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目的:观察攒竹穴指压结合耳穴埋豆对骨折患者呃逆的疗效。方法:选择骨折患者出现呃逆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观察组予以攒竹穴指压结合耳穴埋豆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0.6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有效者平均止呃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攒竹穴指压结合耳穴埋豆对骨折患者呃逆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按压攒竹穴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呃逆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以40例呃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按压攒竹穴,观察组使用按压攒竹穴联合耳穴贴压的方法,观察住院期间1h呃逆改变情况,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压攒竹穴联合应用耳穴贴压能有效改善患者呃逆症状,可用于临床呃逆患者的辅助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吴小义  黄俊斐 《新中医》2018,50(11):190-192
目的:观察倒吸灸联合腹式呼吸调息法对化疗所致呃逆的影响。方法:将化疗所致呃逆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呃逆后予胃复安10 mg肌肉注射。观察组患者出现呃逆后除予胃复安10 mg肌肉注射外,对患者实施倒吸灸5~10 min,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调息锻炼。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7.5%,对照组75.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倒吸灸联合腹式呼吸调息法锻炼在化疗所致呃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指压攒竹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顽固性呃逆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用指压攒竹穴位为主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以中药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9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3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5.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指压攒竹穴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好,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降逆止呕汤加减辅治脑血管病所致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4例用常规西医治疗及降逆止呕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天内呃逆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声短而频、胸膈痞闷、脘腹不适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逆止呕汤辅治脑血管疾病所致呃逆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指按攒竹穴联合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后呃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指按攒竹穴及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痊愈、好转所用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按攒竹穴联合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揿针埋针配合护理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揿针埋针配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胃复安肌肉注射。比较2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第1、3、6天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第1天对照组平均秩次26.60治疗组平均秩次34.40,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第3天呃逆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天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揿针长时间留针疗效更显著,2组呃逆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埋针配合综合护理第6天疗效显著,第1天及第3天未优于对照组,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按揉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血液科31例住院的呃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按揉攒竹穴联合托烷司琼,对照组给予胃复安肌注治疗。结果:治疗组21例患者治疗后至本次化疗结束(平均约30 d)观察,治愈率达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结论:穴位按揉治疗呃逆,方法简单,疗效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掀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用掀针治疗,对照组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穴位注射。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掀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呃逆散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海菊  吕素军  张婷 《陕西中医》2007,28(10):1304-1305
目的:观察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类中药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72例,随机分为呃逆散(旋复花、陈皮、半夏、苏梗、柿蒂、白术等)治疗组与利多卡因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4%,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呃逆散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且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滋阴降逆止呃汤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滋阴降逆止呃汤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利他林肌肉注射治疗,连续用药不超过5 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69.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滋阴降逆止呃汤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呃逆,临床疗效优于利他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攒竹穴治疗中枢性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符合条件的顽固性呃逆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按压攒竹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巴氯芬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两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压攒竹穴治疗中枢性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确切,且操作简单,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五磨饮子配合针刺治疗癌症患者顽固性呃逆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配合治疗癌症患者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顽固性呃逆癌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针药组30例辨证分实、虚证。对应选方五磨饮子加减配合针刺内关、足三里,用泻法;理中汤加减配合针刺内关、足三里,用补法。对照组26例予奋乃静治疗。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5.4%,针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药配合治疗癌症患者顽固性呃逆较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更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胡倩 《新中医》2019,51(10):259-261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腹部术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腹部术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揿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2组均治疗5天。治疗后评价呃逆程度,记录起效时间和呃逆消失情况。结果:经秩和检验,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观察组呃逆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呃逆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呃逆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揿针联合耳穴贴压用于腹部术后呃逆患者,能有效减轻呃逆,并且起效快,疗效优于盐酸甲氧氯普胺治疗。  相似文献   

15.
梁旭 《中医康复》2020,(9):42-44
目的:探析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埋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65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行以机械辅助排痰,研究组35例行以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埋针,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来看,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比对照组短、排痰量比对照组少、ICU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从血气分析指标来看,干预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动脉血氧分压、酸碱度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从生命体征指标来看,干预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呼吸频率、心率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埋针的应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结合攒竹穴指按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效果。方法:91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6例和常规组45例。常规组用甲氧氯普胺肌内注射治疗,研究组用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及攒竹穴指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呃逆频率低于常规组(P0.05),呃逆持续时间、起效时间、痊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结合攒竹穴指按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7.
平肝固肾降逆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运用平肝固肾降逆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在中风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治疗组运用平肝固肾降逆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0.9%(P<0.05)。结论:平肝固肾降逆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丁香柿蒂汤治疗顽固代谢障碍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用加味丁香柿蒂汤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及KP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呃逆停止时间、呃逆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加味丁香柿蒂汤治疗顽固代谢障碍性呃逆疗效确切,药效起效快,可缩短呃逆症状,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按压攒竹穴并肌肉注射氯丙嗪治疗呃逆的疗效。方法:将10 0例呃逆病人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 0例、对照组4 0例,治疗组采用按压攒竹穴并肌肉注射氯丙嗪治疗,对照组单用氯丙嗪肌肉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6 5 % ,经统计学处理P <0 0 1,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按压攒竹穴并肌肉注射氯丙嗪治疗呃逆见效快,总有效率高达97% ,不易复发,无不良反应,对顽固性呃逆患者收到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攒竹穴位针刺配合胃复安针足三里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呃逆病人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攒竹穴并胃复安针足三里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用胃复安针足三里注射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80%,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攒竹穴位按压配合胃复安针足三里注射治疗呃逆见效快,总有效率高达97%,不易复发,无不良反应,治疗患者顽固性呃逆收到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