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嘉明  徐素文 《轧钢》1989,(1):22-27
1.前言随着工业、国防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航空、汽车制造、原子能和空间技术的发展,要求提供日益增多、质量越来越好、品种不断扩大的各种精密薄壁高质量的管材。冷轧是生产精密薄壁高质量管材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世界各国对管材冷轧都很重视。冷轧管机的类型有:二辊式、多辊式、  相似文献   

2.
曹富荣  崔建忠 《钢管》1996,(6):45-49
介绍了用电算方法进行二辊周期式冷轧管机孔型设计的基本原则,编制了孔型设计和轧制力电算程序,给出了电算实例。该电算程序具有运算速度快、结果准确等优点,适合于冷轧钢管和有色金属管材生产。  相似文献   

3.
李连诗 《钢管》1996,(2):29-34
介绍了用冷轧管机生产一些特殊异型管的方法及其有关参数的确定。这类管材主要是原子能反应堆用异型管、热交换器和直升飞机螺旋桨用高精度等壁多边管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用电算方法进行二辊周期式冷轧管机孔型设计的基本原则,编制了孔型设计和轧制力电算程序,给出了电算实例。该电算程序具有运算速度快、结果准确等优点,适合于冷轧钢管和有色金属管材生产。  相似文献   

5.
高速环形孔型二辊冷轧管机动力平衡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冷轧管机曲轴平衡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建立了冷轧管机曲轴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其惯性力短波动最小及惯性力幅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冷轧管机曲轴平衡系统平衡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双排辊冷轧管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进行了冷轧钢管实验。多次现场实验表明,采用所研究的双排辊冷轧管机能够实现大减径量和大减壁量轧制,并可轧制薄壁钢管,已轧制的成品钢管规格有Φ25mm×2.5mm和Φ19mm×0.9mm,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该轧机的研制成功可为我国现有冷轧管机的改造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白连海 《钢管》1992,(3):1-5
详细介绍了德国、原苏联冷轧管机发展概况和有代表性的几种冷轧管机结构特点及性能参数;同时介绍了我国冷轧管机的研究情况,探讨了提高冷轧管机产量和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PdY合金薄壁管冷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银娥  王轶  马光 《贵金属》2003,24(4):40-43
介绍了采用三辊轧管机冷轧PdY合金薄壁管的工艺 ,分析和找出了轧制时管材易出现开裂的原因 ,发现管材壁厚 (W)与其平均直径 (D)之比越小 ,相对壁厚越薄越易开裂。其W/D临界值为 0 0 7;轧辊 (圆弧工作面 )直径与轧出管外径之比越大越易开裂。由此作者重新编制了轧管工艺 ,使每道次的轧制参数都尽量满足避免 (或至少必须保障不同时 )出现上述使管材破裂的 2个因素的条件 ,结果顺利轧制出 6× 0 3mm薄壁管。  相似文献   

9.
白连海 《钢管》1992,(2):31-38
详细介绍了德国、原苏联冷轧管机发展概况和有代表性的几种冷轧管机结构特点及性能参数,同时介绍了我国冷轧管机的研究情况,探讨了提高冷乳管机产量和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设计和调试多排辊式冷轧管机的实践出发,以生产率计算公式为依据,分析了影响冷轧管机产量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锆合金包壳管的冷轧质量,通过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和工序能力分析研究了锆合金包壳管冷轧后的壁厚偏差问题,并基于试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 DOE)技术对皮格尔冷轧工艺进行了优化。包壳管冷轧质量分析和工艺优化试验的结果表明,轧制前管材的壁厚偏差和送进量对轧制后的管材壁厚偏差有显著影响;当轧制前管材壁厚偏差<0.3 mm、壁厚变形量为65%、送进量为1.0 mm/次时,轧制后的管材壁厚偏差最小;通过轧制工艺优化后,反映壁厚偏差离散性的极差平均值由0.036减小到0.018,极差波动也明显减小,轧制质量显著提高;当轧制管材壁厚变形量一定时,对轧制前壁厚偏差较大的管材,采用小送进量轧制,可减小轧制后管材的壁厚偏差,达到提高锆合金包壳管材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成型、焊接、冷轧、退火等工序的工艺参数对Ti-0.3Mo-0.8Ni管材精度及焊缝质量的影响,发现该合金成型性好、可焊性好,焊缝质量可通过两次冷轧加退火得到改善,焊轧管的性能和精度达到同规格无缝合金管材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冷传瑞 《轧钢》1999,(6):52-54
介绍了用LD60三辊冷轧管机生产油缸用20钢高强度精轧管的生产工艺,分析了影响管材表面粗糙度和性能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方河才 《钢管》2005,34(5):1-6
对二辊式、多辊式冷轧管机发展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和比较;对冷轧管机主参数系列、机架行程长度、曲柄转向、同步齿轮分度圆直径、同步齿轮模数、单双回转送进及多辊式冷轧管机轧辊数目的选取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设计建议。还推荐了一种新型的轧管机平衡系统即双偏心块齿轮平衡系统及多辊式冷轧管机机头圆定心结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使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多排辊冷轧管机的强度、刚度进行了动态分析,给出了该冷轧管机在正常轧制过程中主要部件随时间变化的应力和变形,并指出惯性力是决定冷轧管机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对小规格冷轧管机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四项措施:(1)采用不停车上料;(2)采用二辊式冷轧管机;(3)采用多辊的双排辊轧制;(4)采用多排辊式冷轧管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冷轧管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了我国冷轧管机采用的最新技术:采用双扇形块平衡机构、新型闭式机架、伺服电机回转送进实现连续上料、连续送进、连续轧制;同时介绍了新一代冷轧管机的性能参数和结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冷轧管机设备和工艺的发展趋势。由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高速冷轧管机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外冷轧管机的技术水平,结合我国在这方面己取得的成就和国情,提出了我国今后发展冷轧管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Stinn.  H 村夫 《钢管》1990,(6):54-55,57
本文介绍的新型高精度小直径周期式冷轧管机能够轧制直径4mm的钢管。由于该轧机在设计和工艺方面进行了许多改进,可将钢管减径到成品尺寸,从而大大减少了废品。用此工艺生产的钢管公差精度极高,直径和壁厚公差均在10μm以下。小直径钢管采用冷轧工艺生产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20.
重点介绍了我国冷轧管机采用的最新技术:采用双扇形块平衡机构、新型闭式机架、伺服电机回转送进实现连续上料、连续送进、连续轧制;同时介绍了新一代冷轧管机的性能参数和结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冷轧管机设备和工艺的发展趋势。由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高速冷轧管机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