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胰腺囊性肿瘤包括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性肿瘤 ,是一种特殊类性的胰腺导管源性肿瘤 ,与胰腺癌有不用的病理和影像特征。其中粘液性囊性肿瘤又可分为粘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癌 ,两者在病理及CT征像上较难区分。本文总结 6例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 ,重点探讨CT诊断及鉴别诊断。1 资料与方法6例中男性 2例 ,女性 4例 ,年龄 4 1岁~ 6 3岁 ,平均 5 1岁。胰腺粘液性囊腺瘤 3例 ,粘液性囊腺癌3例。临床表现均有上腹隐痛不适及腹部包块 ,3例消瘦 ,1例黄疸。 6例均做CT平扫及增强扫描 ,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胰头钩突下方 ,层厚间距均为 10mm。扫描…  相似文献   

2.
李先锋 《中外医疗》2009,28(5):171-171
为探讨胰腺粘液腺癌的影像学特征,本文收集9例我院经手术证实的胰腺粘液性腺癌的病历,其中6例做了增强检查,结果发现胰腺粘液性腺癌的CT征象是囊壁、分隔、壁结节及实质成份均明显强化,是CT认为恶性的特征,总之,CT表现较容易与其它良性囊肿鉴别。  相似文献   

3.
胰腺囊腺肿瘤主要包括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及粘液性囊腺癌 ,是一种不常见的发生于胰腺导管上皮的肿瘤。作者收集了胰腺囊腺肿瘤 12例 ,旨在讨论其超声诊断与鉴别价值。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胰腺囊腺肿瘤 12例 ,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其中浆液性囊腺瘤 2例 ,粘液性囊腺瘤 6例 ,粘液性囊腺癌 4例。男、女各 6例 ,年龄 31~ 6 1岁 ,平均年龄 48 7岁。1 2 仪器及方法 用HP 85 0 0 GP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 5MHz。在常规检查胰腺基础上饮水后重点观察肿瘤大小、边界、内部囊肿大小及分布密度 ,囊壁的厚度及囊壁上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MCN)的临床特点,探讨MCN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2005年1月到2015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2例MC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23例;年龄24 ~ 78岁,平均53岁.术前16例患者行B超检查,全部患者均行CT检查且发现病灶.3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32例MCN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包括胰腺粘液性囊腺瘤25例,胰腺粘液性囊腺癌7例;囊肿直径4 ~ 22 cm,平均5.4 cm;位于胰头颈部14例,胰体尾19例,其中1例患者胰腺有两处病灶,分别位于胰头部及胰尾部,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胰腺粘液性囊腺瘤.3例病人术后发生胰漏和腹腔感染,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结合术后病理切缘情况,31例患者得到根治性切除,1例患者切缘为阳性.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2例囊腺癌因复发转移分别于术后11个月和32个月死亡,2例患者死于其他疾病,其余均存活,无复发.结论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患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B超和CT是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往往有恶变倾向,临床常不能鉴别其肿瘤的性质,因此有必要行手术治疗.胰腺粘液性囊腺瘤手术切除后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囊腺癌术后疗效也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青  石思李  柯祥杰 《西部医学》2011,23(5):974-975
目的探讨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腺癌的CT表现,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资料,病理对照下分析其CT表现。结果粘液性囊腺瘤21例,其中15例为多房囊性肿物,6例为单房囊性肿物;交界性4例,2例表现为局限性囊壁增厚,2例为囊性肿物内混杂实性成分;粘液性囊腺癌10例,其典型CT表现为囊实性肿块,以囊性成分为主。结论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腺癌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可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胰腺囊性肿瘤的MS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为胰腺囊性肿瘤的MSCT资料,其中浆液性囊腺瘤8例、粘液性囊腺瘤6例、粘液性囊腺癌4例、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胰腺转移瘤2例。所有患者均行上腹部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8例浆液性囊腺瘤中,6例表现为"微囊型",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病灶边界清楚,由数个直径约1mm~2cm的小囊组成,中心有星状纤维瘢痕;2例表现为"大囊型",病灶由单个薄壁大囊构成,中心无星状瘢痕;6例粘液性囊腺瘤均表现为多房大囊性病变(直径〉2cm),类圆形或形态不规则;4例粘液性囊腺癌表现多房大囊性病变,囊壁厚并见壁结节,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4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表现为多发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伴胰管节段性扩张;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表现为肿瘤内大范围囊变、坏死低密度区,囊壁厚薄不均匀,囊内见软组织密度样突起;2例胰腺转移瘤原发病均为肺癌,胰腺病灶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影。结论胰腺囊性肿瘤较为少见,掌握胰腺囊性肿瘤的不同MSCT征象,有助于我们对其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64排S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结合临床相关病史及病理表现,回顾性分析本院48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25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真性囊肿伴发于von Hipple—Lindau综合征(VHL),并发双肾多发囊性病灶及占位,4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为大囊型,粘液性囊腺瘤5例,1例合并感染,2例囊腺癌,胰腺实性假乳头状9例,均为囊实性成分相仿,胰岛细胞瘤2例,均为囊实性成分。结论胰腺假性囊肿、囊腺瘤及实性假乳头状瘤是胰腺较常见囊性病变,胰腺囊性病变在CT表现上有各自特征也有共性,结合临床及相关病史可作出CT诊断。  相似文献   

8.
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囊性肿瘤包括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性肿瘤,是一种特殊类性的胰腺导管源性肿瘤,与胰腺癌有不用的病理和影像特征。其中粘液性囊性肿瘤又可分为粘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癌,两者在病理及CT征像上较难区分。本文总结6例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重点探讨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胰腺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及诊断准确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腺癌的准确率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CT征象。方法单盲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囊腺瘤病例(浆液性囊腺瘤12例、粘液性囊腺瘤14例、粘液性囊腺癌4例)的CT图像,记录肿瘤位置、分房情况、钙化情况、囊壁特征、囊壁乳头及最大囊直径等CT征象,并做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或粘液性囊腺瘤/癌的判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CT诊断准确率为75.0%,粘液性囊腺瘤/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8.9%。3例浆液性囊腺瘤误诊为粘液性囊腺瘤,2例粘液性囊腺瘤/癌误诊为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位于胰头颈部者占75.0%,粘液性囊腺瘤/癌位于胰体尾部者占66.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肿瘤钙化灶,尤其是中心钙化与浆液性囊腺瘤有相关性(P〈0.05)。最大囊直径大于2cm与粘液性囊腺瘤/癌有相关性(P〈0.05)。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腺瘤/癌的CT表现明显不同。螺旋CT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对于不典型表现的诊断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0.
钟永海 《当代医学》2009,15(7):128-130
目的探讨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本组16例胰腺囊性病变中先天性囊肿2例,CT清晰显示囊壁薄而光整,囊内无分隔及实性组织成分。潴留性囊肿2例.CT表现为其与胰管相连,囊壁稍厚,囊肿近端均为胰腺癌。假性囊肿7例(急慢性胰腺炎所致4例、外伤所致2例、手术所致1例),CT表现为囊壁不规则,外伤性假囊肿密度复杂多变。感染性囊肿2例,CT表现无特异性,肿瘤性囊肿5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粘液性囊腺瘤或囊腺癌1例),肿瘤性囊肿多有软组织成分,囊壁多不规则,囊内多可见分隔。结论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1 资料与方法卵巢肿瘤患者 193例 ,年龄 19~ 6 9岁 ,平均 37.7岁。使用 L OGIQ4 0 0 B/ W、Aloka6 5 0型 B超诊断仪 ,经腹进行盆腔常规扫查 ,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2 结 果2 .1 本组卵巢囊性畸胎瘤 6 6例 ,巧克力囊肿 36例 ,粘液性囊腺瘤 2 2例 ,浆液性囊腺瘤 15例 ,卵巢黄体囊肿 16例 ,滤泡囊肿 14例 ,浆液性囊腺癌 5例 ,卵泡膜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勃伦纳瘤各 2例 ,粘液性囊腺癌、颗粒细胞瘤各 1例。2 .2 本组囊性肿瘤 177例 ,交界性 8例 ,实性肿瘤 8例。对卵巢肿瘤物理特性明确诊断 182例 ,诊断正确率为 94 .3%。2 .3 实性交界性肿瘤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87.5 % ,75 %。2 .4 囊性肿瘤 177例 ,与手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定性诊断正确率为 95 .4 %。超声判断错误 11例 ,巧克力囊肿、囊性畸胎瘤各 3例、粘液性囊腺癌 1例误认为粘液性囊肿 ;粘液性囊肿 2例、浆液性囊肿 1例误认为巧克力囊肿 ;浆液性囊腺癌误认为粘液性囊肿 1例。3 讨 论3.1 非赘生性囊肿内径较小 ,一般在 5 cm...  相似文献   

12.
报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左上腹囊性或囊实质性病变 2 2例的 CT表现及误诊病例分析 ,其中 :胃平滑肌肉瘤 8例 ,胰腺粘液性囊腺瘤 5例 ,急性胰腺炎伴假性囊肿 3例 ,胰腺囊腺癌 2例 ,结肠癌 2例 ,腹腔脓肿 2例。CT诊断 ,15例定位定性准确 ,3例定位定性错误 ,4例未定性或未定位。尽管左上腹解剖复杂 ,但 CT对其囊性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令飞 《当代医学》2014,(28):94-95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囊腺瘤(癌)多排螺旋CT表现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囊腺瘤(癌)28例多排螺旋CT影像特点。结果 28例患者,囊腺瘤19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12例,粘液性囊腺瘤7例。囊腺癌9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癌6例,粘液性囊腺癌3例。术前囊腺瘤定位诊断正确11例,正确率57%,定性诊断正确15例,正确率78%。2例误诊为囊腺癌,2例误诊为巧克力囊肿。术前囊腺癌定位正确5例,定位诊断正确率55%,定性诊断正确7例,定性诊断正确率77%,误诊2例,1例误诊为腹膜后肿瘤,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依据盆腔囊腺瘤(癌)多排螺旋CT表现,大部分病例能做出正确的定位、定性诊断,部分病例定位、定性诊断较困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螺旋CT表现特点,提高对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螺旋CT表现表现。结果粘液性囊腺瘤16例,其中6例为单房薄壁性囊肿,10例为多房不均匀薄壁性囊肿;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4例为多房囊壁厚薄不均囊性肿块;粘液性囊腺癌18例为多房囊实为主肿块。结论螺旋CT对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胰腺囊性、囊实性病变的螺旋CT表现与分析,探讨螺旋CT对胰腺囊性、囊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最后证实的34例胰腺囊性、囊实性病变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前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资料.病例均于注药后28、60 s,分别获取增强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图像.结果:34例胰腺囊(实)性病变的CT表现如下,①胰腺真性囊肿1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7~79岁.②多囊胰1例,女性,77岁.③胰腺假性囊肿14例,女性6例,男性8例,年龄36~71岁.④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局部囊变1例,男性,63岁.⑤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均为女性,年龄21~34岁.⑥胰腺囊腺癌2例,女性1例,年龄60岁;男性1例,年龄77岁.结论:胰腺囊性、囊实性病变有较为特征性CT影像表现,螺旋CT检查能全部发现胰腺囊(实)性病灶,作出准确的定位及定量诊断;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可以对大部分病例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6.
胡俊  李浩 《广西医学》2003,25(7):1240-1241
胰腺囊性肿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 ,约占胰腺囊肿的 1 0 % ,囊腺癌约占胰腺恶性肿瘤的 1 % 〔1〕,在临床上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本文对近 2 0年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且资料完整的 1 8例胰腺囊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8例 ,男 5例 ,女 1 3例。年龄2 2~ 73岁 ,平均 4 5 3岁。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 ,其中浆液性囊腺瘤 4例 ,粘液性囊腺瘤 7例 (4例已发生恶变 ) ,囊腺癌 7例。主要症状为 :上腹部胀痛 7例 (39% ) ,上腹部肿物 8例 (4 4% ) ,体重减轻7例 (39% ) ,黄疸 3例 (1 7% ) ,均无腹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腺囊实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28例胰腺囊实性病变患者的、术前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病例均于注药后28、60和150s分别获得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实质期扫描图像。结果:28例胰腺囊实性病变中,6例浆液性囊腺瘤,8例黏液性囊腺瘤,9例囊腺癌,3例囊实性肿瘤,2例脓肿。结论:胰腺囊实性病变的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大多数能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卵巢囊腺癌CT表现。结果 34例表现圆形或卵圆形囊性肿块,边界清晰,其中桨液性囊腺瘤13例,密度均匀,单房9例,多房4例;粘液性囊腺癌17例为多房,部分密度不均,其中钙化2例,出血1例;恶变4例,表现为囊壁不规则增厚呈结节状突起,边缘模糊。肿瘤位于附件区26例,子宫前后上方8例。结论 CT是卵巢囊腺瘤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囊腺癌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胰腺囊腺癌1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15例胰腺囊腺癌的诊治经验。认为该病发病率低,病理上可分为粘液性囊腺癌和浆液性囊腺癌。B超、CT、上消化道钡透、ERCP等综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必要时剖腹探查取活检。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可配合应用化疗和免疫治疗,放疗无效。  相似文献   

20.
52例垂体瘤CT检查结果与眼部表现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垂体瘤CT结果与眼部表现的关系。方法 :对 5 2例垂体瘤患者进行视力、眼底和视野检查并与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结果显示 :肿瘤直径≤ 10mm 6例 ,11~ 2 0mm 13例 ,2 1~ 30mm 15例 ,31~4 0mm 11例 ,>4 0mm 7例。视力 <1.0的 72眼 (6 9.2 % ) ,眼底异常的 5 9眼 (5 6 .7% ) ,36例 6 6眼 (6 7.3% )出现视野缺损 ,其中 18例 (36 .7% )表现为典型的双颞侧偏盲 ,眼球运动障碍 2例 (1.9% )。 11例 (2 1.2 % )以眼部症状为首诊 ,4 0例 (76 .9% )有眼部异常表现 ,其中肿瘤直径≤ 10mm 2例 ,11~ 2 0mm 7例 ,2 1~ 30mm 13例 ,31~ 4 0mm 11例 ,>4 0mm 7例。结论 :垂体瘤可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和眼球运动障碍 ,视力、视野损害的程度与肿瘤大小相对应。对不明原因视力下降者 ,应进行详细的眼底和视野检查 ,并结合CT扫描 ,防止垂体肿瘤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