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研究针对汾河太原段的沉积物进行采样,对重金属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汾河太原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很高,4种重金属之间、12个采样点之间含量差别较大;含量反映了工业排放是造成汾河太原段重金属含量高的主要原因。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表明:所研究的4种重金属都处于中等以上污染水平,污染程度排行为:PbCrCuNi;对采样点进行综合污染状况评价表明,所有采样点均处于一个较高或很高的污染水平,污染最严重的是胜利桥和涧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Cu处于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Pb、Cr和Ni处于中、低的潜在风险;采样点的潜在风险评价表明:胜利桥、涧河和南沙河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汾河太原段水质现状及变化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汾河太原段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汾河太原段的水质污染严重,在其9个监测断面中,小店桥和温南社断面的水质污染最为严重,主要污染物为5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高锰酸盐;采用综合指数法对2007年汾河太原段枯水期、平水期及丰水期内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表明汾河太原段上游段水质最好,中游段水质次之,下游段水质最差,且滩上桥、寨上水文站和温南社断面在河流解冻期时污染明显加重;在此基础上,针对各河段的水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用原生动物监测,评价汾河太原段及晋阳湖水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太原市两大多功能水体-汾河太原段及晋阳湖用PFU法作原生动物监测,并用原生动物优势种的功能类群及其对水质的指示意义和平衡期评价了两大水体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汾河太原段的水质基本属于强中污染,晋阳湖水质属轻污染。  相似文献   

4.
汾河太原段主要环境指标与污染源排放变化趋势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力媛  权进香 《太原科技》1999,(5):22-23,25
利用近年 来的监测数据阐明汾河太原段污染现状及其主要污染物环境指标与污染源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并对二者相关性进行初步分析,应用秩相关系数法对其作出进一步分析和检验,明确得出两者显著相关的结论为汾河太原段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汾河太原段化学需氧量污染现状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汾河太原段近年来化学需氧量变化规律的研究,揭示汾河水质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分析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并提出统一协调水资源水量、增大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控制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总量等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样品的采集与分析,得出汾河太原段部分地表水水质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等重要污染指标,定性评价汾河太原段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有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等。根据监测结果分析了其污染原因,为太原市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汾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及潜在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汾河流域6个主要监测断面为研究对象,采集、测定和分析了沉积物中Cr、Ni、Cu、Zn、Cd、As、Hg、Pb 8种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由单项污染指数分析得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由重到轻为CdCuPbAsCrHgNiZn;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认为6个监测断面污染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为灵石南关汾河二库甘亭石滩平遥铁桥汾河水库;通过潜在风险评价分析出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由重到轻为CdHgAsCuPbNiCrZn,6个监测断面污染程度由重到轻的顺序为灵石南关石滩甘亭汾河二库汾河水库平遥铁桥。结果表明:汾河流域Cd污染最为严重,Zn污染最轻;汾河流域下游污染情况较为严重,6个监测断面中灵石南关的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8.
漳江口红树林区沉积物中Cu、Zn、Cr的分布及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表层沉积物及柱状沉积物的分析,研究漳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Cu、Zn、Cr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Cu、Zn、Cr的含量范围分别为:46.98~63.21 mg/kg,241.21~301.76 mg/kg,40.55~83.42 mg/kg ,平均值分别为56.93,259.09和61.82 mg/kg.与台湾海峡南部海区背景值相比,该区沉积物Cu、Zn含量较高、污染较重,但样地间波动范围小、没有明显变化,表明保护区周边的生活污水和养殖污水没有对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产生明显影响.随着深度增加,Cu含量呈现不规则递增的趋势,Cr呈现不规则变化,Zn 在33 cm以上含量急剧减小,说明近年与Zn有关的重要污染源被关闭.利用欧共体标准物质局的BCR三步分级提取法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结果显示Cu、Zn、Cr的残渣态含量都较高,可提取态分别为总量的9.31%~35.90%,10.14%~17.21%,9.32%~35.70%.在可提取态中B1态在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小,B2态含量最低,B3态较高,这可能与红树林沉积物高硫,高有机质和相对还原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9.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临汾段汾河水质的分析结果显示,临汾段汾河在1993年至2008年的16年间水质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四项指标中BOD5增加了2.417,COD增加了2.379,DO增加了2.703,NH3N增加了1.108,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临汾段汾河的污染程度在不断加重;临汾段汾河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沿岸市县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指数增高,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所致.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了干旱半干旱环境背景控制下发育的湿地所具有的高生产力、生物物种多样性、水陆生态系统过渡性、生态脆弱性等基本特征;以汾河太原段湿地系统为对象,结合较有限的历史资料,调查、对比、分析了该河流湿地系统的现状;揭示了汾河太原段湿地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汾河太原段湿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汾河太原段水环境污染对人体产生的健康危害风险,依据2001—2010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汾河太原段主要污染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汾河太原段中化学致癌物Cr6+所致健康危害的潜在年风险值一直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且Cr6+>As,应将Cr6+作为首要控制指标;与非致癌物相比,汾河太原段中化学致癌物为优先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珠江干流不同城市段水体污染状况,采集珠江干流广东境内6个城市段的27个表层沉积物(0~15cm)样品,经全分解后测定了重金属As,Cd,Cu,Zn,Ni,Cr,Pb的含量,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来源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与国内其他河流城市段相比,珠江干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处于较高水平.珠江干流肇庆段、佛山段、广州段、江门段、中山段和珠海段河流重金属分布极为不均,广州河段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河段.重金属Cu,Zn,Pb,Cr和Ni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混合排放污水的重金属污染源,而As主要来自于岩石的自然风化与侵蚀过程的重金属天然来源.92.6%的采样点沉积物重金属总毒性单元大于5,处于中等风险状态.沉积物重金属的平均毒性AsPbNiZnCrCuCd,其中,As,Pb的毒性显著高于其他重金属.  相似文献   

13.
河道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具有毒性、持久性、不可逆性等危害特征,并且随着生物链的伸展,危害水生生物以及人体健康.为了解辽宁太子河本溪城区段河道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通过实地调查采样,以太子河本溪城区段10个采样断面的河道表层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太子河本溪城区段河道底泥重金属(Cu、Fe、Pb、Zn、Cd、Cr、Mn、Ni)的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太子河本溪城区段河道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太子河本溪城区段河道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高于辽宁省土壤背景值,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汾河太原地区段污染现状分析,首先进行水质环境条件概化,在此基础上建立汾河太原城区段百稳定水质模型,用全隐式有际差分法进行数值计算,并对各监测断而未来污染物浓度进行是预报,最后,以该段出口断面水质功能为目标;对各排污支流的允许排放浓度进行优化调配。  相似文献   

15.
依据实际污染状况建立了汾河太原城区段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模型,并将遗传算法作为规划问题的研究手段,使研究方法系统化。  相似文献   

16.
对浙南瓯江流域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粒级提取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并结合富集因子和地质累积指数研究该流域重金属污染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根据粒度特征,瓯江流域可分为河流段、感潮河段上游、感潮河段下游三段,每段沉积物的物质组成和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差异;(2)瓯江上游河流段大多数地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低于或接近背景值,主要来源于自然风化过程;(3)瓯江下游河段存在轻度-中度水平的Cu、Cr、Ni、Zn污染,与温州地区高强度的经济活动和产业类型有关;(4)瓯江流域重金属含量受到“粒度效应”影响,细颗粒沉积物中元素含量较高,泥沙运移、沉积物来源等对重金属含量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汾河太原城区段水体黑臭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多断面、长时间、高频度现场观测与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应用黑臭单因子污染指数、有机污染指数和黑臭多因子加权指数分别对水体进行黑臭评价,提出了适合汾河太原城区段的水质黑臭评价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18.
《河南科学》2016,(1):78-84
城市饮用水源地湖底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对饮用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来源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以平顶山市白龟湖城市饮用水源地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选取7个采样点,沿0~10 cm、10~20 cm和20~30 cm 3个沉积物剖面进行样品采集和测试,用主成分析法对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随采样深度的增加而递减.Pb、Cr、Cu、Mn、Cd、As平均含量在0~10 cm沉积物层为102.5、30.59、89.52、818.0、2.711、197.1 mg/kg;在10~20 cm沉积物层分别为82.53、38.96、37.337、838.5、1.549、391.9 mg/kg;在20~30 cm沉积物层分别为82.52、36.82、30.74、823.6、1.645、169.1 mg/kg.沉积物中各层的主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0~10 cm层,Pb含量最高,煤炭的开采和燃烧产生的重金属污染物是该层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在10~20 cm层,Cr含量最高,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是该层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在20~30 cm层,Mn含量最高,主要来源于自然背景.  相似文献   

19.
1997年以来围绕太原市区汾河段开展的一系列工程是太原建城后规模最大的市政建设工程。针对太原城市现有市局阳刚之气较重的状况,指出在汾河园设计布局上应强调营造柔和之美,而进提出了太原汾河园总体布局设想。  相似文献   

20.
采用现场调查、布点检测和实验室化学性质分析等方法,对(2006年)山美水库流域表层沉积物中总磷、总氮含量进行调查,分析沉积物中磷、氮的来源及其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总磷总体平均含量为566.0mg·㎏(-1)(含量范围311.2~792.5mg·㎏(-1));表层沉积物中总氮总体平均含量为749.5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