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miR-2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miR-210 在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 检测miR-210 在60 例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统计学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织中miR-210 的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P =0.019).并且miR-210 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位置、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无关,但与肿瘤的大小(P =0.012)、浸润深度(P =0.022)、淋巴结转移个数(P =0.032)、淋巴结是否转移(P =0.030)、是否有淋巴管癌栓(P =0.026)、是否发生远隔转移(P =0.016)、TNM 分期(P =0.018)密切相关.结论 miR-210 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胃癌诊断的标志物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mRNA)的表达情况,从而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治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4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患者外周血CEAmRNA阳性表达率(18/48)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2/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0=8.40,P〈0.05)。各分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外周血中均有CEAmRNA阳性表达,II期和III期患者的CEA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I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74,P〈0.05)。结论外周血中CEAmRNA的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检出率,有助于判断患者发生微转移的风险.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18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检测47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miR-183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83的相对表达量为2.461±0.35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000±0.0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9,P=0.021).miR-183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P=0.041)、淋巴结转移(P=0.032)和TNM分期(P=0.015)明显相关.[结论] miR-18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参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癌p33ING1b mRNA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揭示p33ING1b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p33ING1b mRNA水平.结果 63.6% (35/55)癌组织及70.9%(39/55)癌旁组织p33ING1b mRNA呈阳性表达,癌组织p33ING1b mRNA表达量为0.410±0.175,明显低于癌旁组织0.529±0.20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33ING1b mRNA水平与肝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与否有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癌栓形成、合并肝硬化与否无关.结论 p33ING1b表达下调在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肝癌分化、侵袭性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外周血miR-183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用茎环RTI-PCR法检测正常组、Ⅰ/Ⅱ期NSCLC组及Ⅳ期NSCLc组的外周血miR-183水平,对所得数据用F检验和q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组外周血中均能检测出miR-183表达,其中正常组与Ⅳ期NSCLC组.Ⅰ/Ⅱ期NSCLC组与Ⅳ期NSCLC组的外周血miR-183水平有统计学差异(q=4.82,P<0.05;q=5.63,P<0.05);而正常组与Ⅰ/Ⅱ期NSCLC组相比则没有统计学差异(q=1.98,P>0.05).结论 miR-183可能成为NSCLC转移的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照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尝试探讨Id2mRNA及Id3mRNA表达与IDC超声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36例IDC样本中Id2mRNA及Id3mRNA的表达,并与IDC超声表现对照分析.结果 Id2mRNA在正常组织中表达高于癌组织(P<0.05),WHOⅢ级表达低于WHOⅠ级(P<0.05);Id3mRNA的表达相反(分别为P<0.01,P<0.05).Id2mRNA的表达与IDC超声征象之间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毛刺征及周边导管扩张组Id3mRNA均呈高表达(P均<0.01).结论 IDC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变化密切相关.IDC的二维超声征象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Id3mRN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组织中MicroRNA-29b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变中的意义。方法选取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96例,其中正常子宫内膜16例,不典型性增生内膜20例,子宫内膜癌60例。设计Mi-croRNA-29b和内参U6的茎环结构反转录引物和PCR扩增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种子宫内膜组织中MicroRNA-29b的含量,分析MicroRNA-29b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croRNA-29b的表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性增生内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F=2.998、3.690,t=3.163、2.297,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croRNA一29b的表达与FIG0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t=-2.070、-2.773,P〈O.05)。ER、PR表达阳性和阴性子宫内膜癌组织MicroRNA29b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MicroRNA-29b的表达失调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195、miR-204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125例子痫前期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定期产检的56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所有孕妇胎盘组织中miR-195及miR-204相对表达水平;统计观察组孕妇妊娠结局,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和良好妊娠结局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子痫前期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95、miR-204及二者联合对子痫前期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miR-19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miR-20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125例子痫前期患者中,39例为不良妊娠结局,86例为良好妊娠结局。不良妊娠结局组病情严重程度为重度例数占比、年龄、分娩孕龄、谷丙转氨酶(ALT)、24 h尿蛋白、miR-204均高于良好妊娠结局组(P<0.05),miR-195水平低于良好妊娠结局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情严重程度为重度、年龄、miR-195、miR-204均为子痫前期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195、miR-204及二者联合预测子痫前期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687(0.598~0.767)、0.667(0.578~0.749)、0.740(0.654~0.814)(P>0.05)。【结论】子痫前期胚胎组织中miR-195表达水平下调,miR-204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二者可用于预测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且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iRNA-29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共73例为对象,分别取患者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距离肿瘤边缘>5 cm)为病理标本和正常标本,经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后,进行miRNA-29b的阳性表达判断,比较正常组织和病理组织的miRNA-29b阳性表达率.同时分析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 mRNA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RT-PCR)检测56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 mRNA表达情况,以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者各20例作为对照.结果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 mRNA表达阳性率为46.4%(26/56),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者表达阳性率均为0.0%(0/20,P<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 mRNA表达阳性率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但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 mRNA可作为乳腺癌微转移的判断指标,对乳腺癌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和治疗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长抑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受体(SSTR)在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82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61/82)。SSTR阳性表达强度与年龄(P>0.05)、肿瘤大小(P>0.05)无关,不同肿瘤病理分期(P<0.001)、分化程度(P<0.05)的肿瘤组织中SSTR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因此,对大多数疑为乳腺癌的患者可应用生长抑素受体显像技术(SRS)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索受体(SSTR)在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82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索的关系。结果 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61/82)。SSTR阳性表达强度与年龄(P〉0.05)、肿瘤大小(P〉0.05)无关,不同肿瘤病理分期(P〈0.001)、分化程度(P〈0.05)的肿瘤组织中SSTR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因此,对大多数疑为乳腺癌的患者可应用生长抑索受体显像技术(SRS)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癌缺失基因-3(DLC-3)在乳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LC-3在62例乳癌组织、23例癌旁组织及20例乳腺腺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乳癌组织中DLC-3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乳房腺病组织中DLC-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74%(11/62)、43.48%(10/23)、60.00%(1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8.356,P〈0.01)。乳癌组织中DLC-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有关(x2=3.930~5.984,P〈0.05)。结论DLC-3在乳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Her-2表达存在相关性;DLC-3可能在乳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转录激活因子5(ATF-5)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结直肠癌组织标本38例,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12例,采用RT—PCR法检测两种组织标本中ATF_5的表达水平。结果38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有32例ATF-5阳性表达,12例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中无ATF-5阳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4.53,P%0.01)。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ATF-5高表达,ATF-5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及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I)的钼靶X线表现、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乳腺DCIS及36例乳腺DCIS-MI病人的钼靶X线表现,分析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及p53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影像学表现与上述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钼靶X线表现为钙化33例,其中单纯钙化21例,钙化合并包块5例、结构紊乱5例、结节1例、腺体增厚1例;恶性钙化27例,中间钙化4例,良性钙化2例。表现为单纯包块2例、结节4例、结构紊乱9例、皮肤增厚2例。表现为阴性者6例。ER、PR、C-erbB-2、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9%、52.9%、45.1%、58.8%。以非钙化组为对照组,恶性钙化与ER、PR、P53的表达无关(P〉0.05),而与C-erbB-2表达有显著的相关性(χ2=4.850,P〈0.05)。结论乳腺DCIS及DCIS-MI的钼靶X线主要表现为钙化,恶性钙化与C-erbB-2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鳞癌病人肾上腺髓质素(ADM)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38例宫颈浸润性鳞癌病人血浆ADM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瘤组织ADM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并与35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宫颈浸润性鳞癌病人血浆及鳞癌组织ADM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者(t=47.03,t′=18.21,P〈0.01),且宫颈浸润性鳞癌组织中ADM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s=0.723,P〈0.01)。结论血中ADM高表达可能与宫颈浸润性鳞癌有关,可作为判断宫颈浸润性鳞癌预后的辅助指标;阻断ADM作用途径可能是治疗宫颈浸润性鳞癌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3(TFF3)在浸润性乳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5法,分别检测118例浸润性乳癌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TFF3的表达,并对TFF3不同表达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18例浸润性乳癌组织中TFF3蛋白的高表达率为44.1%(52/118),TFF3表达与病人的年龄、淋巴结是否转移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2蛋白的表达相关(χ^2=4.11~5.84,P〈0.05)。TFF3低表达病人的5年无进展生存期显著长于TFF3高表达者(χ^2=5.92,P〈0.05),5年的总生存期也显著延长(χ^2=5.75,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FF3蛋白表达、分期可以作为浸润性乳癌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FF3蛋白表达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TFF3的表达与浸润性乳癌病人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有关,其高表达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3例胃癌组织和41例非肿瘤黏膜组织中SPARC的表达。结果胃癌间质细胞中SPARC的表达与非肿瘤黏膜组织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χ2=64.605,P〈0.01);SPARC在胃癌间质细胞的表达与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χ2=5.617、8.911,P〈0.05;P=0.010);胃癌间质细胞高表达SPARC的病人生存率低,淋巴结转移是胃癌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SPARC可以作为预测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enasdn-C(TN—C)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分级的56例肾癌、15例正常肾组织TN—C的表达,分析TN—C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肾癌组织TN—C阳性表达率为53.6%(30/56),正常肾组织未检出TN—C阳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0,P〈0.01)。TN—C的表达随着癌组织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02—0.041);TN—C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之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1,P〈0.05)。结论TN-C的表达与肾癌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P物质及其受体神经激肽1(NK-1)在乳癌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物质及NK-1在乳癌以及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纤维腺瘤、腺病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等良性病变组织表达。结果 P物质和NK-1在乳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76%(77/103)和87.38%(90/103),二者表达水平与乳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r=0.253、0.228,P〈0.05)。P物质和NK-1在5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均呈阳性,而在5例纤维腺瘤及6例腺病中均呈阴性。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均未见P物质表达,而2例存在NK-1的阳性表达。结论 P物质及NK-1参与了乳癌的发病过程,为乳癌诊断提供了新的可能的免疫组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