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以新型含镁化合物为载体的HQ型聚丙烯高效球形催化剂的液相本体聚合,考察了聚合温度,n(Al)/n(Ti),n(Si)/n(Ti),外给电子体种类,氢气用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氢调敏感性和立体定向性。最适宜的聚合条件:反应温度为70℃,n(Al)/n(Ti)为481.0,外给电子体为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n(Si)/n(Ti)为19.2。在此条件下,HQ型催化剂的活性达34.0 kg/g,聚丙烯等规指数为97.9%以上。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含Mg载体ClMg(OR)·ROH(R为乙基和正丁基)的制备和反应机理。分别以CH2Cl2,CHCl3,CCl4作为溶剂,在n(C2H5OH)/n(Mg)为2.0的条件下,可以合成ClMg(OC2H5)·C2H5OH载体,并且成本较低。采用ClMg(OR)·ROH为载体与TiCl4反应,制备了乙烯聚合用负载型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的制备规律和催化乙烯聚合的性能。结果表明:以ClMg(OC4H9)·C4H9OH为载体制备TiCl4/MgCl2催化剂,载Ti时间为2 h,载Ti温度为110℃,TiCl4用量为2.0 mL/g,载Ti次数为3次时,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具有较高的活性,可达4.6 kg/(g·h)。  相似文献   

3.
在以三乙基铝(AlEt3)为助催化剂、n(Al)/n(Ti)为300、聚合压力为0.10 MPa、聚合温度为30℃、通入氢气3 mL、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与Al的摩尔比为0.033、聚合2h的条件下,球形MgCl2载体催化刺的活性为607g/g,聚1-丁烯的等规指数为82.3%.依催化剂活性大小,外给电...  相似文献   

4.
通过添加钛(Ti)、铝(Al)对Cr/SiO2 Phillips催化剂进行改性,制备出了Cr-Ti/SiO2和Cr-Ti-Al/SiO2两种改性催化剂,考察了改性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乙烯聚合性能.结果 表明,添加Ti和Al后,催化剂表面变得粗糙,孔径变小,比表面积增大;催化活性增加,最高活性分别为55.36和82.55g(PE)/g(Cat),而Cr/SiO2仅为45.39g(PE)/g(Cat).改陆催化剂的PE产品分子链变长,结晶度增加,高分子量组分增多,分子量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负载钛(简称Ti)-三异丁基铝(简称Al)催化体系聚合条件对苯乙烯(St)聚合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n(Al)/n(Ti)的增加,催化剂效率先升高后降低,最高为12 kg/(mol·h).随着聚合温度升高,催化剂效率逐渐升高,但增幅逐渐减缓.最佳聚合条件St初始浓度为5 mol/L,Ti浓度为1.3 mmol/L,n(Al)/n(Ti)为30,聚合温度为60℃;同时,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全同立构含量均随n(Al)/n(Ti)和聚合温度升高而降低,全同立构含量可通过调节n(Al)/n(Ti),使之在40.4%~90.0%.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关键组分配比对SLC-B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各组分配比的最佳范围,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催化剂活性的均衡性参数.结果表明: 选用合适的n(Mg)/n(SiO2), n(OH)/n(Mg),n(Al)/n(Mg) 以及催化剂中w(Ti)为(2.2 ± 0.1)% 时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从而解决了催化剂活性的均衡性问题.使用SLC-B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利用淤浆聚合和气相流化床聚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节2个反应器的产率比,成功实现了双反应器生产具有双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特征的聚乙烯产品.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催化剂聚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酸酯类作内给电子体,MgCl2作载体合成球形聚丙烯催化剂,以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外给电子体,研究液相本体法聚合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聚合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最佳聚合条件为搅拌转速150 r/min,反应温度75℃,n(Al)/(Ti)为600,n(Si)/n(Ti)为30.在此条件下,催化体系为长效型,催化剂活性高、氢调敏感性好,聚合物等规指数高、细粉少.  相似文献   

8.
负载钛-三乙基铝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负载钛(TiCl4/MgCl2)为主催化剂、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催化异戊二烯聚合,研究了n(Ti)/n(Ip)、n(Al)/n(Ti)及温度等对单体转化率和催化效率的影响。采用FTIR和1H-NMR对聚合产物的微观结构进行测试表征,DSC测定聚合产物的熔点和结晶度。结果表明,所得聚合产物为反式-1,4-结构摩尔分数达98%的异戊橡胶;聚合体系的单体转化率随n(Ti)/n(Ip)的增大而升高,催化效率则先升高后降低;随n(Al)/n(Ti)和聚合温度的增大,催化效率和单体转化率均先升高后降低,最佳n(Al)/n(Ti)值为110~120,最佳聚合温度为20~25℃。  相似文献   

9.
对载体型催化剂进行乙烯淤浆聚合,研究了催化剂的乙烯聚合动力学,分析了聚合温度、压力,助催化剂及氢气加入量对聚合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聚合条件为:聚合时间2 h,聚合温度80℃,聚合压力0.83MPa,Al/Ti比(物质的量比)115,H2/C2H4比(压力比)0.52.在此条件下,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聚合物形态较好,表观密度较高,流动性很好.  相似文献   

10.
以Ti(OC4H9)xCl4-x/MgCl2催化体系对异戊二烯进行聚合,研究了含丁氧基值不同的催化剂以及n(Ti)/n(IP)、n(Al)/n(Ti)及不同温度对异戊二烯聚合转化率的影响.通过红外谱图、核磁共振谱图表征了聚合产物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聚合体系的催化效率随催化剂含丁氧基量的增大而降低,最佳聚合条件随催化剂含丁氧基值的不同而不同,转化率随n(Ti)/n(IP)的增加而增加,最佳聚合转化率的n(Al)/n(Ti)随丁氧基值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最佳聚合温度范围为30~40 ℃;在负载Ti(OC4H9)3Cl催化剂得到的聚合物样品中,1,4-结构、3,4-结构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5.7%、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