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秀莉 《药物与人》2014,(12):309-309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为精神病患者采取精神药物和其他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2至2013年我院的69例精神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有34例患者,我们使用了奥氮平治疗,实验组有35例患者,我们使用了奥氮平和胃肠药物,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总结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各项评分相比治疗之前存在差异性,有明显的改善.两组之间的评分也存在差异性. 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为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精神病患者在治疗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需要使用超过2种药物治疗,而精神药物和其他药物的联合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大,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表现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以用药方案不同分组,对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9%(4/45)显著低于对照组31.11%(14/45)(P 0.05)。结论:奥美拉唑在治疗中会引起肾脏、消化、神经及血液系统发生不良反应,虽不良反应率低,但仍要加强管理,关注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规范用药合理性,防止药效降低,提高奥美拉唑用药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药物对心血管内科心绞痛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8年8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心绞痛患者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心绞痛临床药物治疗,并将其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运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患者开展治疗,对照组运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96.00%)优于对照组患者(80.0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的不良反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为20.0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血管内科中心绞痛药效良好,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作为治疗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首选方案加以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5年9月我院的92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46例,两组使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对照组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实验组使用喹硫平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是95.6%,对照组是93.5%,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7.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几率是39.1%,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疾病患者除了接受降压药物治疗外,使用喹硫平和阿立哌唑的效果也比较优秀,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所以值得优先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药物预防创伤后应激性溃疡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创伤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静脉滴注奥美拉唑药物进行预防干预,研究组使用静脉滴注泮托拉唑药物进行预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几率、不良症状发生几率及服药前后胃液PH值变化.结果:研究组重度创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几率及不良症状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另外研究组服药前后胃液PH值变化浮动较小,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应激性溃疡患者采取药物预防过程中,泮托拉唑及奥美拉唑作为临床常用药物,均具有预防性功能,但是奥美拉唑对于应激性溃疡患者临床预防效果理想,不仅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情况还可快速提升胃液PH值,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几率,减少不良症状发生,应在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
阿宗 《现代养生》2014,(24):46-46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常规药物治疗内科消化疾病效果。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90%患者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7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疗效比较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12.8±6.7)天后出院,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上腹痛、泛酸嗳气、烧心等症状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6例上腹痛,8例泛酸嗳气、3例烧心,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科消化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治疗内科消化疾病当中应用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的疗效对比并进行药学分析。方法:抽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某区直医院接受治疗的内科消化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雷尼替丁治疗,实验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进行两组对比,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应用雷尼替丁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实验组明显较高;在发生不良反应方面进行两组对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0%,实验组明显较低。经比较,组间差异均明显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内科消化疾病当中应用奥美拉唑,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儿科临床中应用阿奇霉素的用药不良反应加以总结.方法:按照用药不同,将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50例儿科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75例使用其他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将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具体表现加以对比和统计.结果:通过观察可知,阿奇霉素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反应、发热、抽搐、过敏性皮疹等,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分别为56%(42/75)、20%(15/75),两组之间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儿科临床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且类型复杂,需要临床人员加强注意,合理用药并配合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冠心痛中医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4年5月至10月我院的30例冠心病患者来进行分析研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实验组使用中医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临床中护理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实验组不良反应几率是6.67%,对照组的有效率是26.67%,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冠心痛患者接受中医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与单独使用阿奇霉素对治疗宫颈炎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分析2015年6月—2016年8月来本院妇产科就医入院治疗的86例宫颈炎患者的资料,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每一组是43例,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进行给药,对照组患者只应用阿奇霉素,观察比较两组不同用药方式的患者的临床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6.5%,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的区别,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实验组的宫颈炎复发率为9.3%,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3.3%,实验组的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宫颈炎时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阿奇霉素,而且宫颈炎治愈后的复发率低,两种用药方式的不良反应并无区别,值得临床上进行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研究。方法:选择120例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使用药学服务作为实验组,使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抗菌用药,联合用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中使用药师开展的药学服务,有利于减少药品不良反应,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分析躁狂症患者联合采用碳酸锂与氯氮平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江苏省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躁狂症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联合采用氯氮平和碳酸锂治疗)和对照组(25例,单独采用碳酸锂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8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腹泻、便秘、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率(28%)显著高于对照组(1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躁狂症患者联合采用碳酸锂和氯氮平治疗的效果更优于单用碳酸锂,但是联合用药大大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此联合用药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全麻联合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全麻,实验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5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实验组疼痛发生率为2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且两组间各数据相差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过程中麻醉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静脉输注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要点。方法在静脉输注药物的住院患者中筛选出180例,分析影响静脉注射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所有患者根据病历号分为两组,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联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P0.05。结论对影响静脉输注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进行分析,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患者通过奥美拉唑与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雷尼替丁联合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为奥美拉唑联合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针对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比对照组(75%)高(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25%),(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通过奥美拉唑与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吴屈雨 《现代养生》2014,(4):100-100
目的:针对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展开药物对比治疗研究,了解奥美拉唑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旨在了解奥美拉唑的药理以及临床使用优越性,为我院今后用药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胃溃疡患者共188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94人。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奥美拉唑药理。结果: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采用雷尼替丁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者溃疡恢复时间短且效果好,不良反应产生几率较小。结论: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在临床效果上较好,适合我院在今后用药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联合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联合用药;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25%,不良反应率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9%;对照组治愈率85%,不良反应率1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8%。结论: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临床情况.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将24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120例/组.一组患者单一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临床表现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第一代相比更高(P<0.05),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其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所占比例最大.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比单一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更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且不良反应的出现还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类型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就普萘洛尔联合奥美拉唑对肝硬化并胃溃疡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肝硬化并胃溃疡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对参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普萘洛尔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普萘洛尔联合奥美拉唑对肝硬化并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62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使用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用量的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7.09%)远远大于对照组的(61.2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68%)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建议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