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常用药物和配伍规律。方法:以199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以中医药为主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且经过临床疗效观察有效的中药复方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进行聚类分析,探索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常用药物和配伍规律。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使用最多的药物为黄芪、甘草、茯苓、党参、陈皮、半夏、白术。聚类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常用药物可分为4类,包括补益肺脾、补肺益肾、活血化瘀、清肺止咳化痰药物。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用药以益气、养阴、活血,清肺化痰类中药为主,益气阴化痰瘀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基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探讨肺主宣降理论及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证治的相关性.通过对气是生命之源、气的升降运动、宣发与肃降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肺失宣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病机,宣降肺气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艾穴位熏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10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均给予持续低浓度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平喘治疗,观察组同时加艾条灸穴位熏药辅助治疗.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主要症状改善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药物配合艾灸穴位熏药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总结近几年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中药雾化吸入及口服中药制剂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进行综述,给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参考。认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干预、稳定期治疗、急性加重期治疗有着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伟  韩佳 《中医研究》2012,25(6):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冬春季节复发,夏季缓解,且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而逐渐加重.本文试图围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中医学多系统相关的实质研究,在对肺肾的理论、五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肾之间的相关性,并指出肺脾肾阳虚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我国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炎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早期即可出现肺血管重构,二者均可能加速疾病进程。文章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与肺血管重构以及中医药对其的干预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靶点及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络病病机演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中医对络病的认识,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特点,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络病范畴.肺络阻滞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络病病机特点,其病机演变有肺络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肺络、津凝痰结肺络、痰瘀凝结肺络、肺络失养损伤等多种不同表现.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宜调络通络.  相似文献   

8.
陈宪海医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切入点应在早期,应尽早诊断,避免漏诊。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析结果显示,无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气虚质和痰湿质比例最大。以此为依据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及康复指导,可使患者早期获益。  相似文献   

9.
大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显著肺外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性,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机制受吸烟、氧化应激、衰老、全身性炎症、缺氧及用药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国内外众多临床机构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分析,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其特异性抑制剂将来可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及治法.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和统计了本院既往4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与体征.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与其发病阶段关系密切.本病急性发病期的主要病机为痰瘀气滞,感受时邪是诱发本病急性发作的主要外因,肺阳虚衰为本病整个发病过程中的病理基础.结论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不同发病阶段与病机,急性期以涤痰祛瘀行气泻实为主,辅以温补肺阳,缓解期以温阳固本为主,兼以涤痰祛瘀.采取上述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从而较系统的总结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病机与辨治原则.  相似文献   

12.
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介绍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护理方法.方法:结合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经验,针对患者病情轻重采取抗感染、吸氧、平喘等综合雾化吸入治疗.结论:氧气雾化吸入可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医务人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水平,以减少误诊、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01~2011-01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110例,并总结误诊原因.结果:本组误诊12例,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6例、哮喘急性发作3例、急性左心衰竭3例等.误诊时间为4~72 h.结论:对出现病情变化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提高警惕、认真体检、常规行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从而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误诊、漏诊率.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疾病.因为这种疾病既可以预防也可以治疗,并伴有明显的肺外效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征性病变是气流受限,这是由小气道病变和肺实质破坏共同引起的.据统计,美国约有1400 万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食管pH监测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胃食管反流的情况.方法:选择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脾肺气虚型与痰热阻肺型,对患者24h食管pH监测以及胃食管反流症状进行了观察;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长时间反流次数、pH<4的反流时间以及pH<4的反流总百分时间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胃食管反流积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痰热阻肺型高于脾肺气虚型.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并与中医证型相关.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呼吸系统多见的疾病,呈进行性发展,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预后差。本文章以维吾尔医药古籍上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似的内容重新整理的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讨论维吾尔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理的特点,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维吾尔医学临床研究与预防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如果在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础上并发血栓,不仅加重病情,还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带来影响。本文通过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的理论依据及研究进展,为预防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血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1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症状明显改善,病情好转.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规范、精心全面的护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农村抽烟老年人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危险因素调查,并对社区管理措施进行探讨,为进行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998名农村抽烟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农村抽烟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农村不抽烟老年人(P0.05);农村老年抽烟人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检出,在年龄、性别、BMI、每天吸烟支数、开始吸烟年龄、烟龄、吸旱烟、经济收入低于本地平均水平、有害气体粉尘接触史、经常下厨、COPD家族史、药物过敏史及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方面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较大的年龄、较低的BMI值、吸旱烟、每天较多的吸烟支数、较长的烟龄、合并COPD家族史、药物过敏史及有害气体或粉尘接触史,是导致农村抽烟老年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农村抽烟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社区干预,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中医非药物疗法包括针刺、艾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广泛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治疗,能明显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近5年中医非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进行总结,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