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区域合作的大背景下,基于区域物流发展的背景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区域物流概念与研究地域的范围进行界定,进而对我国泛珠三角区域物流的空间组织形态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通过分析认为,目前在泛珠三角区域的物流经济要素处于以集聚为主的阶段,物流经济空间组织采取点、轴、网、面模式,合理的人为调控和组织可以有效促进空间结构的演化,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1995年以来辽宁沿海经济带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区域经济的总体差异在不断扩大,通过计算锡尔系数,1995—2010年该经济带发展的总体差异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市间差异、市县间差异是造成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县域经济差异也在不断的扩大。由于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和发展速度等诸多影响因素的不同,区域经济的空间格局形成了双核格局,双核与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较大,尤其是西部经济的发展比较滞后,这也是引起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经济总体差异扩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4.
为科学把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创新系统的演进脉络和规律,将新疆区域创新系统40余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过渡、构建与完善4个阶段,从环境要素、创新主体、企业创新、结网程度4个方面对各阶段进行盘点总结,分析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动力因素,总结出新疆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1个核心与4条历史主线,并得出两点基本经验:一是政府核心科技政策的实时引导与政策创新始终是系统发展的重要牵引力;二是系统的开放与市场化的深入始终为新疆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沿海港口群是环渤海港口群中重要的集群力量,但近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重复建设、功能定位不明确和竞争无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辽宁港口整合的必要性,整合的方式、途径、重点等方面论述了辽宁港口整合道路的一般性选择,重点提出分区域渐进性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6.
黄寰  唐晓  袁广 《资源开发与市场》2023,(4):417-425+434
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地区差异,深入研究区域创新效率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对中国省域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及其分维度指数进行了研究。从经济发展质量的广义内涵出发,构建了包含5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法(SFA)测算区域创新效率,采用熵值法测算了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并对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区域创新效率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关系存在地区异质性,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同构与异构取决于在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中生产要素的结构与流动特征,其特征量的相似性导致产业结构的同构,产业同构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具有合意性。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其非合意性愈显突出。区域产业同构优化的本质动力在于生产要素结构及其流动特征量的变化,通过不同层级区域产业规划战略和区域间经济合作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与流动,以产业集群化之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区域产业结构朝着优化、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云南省129个县(市、区)1995-2011年人均GDP数据,采用极比指数、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模型等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时空变化及区间关联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逐年缩小,区域间不均衡性减弱;区域经济整体关联性和区域间相互作用逐年增强.研究成果对客观认识云南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历程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河南省2002—2012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规模、结构和效果等3大类7个具体指标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规模和效果都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有较强相关性,且后者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大于前者;从配置规模来看,各指标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排序为:RD经费支出财政科技支出科工数;从配置结构来看,企业RD经费支出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最大,高校次之,研究机构影响力最小。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产生污染转移的原因、路径和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应通过统筹规划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科学布局工业团区和园内产业、严格环境准入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总量控制等措施,系统解决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污染转移问题:有效促进区域产业转移,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复合指标方法对辽宁省14个省辖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辽宁省内城市化发展水平呈现高低落差大的格局.根据测度结果进行城市化发展水平类型划分,探讨了影响城市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驱动力,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全球化因素、城市基础设施因素、历史和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12.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原则和方法,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的动态性,子系统之间能量和物质流通的转化与信息的交互,形成人口、科技、环境、资源、经济5个子系统。某农业县三种方案对比的模拟实验表明,控制人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第三产业,优化产业发展结构,不但实现了GDP增长,而且环境质量指数稳步提升,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提高城市建设用地配置效率角度出发,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通过选择投入产出要素对辽宁省2006-2012年城市建设用地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对全省及各市城市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变化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对城市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影响做出评价.研究表明,研究期内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处于小幅增长态势,平均增长率为1.1%,纯技术效率呈波动性增减,表明各城市尚未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资源优化配置,规模效率普遍偏低,平均值为0.996<1,未向最优规模靠近,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的增长贡献率不高.  相似文献   

14.
港口经济对国民经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辽宁省4个主要沿海港口城市大连、营口、丹东、锦州2000-2009年港口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有效性评价,分析其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辽宁省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生产率退步,而港口经济略有进步;城市经济和港口经济均显现无效性,但城市经济效率略高于港口经济.在趋势方面,城市经济发展呈现暂时退步情况,港口经济则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辽宁省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从研究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利用多元相关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辽宁省海洋各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辽宁省海洋产业中,海洋渔业、造船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而海洋油气业和海盐业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10年黑龙江省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价其13个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并从人才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环境保障能力、经济增长能力这4个层面探究了黑龙江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以及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技术创新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河南省区域中心城市技术创新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以河南省18个省辖(管)市为对象,对区域中心城市技术创新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将其划分为3种梯度类型。同时,分析了区域中心城市技术创新水平的地域差异,提出了河南省区域中心城市技术创新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8.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综合开发的基本目标。本文在分析济宁市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区域综合开发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区域开发中的环境规划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区域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目标和程序,提出了编制区域环境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