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灸在脑病治疗中疗效显著,但其起效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活体脑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同时为针灸治疗脑病的基础研究提供了更有效的工具。本文就生命科学研究中应用较广泛的动物活体脑成像技术,对其在针灸脑病基础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成像特点、优势与不足进行综述与展望,以期为针灸治疗脑病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助力针灸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邵媚媚  刘智艳  曹琳 《山西中医》2011,27(9):54-55,57
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针灸穴位与神经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与大脑特定皮层功能有关,针刺的信息既可以直接影响脑的功能,还可以通过脑功能的调节而影响其他系统,大脑是穴位和靶器官之间发生效应的关键枢纽。蹦.RI在科学、临床等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在针刺作用机理、针灸的神经系统机制方面也作了大量研究,现就其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概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观察探究活体大鼠腹壁循经组织的组织液分布特征和相关形态结构。方法:大鼠麻醉后尾静脉注射10%的荧光素钠溶液(0.1 ml/kg),注射30 min后剥离腹部皮肤,使用活体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观察腹壁组织不同深度的荧光素钠溶液分布及相关组织的形态结构特征。结果:荧光素钠注射30 min后,使用活体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观察到在大鼠腹壁正中线即任脉循行位置不同深度组织中的组织间隙较大,其中填充着大量混合荧光素钠的组织液,并分布有少量胶原纤维、毛细血管、脂肪细胞等实体组织。腹中线水平旁开5 mm和1 cm处的非经组织主要为实体组织,其组织中的间隙空间和组织液含量远远小于腹中线。新鲜腹壁组织冰冻切片显示,腹壁组织中存在大小不等、纵横交错且相互连接沟通的组织间隙,腹中线组织的间隙空间大于周围组织,这一结果与激光共聚焦图像特征吻合。结论:大鼠腹壁循任脉组织中存在比周围非经组织较大的组织间隙和较多的组织液。  相似文献   

4.
张颖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8):123-124
本文通过对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在正常心脏、心肌梗死患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心肌运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说明了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超声成像技术在针灸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对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等方面,但由于低分辨率等限制,临床用超声仪无法应用于针灸基础研究。超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具有分辨率高、无创、可实时、动态观察,亦可进行整体及局部观察等优势弥补了这个缺陷。然而目前该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运用极少,而将小动物超声成像技术运用于针灸基础研究,尤其运用于针灸治疗心脏、血管、肿瘤等疾病的研究以及可视化针刺等方面,将有助于完善针灸治疗不同疾病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亦可为不同深度针刺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这将促进针灸效应机制研究的发展,为针灸基础研究开拓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PET-CT与fMRI是近年技术较成熟、应用较广泛的功能成像技术。目前用于针灸领域的研究仅局限于单个腧穴,运用PET-CT或fMRI研究针灸治疗疾病神经影像学机制的试验设计尚不成熟。通过介绍PET-CT、fMRI的技术特点,分析PET-CT、fMRI在针灸研究中的运用情况,剖析偏头痛的特点,解决PET-CT和fMRI技术在针灸治疗偏头痛研究中的选择问题,从而为针灸治疗疾病的神经影像学机制的试验设计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红外热成像技术""红外热成像仪""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nfrared thermal imaging""infrared thermomerter"等为篇名或主题词,检索科学领域为针灸,通过对中国知网与Pubmed等文献资源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209篇,中文文献194篇,英文文献15篇,其中密切相关文献46篇。通过分析文献,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脉、穴位、刺灸法效应、针灸临床疗效评价等方面研究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阐述,旨在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领域研究的应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活体动物成像技术是一项崭新的生物医学成像技术,被用于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药物的靶向作用等的检测评估中.本研究首次应用该技术对针灸效应进行初步摸索,探讨其在针灸经络研究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取7只SPF级裸鼠随机分为针刺组(4只)、对照组(3只).使用Cy7修饰的转铁蛋白(Tf-Cy7)和阿霉素(Dox)于裸鼠的尾静脉注射,待其分布稳定后针刺组针刺"腰阳关"穴(GV 3),对照组动物不针刺.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显示针刺组和对照组Tf-Cy7和Dox分布变化过程,观察针刺对Tf-Cy7和Dox分布的影响.结果:(1)针刺后,血脑屏障及心脏部位的信号开始减弱,Tf-Cy7开始趋向于脾脏和肝脏,针刺50 min时达到最大变化,与对照组相比,产生明显的差异.(2)针刺20 min,Dox开始趋向于脑和肺等脏器,针刺30 min时达到最大变化.结论:针刺可以改变药物靶点的聚集,活体动物成像技术对针刺过程中Tf-Cy7和Dox体内重新分布的过程显像清晰,此项新技术将在针灸经络研究中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核素骨显像与MRI对脊柱转移瘤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核素骨显像与MR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经病理证实其原发病灶为恶性肿瘤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行骨显像与MRI检查,以椎体数为单位,比较2种方法对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核素骨显像与MRI诊断脊柱转移瘤的灵敏度分别为96%(46/48)和92%(44/48)(P>0.0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141/149)和91%(135/149)(P>0.05),两者结合使用诊断脊柱转移瘤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均达到100%。结论核素骨显像和MRI是有效的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方法,两者结合使用能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芪发酵产物(HF)拮抗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干预效果,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60只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舒普深组(0.3 g/kg)及HF低、中、高剂量组(12.5、25、50 g/kg),每组10只,根据文献方法采用吸入脂多糖法复制小鼠ALI模型,各组处理4周后,采用近红外荧光系统对小鼠活体成像进行观察,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TNF-α、IL-6、IL-1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TLR4的表达,并进行肺部病理学观察。结果:模型组近红外荧光活体成像荧光信号最强,各给药组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弱的荧光信号。与模型组比较,舒普深组、HF中剂量组、HF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不同程度的增加(P <0.05,P <0.01);HF中剂量组的TNF-α、IL-6的水平降低(P <0.05);HF高剂量组的TNF-α、IL-1、IL-6的水平降低(P <0.01,P <0.05);HF高剂量组TLR4表达水平降低(P <0.05)。病理学研究表明,HF能够降低脂多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三维断层超声成像(TUI)技术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菏泽市单县海吉亚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剖宫产瘢痕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接受单纯阴道超声、阴道超声联合三维TUI技术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单纯阴道超声、经阴道超声联合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活体成像技术观察黄芪多糖对裸鼠卵巢癌细胞休眠的维持作用。方法:选取建立成功的卵巢癌细胞休眠裸鼠模型30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黄芪多糖组、顺铂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天;利用活体成像系统分别在给药前1天、给药后第7天、第14天监测各组裸鼠卵巢癌细胞休眠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芪多糖组给药后第7天、第14天,裸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而顺铂组在给药后第7天、第14天,体质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裸鼠卵巢癌休眠细胞光子量随着时间而升高。与对照组比较,黄芪多糖组和顺铂组在给药第7天、第14天时,裸鼠肿瘤休眠细胞光子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黄芪多糖具有较好的维持裸鼠卵巢癌细胞休眠的作用,活体成像技术可动态地观察肿瘤细胞休眠的情况,为黄芪多糖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晶  彭伟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3):336-339
功能磁共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影像技术,可以对大脑的高级功能变化进行可视性研究,其出现为针灸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手段。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功能磁共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穴温度特性研究中的应用状况。方法: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红外热成像”“穴位”“温度”为主题词进行检索,获取相关文献并筛选,按生理状态下及疾病状态下的腧穴红外温度特征进行归纳。结果:红外热成像技术具有简单方便、无创无痛、全面精准的明显优势,近年来在中医针灸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经穴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结论: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生理病理状态下的经穴温度特性,并可作为鉴别病证的辅助手段,论述经穴具体红外温度特征,可为临床研究经穴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通过PET/CT显像将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变成可视的图像,并通过图像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以延胡索的有效成分左旋千金藤啶碱(L-SPD)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正电子核素11碳(11C)标记L-SPD,在热室内化学合成11C-L-SPD。SD大鼠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固定于木板上,尾iv 37 MBq 11C-L-SPD。分别于注射后5、15、30、45、60、90 min行PET/CT显像。使用工作站获得脑、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肠腔、膀胱的放射性容积分布比值(distribution volume ratios,DVR)。结果 PET/CT显像显示在5 min时11C-L-SPD在肝脏、肾脏分布最多,心脏、肺、脑可见放射性分布。肝、肾是11C-L-SPD的主要代谢及排泄器官,肝、肾、肠腔、膀胱在5 min DVR分别为(1.37±0.42)%、(1.10±0.19)%、(0.89±0.18)%、(0.97±0.11)%,90 min分别为(0.65±0.11)%、(0.54±0.05)%、(5.49±1.44)%、(9.86±1.88)%。结论 PET/CT显像可以直观、动态地观察L-SPD在活体内的分布及代谢特点,有望用于其他中药有效成分的活体显像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像板(imaging plate,IP)因素对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图像伪影产生的影响及解决方法。方法在GE Radworks工作站上对78幅CR伪影图像进行评价,分析伪影产生原因及改进措施。结果CR图像的伪影主要来源于成像板67幅占86%,其中IP受损19幅,IP污染39幅,IP老化9幅。来源于其他原因11幅占14%。结论定期及时地对IP进行保养和维护可有效地减少和消除伪影,提高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外关穴针刺与假针刺后脑功能区的激活特点.方法 18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组和假针刺组,分别施以不针刺、外关穴针刺组、外关穴假针刺组,以18F-FDG为显影剂,运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进行脑功能成像扫描,获得可视性脑功能变化图.结果 外关穴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脑部BA7、13、18、19、21、22、27、38、40、42、45区显著激活;外关穴假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脑部BA4、6、7、19、22、41区显著激活;外关穴针刺组与假针刺组比较,BA13、42区和小脑显著激活.结论 外关穴针刺与假针刺后激活的脑区显著不同,针刺激活的脑功能区所调控的功能与外关穴的主治功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基因芯片技术在针灸机理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与中医针灸经典理论相结合,从分子水平上全面而深刻的探究了针灸的作用机制,体现了针灸治病的整体调节作用.本研究从针灸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角度综述了基因芯片技术在针灸领域中的应用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超声弹性成像通过压力对组织的作用获取相关弹性信息进行成像,弥补了X射线、超声成像(US)、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传统医学成像模式不能直接提供组织弹性的不足,以其无创、简便、快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该技术已在慢性肝病、甲状腺癌及乳腺癌的定量和鉴别上取得一定成果。超声波技术亦在肌肉骨骼系统检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可实时监测肌肉等组织的变化,是具有广阔前景的肌肉骨骼系统诊断方法,成为目前医学弹性成像的一个研究热点。故本文将重点探讨SWE技术在肌肉、肌腱、神经等肌骨系统及中医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