关的实现原理、协议分析、设计和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雪丽 《通信世界》2003,(11):39-40
在下一代网络中,智能网位于业务平面,为用户提供各种智能业务。从目前的技术发展和业务成熟性来看,在下一代网络中,智能网有三种不同的实现方式:软交换访问传统智能网的scP;传统智能网的SSP,访问应用服务器;利用第三方为IAD用户、SIP用户、H.323用户、PsTN等各种用户提供各种智能网业务。  相似文献   

10.
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增值业务实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瑜  乐正友 《电讯技术》2003,43(2):114-119
讨论了SIP协议以及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增值业务实现技术 ,并对SIPCGI、CPL、SIPServlets、JAINAPIs等几种SIP编程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归纳总结了开发IP电话增值业务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