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困境与创新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佳 《学术探索》2015,(4):77-84
“信息爆炸”使大数据时代的人们应接不暇,数据的巨量、多样及快速传递所造成的各种矛盾与问题,使现代社会又陷入新的治理困境之中。但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大数据也可以作为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而加以开发利用。文章从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影响及其对现代社会治理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佳 《南方论刊》2023,(9):56-58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有助于融合多元治理主体、更加凸显社会自治本质、大幅度提升治理效能,从而为社会良性运行及健康发展提供动力。针对目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地位作用认知不足、制度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组织理论研究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深刻认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价值、构建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特色治理理论、依托大数据提升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效能、制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规范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李强  卢尧选 《河北学刊》2020,40(1):175-182
社会治理是21世纪以来,中国理论界在基层治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理论概念。本文从社会学角度给社会治理下了定义,分析了在中国场景下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阐释了当前必须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三大原因。最后,以笔者带领的清华大学课题组所进行的"新清河实验"为案例,具体展示了怎样在社区层次上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目前,"新清河实验"已经进行了居委会议事委员实验、物业管理实验、社会组织实验、社区空间改造实验和社区民生实验。  相似文献   

4.
5.
《江西社会科学》2014,(7):190-194
作为重要的社会治理主体,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推动公民社会有序政治参与、改善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具有建设性功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发育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但在社会转型的新旧体制转换中,由于受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原有体制的影响、新运行机制的缺失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社会组织的发育和成长已陷入体制性困境。培育和强化公众的公民参与意识,清晰认识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机制,提升社会组织的自主运作能力;取消社会组织的非竞争原则和跨地区限制原则,加强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创建社会组织孵化机制,构建培育扶持政策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法制体系,创新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机制,将是提升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社会治理应该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作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体,包容性治理是对现有社会治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并富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包容性治理源自存在逻辑同构性的治理理论与包容性发展理论,其核心意涵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主体的多元参与性,过程的互动合作性,成果的利益共享性.在我国,推行包容性社会治理是有其合理性与可行性的,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包容性治理预留了发展空间;社会治理危机的出现为包容性治理提供了实践动力;政府与社会管理职能转变、公民意识觉醒与社会组织发展都为包容性治理奠定了现实基础.与传统以政府为中心的一元式社会治理体制不同,以治理主体多元化、主体间基于立体治理网络的协同与合作、促进社会公平、容纳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发展为特征的包容性治理,将显示其优越性,并会成为我国社会治理实践的新思路、新选择.  相似文献   

7.
8.
民主协商是创新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这是因为,民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民主协商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民主协商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践中,民主协商仍然面临着制度建设、实践路径与主体能力等方面的"短板",极大地制约了新时代社会治理效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社会治理路径,就必须保证民主协商在社会治理中既有位又有为。这就必然要求:一是要注重完善民主协商的制度建设;二是要注重创新民主协商的实践形式;三是要注重提升民主协商的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视域下社会组织参与应急治理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人大代表是推进我国社会治理创新进程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要使人大代表在社会治理创新工作中大有所为,应充分认识人大代表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优势,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价值,不断激发人大代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活力,进一步明确人大代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领域和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法院作为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安定的前沿阵地,理应承担更高的治理之责。然而近年来,基层法院出台大量应景式措施,出现解纷功能异化、资源分配不均、角色定位模糊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制度规则供应不足、考核机制固化、司法的谦抑性等多方面的制约,根源仍在于基层法院在治理格局中的职能定位不清。在回应型司法的语境下,为破解当前困境,应从司法谦抑和司法能动的关系出发,以个案裁判为基本引领,确认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应然定位是司法裁判。基层法院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应遵循适度性、适时性和适格性的原则。基层法院应从源头预防、类案引领、诉内防治、风险管控四个维度打造“判决导向型”的协同化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公共事务愈益复杂多变,社会治理创新已成为改革的关键内容。对社会治理创新的解析不应囿于传统体制改革的中观层面或是机制应用的微观层面,而应将其内嵌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来考察。当下的转型危机使国家治理面临诸多挑战,也成为社会治理发展的契机。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法制保障、民主参与、政府职能转变、制度建构等维度上寻求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能够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新公共管理是克服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弊端而出现的公共管理范式转换。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特征主要有市场化、分权化和弹性化。治理理论在很多方面契合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要求,甚至被认为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深化。但治理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区别是本质性的,两者核心的分歧体现在:治理是政治学意义上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新思考与阐释,是人类集体行动机制和方式的改变,而公共管理运动更多强调政府组织的管理理念、方式、工具的改变。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吸纳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治理理论,在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转变集体行动和政府管理的理念、方式和工具,以实现善政和善治。  相似文献   

14.
社会管理是在我国社会发育滞后于市场发展、发展时间短、发育水平参差不齐等背景下的现实抉择。虽然经过近十年的社会管理理论创新与实践,我国形成了各具地域特色的社会管理模式,同时在推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的结构性前提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但是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国政府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推动国家治理手段由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转型,顺应了我国新时期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因此,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矛盾的准确把握与及时纾解,是现代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是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四化融合”的政策实践方向,有利于破解当前社会治理体系治理取向滞后、治理效能弱化,政社共治孱弱、多元主体缺失,社会转型加剧、治理需求凸显,新旧转换冲突、治理体系不善等诸多困境和挑战。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应构建以“四化融合”为导向的社会治理体系。“四化融合”彰显的四者之间的关系是以社会化为基础、以法治化为原则、以智能化为支撑和以专业化为保障,“四化融合”是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17.
社会发展:社会资源分配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阐明社会福利的内容及其社会资源再分配本质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补缺、制度和绩效等三种社会政策模式面临的挑战.作者援引有关研究指出,尽管经济增长通常是社会福利发展的基础,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的同步发展.作者介绍了西方社会发展或发展性福利思想的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就其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和谐发展的意义提出了自己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8.
社会管理创新与社区治理的群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社区治理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社区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浙江省XC区通过引导群众参与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事务、创建结构化平台、制定刚性制度、抓好党的领导和政府管理与群众参与之间的衔接以及落实参与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激活、培育、保护、规范和巩固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切实解决了"群众参与积极性从哪里来"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现有社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十八届三中全会用"社会治理"代替了原先的"社会管理",而且直接将社会治理与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结合在一起,申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