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RRM1)及M2(RRM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二步法,分别检测15例正常卵巢组织、15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和46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RRM1和RRM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RRM1和RRM2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RRM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8.70%,高于正常卵巢组织(0)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26.67%),差异均有显著意义(2χ=15.80、4.64,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RRM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7.39%,高于正常卵巢组织(0)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20.00%),差异均有显著性(χ2=15.80、10.30,P〈0.05)。RRM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低分化组表达阳性率(66.67%)高于高中分化组(30.00%),RRM2蛋白在FIGOⅢ~Ⅳ期上皮性卵巢癌表达阳性率(77.42%)高于Ⅰ~Ⅱ期(46.67%),差异均有显著性(χ2=4.340、4.350,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RRM1和RRM2表达无相关性(r=0.264,P〉0.05)。结论 RRM1和RRM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表达上调,有望成为新的卵巢肿瘤分子标记物,两者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顺铂化疗耐药中的意义。方法用组织芯片仪制备组织芯片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6例上皮性卵巢癌病人癌组织中ERCC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以38例正常卵巢组织作为对照,分析其与顺铂化疗耐药的关系,同时分析ERCC1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手术-病理分期(FIGO,2000)、病理学类型、分化程度、发病年龄、发生部位以及疾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3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RCC1阳性表达者17例(44.74%),56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ERCC1阳性表达者31例(55.36%),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022,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ERCC1的表达与临床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学类型、分化程度、发病年龄、发生部位及发病率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上皮性卵巢癌顺铂化疗耐药组ERCC1的阳性表达率为76.67%,明显高于敏感组的30.77%,差异有显著性(χ^2=11.87,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ERCC1表达与顺铂化疗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uPA受体(uPAR)及其抑制剂(PAI-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60例上皮性卵巢癌、30例良性卵巢肿瘤及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uPA、uPAR及PAI-1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uPA、uPAR、PAI-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率(75.0%、65.0%、66.7%)明显高于良性肿瘤(40.0%、33.3%、30.0%)及正常组织(30.0%、26.7%、33.3%),差异均有显著性(χ2=11.779~19.510,P〈0.05),而良性肿瘤与正常组织比较无明显差异。uPA、uPAR、PAI-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χ2=8.242~36.906,P〈0.05)。结论 uPA、uPAR、PAI-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及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100A9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2例正常卵巢、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63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100A9的表达,同时对蛋白表达进行定位。结果上皮性卵巢癌中S100A9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差异有显著意义(F=52.548,q=5.766、18.331,P〈0.05)。S100A9在上皮性卵巢癌Ⅲ~Ⅳ期、低分化及有大网膜转移时表达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4.03、3.43、3.27,P〈0.05),而其表达与病理类型、有无腹水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20例癌组织S100A9细胞核表达,其余为细胞质表达。结论 S100A9可能参与了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5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卵巢癌组)、21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中tTG、VEGF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征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tTG、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7%(51/55)、38.1%(8/21)及90.9%(50/55)、47.6%(10/21),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2.620、19.570,P均〈0.01)。tTG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χ^2=13.286,P〈0.01)、有无腹水(χ^2=17.247,P〈0.01)有关;与病理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χ^2=17.542,P〈0.01)、组织学分级(χ^2=18.720,P〈0.01)及有无腹水(χ^2=22.037,P〈0.01)有关;与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tTG在上皮性卵巢癌基质细胞中的表达亦与临床分期(χ^2=11.250,P〈0.01)、有无腹水(χ^2=12.406,P〈0.01)有关;与病理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基质细胞中的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指标均无关(P均〉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tTG蛋白表达与VEGF阳性表达呈显著相关(r=0.8856,χ^2=43.14,P〈0.01)。结论tTG、VEGF共同表达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的相互协同作用可能是促进卵巢癌发生、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5例卵巢癌组织、1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10例正常卵巢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与Bcl.2蛋白的表达,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urvivin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74.29%)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20%)及正常卵巢组织(O),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0);Bcl.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57.14%)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10%)及正常卵巢组织(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12);Survivin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年龄、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卵巢癌不同病理分型无关,与卵巢癌的病理分期及分级有关(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O.022)。结论Survivin可能与Bcl-2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协同作用,Survivin有望成为预测卵巢癌预后的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和Bcl-2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4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49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Survivin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表达关系。结果:(1)在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Survivin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良性、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Survivin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2)在不同的类型的上皮性卵巢癌中,Survivin蛋白和Bcl-2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不同的组织学分级,Survivin蛋白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cl-2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不同的临床分期中,Survivin蛋白和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3)Survivin蛋白表达和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1)Survivin蛋白和Bcl-2蛋白可能参与了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2)Survivin蛋白和Bcl-2蛋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1(Id-1)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癌、45例良性卵巢肿瘤及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Id-1和HO-1的表达。结果卵巢癌组织中Id-1和HO-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与良性卵巢瘤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7.083、6.838,P〈0.05);与卵巢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1.097、27.444,P〈0.05)。Id-1、HO-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术前CA125水平、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4.678-7.739,P〈0.05)。卵巢上皮癌组织中Id-1和HO-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90,P〈0.05)。结论 Id-1和HO-1的高表达在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MACC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与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7例上皮性卵巢癌、25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20例正常卵巢上皮性组织中MACC1、HGF蛋白及二者mRNA的表达。结果 (1)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MACC1和H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良性上皮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均<0.05),而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MACC1及HGF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P均>0.05),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3)MACC1 mRNA、HGF 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F=295.032,P=0.00;F=177.252,P=0.00),且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MACC1 mRNA、HGF 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10,P<0.01)。结论 MACC1可能在卵巢癌的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上皮性卵巢癌诊断和治疗的靶点,与HGF联合检测对判断卵巢上皮性肿瘤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及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和Survivin蛋白在20例正常卵巢组织、21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38例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结果:PTEN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与PTEN相反,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P〈0.05)。Survivin与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r=-0.527,P=0.001)。两者的表达均与年龄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是否转移相关(P〈0.05)。结论:PTEN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两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卵巢上皮性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P糖蛋白(P-gp)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癌(化疗敏感组25例,化疗耐药组25例)组织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LR4、P—gP的表达。结果卵巢上皮癌组织中TLR4和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和46%,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的20%和10%(χ^2=5.939、4.500,P〈0.05)。卵巢上皮癌化疗耐药组TLR4和P—gP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化疗敏感组(χ^2=6.876、6.522,P(0.05)。卵巢上皮癌组织TLR4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χ^2=6.848、6.376、5.433,P〈0.05),P—gP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χ^2=9.071、6.402,P〈0.05);TLR4、P—gP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392,P〈0.05)。结论TLR4和P-gP的高表达及其相关性与卯巢上皮癌的化疗耐药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分化抑制因子1(Id1)和HtrA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卵巢上皮癌组织(其中化疗敏感、耐药各20例)、1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Id1和HtrA1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结果 Id1和HtrA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和22.5%,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阳性表达率(均为4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4.372,P〈0.05);与正常卵巢组织(30.0%和6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5、5.357,P〈0.05)。Id1和HtrA1在卵巢上皮癌耐药组中的阳性率为95.0%和5.0%,与敏感组(60.0%和4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4、14.824,P〈0.05)。卵巢癌病人术前CA125水平、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均与Id1和HtrA1的表达密切相关(χ2=4.215~10.753,P〈0.05)。卵巢上皮癌组织中Id1和HtrA1的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86,P〉0.05)。结论 Id1和HtrA1与卵巢上皮癌形成可能有关,且Id1高表达和HtrA1低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化疗耐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病人血清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和糖蛋白抗原125(CA125)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44例上皮性卵巢癌(卵巢癌组)、35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良性肿瘤组)和30例正常卵巢(对照组)病人血清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uPA、uPAR含量,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含量。结果卵巢癌组uPA、uPAR和CA125的分泌水平较良性肿瘤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9.49-4 824.97,q=5.183-119.350,P〈0.01);良性肿瘤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uPA、uPAR和CA125的分泌水平随着手术病理分期的增高及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性(F=15.00~649.46,q=4.467~56.536,P〈0.01)。卵巢癌组有淋巴结和(或)大网膜转移者中uPA和uPAR含量较无转移者明显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性(t=8.445-18.608,P〈0.01)。卵巢癌病人血清uPA、uPAR和CA125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和敏感度较血清CA125单一检测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χ2=3.123,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uPA、uPAR和CA125的含量,对判断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及CA125在卵巢癌复发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和监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上皮性卵巢癌复发患者,测定血浆LPA和CA125表达情况,检测同期28例上皮性卵巢癌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30例初诊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及30例正常女性的血浆LPA和CA125作为对照,分析LPA和CA125在卵巢癌复发患者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组血浆LPA(9.52±4.64 mol/L)明显高于完全缓解患者组(2.02±1.94 mol/L)(t=7.96,P<0.05)及正常人群组(1.91±2.21 mol/L)(t=8.15,P<0.05),与初诊患者组(9.19±2.47 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P>0.05),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组血浆CA125(75.42±10.66 U/ml)明显高于完全缓解患者组(11.42±9.67 U/ml) (t=28.830,P<0.05)及正常人群组(10.45±6.42 U/ml)(t=24.220,P<0.05),与初诊患者组(63.29±132.32 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29±7.32 U/ml)(t=2.622,P>0.05).采用LPA和CA125诊断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的诊断价值有差异(χ^2=37.834,P=0.022),其中LPA敏感度(93.8%)高于CA125(65.6%),特异度无明显差异(χ^2=24.501,P=0.99).结论 LPA水平对判断上皮性卵巢癌的复发有重要价值,可能成为监测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卵巢上皮性癌(EO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EOC的预后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EOT)组织以及50例EOC组织中TIMP-2和VEGF的表达情况。术后随访3~5年,分析术后有无复发患者的TIMP-2、VEGF表达和VEGF/TIMP-2的比值情况。结果 TIMP-2和VEGF在EOC组织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EOT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术后复发患者的EOC组织VEGF和TIMP-2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的患者,而VEGF/TIMP-2的比值≥2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复发的患者(P<0.05)。结论 TIMP-2和VEGF在EOC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情况和VEGF/TIMP-2比值与EOC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卵巢上皮癌旁不同距离组织的surviv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的表达量检测,探讨获取癌旁正常卵巢组织的安全界限。方法采用RT-PCR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32例卵巢上皮癌组织及其癌旁0.5cm、1.0cm、1.5cm处组织的survivin及MMP-2/TIMP-2的表达量。结果癌旁0.5cm处的卵巢组织survivin及MMP-2/TIMP-2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略低于上皮癌组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癌旁0.5~1.0cm处的卵巢组织survivin及MMP-2/TIMP-2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卵巢癌组织(P<0.01),略高于正常卵巢组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癌旁1.0~1.5cm处的卵巢组织survivin及MMP-2/TIMP-2的表达量和正常卵巢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病理类型的卵巢上皮癌旁组织survivin及MMP-2/TIMP-2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旁0.5cm以内的组织可能是肿瘤隐匿转移的危险区域,癌旁1.0cm可能是获取正常卵巢组织的最小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