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常用水质评价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很多,特点各异.在重点分析最差因子判别法、有机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法、主分量分析法和基于模糊理论的贴近度综合评价法这4种方法特点的基础上,以上海市若干水质监测点的监测成果为例,利用这4种方法分别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最差因子判别法评价的水质较差,而贴近度综合评价法评价的水质又过于乐观.有机污染综合指数评价法需要多次计算,多次比较,比较繁琐.主分量分析法充分考虑了各参评因子的权重,评价过程只需要通过一次计算,就能得出一个判别式和判别标准,以后评价时可以直接使用,而且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是一种比较好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及主成分分析法,对柳州市8处地表水水质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指数法计算结果均为Ⅱ类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与单因子指数法计算结果趋势基本接近,但不能直接判断水质级别;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分析水质的主要影响污染物。因此,综合考虑3种评价方法对地表水水质进行评价,可以获取更多的潜在信息。  相似文献   

3.
夏凡  胡圣  龚治娟  卓海华 《人民长江》2017,48(17):11-15
为准确了解丹江口水库直接入库河流水质状况及其主要污染因子,基于2015年16条入库河流河口水质监测成果,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水质进行评价。3种评价方法均得出神定河、泗河和犟河水质较差的结论;筛选出的主要污染因子大致相同,为总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不同评价方法对河流水质状况评价结果和污染因子排序略有不同,单因子评价法只能给出评价类别,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适用于不同时空的水质变化比较。结合当前丹江口库区水质管理工作,建议适当调整泗河、神定河、犟河水质管理目标,除水质类别外,建议增加主要污染因子的消减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前水体水质评价方法众多,如何筛选合适方法对水质状况进行科学评价,是环境保护中一项基础性和重要性工作。以广东省某水库2008年-2013年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对比分析了这四种方法评估结果的合理性以及存在的缺陷。研究表明:(1)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的水质状况最好,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评估结果的一致性最高。(2)不同方法受权重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灰色关联分析法受权重影响最小,而模糊综合评判法受权重影响最大。(3)灰色关联分析法则适用于初级使用者;模糊综合评判法适用于相关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人群;单因子评估法适用于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综合污染指数法仅能确定水体是否污染,但不能确定具体水质级别,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方法。(4)为准确评估水体水质级别,减少权重和方法对结果的影响,建议采用多种评估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开通前后滇池外海的水质变化,以2009年~2015年滇池外海水质实测数据为例,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滇池外海的水质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评价法具有单一性和片面性,水质类别均为劣Ⅴ类;综合污染指数法可以评价水质级别,但不能评价水质类别;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可以看出水质类别逐渐向Ⅲ类、Ⅳ类转变的趋势;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实测值对比,能客观反应水质类别。综合4种评价方法可以看出,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开通后滇池外海水质好转。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9、2020年在辽河、大辽河入海河段及辽河口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河流、河口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可变模糊评价法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整体而言,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的水质评价等级优于单因子评价法;河流的主要污染指标为DO、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基于单因子法的评价结果为Ⅳ类、劣Ⅴ类,可变模糊法评定等级为Ⅰ~Ⅲ类;河口监测点的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单因子评价结果为Ⅳ、劣Ⅳ类,可变模糊评价法为Ⅱ、Ⅲ类;单因子法基于最差指标的区间评定,可变模糊法综合权衡各指标的影响,在水环境管理中可根据目的不同考虑采用不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客观全面地反映林芝县级以上水源地水质情况,选取林芝市7个水源地的主要污染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质进行了评价;针对单一的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将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运用基于模糊Borda法的组合评价模型进行二次评价。结果表明,林芝市各水源地的水质检测值基本符合国家地表水水质标准,综合水质基本能满足功能区的要求;重金属离子和氮磷营养盐在水源中起主导作用对水质影响最大,应加大监测频率和采取相应治污措施;农牧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林芝水源的主要污染源应;三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且组合评价结果更符合当地地表水水质实际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水污染是太湖主要的水环境问题之一,准确合理地评价太湖水质状况对该地区水环境治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单因子水质标志指数法、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改进的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及基于污染物权重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4—2013年典型断面的水质进行评价,水质单项指标评价表明太湖东部及东南部污染较严重且主要污染物为NH3-N,与该地区水体富营养化现状一致,综合水质评价表明近年来太湖水质呈逐年转好的趋势;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水质标志指数和改进的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更接近太湖水质的真实情况,其中改进的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考虑了最差污染因子对综合水质的影响,克服了单项指标算术平均带来的误差,能真实反映流域的污染状况,为水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林芝市朗县18个村庄为评价对象,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两种评价法进行水质安全评价,为避免各种评价法权重赋值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将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运用组合的模糊Borda法进行了二次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组合的模糊Borda法相对综合污染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区分度;经评价结果和评价排序分析可以发现综合污染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组合的模糊Borda法3个排序具有相近的趋势,较高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和肯达尔相关系数也证明了运用组合的模糊Borda法开展农村饮用水源安全评价是可行的。林芝市朗县18个村庄饮用水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帮玛村、托麦村、冲康村、堆村、卓村、来义村、列村、秀村、扎西塘村、杰村、娘村、康玛村、嘎贡村、东雄村、多龙村、热米村、拉多村、桑木村等18个村饮用水源安全性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灰色关联法,获取西安市典型地表水环境的水质信息,采用线性内插法对监测数据归一化,使用超标倍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引入加权海明距离法计算评价对象和标准对象之间的相似度,得到新的水质评价模型,将其应用到西安市典型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并与单因子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黑河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总氮和COD,属Ⅱ类水质;浐河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和氨氮,属Ⅴ类水质;北石桥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氨氮和COD,属Ⅴ类水质;大唐芙蓉园北湖主要污染因子为COD,属Ⅲ类水质;兴庆湖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和总氮,属Ⅴ类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法、BP神经网络法和改进的灰色关联法的评价结果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1.
基于GA优化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定了地下水各污染物的"基准"浓度情况下,用污染物的实测浓度相对值替代水质污染损害率公式中的浓度监测值,采用遗传算法(GA)对公式中的参数优化,得到了38项指标都适用的水质污染损害率和污染损害指数公式,提出用广义模糊对比法对污染损害分指数进行赋权的新方法,计算水质综合污染损害指数。利用该法对河池市4个水厂的地下水水源进行水质综合评价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改进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幂函数法、向量模法和加权平均法3种综合指数评价法与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模糊综合指数法和综合加权法对常州市区几条主要河流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同时应用实例分别对这两种方法的综合指数进行了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分析.最后,对比了模糊综合指数法与综合加权法两种指数法的优劣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
依据模糊理论建立了河流水质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加权评价和熵值法确定了多个监测序列指标权重,给出了5级水质污染风险等级,评价了渭河干流陕西段污染物序列风险以及区间水质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渭河主干河流中下游水质污染风险较大,上游风险相对较轻。这些研究为河流水质控制与恢复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11,自引:5,他引:106  
模糊综合评价在理论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为此,提出了直接根据单指标相对隶属度的模糊评价矩阵,构造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用以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给出了用加速遗传算法检验和修正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和计算判断矩阵各要素的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AHP_FCE)。实例表明,AHP_FCE方法简便和通用,计算结果较为客观和稳定,在系统工程理论和实践的各种综合评价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luctuation and randomness of the time series of each pollutant i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is describ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paper.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made of three different computing methods: the same starting point method, the striding averaging method, and the stagger phase averaging method. All of them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Hurst index, which quantifies fluctuation and randomness. This study used real water quality data from Shazhu monitoring station on Taihu Lake in Wuxi, Jiangsu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of the three methods, the stagger phase averaging method is best for calculating the Hurst index of a pollutant time se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tistical regularity.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喀斯特山区水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水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算法应用于双权重超标赋权法中,与超标倍数法划定组合新的综合权重,构建新模型,并与双权重超标赋权法、超标倍数法、灰关联数代替模糊隶属度综合评判法进行对比分析,为水质评价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以乌江流域喀斯特山区水质评价为例,选取3个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断面中7种水质指标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1)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一权重评判法、灰关联数代替模糊隶属度综合评判法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前者克服了单一方法在计算过程中的不足,在评价结果上更为全面客观,断面污染评判与实际更加吻合,主要污染物筛选结果可靠,而后两者在不同程度上偏离实际检测评判结果,不能充分对水质进行合理评判;(2)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国控监测断面的评价结果显示,龙场断面全年水质较好,处在Ⅰ类水质的时间达到10个月;(3)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省控监测断面的评价结果显示,天文和叉河断面的水质污染状况较为严重,二者全年平均值均为Ⅴ类水质,其中天文断面有8个月属于Ⅴ类,叉河断面有5个月属于Ⅴ类。  相似文献   

17.
应用基于相对差异函数的可变模糊集理论,对黄河达拉特旗八大孔兑地表水水质进行评价,在计算相对综合隶属度时采用不同的参数组合,并与物元可拓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糊可变评价方法克服了其他评价方法的片面性,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对于评价指标以区间值表示标准值的水质综合评价,能够有效解决区间值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获得更为合理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