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俊 《教师》2011,(32):103-103
一、让学生乐于实验1.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投入的内在动力,学习有了兴趣,探求知识就会成为“心理需要”。因此,教学中,要创设特定的实验环境,把新鲜有趣的实验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实验”为“我要实验”。例如,在教学《摩擦起电》时,一上课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情境:  相似文献   

2.
李萍 《山东教育》2005,(13):52-52
一、激发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前提 兴趣是一个人为求知识而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往往与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例如我在讲“大气压力”一课时.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先将一个茶杯装上半杯水,用一硬纸片将瓶口盖住.用手按住硬纸片,然后将杯口向下倒置,松开按住纸片的手,结果纸片掉下来.水“哗哗”全部留了出来。  相似文献   

3.
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自然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英国物理学家罗杰尔·培根说过:“没 有实验,任何新的东西不能深知”。因此,实验能力的培养,不但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实 验习惯,而且给了学生一把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他们就能 自己去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在自然教学中,我是这样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一、巧设疑问,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对每节自然课的每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力求激发孩子们探 究问题根源的兴趣。如在讲《大气压力》一课时,一开始我先拿出一个盛满水、盖着纸片的…  相似文献   

4.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物理教科书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课后小实验。对于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已众所周知。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小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这些小实验,教师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1 演示实验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心理的一个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自然的奥妙,兴趣广泛、强烈,但缺乏深度和稳定性。如果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演示实验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例如:我在《大气压》一节的教学中,首先演示母子管实验,在大试管中注入水.将略小的试管放人大试管水中,然后提问:若手拿大试管倒置,小试管如何?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小试管会受重力而掉下。然后实验,学生惊奇的发现小试管不但没有掉下,  相似文献   

6.
马新侠 《化学教与学》2010,(8):64-64,67
家庭小实验密切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开展家庭小实验有助于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联系起来.扩充学校教育资源,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能力。然而家庭小实验作为课题实验的延伸.化学整体教学任务的一部分.在化学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教师只是将家庭小实验与“有趣”、“好玩”联系在一起,很少要求学生认真做家庭小实验.更谈不上组织家庭小实验的教学了。然而家庭小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的机会,给与学生足够的空间,自由发挥,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家庭小实验的功能.通过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基本途径。物理实验按来源、形式、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四类: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课内小实验、课外实验。下面就如何在各类实验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一些具体的要求及粗浅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张辉军 《考试周刊》2013,(56):146-146
<正>近年来由于初中生物学科成为考查学科,生物学科的毕业考试成绩不纳入中考总成绩。于是就有学生不重视生物学科,对学习生物知识不感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学生要学好生物基础知识和掌握实验技能,就必须进行实验。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就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小灯泡电功率的一种方法。 实验原理:P—UI。 实验电路: 如图1所示。在教学中,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刻苦钻研实验的良好习惯,丰富学生学习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我在正确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用理论和实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
郑德健 《考试周刊》2011,(21):174-175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我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形成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收到了明显效果。一、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是培养多种能力的前提,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兴趣不仅能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生动活泼地学习物理以至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周立国 《学周刊C版》2013,(4):126-127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家庭小实验是让学生在家庭中自己设计,自己寻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自己总结的新颖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的机会,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一、家庭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常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人要获取知识,听着不如看着,看着不如亲手做。学生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习  相似文献   

13.
陈雅静  徐军 《考试周刊》2014,(48):145-145
现在的学生学习习惯普遍较差,自觉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必须把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当前课堂教学模式要达到的目的。因此,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通过本学期的听课学习,结合教学实践,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实施探究性教学有如下体会。一、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重视演示实验并选择时机设置实验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搞好实验教学,就必须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化学实验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习惯;在化学实验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加强直观性,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学习主动性的高低则主要来自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化学实验感兴趣,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学好化学实验技术基础。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实验技术基础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一、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因素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应达到四个转变:一是变“教学”为“学教”、二是变“教学”为“教思”、三是变“教学”为“教育”、四是变“教学”为“教法”.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会”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其中的关键便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量事实证明,化学实验是引起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因素,只有把化学实验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以过氧化氢知识为例,它出现在高中第一册第六章“氧族元素”中,在第二章“碱金属”一节中学过过氧化钠(Na2O2),包括它的化学键、电子式、化学性质等.那么,怎样把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筑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呢?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当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愿意学、主动学。新课标也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所以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就一定要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实验课堂、让游戏走进生物课堂、让生物知识生活化等方面来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挥物理小实验,符合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训练为主线、调节为关键、能力为目标的原则,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也是教师课堂教学取得高效的保障.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认真研读教材,明确学习目的.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中激发出学习兴趣.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尽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自然就会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0.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改变课堂中“教师中心”的状况.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我在物理启蒙教学中,尽量将小实验“揉合”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有所增强,逐步使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下面简述几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