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对前胡蜜炙前后3种香豆素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HPLC同时测定3种香豆素类成分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E素的含量,Agilent TC-C18 (2)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1),检测波长320 nm,流速0.8 mL·min-1,柱温35 ℃。结果 3个成分的线性关系较好(r>0.999 6),测定范围分别为0.204 4~2.044, 0.077 6~0.776,0.077 2~0.772 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66%,97.45%,97.79%。前胡不同饮片中3种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有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前胡不同饮片中3种香豆素的含量,为前胡不同饮片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HPLC-ELSD测定咽炎颗粒中齐墩果酸与常春藤皂苷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测定咽炎颗粒中齐墩果酸与常春藤皂苷元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osmosil PAQ-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A)-水(B)流动相梯度洗脱,蒸发光散射检测,流速0.9 mL·min-1结果: 齐墩果酸的线性范围为1.321~5.285 μg(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常春藤皂苷元的线性范围为0.473 6~1.894 μg(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咽炎颗粒中齐墩果酸与常春藤皂苷元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大量元素氮、磷、钾配方施肥对白花前胡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白花前胡栽培过程中肥料的合理配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L9(34)正交试验设计白花前胡氮、磷、钾配施处理,测定白花前胡植株采收期的叶片长、地上部分干质量、根长、根粗、地下部分干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花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丙素含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冷浸法测定醇浸出物;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计算不同处理对白花前胡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响应值。结果 氮、磷、钾配方施肥对白花前胡的产量和品质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丙素受钾元素影响最大,白花前胡乙素受氮元素影响最大;处理3(N0P2K2)的白花前胡甲素质量分数最高,达到1.559%,处理2(N0P1K1)的白花前胡乙素和白花前胡丙素质量分数最高,分别达到0.252%和0.439%,相对于其他组别有显著提升;产量受氮元素影响最大,处理8(N2P1K0)产量相较于空白组显著提高了75.36%,达到3 803.47 kg·hm–2结论 秋季适当的氮、磷、钾配施对白花前胡产量和品质有促进作用,控制氮肥施用,适当施用磷肥、钾肥有利于白花前胡的产量和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HPLC测定增液汤中麦冬皂苷D’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TM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 μm),柱温33 ℃,流动相水-乙腈(体积比52:48),流速0.80 mL·min-1,检测波长208 nm。结果:麦冬皂苷D’的质量浓度在 0.018~0.180 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RSD 0.73%(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增液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RP-HPLC测定民族药材白花丹不同药用部位中白花丹醌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圆  邓放  刘超  孟庆艳  高泽文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0):1684-1686
目的:建立白花丹药材中白花丹醌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白花丹不同药用部位中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Kromasil C18柱(4.6 mm×200 mm,5 μm),柱温30 ℃。流动相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13 nm,流速1 mL·min-1。结果:白花丹醌在0.020 8~0.104 μg,峰面积与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14.29+9 138.9 X,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白花丹各部位中白花丹醌的含量分别为:根0.394%,茎0.050%,叶0.03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白花丹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6.
白花前胡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白花前胡药材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白花前胡甲素为对照品,采用TLC和HPLC分别进行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结果含量测定中,白花前胡甲素在017696~08848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为997%,RSD为040%。结论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简便快速,可用于白花前胡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前胡野生品与栽培品的质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前胡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药材的质量评价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Diamonsil C18色谱柱(2)(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321nm,以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为对照品。结果: 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质量浓度在0.5~40 mg·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1,平均回收率为102.15%,RSD 0.82%。结论: 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前胡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存在一定差异。江西产前胡药材质量好,江西产栽培品与野生品的内在成分相近,质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竹叶柴胡根中的皂苷类成分,为其入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皂苷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首次对竹叶柴胡根中皂苷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用C18(4.60 mm×150 mm,5 μm)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8 mL·min-1,柱温35 ℃,进样量10 μL。结果:竹叶柴胡根中含有皂苷类成分。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40~8 800 ng(r=0.999 7),488~9 760 ng(r=0.999 2)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88%(RSD 0.41%),100.23%(RSD 0.46%)。样品中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总量在0.48%~1.08%。结论:竹叶柴胡全草入药具有其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滇女金丸中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川续断皂苷Ⅵ、黄芪甲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法(RP-HPLC-ELSD)。方法 该药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 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25 ℃;漂移管温度为50 ℃;体积流量为1.6 L·min–1;增益5.0。结果 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川续断皂苷Ⅵ、黄芪甲苷分别在0.874~10.920(r = 0.999 7)、1.264~10.110 (r = 0.999 6)、0.627~10.030(r = 0.999 9)、0.653~13.572(r = 0.999 7)、1.018~10.180 μg(r = 0.9998)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07%(RSD为4.78%)、103.98%(RSD为4.61%)、99.39%(RSD为1.96%)、95.72%(RSD为3.76%)和101.64%(RSD为1.31%)。结论 该分析方法准确性、重复性及稳定性均良好,可用于滇女金丸的质量标准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三七总皂苷透皮凝胶膏剂的制备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优选三七总皂苷透皮凝胶膏剂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以凝胶膏剂样品的初黏力、外观、涂布性等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凝胶膏剂的成型工艺;采用HPLC测定三七总皂苷的含量。 结果: 优化的基质处方为部分聚合的聚丙烯酸钠4 g,羧甲基纤维素钠1 g,高岭土3.5 g,甘羟铝0.18 g,甘油-丙二醇(2:1)25 g,聚乙烯吡咯烷酮0.5 g,聚维酮0.5 g,聚乙烯醇0.25 g。HPLC测得三七皂苷R1在0.42~3.36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人参皂苷Rg1在4.82~38.56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人参皂苷Rb1在1.24~9.92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 结论: 优选的凝胶膏剂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建立的HPLC操作简便、可靠,适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桔梗中桔梗皂苷D的高效液相测定法。方法: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桔梗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钾(磷酸调pH为3.0)(29∶71),流速为0.7mL/m in,检测波长为206nm。结果:回归方程为:Y=462.90X+12.49,r=0.9999,在0.0150-0.1496m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100.91%。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为桔梗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合成桔梗皂苷D(PlatycodinD,PD)的人工完全抗原,为制备桔梗皂苷D的单克隆抗体及建立相应的免疫学分析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碘酸钠(NaIO4)氧化法分别合成桔梗皂苷D免疫抗原(PD-BSA)和包被抗原(PD-OVA)。用薄层色谱法鉴定人工抗原是否偶联成功;用动物免疫法测定其抗原性;并融合后筛选阳性孔。结果:薄层色谱法显示PD与BSA/OVA偶联成功;用合成的PD-BSA免疫小鼠后可使小鼠体内产生抗PD抗体,效价在1∶8000以上;融合可得出阳性孔。结论:成功合成了PD人工免疫原和包被原,可用于下一步P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建立相应免疫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白花前胡乙素的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选信前胡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 方法: 以白花前胡乙素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对信前胡提取工艺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大孔树脂型号并考察大孔树脂吸附与洗脱条件。采用HPLC测定白花前胡乙素含量,流动相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321 nm。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60%乙醇提取3.5 h。选择X-5型大孔树脂,吸附时间60 min,白花前胡乙素吸附率92.36%,洗脱率71.24%,提取率98.71%,纯度8.88%。 结论: X-5型大孔树脂适合分离纯化白花前胡乙素,为信前胡香豆素类成分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婴儿止咳合剂中桔梗皂苷D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甲醇溶液提取婴儿止咳合剂中的桔梗皂苷D,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0.5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波长210nm,柱温为30℃。结果:RP-HPLC-ELSD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9%,RSD%为0.37%(n=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婴儿止咳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国家资源普查收集的产自10个省市的58批桔梗样品进行性状鉴别,测定其浸出物、桔梗皂苷D的含量,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浸出物及桔梗皂苷D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梯度洗脱,建立不同产地桔梗样品HPLC指纹图谱。结果:58批桔梗样品中有2批表面色泽,7批大小,11批断面特征不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浸出物、桔梗皂苷D的含量的总不合格率为36.20%;建立了58批桔梗样品的特征指纹图谱,共找到17个共有峰;四川省桔梗样品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3个方面均较高,重庆市、湖南省桔梗样品3个方面均较低;对58批不同产地桔梗进行了聚类分析及性状、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和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及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不成正向相关,但样品中浸出物含量以及各成分含量的差异与样品性状特征(皮部)具相关性。结论:所鉴别的性状特征,测定的浸出物、桔梗皂苷D含量以及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为优质桔梗的筛选,新版《中国药典》标准的修订以及桔梗质量评价,提供更全面、真实、具代表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桔梗皂苷D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细胞,分别以四甲基偶氮唑蓝法观察桔梗皂苷D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桔梗皂苷D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桔梗皂苷D对细胞周期蛋白和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桔梗皂苷D呈剂量依赖地抑制人结肠癌SW620细胞的生长;15、20 μmol·L-1桔梗皂苷D作用细胞24 h后,显著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72.83±5.26)%和(76.82±5.83)%(P<0.05,空白对照组(56.78±4.92)%,周期蛋白cyclinD1、c-myc、CDK6表达明显下调;10、15、20 μmol·L-1桔梗皂苷D作用细胞48 h后,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5±5.1)%、(35.8±5.3)%和(43.8±4.0)%(P<0.05,空白对照组(8.93±5.72)%,相关蛋白pro-caspase3、PARP表达下降。结论 桔梗皂苷D通过调控周期蛋白cyclinD1、c-myc、CDK6的表达,将细胞阻滞于G1期,进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人结肠癌细胞SW620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赵迪  周悌强  冯素香  李娟  徐鹏  李建生 《中成药》2012,34(10):1908-1912
目的 建立氨酚那敏三味浸膏胶囊中长梗冬青苷、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HPLC-ELSD-UV法测定长梗冬青苷、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色谱柱为Venusil XBP-C18 (4.6 mm× 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20 nm;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80℃,氮气体积流量为2.5 mL/min,雾化温度为36 ℃,柱温30℃.结果 长梗冬青苷在1.071 6~5.358 μg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1),平均回收率100.3%,RSD为2.05%(n=9);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分别在0.892 4~4.462 μg(r =0.999 9)和0.486 8~2.434 μg(r =0.999 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3%、99.02%,RSD为2.01%、1.98%(n=9).结论 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为氨酚那敏三味浸膏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Praeruptorin A (PA) is a pyranocoumarin compound isolated from the dried root of 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 (Umbelliferae). However,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PA has not been reported.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PA in lipopolysaccharide (LPS)‐stimulated RAW 264.7 macrophage cells. PA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LPS‐induced production of nitric oxide (NO), interleukin‐1β (IL‐1β)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IL‐1β and TNF‐α were also suppressed by this compound. Further study showed that PA decreased the cytoplasmic loss of inhibitor κB‐α (IκB‐α) protein and inhibited the translocation of NF‐κB from cytoplasm to nucleus. Taken togeth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A may exert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in vitro in LPS‐stimulated RAW 264.7 macrophages through inhibition of NF‐κB signal pathway activation.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HPLC同时测定前胡中3种香豆素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了用HPLC法对前胡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乙素和E素同时定量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TC-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321 nm;柱温30 ℃;流速0.8 m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白花前胡甲素、乙素和E素的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3.20~28.80μg(r=0.999 9),1.60~14.40μg(r=0.999 5),1.64-14.76μg(r=0.999 4)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2%,99.66%,99.72%,RSD分别为1.6%,1.5%,1.4%.结论:不同产地前胡所含的香豆素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安徽宁国和祈门的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含量高于药典的规定,且这3种香豆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2个产区.该法适合同时测定前胡样品中3种香豆素成分的含量,分离度好,快速,简便,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中药材GAP的发展,本文采用中国药典法测定了不同产地一年生桔梗的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某些地区的一年生桔梗达到中国药典标准,可以人药,因而各产地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桔梗的采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