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水平垃圾压缩装置工作原理,提出了液压系统设计方案,并简化了模型,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液压系统模型,利用Adams/Controls与Matlab/Simulink对水平垃圾压缩装置的垃圾压缩过程,进行交互式联合仿真,验证了水平压缩装置液压系统设计满足最初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涡旋压缩机复杂工作条件下性能预测不准确的问题,基于变质量热力学和传热学原理,考虑实际泄漏和传热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实际工况的多变压缩过程指数计算模型,并分别求解得到了涡旋压缩机工作过程中气体质量变化过程指数和传热过程指数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压缩过程中泄漏引起气体质量变化的过程指数与泄漏量成正相关,传热过程指数变化呈指数衰减规律,泄漏和传热综合影响的涡旋压缩机多变压缩过程指数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一个完整的压缩循环过程中,压缩过程指数为一变值,压缩腔内气体质量的变化对过程指数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首先针对工程分析数据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工程分析可视化的网格简化算法。该方法将实体网格转化成面网格,消除网格的内部面,并在基于边折叠思想的网格简化算法中引入误差准则、特征准则和权重准则控制合并点的选择过程,提高了简化结果的精度。其次,讨论了基于索引表的数据场的压缩方法。该方法可以利用权函数控制数据场的压缩精度。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网络环境下工程分析数据的传输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液压缩管机主机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及模具优化设计过程中结构的简化,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对实例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5.
王君  李强  李娟娟 《流体机械》2008,36(1):22-25
建立了往复压缩机压缩过程中伴有气体泄漏和不稳定传热耦合作用下的变质量系统气体压缩热力过程的数学模型,应用龙格-库塔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并分别讨论了传热、质量泄漏及其耦合作用对气体压缩热力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质量泄漏对压缩热力过程影响较大,延长了压缩进程,在示功图上其过程线较为平坦.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的比较证实了所建立的压缩过程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所得到的压缩热力过程更符合往复压缩机的实际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圆柱形螺旋压缩弹簧的一致性设计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分析了在安装尺寸基本确定条件下圆柱形螺旋压缩弹簧的高精度设计与调整。其设计思想能克服弹簧设计及调整过程中的盲目性,简化设计过程,达到很高的设计精度。其设计思想对其它型式弹簧的设计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变质量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在气体泄漏和不稳定传热耦合作用下的往复压缩机气体压缩和膨胀热力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机对其进行数值求解,并分析讨论了传热、质量泄漏及其耦合作用对气体压缩和膨胀热力过程的影响。通过与实验测试结果的比较证明了所建立的压缩和膨胀过程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有助于更精确的描述往复压缩机的压缩和膨胀过程。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考虑到润滑影响的压缩腔和背压腔工作过程数学模型,并对压缩过程进行了计算模拟,得到了流入压缩腔内的润滑油量与涡旋压缩机容积效率、压缩功率损失,背压和排气温度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运行条件下的实验研究,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压缩腔内油-气质量百分比为5%-12%时,涡旋压缩机的性能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以一圆柱形压缩螺旋弹簧为例进行优化设计 ,然后根据相似指标 ,通过极为简单的运算 ,将其优化设计成果推广。这样既能满足不同条件的实际需要 ,又能大大地简化弹簧的优化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0.
基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无油涡旋空气压缩机压缩过程数学模型,模型采用单腔控制容积法,以月形容腔作为控制容积,考虑了压缩过程中的换热效果以及气体泄漏。模型充分反映了压缩腔旋转过程中的体积、质量、温度、压力的变化过程。数学模型仿真值和压缩机的实测值吻合,达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该研究为无油涡旋空气压缩机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刘凯  姜希彤  查海滨  王君 《流体机械》2013,41(4):47-50,57
分析了爪式流体机械工作全过程包括吸气、压缩、排气和混合过程的工作特性;运用变质量系统增压过程方程和数值模拟方法讨论了工作过程中工作腔内压力、质量等参数随旋转密封面啮合间隙大小的变化关系;得到了不同间隙下爪式流体机械内压缩过程和混合过程的泄漏规律;研究内容有助于爪式流体机械的设计、加工、装配和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涡旋压缩机结构对小型燃机然气增压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燃机然气增压系统仿真的涡旋压缩机的分布参数简化模型。导出适宜于任意渐开线初始角的包含吸气、压缩和排气全过程的分段函数形式工作腔容积模型和泄漏模型,建立了基于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和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涡旋压缩机模型,并用四阶R—K法求解,将模拟计算的压缩机质流量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压缩机的吸气预压缩,压缩泄漏以及排气过压缩等详细工作过程..该研究为压缩机及其增压系统的性能研究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喷油涡旋空压机实际压缩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质量热力学基木共系式,推导出了有泄漏喷油压,缩机实际压缩过程方程、压缩功、不足压缩损失、内部损失、喷油量计算式,并分析了喷油量、泄漏量对压缩过程的影响情况,给出了喷油涡旋空压机的计算实例。为喷油空压机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简便、可靠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项式插值方法辩识FIR模型 ,通过插值方法引入一转换矩阵W ,实现从FIR模型参数序列 {hi}到压缩FIR模型参数序列 {cj} 之间的转换 ,从而减少了脉冲响应待辨识参数 ,简化了辨识过程 ,提高计算速度。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快速、简洁和准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壁面开孔蜂窝在准静态异面压缩下的平均压缩应力,基于简化的超折叠单元理论,以开孔"Y"型单胞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壁面开孔蜂窝结构的平均压缩应力计算式.通过建立不同孔边比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平均压缩应力计算式中延展面积的影响因子,在尺度因子为1的情况下,延展面积影响因子与孔边比成线性关系.通过对具有不同厚边比的壁面开孔蜂窝平均压缩应力的数值计算,验证了理论计算式的准确性,并探讨了孔形状和尺度因子对平均压缩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壁面开孔蜂窝结构的平均压缩应力主要受绞线的变化及延展面积的影响,平均压缩应力随孔边比的增大而减小,当尺度因子增大时,其延展面积会减小,与尺度因子为1时相比,当尺度因子增大到使压缩过程较稳定时,平均压缩应力下降40%左右.  相似文献   

16.
压缩体素模型在五坐标数控仿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五坐标数控加工仿真中刀具扫描体和零件毛坯之间布尔运算量大,传统基于空间分解的体素建模方法需要大量计算机内存空间,仿真时间很长,仿真精度低等问题,结合Dexel模型提出了一种压缩体素模型,极大地简化了仿真过程中的布尔运算,同时有效地压缩了仿真模型的数据量,仿真的精度也有所提高.并且根据压缩模型特点,设计了基于Marching Cubes的优化表面三角网格提取算法,加快了仿真结果的图形显示.整个加工过程的仿真速度比传统体素模型提高了8~9倍,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月壤及缓冲支柱弹塑性变形对探测器着陆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球探测器着陆过程动力学分析是探测器软着陆机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基于国际流行的四腿悬架式着陆器模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月壤变形,着陆器着陆腿弯曲及压缩变形对探测器着陆性能的影响。论文首先在忽略着陆机构弹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建立探测器倾斜月面着陆数学模型;其次,综合考虑月壤变形及着陆腿压缩、弯曲变形,通过简化模型,研究了上述变形对着陆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探测器着陆过程刚柔耦合分析对上述分析予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月壤及支柱压缩变形对探测器着陆性能影响较小,在探测器软着陆设计初期阶段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探测器缓冲支柱弯曲变形对探测器着陆性能将产生较为严重影响,在探测器软着陆机构设计阶段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氨系统单级压缩用于低温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氨制冷系统单级压缩用于低温库,打破了传统设计模式,可以简化系统,节约投资,减少运行管理费用,对于冷库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全地形车车体结构动态特性分析时,有限元建模过程中发动机这一复杂形体三维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难度较大的情况。从有限元基本原理出发,找出了复杂形体简化模拟时对结果影响较大的质量、质心、转动惯量等参数。通过模拟仿真分析发现将复杂形体简化为相同质量、质心、转动惯量的简化形体仿真结果与实际最为吻合。在对全地形车车体分析时,采用该方法将发动机简化为相同质量、质心、转动惯量的长方体,实验结果和有限元仿真结果对比表明,该发动机简化模拟方法实用且可行,从而能达到在全地形车设计或改进阶段预测各种性能的目的,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20.
以压缩天然气加气机为分析对象,从其充装汽车燃料的具体流程出发,详细探讨了影响加气机计量准确性的因素:质量流量计和引入经验密度值进行质量体积的换算过程。其中,质量流量计的准确性影响可以通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对加气机的定期检定来保证;而经验密度值的影响则可通过对加气站出售的压缩天然气进行准确气质分析来减小。但是,保证加气机计量准确性最有效的方法是全面推进车用压缩天然气计量结算单位改革,将体积单位m~3直接更改为质量单位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