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早产儿氧疗与视网膜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超 《小儿急救医学》2005,12(6):442-445
近年,极低出生体重(VLBW)甚至超低出生体重(ELBW)的早产儿较前增多。这些早产儿机体发育未成熟,生存能力极差,发生许多严重合并症,为抢救其生命,大多必须采用不同方式的氧疗,否则,会发生脑缺氧,导致脑瘫、智力障碍等后遗症。但早产儿氧疗与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目前ROP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约占儿童致盲原因的6%~18%。因此,早产儿氧疗与ROP防治是新生儿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本文主要讨论ROP发生的高危因素、早产儿氧疗与ROP的关系及ROP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近年,极低出生体重(VLBW)甚至超低出生体重(ELBW)的早产儿较前增多。这些早产儿机体发育未成熟,生存能力极差,发生许多严重合并症,为抢救其生命,大多必须采用不同方式的氧疗,否则,会发生脑缺氧,导致脑瘫、智力障碍等后遗症。但早产儿氧疗与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目前ROP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约占儿童致盲原因的6%~18%。因此,早产儿氧疗与ROP防治是新生儿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本文主要讨论ROP发生的高危因素、早产儿氧疗与ROP的关系及ROP的防治。1 ROP的病因…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及其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危险因素,为合理防治RO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至2008年5月,我院NICU住院的胎龄≤36周、出生体重≤2500 g行ROP筛查的1675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记录早产儿的性别、胎数、孕周、出生体重、用氧情况、患全身疾病情况及孕母情况.同时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和判定早产儿R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675例早产儿中,发生ROP 195例,ROP患病率为11.6%.195例ROP患儿中,达到阈值前病变Ⅰ型或阈值病变者35例,占筛查早产儿的2.1%.ROP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发现,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氧疗时间越长,ROP患病率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低出生体重、小胎龄、窒息、呼吸暂停、氧疗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OR值分别为0.957、1.052、1.186、5.314、1.881).结论 低出生体重、小胎龄、窒息、呼吸暂停、氧疗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建议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所有早产儿均进行ROP筛查.  相似文献   

4.
随着早产儿存活率的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病例明显增多,已成为发达国家首位儿童致盲性疾病,也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儿童致盲性疾病。我国每年有25000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约有近30000例早产儿发生ROP,提高ROP的防治水平非常迫切。目前ROP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激光和手术治疗,但经过这些治疗后视网膜血管不再继续发育,导致远期视力受损。因此,药物治疗成为ROP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一种与早产儿相关的眼部疾病,特点是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血管异常的发生,重症者可引起视网膜脱离而失明,是儿童视力障碍和失明的主要原因.ROP是一个复杂的疾病,除了目前发现的吸氧、胎龄小、低出生体重、细胞因子等因素以外,促红细胞生成素、感染等因素均是可能影响本病发生的因素,根据其发病机制,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已愈发重要,现就ROP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视网膜病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e,ROP)是一种未成熟或低出生体质量儿的视网膜增殖性病变,主要是由于未成熟儿视网膜发育不完善,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使视网膜缺血,造成新生血管形成,导致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可并斜视、弱视、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变性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氧疗方法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olpe报告来自全世界关于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大量随访的研究指出:〈1500g早产儿生存率接近8596。随着存活率的增加,早产儿的肺损伤、脑损伤及视网膜病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步增高。近年报道指出,发达国家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生率、严重度及阈值病变均呈下降趋势,但ROP在VLBWI中仍普遍存在,超低出生体重(ELBWI,〈1000g)早产儿ROP发生率为81.6%,约有12.5%胎龄23--26周的早产儿因阈值病变需要治疗。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异常血管化的双侧眼疾患[1],据统计ROP约占儿童致盲病因的6.3%~37.9%.随着早产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抢救成功率的不断提高,此病发生率呈现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在临床工作中预防此病发生的关键问题在于明确各种高危因素.但本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尚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多发生于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是导致儿童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其主要的病理特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通过控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在新生血管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玻璃体内注射VEGF抑制剂及生后早期提高早产儿血清IGF-1水平是防治ROP的有效方法.该文以国内外相关研究为背景,综述VEGF及IGF-1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针对其作用机制而采取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病情况及影响ROP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4-03—2005-12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监护室住院的胎龄≤34周和(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在生后4~6周或校正胎龄至32周时进行眼底检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3例早产儿中有25例发生ROP,发生率为12.31%,7例出现阈值或阈值前病变需要治疗,占3.4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小胎龄、低出生体重、母亲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是发生ROP的危险因素,ROP组与正常眼底组在这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胎龄、低出生体重、母亲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是发生RO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20.
术中判断肠活力三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中准确地评价肠活力是外科医师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应用兔肠缺血模型,比较静脉荧光素、表面血氧测定和激光多普勒三种技术判断肠活力的精确性。结果:诊断效率静脉荧光素法为78%,表面血氧测定为68%,激光多普勒为95%。后者精确度显著优于前二者,且操作简便、迅速,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