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高频放电法对甲醛去除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频放电法对甲醛去除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甲醛去除率与电源施加电压、放电电流和电源频率之间的关系,并对无填料反应器及加有钛酸钡和亚硝酸钠填料的反应器对于甲醛的去除效率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甲醛的去除率随着电源施加电压、放电电流和电源频率的提高而提高;在相同条件下,反应器有填料比无填料对甲醛的去除率高,填加有钛酸钡填料的反应器比加有亚硝酸钠填料反应器对甲醛的去除率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Fenton试剂最佳反应条件,探讨了该方法对中密度纤维板废水中的COD和甲醛的去除作用机理,进行了Fenton试剂和生化法联合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当加入1.50 mL/L 30.0%的H2O2、200 mg/L的Fe2+溶液,调pH值为3.5,反应20 m in后,对中密度纤维板废水中COD和甲醛去除率分别达98.0%和99.7%.  相似文献   

3.
针对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严重的现状,将活性炭等多孔材料的吸附、富集功能与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甲醛反应相结合,得到优异的甲醛降解效果。通过改变光催化剂纳米TiO2载体、紫外光波长以及纳米TiO2浓度等影响甲醛降解效果的因素,得到吸附-光催化降解甲醛的最佳实验条件:以10 mm厚度海绵状活性炭过滤网为载体,在波长为365 nm的紫外光照射下,TiO2浓度为4%时,甲醛去除率可达93.88%。  相似文献   

4.
以生活污水厂的生物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歇式反应装置,通过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生物污泥,建立处理过程中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动力学模型.实验考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及氧化剂含量等条件对生物污泥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00~440℃、反应压力为29 MPa、停留时间为300 s、氧化剂过氧比为300%的反应条件下,生物污泥的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通过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后的出水COD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生物污泥过程中COD去除率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得到在26 MPa时,反应活化能为89.3 k J/mol、指前因子为2.84,该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对比偏差在±6%范围内,说明所建模型可较好地预测不同反应条件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甲醛鞣山羊皮服装革中游离甲醛进行捕获研究,详细对比了胶原蛋白甲醛捕获剂、超支化聚合物甲醛捕获剂及前两者按照不同比例复配的甲醛捕获剂去除游离甲醛的能力.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甲醛捕获剂的应用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胶原蛋白甲醛捕获剂用量为1%,捕获时间为4h时,游离甲醛去除率为75.8%;超支化聚合物甲醛捕获剂用量3%,捕获时间4h时,游离甲醛去除率为94.8%;最佳复配质量比例(胶原蛋白甲醛捕获剂:超支化聚合物甲醛捕获剂)为1∶1,用量为3%,捕获时间4h时,复配后甲醛捕获剂游离甲醛去除率为91.0%.  相似文献   

6.
甲醛废水的厌氧酸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厌氧酸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甲醛废水,在反应期缺氧段,采用中高温生物催化酸化,对季戊四醇,甲醛废水进行初级降解;反应好氧段,进一步降解上一阶段的水解产物,运行结果表明,BOD5负荷0.04-0.08kgBOD5/kgMLSS.d,甲醛负荷0.011-0.022kg/kgMLSS.d ,当反应期缺氧段为20h,好氧为11h,甲醛去除率可以达到98%,CODc去除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三维电极反应器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处理含酸性大红3R的染料废水,考察了槽电压、原水浓度和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反应过程中电流值的变化,对氧化还原电位(ORP)与去除状况的关系、反应器内不同位置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通过紫外一可见光谱分析了酸性大红3R的分解产物.试验表明,在最佳条件时,含酸性大红3R的染料废水色度去除率接近100%,COD去除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油田含油污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一套自设的简便实用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装置,对运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油田含油污泥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H2O2)做氧化剂,考察了反应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pH值等工艺参数对含油污泥中原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能有效去除含油污泥中的原油,去除率可达95%,反应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是影响含油污泥中原油去除率的重要因素,随反应温度、反应停留时间和反应压力的增加,含油污泥中的原油去除率增加,pH值对去除率也有影响,但不大.对指导油田生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陶粒为生物滤料对富营养化水源水进行预处理,研究生物滤柱对藻类和污染物的去除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试验运行条件下,对水中藻类和污染物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对藻类的去除依种类的不同而异,水力负荷增加降低去除率,平均去除率为66.7%;对CODMn的去除率为30%左右,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CODMn和氨氮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对浊度和色度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和32%。同时生物陶粒滤柱出水的PH值有所下降,加石灰适当调整;出水DO增加,改善了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0.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甲醛气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净化甲醛气体.主要考察了甲醛去除效率和绝对去除量与电源施加电压、初始浓度、气体流速和功率之间的关系,并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去除甲醛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其他条件稳定不变的情况下,甲醛的去除效率随着电源施加电压和功率的提高而提高;随着初始浓度和气体流速的降低而升高;甲醛的绝对去除量随电源施加电压、初始浓度、气体流速和功率的增加而增加.在实验条件下,每处理1 mg甲醛气体需消耗电功约为0.092 kwh.  相似文献   

11.
通过4种常见的沉水植物与基质组成的水生植物塘系统对模拟的农村污染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分析不同沉水植物在低温下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4种沉水植物对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对TP和COD的去除率在80%以上,其中黑藻和金鱼藻对TP的去除率达到了97%;对氮的去除较明显,对总氮(TN)的去除率在54.27%~77.45%之间,对NH3-N的去除率在47.26%~60.79%;对营养物质的去除速率较快,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2~3天.总体上看,低温下金鱼藻和黑藻对农村污染水体的净化作用较好,可作为沉水植物处理农村污染水体的优选物种.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验证狐尾藻、金鱼藻及蓖齿眼子菜三种水生植物组合对实际污染水体的处理效果,建立了植物围栏,研究原位条件下植物组合对受污染水体中营养盐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原位状态下,围隔内各组水生植株组合均能对水体中污染物质具有一定去除作用。相对于对照组,狐尾藻+金鱼藻组合去除氮类营养盐效果最好;篦齿眼子菜+狐尾藻组合对水体中溶解性磷类营养盐去除效果最好;篦齿眼子菜+狐尾藻的植物组合水体中溶解性CODMn去除效果最好,而综合来看,狐尾藻+金鱼藻的组合对各位营养盐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传统人工湿地的自然复氧速率较低,对N、P营养元素的去除效率普遍不高。设计开发了一种微曝气系统,以期强化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C、N和P的去除。通过改变曝气量(气水比)以及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检测该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效果,详细分析了经微曝气系统强化后的人工湿地对COD、TP以及各氮素污染物在系统的沿程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微曝气系统能显著增强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随着气水比由0:1升高至4:1,该湿地系统对污水中的COD和TP的去除率分别从约80%和60%提高到约93%和79%,而在3:1时TN的去除率达到最高水平75%。低温对系统除碳脱氮影响较大,COD及TN去除率分别降低了约7%和8%。湿地污染物浓度沿程变化状况显示,污染物的去除过程主要发生在第2湿地系统。  相似文献   

14.
等离子体法去除HCHO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HCHO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本文对等离子体法去除HCHO进行了研究.实验对比了电场强度、气流速度、进口浓度以及填料等实验条件对去除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CHO的去除效率随电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加,随气流速度和进口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在高电场强度下,反应器有填料比无填料对HCHO的去除率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室内和工业中游离甲醛污染问题,在传统电晕放电的基础上,采用反电晕强化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降解含甲醛废气以去除污染.分析了电极针数和放电间距对反电晕放电特性的影响,并探究了不同参数对含甲醛废气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放电间距为30 mm、电极针数为10针时,反应器放电稳定且处理效果最佳.在反电晕放电条件下,随着放电电压的升高,放电电流相对电晕放电时增加得更加迅速,甲醛去除率也不断提高,当电压达到32 kV时,甲醛去除率达到57.4%.  相似文献   

16.
不同膜组件形式的SMBR处理蛋白废水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两种不同膜组件形式的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处理蛋白废水;稳定运行时,二者COD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5%左右,TN的去除率在45%以上,浊度的去除率可达到98%。研究结果表明:B种膜组件形式能有效防止端头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膜上通量的衰减,而且对废水COD、TN的去除效果以及能耗方面与A种膜组件形式相差无几;同时,B种膜组件形式对TP的去除效果略好于A种膜组件形式。  相似文献   

17.
常温条件下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推动厌氧氨氧化(ANAMMOX)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工程化应用,在常温条件下,采用生物滤池反应器,分别考察了硝酸盐、磷酸盐、氨盐和亚硝酸盐对ANAMMOX运行效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NO3--N质量浓度提高至约500mg/L时,不会对总氮去除负荷产生明显的影响;而当进水总磷质量浓度大于10mg/L时,总氮去除负荷下降明显,停止投加磷酸盐后,总氮去除负荷可以得到恢复;适当提高NH4+-N和NO2--N的浓度,有利于总氮去除负荷的提高.可见常温条件下,硝酸盐对于低氨氮城市污水ANAMMOX生物滤池的脱氮活性基本不存在影响.而正磷酸盐浓度负荷对于ANAMMOX反应具有一定的影响,且进水磷酸盐浓度的提高对常温低氨氮城市污水ANAMMOX反应存在可逆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沸石负载高锰酸钾除藻及藻毒素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沸石及高锰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制备沸石载高锰酸钾(ZCM)药剂,研究了不同投量下ZCM对铜绿微囊藻及藻毒素的去除和控制效果.结果表明,ZCM对单一铜绿微囊藻水样中藻类生物量和浊度均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在投量为0.11和0.17 g/L时,对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最好,5 d去除率分别为82%和86%,浊度降至检测限以下.ZCM药剂对铜绿微囊藻藻毒素MC-LR也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最佳药剂投量0.22 g/L时去除率达96.9%.  相似文献   

19.
人工浮床净化城市景观水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富营养化水体营养盐资源,以聚乙烯发泡板为人工浮床栽培绿萝、美人蕉和龟背竹,在生物填料表面生物膜的综合作用下,研究其净化景观水体的效果.经过60天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实验水质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基本消除水体的富营养化,同时对城市景观水体具有美化作用.采用组合技术对水体中TN、NH3-N、TP、CODM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5.8%-84.4%、89.2%-97%、72.1%-92.9%和24%-50%,其中以龟背竹与生物接触氧化组合技术净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