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衣欣  胡奉环 《中国全科医学》2013,(21):1859-1861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20例、心功能Ⅲ级19例、心功能Ⅳ级21例,比较3组间RDW和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的水平。再根据RDW分为RDW正常组42例和异常组18例,比较两组间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不同心功能级别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RDW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级别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异常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6例(33.3%),心力衰竭反复或加重8例(44.4%),死亡3例(16.7%);RDW正常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1例(2.4%),心力衰竭反复或加重2例(4.8%),死亡1例(2.4%),RDW异常组的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于RDW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升高可能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严重程度有关;RDW升高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267例,根据RDW四分位数分为A组(RDW≤12.3%)71例、B组(12.4% ≤RDW≤13.0%)66例、C组(13.1%≤RDW≤13.9%)64例和D组(RDW≥14.0%)66例.比较四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慢性心衰中作为一种新的诊断实验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近5年来入院心衰患者共585例的资料,根据是否因心源性死亡分为两组,回顾分析患者入院时的基本资料和血生化指标。先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各个危险因素,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用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危险比(HR)。结果 共有24个有意义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Cox比例回归模型比较,RDW每增加1%,CHF患者死亡危险率增加1.652倍。结论 心衰患者入院时RDW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不良事件的发生和预后存在明显相关性。但RDW升高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远期不良事件增多的相关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关系。方法选择CHF患者276例作为CHF组,NYHAⅡ级88例,Ⅲ级106例,Ⅳ级患者有82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同时比较CHF组显效、有效、无效患者的血清UA水平和RDW。结果治疗前,CHF组血清UA水平和R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CHF组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逐渐升高(P〈0.05)。治疗后,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均明显下降(P〈0.05),且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显效和有效的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均下降(P〈0.05),治疗无效的患者血清UA水平和RDW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清UA水平和RDW可以判断CHF患者的治疗效果极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在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住院的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Ⅲ~Ⅳ级)101例,根据入院时RDW水平将其分为RDW升高组(40例)及RDW正常组(61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对两组出院后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和未再住院率,通过单变量及多变量回归分析评价影响因素。 结果 RDW升高组住院天数、糖尿病患病率高于RDW正常组,血红蛋白和肌酐清除率低于RDW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W升高组未再住院率低于RDW正常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肌酐清除率、左室射血分数、脑利尿钠肽、RDW是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肌酐清除率、左室射血分数、RDW是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RDW是慢性重度心力衰竭的预后的影响因素,可作为基层医院心力衰竭诊治的重要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病发病率的升高,心力衰竭的发病亦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再入院率及病死率很高,因此正确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并给予积极的早期干预,对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有着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HF患者(观察组)和检查正常的老年人(对照组)各80例,比较2组RDW-CV、HRV指标差异,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下RDW-CV、HRV指标差异,对RDW-CV与HRV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RDW-CV较对照组升高(P<0.01),观察组中24 h窦性R-R间距均值的标准差(SDNN)和5 min窦性R-R间距均值的标准差(SDANN)均较对照组下降(P<0.01)。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RDW-CV较心功能Ⅱ级明显升高(P<0.01),而SDNN和SDANN均较心功能Ⅱ级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中RDW-CV与SDNN和SDANN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CHF患者RDW-CV变化与自主神经特别是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按RDW〈14.4%(A组)和RDW≥14.4%(B组)将因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入院的175例患者进行分组,随访1年,观察患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后情况,对两组的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DW升高组发生心源性死亡16例(18.4%),心力衰竭40例(46.0%),心律失常41例(47.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W升高可作为AM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DW与AMI患者近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取105例DCM患者和40例对照组患者,检测各组患者RDW水平,并评价RDW水平与DCM患者心力衰竭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CM患者血RDW水平明显升高(F=5.58,P<0.01)。DCM患者心功能越差,血RDW水平越高,心功能Ⅳ级患者的血RDW水平高于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F=3.44,P<0.05)。血RDW水平与DCM伴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r=0.307,P<0.01;r=0.459,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418,P<0.01)。结论:DCM患者血RDW水平升高,RDW可以对不同心力衰竭程度的DCM患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徐央杰  李文峰 《浙江医学》2017,39(22):2008-201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血常规中RDW值,分析术前RDW值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前RDW与胃癌患者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肿瘤的浸润深度、大小、临床分期与胃癌患者术前RDW值的高低有关(P<0.05或0.01)。术前RDW值高的胃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显著缩短(13.7vs.19.1个月,P<0.01)。胃癌患者术前RDW值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HR=1.855,95%CI:1.159~2.968,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RDW值有望成为预测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一个新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辽河油田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62例,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正常体检者54例作为对照。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54例)、双支病变组(56例)及3支病变组(52例),分别检测各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并比较;按照RDW值的中位数(13.7%)将患者再分为两组:RDW<13.7%组(81例)和RDW≥13.7%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半年内发生再次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新发心力衰竭、心源性病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差异。结果冠心病各组RDW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RDW水平也随之增加;除顽固性心绞痛组外,高RDW组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低RDW组患者在随访期内生存期明显高于高RD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与冠状动脉病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刘洪岩  谭洪勇  张金国 《医学综述》2009,15(24):3726-3728
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升高。血浆脂联素能够改善心肌代谢,调节心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参与心肌重构,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内皮素及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的活化,从而延缓心力衰竭的进程。该文综述了对脂联素及其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影响因素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尿酸(UA)、N末端B型尿利钠肽原(NT-proBNP)与慢性心衰( 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及其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我院的慢性心衰住院患者385例,观察其RDW,CysC,UA,NT-proBNP值,并与同期138例健康对照者比较;根据不同的NYHA心功能分级分成3组,观察并比较每组的RDW,CysC,UA,NT-proBNP值;按RDW<14.4%(289人)、RDW≥14.4%(96人)分成两组,观察患者的CysC,UA,NT-proBNP及死亡率;并对RDW,CysC,UA,NT-proBNP等因素做回归分析。结果 CHF患者的RDW,CysC,UA,NT-proBNP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且随着NYHA心功能级别的增高而增加;高RDW组CHF患者的CysC,UA,NT-proBNP明显高于低RDW组,且死亡率(预后)也明显升高;RDW,UA,CysC与NT-proBNP呈正相关;CysC,UA与RDW呈正相关,且CysC与UA也呈正相关。结论RDW,CysC,UA和NT-proBNP可作为心衰预后的预测因子,与CHF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各种类型心脏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导致的疾病,是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具有病死率高的特点,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甲状旁腺激素(PTH)是甲状旁腺所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影响心肌细胞活力,干扰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冠状动脉充盈等。高于正常水平的PTH直接或者间接引起一系列心脏的病理生理变化,患者血清中PTH水平越高,心功能分级越高,心力衰竭越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血常规的检测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具有重要意义,可反映外周循环血液中红细胞变异性,以往多用于不同类型的贫血诊断及鉴别诊断。近年来,人们发现RDW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房颤动、心力衰竭、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外周血管疾病、缺血性脑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并发症及预后具有预测价值,且与一些心脏手术(射频消融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瓣膜术等)的预后也具有相关性。未来,RDW有望成为一种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标志物,进而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机体糖代谢异常情况与其病情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6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其中包括合并患有糖尿病的患者48例(将其定义为A组)和未患糖尿病患者48例(将其定义为B组),而B组中又包括血糖水平正常患者24例(将其定义为a组)和血糖受损患者24例(将其定义为b组)。对抽样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结果:A组患者在一年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b组患者在一年内的死亡率也明显高于a组患者。结论:合并患有糖尿病会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一年的死亡几率明显增大,即使不同时患有糖尿病,血糖受损也会使该类患者的死亡几率增大。  相似文献   

18.
陈维芊  赖沙毅 《右江医学》2005,33(6):577-579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CHF)患者窦性心率振荡(HRT)的特征及其作为死亡危险度预测指标的有效性。方法选择95例CHF住院患者,根据住院期间预后分为存活组(n=78例)和死亡组(n=17例),另设立健康对照组30例,对比观察CHF组与对照组、存活组与死亡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F组HRT的初始值(TO)明显增高(-0.83±1.86 vs-1.78±2.05,t=2.549,P<0.05)、斜率(TS)显著下降(3.01±1.61 vs 3.92±1.98,t=2.381,P<0.05)。在CHF患者中,死亡组的TO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TS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但两组左室舒张末径、RR间期、24 h室早总数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HRT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径存在相关性(P<0.05或<0.01)。结论在CHF患者中HRT可能是强有力的死亡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D-二聚体(D-D)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2例CVST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住院的32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D-D、平均红细胞体积、RDW、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值进行比较。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CVST发病的危险因素。应用改良Rankin量表将CVST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和转归不良组,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转归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VST组患者D-D(P=0.001)及RDW增高(P=0.002),MCV值降低(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D和RDW增高是发生CVST的危险因素。与转归不良组相比,转归良好组D-D(P=0.002)及RDW(P=0.001)均显著减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D和RDW增高是CVST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CVST患者D-D和RDW增高是CVST发生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