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丽  邢小艺 《风景园林》2021,28(11):61-67
城市植被的生长发育受到气候变化的显著影响,从而限制了其生态系统服务的稳定供给。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城市植被的影响对于提高城市植被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适应性、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及保障景观可持续性十分重要。对国内外学术论文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归纳后,对气候变化影响城市植被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阐述,旨在增进风景园林及相关行业人士对此方向的了解与关注。当前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对城市植被的生长状况、树种构成、物候特征、植物景观及生态功能等多方面产生了显著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既包括延长植物生长期等积极影响,也包括以下负面影响:气候变暖加速植物衰老;极端气候现象对植物生长构成胁迫;城市气候适宜生境(climatically-suitable habitats)减少导致树种多样性下降和生物入侵风险增大;气候变化带来的物候变化导致群落种间关系及植物季相景观改变;物候期的年际波动增加了游赏活动时间安排及物候相关疾病发生期预测的不确定性等。整体上负面影响更为突出,表明气候变化为城市植被带来的挑战远大于机遇。而目前,此领域在中国开展的研究尚显不足,未来值得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2.
魏家玲 《城市勘测》2013,(4):104-107
遥感促进了物候学与地球系统科学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将物候学研究带入一个新的研究阶段。近年来是物候学特别是遥感物候研究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尝试总结近5年来国际生态物候遥感的研究进展,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①遥感物候探测的精度还不够高,遥感物候的误差还没有得到系统的评价;②遥感在物候研究中的范围还很有限,特别是动物物候遥感还很薄弱;③专门针对物候探测的定量遥感方法比较缺乏。凝练未来的发展方向:①结果的验证和解释将得到加强;②发展专门的物候定量遥感方法;③物候遥感的集成研究,遥感与模型的有机融合与同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扬州城区200余种常见园林植物物候期的实地调查,基本掌握了其展叶期、变色期、落叶期、开花期、落果期等生长发育规律,从而为扬州城市绿化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木犀科白蜡树属树种是重要的绿化树种之一,在观赏、经济、商业、医药上都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观测和比较,对沈阳市内几个地点的四种白蜡树属树种进行了物候及外部形态的研究,结果发现:(1)四个树种的物候期有差异;(2)四个树种形态差异较小,但各有其最明显的特征。最后根据观测结果编制了沈阳地区常见的白蜡树属四种树种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上海木本植物早春花期对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热岛效应和气候暖化影响着园林植物的物候发生和景观季相,揭示和把握植物花期受变化气候作用的时空响应规律是风景园林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对策之一。通过对上海市公共绿地中的梅花(prunus mume)(1)、玉兰(Magnolia denudata)和东京樱花(Cerasus yedoensis)3种早春开花植物的花期物候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早春时期上海城市热岛现象较为明显,热岛效应由城市核心区向周围近郊区辐射,作用半径约为20km,离城市核心区越远效应越低。东京樱花与城市热岛响应关系最高,依次是梅花和玉兰。在热岛效应作用下,中心城区植物花期比近郊区平均提前了2.2d,南部远郊滨海地区的植物花期推迟了一周左右。局地微气候对植物花期的调控有显著影响。在空间格局上,由城市核心区向城郊平均每推移10km,植物花期约推迟1d。  相似文献   

6.
八仙花为落叶、大中型灌木,耐严寒,花期夏末至秋季,耐修剪。有些墙面贴木和蔓性植物,修剪时要加以注意。绣球花芽萌发在上一生长季的枝条上。孕花在中间,不孕花围在旁边。定期修剪以提高开花数量。何时修剪?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常见的园林树木以落叶树种较多,在树木冬态识别研究中,总结了常用、有效、快速鉴定的几个关键点,对园林树木的冬态状态识别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9):82-83
为充分了解新引进的杜鹃花种质资源的特性、解决适宜本地区栽培品种少的问题,连续3年对新引进的28个杜鹃花品种的花期、花色、花瓣等主要花期特征指标及开花率、保存率等主要栽培适应性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间主要花期特征及栽培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28个杜鹃花品种按落叶与否、花色、花瓣及花期分类,并结合栽培适应性,筛选出‘五彩夏鹃’、‘劳动勋章’、‘天章’、‘辉煌’4个品种适合在杭州地区园林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29种固氮树种的固氮效率与叶片含氮量进行测定,分析了两者的关系及叶片氮输出率的大小.以此为据,筛选具有较强固氮能力、落叶含氮量较高的树种.结果表明:大多数固氮能力强的树种鲜叶含氮量较高,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88**,达到极显著水平;江南桤木、胡颓子、花叶胡颓子、常春油麻藤、紫藤、染料木、合欢、杨梅8种树种<'15>N自然丰度值介于-0.632%~1.313%,落叶含氮量介于1.288%~1.628%,是筛选出的较好的落叶肥田植物.  相似文献   

10.
刁琴兰  祁亚萍  何小弟 《园林》2011,(11):12-13
观果园林树木的种类繁多、景观作用显著。其果实除色彩不同外,由于光泽、透明度等的不同又有许多细微的变化。果实大小有别、形态各异,有的大如篮球,也有小如豆粒。果形奇特的异形果类树种,有温带落叶树种、热带常绿树种、松柏类树种、棕榈科树种等。  相似文献   

11.
风害是园林植物受到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每年由 于台风导致的园林树木断枝倒伏等现象频频发生,严重威胁 了城市的生态安全。树木形态差异是影响树木稳定性的主要 因子,以15种上海市常见园林树木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冠 层特征对树木稳定性影响及不同树形对分枝特征变化的敏感 性。通过对研究树种的有限元建模进行树木自振和风致破坏 模拟,计算得到树木的力学响应特征值,然后结合树木断裂 的失效弯矩和树木弯矩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预测 树木断裂的临界风速,结合灾后实地调研结果,综合比较不 同树种的抗风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洋  张明庆 《江西建材》2015,(3):88-90,96
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是北京地区重要的垂直绿化树种.本文在物候观测的基础上,对五叶地锦的形态、生长量、叶变色进程和园林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叶地锦展叶后新生枝条和叶柄有毛,果实成熟期后逐步消失.该植物适应性强,年生长量大;秋季叶片主要变为红色,有较强的观赏性.五叶地锦的生长期、叶幕期、绿色期和秋色期较长,适合与紫藤、美国凌霄等藤本植物混种营造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5)
为了研究退化喀斯特森林养分循环特征,以黔中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次生林内的10个优势种凋落叶为对象,开展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凋落叶中C、N、P元素与凋落叶的质量比分别为(497.88±12.97)mg/g、(12.19±0.54)mg/g和(0.89±0.05)mg/g。m(C)∶m(N)、m(C)∶m(P)和m(N)∶m(P)值分别为43.17±2.07、620.03±42.33和14.60±0.81。不同生活型树种凋落叶中C和P元素与凋落叶的质量比及m(C)∶m(P)均表现为常绿树种大于落叶树种(P<0.05)。凋落叶中N、P与凋落叶的质量比呈正相关。同其他研究结果相比,喀斯特地区树种凋落叶中C、N、P元素与凋落叶的质量比具有地域差异。黔中次生森林凋落叶中C、N、P与凋落叶的质量比普遍较高,凋落叶的分解速率较快,N、P元素成比例矿化释放,但是矿质养分和凋落叶的分解不受有机物与凋落叶质量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火炉山森林公园521棵6a移栽龄和633棵 10a移栽龄树木在“山竹”台风中的受损情况,分析了移栽 龄、径级和树高对各树种抗风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移栽 龄的增加显著降低了树木的受损率;2)在6a移栽龄群落中, 立木的总受损率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增加;在10a移栽龄群落 中,立木的总受损率随径级的增加而降低,说明根系的稳定有 利于提高树木的抗风性;3)6a和10a移栽龄树木受损率均随着 树高的增加而增加,这意味着树高不利于树木的抗风性;4)在 不抗风树种中,各径级和树高树木的损伤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气候信封模型(Climatic Envelope Model, CEM)是指根据已知物种地理空间气候信息来模拟包络相似气候条件的潜在空间(气候信封)预测模型。首先对1959—2014年间上海历年园林树种名录进行编目整理,共统计出园林树种1428种,然后运用CEM对其中具有效气候信息的1263种进行了气候信封模拟,结果发现:1)近55年来,上海园林树种引种地的地理格局并未改变,核心种群仍以华东区系植物为主,长江下游平原与江南丘陵是其引种核心区域;2)最冷月最低气温和年均降水量是最主要的气候适应性评价因子,直接决定了引种树种的地理空间分布;3)落叶树种在引种数量上仍占优势,但常绿树种的比例成分在逐年增加;国外种以北美区系植物引种最多;树木形态上趋向植株低矮化,且以近人尺度的花灌木为主。最后,探讨了气候信封模型在上海地域性植被保护、园林树种选择以及树种规划中的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定瑞  田旗 《园林》2006,(1):42-43
月季(Rosa chinensis)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观花灌木,花色艳丽,花期长,在上海绿地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养护误区,未能充分挖掘月季花期长的潜力。使月季花期延长,实际上是增加同株当年的开花次数,要在栽培介质、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达到更高的养护要求。土壤的选择与施肥栽培土壤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pH值6~6.5为最佳。种植位置应通风条件好、日照充足,且地势高。在冬季整形修剪和土壤冬翻之后施一次基肥,花谢后再施追肥2~4次;结合平时浇水,也可掺施少量液肥,做到薄肥多施,为月季多次开花提供充分的营养条件。多次开花的修剪措施以时间为轴线的多种修剪组合,可促成月季多次开花。①落叶期修剪。通常在初冬进行重修剪,老枝留2~4个外向芽,弱枝、枯枝、病虫枝齐基剪除,可调整生长势,使植株生长健壮。②营养生长期修剪。在4月份  相似文献   

17.
刘璨  李玉菲  刘家琳 《中国园林》2022,38(4):115-120
立足于重庆为代表的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聚焦轻薄绿色屋顶景观,采用分区条形重复随机实验设计,构建具有2种混合草本群落、4种轻质保水基质类型,基质深度为20cm的绿色屋顶模块实验平台,对不同基质中植被生长高度、地面覆盖度、存活率、视觉外观指数、叶片气孔导度等指标以及基质体积水分含量进行持续监测,第一个生长季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各项生长表现指标,斑叶芒、花叶芒、细叶芒、阔叶山麦冬、紫竹梅、蓝花鼠尾草在轻薄绿色屋顶设施中表现优异,具有细密颗粒配比的轻质保水型D类基质在轻薄绿色屋顶的草本植被群落上具有应用优势,对重庆及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轻薄绿色屋顶的景观构建具有基础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太原市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实地调查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太原市不同绿地类型的园林树种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整理出太原市园林绿化树种、常用及应用前景较好树种及乡土树种名录的基础上,对其生长习性、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进行了分析;观察总结了主要观花树种的初花期。并对各树种进行了适应性分析,对太原市园林树种选择与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郁金香在济南地区的生长表现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引进郁金香栽培实践基础上,介绍了引进栽培的9类品系45个品种在山东济南的生长状况,经过形态特征和物候的详细观察,针对不同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状况下的有关主栽品种,记录并分析其生长发育习性,为济南地区进一步引种和栽培郁金香筛选出了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栽培种类.经过种球种植、土壤种球消毒、造景配置、抚育管理、种球收集以及种球复壮等手段,使引进的郁金香品种在济南地区大多能正常生长开花,且表现良好,性状稳定.如达尔文杂交系的金色阿普多美'GoldenApeldoorn'Pamde'等品种,也有的品种受气候和自身生态适应性的限制生长开花不理想,如单瓣晚花系的'Kingsblood'lie deFrance'和单瓣早花系的'Arma',开出的花很小,茎杆矮弱.在同一栽培区域,小气候条件及人工措施对郁金香生长会产生较大影响,遮荫、地膜覆盖等栽培手段可以有效调控花期,春天气温回暖的早晚也决定着郁金香的花期物候特征.根系在种球初冬栽培不久便会发育完全,生长期追肥可提升子代种球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对降雨产生的影响会干扰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控制设施的效果。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影响,识别我国雨水控制设施气候变化敏感区域,在统计分析全国186个气象站1980年—2012年日降雨序列的基础上,对比各气象站在不同时段0~200 mm设计降雨量所对应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变化;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标准差作为评价依据,讨论我国各区域气候变化敏感性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造成的标准差大致在0~0.06之间,气候变化敏感性的峰值出现在设计降雨量为25~40 mm范围;敏感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其中京津冀地区、山东省和海南省大部分地区的敏感性较高。对于气候变化敏感的区域,雨水源头控制设施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或因气候变化而无法达到预期值,因此应尽量增加设施规模;而对于气候变化不敏感的区域,气候变化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影响不大,因此根据时长较短的降雨序列即可准确确定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应的设计降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