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子细胞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是与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密切相关的,是细胞遗传学的微观深入和分子遗传学的宏观发展。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广泛应用主要表现在基因定位和构建基因图谱、分子标记及标记辅助选择、杂种优质预测以及物种起源、分类和进化等几个方面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动物实验技术应用于喜马拉雅旱獭实验研究工作中,为该动物在WHA(旱獭肝炎病毒)和人类肝癌研究中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平台。方法认真探索并反复验证各项动物实验技术在有关旱獭研究工作中的可操作性。结果在实验研究中的抓取、标记、固定、麻醉、给药、取材、处死等操作均收到预期效果,建立了活体肝穿刺等技术,成功率达到90%,保证了各项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结论为促进青海特有野生动物喜马拉雅旱獭资源的开发和进一步实验动物化奠定了基础,将有利于这一新型实验材料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得到更加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动物基因图谱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近年来,动物基因组计划也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已有猪、牛、羊、马、鹿、鸡等动物绘制了较完善的遗传图谱。这些图谱的建立对了解动物整个基因组结构和对家畜中与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基因或遗传标记的鉴定及对家畜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均十分重要,该文从国内外构建动物基因图谱的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动物基因图谱的研究作了简要阐述;并探讨了其在基因定位、遗传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研究动物染色体行为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微卫星DNA作为遗传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上研究进展,阐明了微卫星标记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对今后微卫星DNA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动物育种已迈入分子水平,朝着快速改变动物基因型的方向发展.本文在总结作者近年来对牦牛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RFLP、RAPD、AFLP、微卫星DNA、m tDNA等分子遗传标记在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牦牛功能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而探讨了牦牛分子育种的理论和实践,以便为今后在牦牛生产中进一步地开展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海南大学水产养殖学科是海南省首批批准设立的省级重点学科,具有热带水产养殖动物苗种繁育技术研究、热带水产养殖动物种质改良技术研究、热带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技术研究3个重点研究方向,设有硕士点.本学科主要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具有鲜明热带特色的海南优势水产养殖产品为主的重要经济海洋生物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种质改良和苗种繁育技术,增养  相似文献   

7.
DNA分子标记的广泛应用,使得系统进化、生物地理、群体遗传及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猫科动物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的重建是目前猫科动物DNA研究的主要方向,进而可以从DNA分子水平上研究猫科动物的进化过程及系统发育关系的本质.本文对DNA分子标记在猫科动物分子系统学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做了概括.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水生动物被用于科学实验.本文根据近5年来发表的文献,综述了斑马鱼、剑尾鱼、稀有鮈鲫、鲤鱼、鲫鱼、草鱼、非洲爪蟾、海蛙、文昌鱼等水生动物作为实验材料开展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水产动物疾病模型研究、药物筛选、水产食品安全监测、环境监测、化学品标准测试和水产动物药品与饲料研发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微卫星是以几个碱基(一般为1~6个)为重复单位组成的简单的串联重复序列,遍布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具有丰度高、多态性高、共显性标记、选择中性、可自动检测等优点,已经成为人类遗传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分子遗传标记.Ⅱ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它以胰岛素抗性活动紊乱为特征.该病与遗传因素、肥胖以及缺少运动行为等生活方式相关.为有效阻止或至少延缓疾病的进程,对Ⅱ型糖尿病的基因定位研究是必要的.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在动物亲缘关系的鉴定、特定基因定位、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物种的进化和系统发生以及遗传基因连锁图谱的构建等方面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就微卫星DNA遗传标记在Ⅱ型糖尿病基因定位上应用的原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报告通过对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的调研与资料收集整理,分析了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的学科研发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学科研究内容等发展现状,介绍了新疾病、病原生物学、诊断及防控发展趋势,指出了政策导向、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与应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明确了福建省水产动物疾病学科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并提出了学科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