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肖玉珍 《工程机械》2012,43(9):60-61
轴上、端面上的对称键槽加工方法通常是:用分度头装夹铣完零件上的第一个键槽后,根据槽数的不同,分度一个角度夹紧,再铣第二个键槽。我公司在加工如图1所示的零件时,由于零件长达530mm,受设备的限制,在铣床上无法加工,只有在镗床上加工端面键槽,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简易的工装进行分度。  相似文献   

2.
我厂生产的200马力推土机终传动链轮和轮毂采用六等分矩形键联接,由于该部件大,等分精度高,加工较困难,现用自制的键槽铣床加工解决了问题。一、零件要求及原加工工艺链轮与轮毂(见图1、2)分别在内外圆锥面上加工出六等分键槽,然后在轮毂键槽内嵌入矩形键,再把链轮、轮毂进行压装。键槽光洁  相似文献   

3.
内球面零件由于加工表面比较特殊,加工起来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如不采取特殊措施,零件的加工质量很难保证。在实际生产中,只有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并设计专用夹具才能有效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文章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内球面车削夹具和车削方法。  相似文献   

4.
键槽划线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有键槽的机械零件,需划线加工。过去是在平板上用划线高度尺划线,费时费工,工效低。现改用键槽划线夹具,提高了工效,取得好效果。该夹具是根据图1原理,利用报废的游标卡尺改制的,结构见图2。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5)
在数控加工中,加工的零件可谓多种多样,例如细长轴、丝杠、轮盘、键槽、薄壁、型腔等多种零件,薄壁零件也是较为常见的零件。大部分薄壁零件外型并不复杂,在数控加工中编程较为容易,但由于薄壁零件的自身其要求精度高,在实际操作时会受到切削力、切削热、机床卡具、刀具等多方面的因素干扰,工件易发生变形,使其在实际加工中不易操作,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针对影响加工薄壁零件精度不高等因素,分析了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0)
本文介绍一曲轴零件夹具,曲轴零件小头已经外圆已精磨成行,又有外螺纹,由于该工序精车余量很小,实际加工时间较短,这样相对装卸工件就占用很多的时间,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根据该曲轴零件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设计了一套高效不停车夹具,该夹具由一个传动套和两个接套两大部分组成,通过这两大部分组成的这套夹具,在批量生产加工中,解决了在完全不停车的情况下,即保护了工件的小头端精度,又简化了装夹难度,降低劳动强度和操作技术要求,从而提高了加工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3)
切刀轴是切膜机的关键零件。该零件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需要多次装夹,严重影响加工效率,为了解决该问题,本人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经反复研究后,设计出一套用于该零件铣削加工用的带自定心结构的可翻转组合式夹具,提高了工效,保障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
在实现机械加工的过程中,为了便于机床定位,对加工精度进行保证,就必须固定零件位置,从而能够使刀具具有参考位置。固定零件装置称为夹具,在铣床加工中由于需要主轴旋转,滑板及工作台运动,导致铣床夹具构成较为复杂。对夹具功能及工件定位、夹紧进行分析,对夹具总体结构进行确定,节约装卸工件时间,以此有效提高加工效率,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9.
聂福全 《工程机械》2004,35(3):48-49,53
大直径薄壁类零件在磨削外圆时,由于存在装夹困难及变形量较大等问题,零件的加工质量很难保证,必须设计专用夹具及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文章针对拖式混凝土泵车中的一种典型零件,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外圆磨削夹具及零件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7)
本文分析和设计了不锈钢材料薄板零件的加工工艺,主要研究了两套夹具在特种机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和生产周期差异。通过夹具设计可以解决薄板加工易变形的问题,有利于制定更加合理的加工工艺。本研究解决了同种材料,不需表面加工,厚度不一形状类似的垫片类零件的机械加工生产的问题,为类似零件的加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26)
为优化某专用设备中对设备性能起到重要作用的关键零件加工工艺,进一步提高该零件加工一致性与合格率,保证某专用设备运行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查阅该关键件相关设计专利,对该关键件的成型方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现行线切割加工工艺实现不了专利显示该零件三维棱锥结构的加工,需要研究新的加工方式的结论,同时根据设计专利介绍及零件结构特点,总结出采用铣削加工工艺才能加工出该零件三维棱锥结构形状。在此基础上,根据该关键件设计图纸的尺寸、结构,采用作图法确定了组成三维棱锥结构的空间三个平面之间的夹角、交线、交点等位置关系,这样在铣削加工时,只要将这三个平面,分别翻转到加工位置即可实现加工,并使用UG软件按计算出的位置关系绘制了三维棱锥图,结果满足工艺设计要求。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及现有设备,设计了铣削用翻转夹具及铣削平面的刀具,并在机床进行了初步加工实验,加工出的零件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专利描述的形状。综上,通过研究确定了一种新的关键零件头部铣削加工工艺方法,并研制了翻转夹具和铣削刀具,通过加工实验,基本确定了工艺参数,加工出的零件满足设计要求。采用本工艺加工出的零件装配到专用设备上,在2013年进行的专用设备性能试验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  相似文献   

12.
列宁格勒印刷机械厂在零件分类和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工艺专业化,使得50%以上的零件实行了成组加工。为此,建立了专业化成组加工流水线和工段,制订了生产计划和工艺定额。工厂里,约有59%的零件(旋转体零件、铸件、轧件和模锻件)的机械加工,分别在16条机械化成组加工流水线上进行。为了对具有复杂平面和空间表面的铸件和轧件进行成组加工,采用了带有快速传动装置的可调夹具系统。工厂里,一半以上的铣工都在装有这种夹具的机床上工作,这种夹具的使用效果(加工指标)见表1。工厂的经验表明,当采用可调夹具并与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相结合的时候,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零件的成组加工线上推广此种夹具,可保证提高劳动生产率25~30%。并且,使用多年来,劳动生产率每年稳定增长8~14%,因而全厂性指标提高了一倍。  相似文献   

13.
ZX系列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防逆套推键槽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振动器的防逆和传动效果。其传统的加工工艺是用立铣,将工件装卡在分度头上进行。这种加工方法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加工精度低,质量不易保证。本文以ZX50插入式振动器防逆套推键槽的加工为例,介绍一种加工此类零件的装置。  相似文献   

14.
偏心轴是重要传动零件,其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复杂。详细分析、优化其加工工艺,并设计了车削工艺的夹具。该夹具结构简便,结实耐用,合适大批大量的偏心轴生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振动压路机典型偏心零件-偏心壳体上台阶及孔系的加工难点分析,详细介绍此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的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16.
在机械设备的维修中,常常会遇到轴类零件的键槽或平面部分有磨损等损坏的情况,如果需要修复,最常用的方法是堆焊以后重新加工出键槽或平面部分。但是,对于那些流动进行机械化施工和只有车床而没有铣床的小型单位来说,无疑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本文就针对这种情况谈谈如何在车床上进行轴类零件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6)
在实际教学和生产工作中,平行面的铣削是铣床加工的基本工作内容之一,也是进一步掌握其它各种复杂表面的基础。由于受铣削方法或铣削夹具等问题会对零件精度产生影响,改变具体的加工工艺过程,进行必要的夹具设计和数学计算,从而保证零件的精度,熟悉加工细长平行面的铣削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安存胜  聂福全 《工程机械》2013,44(6):53-55,204,207
在一些薄壁精密工件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其壁厚薄,刚性较差,在夹紧力及切削力的作用下,很容易造成工件的尺寸和形位公差超差,特别是对于某些零件上外圆与内孔之间有较高形位精度要求的薄壁零件,其加工精度更是难以保证,必须采取措施通过设计专用夹具,优化工件的夹紧状态,才能减小夹紧力对工件的影响,尽可能减小切削力,确保此类工件的加工精度。液性塑料定心夹具作为一种柔性、高精度的定位夹具,被广泛应用于薄壁工件车、磨等加工工序中,可有效解决在加工过程中夹紧力及切削力对薄壁工件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周翀 《广东建材》2009,25(8):273-275
本文结合具体机械零件构造,详细分析了原加工工艺的诸多问题与缺陷,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和设计新的夹具和参数,实践证明,改进工艺后加工出的零件完全符合图样精度要求,且质量稳定;提高加工效率达3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沙卫群  崔明广 《工程机械》2012,43(11):58-60
车加工薄壁轴承套圈的传统装夹方式为:用与被加工零件尺寸相适应的铸铁胎具(夹外径时胎具尺寸比零件尺寸大2mm,夹内径时胎具尺寸比零件尺寸小2mm),胎具上开5mm宽通槽,目的是利用胎具的变形达到夹紧的目的。针对车加工薄壁轴承套圈传统装夹时易产生圆度超差的难题,分别运用两种非常规装夹方案(改进A型、改进B型)代替传统装夹方式车加工薄壁轴承套圈,改进A型夹具利用传统装夹方式将原零件的径向受力改为轴向受力,改进B型夹具增加橡胶件将零件的点受力改为面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