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报告游离(足母)甲皮瓣与对侧第二趾胫侧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末节皮肤套脱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8例拇指末节皮肤套脱伤,选用游离同侧(足母)甲皮瓣,对侧第二趾胫侧皮瓣瓦合修复.对(足母)甲皮瓣供区的处理,2例采用同侧第二趾侧方皮瓣覆盖,第二趾供区全厚皮片植皮,6例采用全厚皮片植皮.对侧第二趾供区均采用全厚皮片植皮.结果 术后8例移植瓦合皮瓣全部存活,伤口均Ⅰ期愈合,足部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5~18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颜色与正常手指相同,皮瓣无明显萎缩及色素沉着,拇指外形满意,指甲生长良好,指腹感觉恢复S2~S3+,指间关节伸、屈活动良好.供区植皮无瘢痕挛缩,无破溃,足趾无垂趾畸形,足部活动无影响.结论 应用游离(足母)甲皮瓣与对侧第二趾胫侧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末节皮肤套脱伤,不牺牲末节(足母)趾,可以获得较好的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1985~1997年作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移植皮瓣、(足母)趾甲皮瓣、第二足趾等组织,急诊Ⅰ期修复全手撕脱性损伤18例,取得较好疗效。文中对修复全手撕脱性损伤的手术指征和基表术式,特别是手术设计和技术要点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道急诊应用足背及趾与第 2、3、4趾甲瓣游离移植修复左手及示、中、环、小指脱套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 ,分别从左足切取带趾与第 2、3、4趾甲瓣的足背皮瓣和右足切取足背皮瓣修复左手示、中、环、小指及左手背、掌部皮肤缺损。 结果 双足背皮瓣及各趾甲瓣全部成活 ,外形理想 ,随访 3个月 ,左手已恢复部分屈伸活动及对掌、对指功能 ,患者自我感觉非常满意。 结论 手及手指广泛皮肤脱套伤 ,采用多组织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 ,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足部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应用5种足部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1987年5月-2003年6月,对93例拇、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5种不同类型的足部皮瓣进行移植修复。其中采用趾腹皮瓣移植修复指腹缺损27例;趾甲瓣移植修复指甲与指背皮肤缺损8例;[足母]甲瓣或第二趾趾甲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皮肤脱套伤48例;[足母]趾腓侧半月形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近节与(或)中节皮肤环形缺损6例;足背三叶或二叶皮瓣移植修复2~3个手指部分皮肤缺损4例。结果 术后皮瓣成功90例,失败3例,成功率为96.8%。供区3例[足母]甲瓣切取后创面不愈.经扩创、植皮后愈合。术后随访8个月~6年.平均2年,皮瓣质地、弹性及拇、手指外形功能良好.指腹皮瓣两点分辨觉达5~8mm。供区行走无影响。结论 选择不同类型的足部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拇、手指不同部位皮肤缺损的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期植皮加二期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的方法治疗全足组织套脱伤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缺点。方法本组15例应用一期清创、植皮(含原位植皮)加二期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底的方法修复足部套脱伤。结果15例植皮及皮瓣(1例部分坏死)全部成活,功能尚佳。结论应用一期清创、植皮(含原位植皮)加二期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底治疗足部套脱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手及足部皮肤逆行脱套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全手、足皮肤脱套伤的治疗比较困难 ,治疗方法比较复杂。目前较多的是吻合皮瓣静脉 ,组合皮瓣移植或修薄皮瓣近端回植[1,2 ] 。 1999年~ 2 0 0 1年 ,我们利用显微外科技术 ,重建手、足动、静脉的方法 ,临床治疗脱套伤 13例 ,术后皮瓣全部或大部分成活 ,外形及功能恢复较满意。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11例 ,女 2例 ,年龄 10~ 6 0岁。伤因 :板材滚胶机伤 8例 ,压面机伤 1例 ,车祸伤 4例。全手 11例 ,右手 9例 ,左手 2例。全足 2例。皮肤撕脱范围 :10例自腕部至掌指关节或近节指间关节处 ,1例前臂和全手同时分段脱套。 1例小腿外侧及全足脱套至跖…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髂腹股沟皮瓣联合股部皮瓣带蒂移植治疗手部大面积套脱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7例手、腕及前臂部广泛皮肤套脱伤的患者,采用髂腹股沟皮瓣联合股前外侧皮瓣带蒂移植修复4例,联合阔筋膜张肌皮瓣带蒂移植2例,联合股前侧皮瓣带蒂移植1例.髂腹股沟部供区创面直接闭合,股部供区创面取全厚层皮片植皮覆盖.术后半个月拆线,并进行皮瓣夹蒂训练,术后1个月根据皮瓣夹蒂训练情况酌情断蒂.急诊一期修复2例,二期修复5例.结果 术后7例皮瓣全部存活,供区伤口I期愈合,随访2~6个月,皮瓣柔软,质地良好,皮瓣外形较臃肿,无坏死及破溃.结论 髂腹股沟皮瓣联合股部皮瓣带蒂移植,二者瓦合可覆盖全手及前臂大面积皮肤套脱伤,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易于推广;该皮瓣缺点是需二期手术断蒂,且移植皮瓣外形臃肿,需后期整形.  相似文献   

8.
手脱套伤急诊显微外科修复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脱套伤后急诊显微外科修复方法选择。方法采用甲瓣、腹部带蒂皮瓣、游离皮瓣、足趾移植等2~3种方法组合修复手脱套伤97例。结果移植甲瓣30例和足趾55例,82例成活,3例坏死;移植皮瓣共120例,113例成活,7例部分或全部坏死;二期通过换药和重新移植组织瓣创面得到修复。随访2月~5年,手功能满意。结论根据局部伤情和供区情况,审慎选择组合组织瓣移植急诊修复手脱套伤,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交通伤所致下肢严重皮肤撕脱伤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交通伤所致下肢严重皮肤撕脱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12月~2005年6月因交通伤所致的下肢严重皮肤撕脱伤68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法采用彻底清创后行骨折固定、血管神经修复,用四种处理方法行创面皮肤覆盖。原位缝合8例(外院处理后转入患者);急诊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38例,其中皮瓣修复26例,返削植皮12例;延迟一期修复15例,即急诊清创后观察3~7d,再进行第二次清创,采用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二期处理7例中有3例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2例采用肌皮瓣转位并植皮,2例返削植皮,对因一期处理不当致皮肤坏死或形成皮下囊肿患者采用再次返削植皮。结果原位缝合中1例大部分皮肤成活,7例大面积皮肤坏死。急诊皮瓣完全成活26例,1例边缘部分坏死,其中皮瓣结合皮片移植9例均完全成活,急诊返削植皮12例中10例一期成活,有2例皮片部分坏死。延迟一期修复植皮除1例部分失活,其余皮瓣完全成活。二期处理中皮瓣及植皮均成活。本组患者随访6个月~5年(平均18个月),皮肤创面均完全覆盖,肢体功能恢复:优38例,良23例,差7例,优良率为89.7%。结论准确判断皮肤撕脱伤所累及组织的伤情、安排周密的术前计划、合理选用创面修复方法是确保皮肤撕脱伤肢体功能获得最大程度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提高口止母甲皮瓣供瓣区植皮成活的治疗措施。方法  1982年 6月~ 1998年 4月对 2 5 2例带趾骨片口止母甲皮瓣 ,18例单纯口止母甲皮瓣供区创面采用游离皮片覆盖 ,植皮区适当加压包扎处理。术后 2周拆线 ,对较厚的移植皮片或皮片未完全成活的则需延长包扎时间 ,避免过早下床行走。结果 共有 6 6例植皮坏死 ,其中38例需再次植皮 ,2 8例经换药愈合。在纵劈口止母趾骨髓腔面上植皮比在裸露骨膜上植皮的成活率明显提高。术后皮片的收缩使口止母趾跖内侧保留皮肤组织向跖外侧扩展 ,能覆盖整个口止母趾跖侧面。结论 采用改进口止母甲皮瓣的剥取、注意皮片切取及植皮区包扎等治疗措施后 ,提高了供足植皮的成活率。游离皮片移植应作为口止母甲皮瓣供瓣区创面修复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1.
邻近非主干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足跟部皮肤缺损皮瓣修复的优化选择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0年2月~2004年4月,应用4种邻近非主干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8~65岁.致伤原因:车轮绞伤19例,重物压伤5例,电锯伤3例,骨髓炎2例,足跟部鳞状细胞癌1例.皮肤缺损6.0 cm×5.5 cm~16.5 cm×11.0 cm者14例,均合并足后跟或足底皮肤缺损,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及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皮瓣切取范围6.0 cm×5.0 cm~18.0 cm×12.0 cm;皮肤缺损2.5 cm×2.0 cm~5.5 cm×4.5 cm者16例,采用足外侧皮瓣及足底内侧皮瓣修复,皮瓣切取范围4.0 cm×3.0 cm~8.0 cm×7.0 cm.供区采用全厚或中厚皮片移植覆盖. 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获随访6~12个月,皮瓣外观良好,无破溃,2例出现胼胝.皮瓣痛觉或触觉部分或完全恢复,两点辨别觉恢复至1.0~3.2 cm.供区外观恢复良好. 结论采用邻近非主干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具有切取简便、损伤少、不影响患肢血供、可选择性高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是足跟皮肤缺损修复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游离异形股前外侧皮瓣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介绍一种一期修复手部不同区域、不同面积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2002年5月~2004年5月,设计不同形状的股前外侧皮瓣和股前外侧分瓣(二者组合为异形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外科创伤中多发性多部位的皮肤缺损27例,其中男16例,女11例。左手9例,右手16例,左足2例。洞穿伤致手掌、背皮肤缺损5例,热压伤9例,齿轮伤6例,梳毛机伤5例,碾压伤致左足背、足底皮肤缺损2例,均伴有肌腱或骨、关节外露。采用“H”形皮瓣修复手掌贯穿伤5例,“Y”形或“K”形皮瓣修复手掌背伴手指皮肤缺损11例;“”形皮瓣修复手背伴手掌侧方或虎口皮肤缺损3例,足背伴足底皮肤缺损2例,“h”形皮瓣修复手背伴与之不相连的手指皮肤缺损6例。主瓣范围为6.5cm×4.8cm~17.0cm×12.0cm,分瓣为3.5cm×2.8cm~7.5cm×4.5cm。结果术后27例皮瓣全部成活,除1例筋膜瓣以外皮瓣受区伤口均期愈合,无血管危象发生。均获随访3~12个月,外形满意,皮瓣质地柔软。除2例洞穿伤、3例热压伤及1例梳毛机伤患者手功能恢复不理想,其余患者均恢复抓、捏功能,12个月以上患者恢复触、痛觉,两点辨别觉1.4~2.5cm。结论异形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手部复杂皮肤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足踝深部创面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足踝深部创面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3月~2006年6月,收治49例足踝部皮肤及深部组织缺损。其中男36例,女13例;年龄16~67岁,平均39岁。损伤原因:碾压伤24例,高处坠落伤9例,切割伤7例,恶性软组织肿瘤5例,褥疮2例,电击伤2例;左侧19例,右侧30例。皮肤缺损范围3cm×2cm~20cm×15cm。24例合并肌腱韧带缺损,12例合并关节外露,9例合并骨质缺失,35例合并不同程度感染,5例合并2期糖尿病。伤后至手术时间为4h~1年。创面修复分别采用:局部皮瓣15例,范围3cm×3cm~6cm×4cm;岛状皮瓣25例,范围8cm×5cm~12cm×7cm;游离皮瓣4例,范围15cm×11cm~24cm×17cm;交腿皮瓣5例,范围5cm×4cm~8cm×6cm。24例肌腱韧带缺损患者,15例行一期肌腱修复重建,余9例行二期肌腱移植重建术。9例合并骨质缺失患者于创面愈合后行二期植骨,植骨量12~64g,平均28g。结果49例移位皮瓣均成活,其中46例创面期愈合;3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扩创植皮后创面愈合。2例术前有严重深部感染患者术后残留窦道,经6~8个月换药后窦道痊愈。患者获随访6个月~3年,移位皮瓣成活良好,无溃疡形成,足踝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早期积极选择适当皮瓣进行足踝部创面修复,能恢复其良好外观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带血管髂骨瓣游离移植修复跖骨及周围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髂骨瓣游离移植修复跖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1999年10月~2003年12月,采用带血管髂骨游离移植修复4例跖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6~4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5个月.其中跖骨、跗骨胫侧皮肤缺损及第1跖骨感染外露3例,均为非负重区;足背瘢痕畸形愈合、跖骨跗骨缺损1例.骨缺损长度4~7 cm,皮肤缺损范围5 cm×3 cm~9 cm×5 cm.手术取髂骨瓣5.0 cm×2.5 cm~9.0 cm×2.5 cm. 结果术后1周,皮片全部成活3例,大部分成活1例,但移植骨瓣亦成活;术后1个月X线片示髂骨瓣与受区断端间有少量骨痂形成;4个月拔除克氏针.获随访5~24个月.局部无溃疡, 行走和负重良好, 外形及功能满意. 结论带血管髂骨游离移植修复术一次手术即可使跖骨及周围组织达到满意的解剖塑形及良好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良第1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功能区皮肤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3年8月,收治手部重要功能区皮肤缺损病例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7~58岁,平均41.5岁.其中拇指15例,虎口10例,食指6例,皮肤缺损面积:2.0 cm×3.0 cm~ 3.9 cm×7.2 cm.行改良第1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游离皮瓣切取面积2.3 cm×3.4 cm ~ 4.2 cm×9.0 cm,皮瓣供区游离全厚皮植皮打包或局部带蒂皮瓣转位关闭.结果 31例游离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无皮瓣瘀血、血管危象等并发症,供区植皮、局部皮瓣修复及取皮区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7~32个月,手部创面修复后外形美观,与受区融为一体,无臃肿,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至S3 6例,S3+ 13例,S4 12例,手部功能恢复良好,皮瓣供区功能无影响,手指主动活动度(TAM)优24例,良6例,劣1例,优良率96.7%.结论 改良第1趾蹼皮瓣质地优良,与手部皮肤结构相似,游离移植安全、可靠,修复质量高、功能恢复好,最大限度保护了患手的外观,临床治疗效果好,是修复手功能区皮肤缺损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足背串联皮瓣修复手部两处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足背串联皮瓣修复手部两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2月至2009年2月,采用游离足背串联皮瓣修复手部两处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其中手掌2处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手背2处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伴中指近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手部洞穿伤致手背、手掌洞穿性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切取皮瓣面积:近端皮瓣3 cm×3 cm~8 cm×7 cm,远端皮瓣4 cm×2 cm~6 cm×5 cm.足部供区采用全厚皮片植皮.结果 术后所有皮瓣均一期成活,伤口甲级愈合,足部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10例获随访6~19个月,平均随访9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外观自然、不臃肿,感觉恢复S2~S3,手部功能恢复满意,足部供区愈合良好,无破溃及溃疡形成,行走功能无影响.结论 应用足背串联皮瓣修复手部两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皮瓣设计灵活、质地优良等优点,是修复手部两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低旋转点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探讨应用低旋转点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5月-2006年2月应用这一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24例25处创面。其中车祸伤15例,机器绞轧伤6例,双足冻伤1例,烧伤2例。病程3d-22个月,伤后3-7d修复19例,择期手术5例。合并骨与关节外露25处,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2cm×12cm-28cm×12cm。切取皮瓣范围24cm×14cm-30cm×14cm,皮瓣最上端可切取至窝下缘,旋转点在外踝尖上1-5cm,供区以中厚皮片覆盖。结果术后24例25处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切痂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所有患者均获3个月-5年随访,皮瓣外形满意,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无溃疡发生,有痛觉,两点辨别觉为5-10mm。结论低旋转点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皮肤质量较好,切取简便,供皮面积较大,成活率高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足踝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8.
游离腹直肌瓣加植皮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腹直肌瓣加中厚游离植皮修复小腿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1998年5月~2002年12月,采用以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一侧腹直肌瓣游离移植加中厚植皮修复2例小腿、9例足踝部因外伤所致软组织缺损伴有骨、肌腱外露及骨髓炎患者.病程为1个月~10年.缺损范围3 cm×4 cm~8 cm×14 cm;切取腹直肌瓣4 cm×6 cm~8 cm×15 cm.结果术后11例移植肌瓣均成活,8例创口Ⅰ期愈合,3例移植中厚皮片坏死经再植皮后愈合.11例术后获随访6个月~4年,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游离腹直肌瓣加中厚游离植皮修复小腿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具有血运好、抗感染力强和顺应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填充缺损及修复不规则创面,术后外形良好,克服了肌皮瓣肥厚臃肿的缺点.  相似文献   

19.
吻合血管股前外侧筋膜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股前外侧筋膜瓣修复前臂及手部创面的临床应用。方法2000年9月-2003年12月收治前臂及手部软组织缺损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19-43岁。机器碾压伤3例,皮带绞伤4例,重物压伤6例。软组织缺损部位前臂掌侧6例,手背部6例,食指桡、背侧1例。缺损范围17.5cm×7.7cm-4.6cm×3.4cm,其中4例合并前臂、手部骨折,9例合并前臂、手部伸肌腱损伤。患者均急诊行清创、骨折复位内固定,修复损伤的神经、肌腱及血管,术后抗感染治疗3-5d后,采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植皮修复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患者均无血管危象发生。1例第4、5指蹼处约2.0cm×1.0cm植皮坏死,经换药及再次取全厚皮植皮后成活,余患者筋膜瓣及植皮均成活。全部获3-12个月随访,修复后的创面外形均良好,无皮肤挛缩。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优9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5%。结论吻合血管股前外侧筋膜瓣联合植皮修复前臂及手部创面外形好,不需再次手术整形,远期无皮肤瘢痕挛缩发生,供区处理简单,创伤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全手皮肤脱套伤的伤情特点,探讨全手皮肤脱套伤的分型标准及治疗方法。方法 1999年12月-2010年5月,收治41例全手皮肤脱套伤。男28例,女13例;年龄18~58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碾压伤28例,挤压伤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0 h,平均3 h。根据自定全手皮肤脱套伤分型标准:Ⅰ型11例,Ⅱ型5例,Ⅲ型4例,Ⅳ型8例,Ⅴ型13例。Ⅰ型采用吻合血管回植术;Ⅱ型采用带足背皮瓣的甲瓣、第2趾甲瓣再造术;Ⅲ型采用双足带足背皮瓣的第2趾甲瓣再造术;Ⅳ型采用吻合血管回植术;Ⅴ型采用带足背皮瓣的甲瓣再造(8例)或腹部皮瓣修复术(5例)。足背皮瓣切取范围为9 cm×6 cm~17 cm×11 cm,足背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Ⅰ型6例发生部分手指坏死,Ⅳ型6例发生部分手指及手掌皮肤坏死;其余患者皮瓣、再造指及回植皮肤均成活。足背供区及腹部供区均顺利愈合。40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7年,平均14个月。采用吻合血管回植治疗者,手部皮肤颜色、质地接近正常,功能恢复佳,感觉恢复至S2~S4;采用甲瓣及趾甲瓣再造手指者,手功能基本恢复,再造指感觉恢复至S2~S3;采用腹部皮瓣者,手功能恢复欠佳,手部感觉恢复至S1~S2。结论采用自定标准对全手皮肤脱套伤程度进行分型,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